【科学研究】CCD相机的青年怀旧文化研究

::: block-1

“时问桫椤”是一个致力于为本科生到研究生教育阶段提供帮助的不太正式的公众号。我们旨在在大家感到困惑、痛苦或面临困难时伸出援手。通过总结广大研究生的经验,帮助大家尽早适应研究生生活,尽快了解科研的本质。祝一切顺利!——时问桫椤


非常感谢各位的点赞关注和转发,你们的点赞和关注是我更新的动力
:::

记忆的双重中介化:基于CCD相机的青年怀旧文化研究》

刘瑀钒

《新闻与写作》北大核心、CSSCI、AMI核心,(2023版)复合影响因子:4.263。

CCD 相机是以电荷耦合器件作为感光器件的数码相机,也就是流行于21世纪初的“卡片机”,随着成像技术的迅速革新,CCD相机早已成为主流相机市场中的“电子垃圾”。如今,过时的CCD相机不仅在互联网上实现华丽转身,甚至高价流入二手市场,成为z世代青年人怀旧消费的新宠。

与手机、单反的高清成像画质相比,由于CCD相机的像素较低,其自带的“模糊感”“颗粒感”以及特殊的偏色误差构成了一种意料之外、具有年代感的真实。
在数字时代,Z世代青年建构了以CCD相机为载体的公共记忆空间,塑造出想象共同体的物质实践——以怀旧物为表征搭建记忆之场,共重返属于自我的童乐乌托邦。

以CCD相机为代表的怀旧物作为复古标识被青年群体追捧,包括火遍全网的“复古仿妆”“复古穿搭”都是青年人表征自我的方式,并作为文化符号形塑着青年人的审美认同。

**【摘要】**CCD相机又称“卡片机”,是早已被电子市场淘汰的数码产品,近年来却作为一种新潮怀旧物,在乙世代青年群体中风靡。CCD相机的再流行关涉着记忆、物与平台之间的勾连,也展现出怀旧文化的当代书写。
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及参与式观察发现,青年怀旧是记忆在双重中介(怀旧物、平台)作用下形成的文化现象–怀旧物CCD相台化的图象展演。青年怀旧并非单线程的文化抵抗/收编,而是兼具物质性与数字化的双重文化实践,我们对当代青年文化的理解应保持复杂、动态的研究取向。

【关键词】CCD相机;媒介记忆;怀旧文化;中介化;青年文化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已注销」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