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代理模式
在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中,一个类代表另一个类的功能。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结构型模式。
在代理模式中,我们创建具有现有对象的对象,以便向外界提供功能接口。
目的: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在代码中,一般代理会被理解为代码增强,实际上就是在原代码逻辑前后增加一些代码逻辑,而使调用者无感知。
-
静态:由程序员创建代理类或特定工具自动生成源代码再对其编译,在程序运行前代理类的 .class 文件就已经存在了。
-
动态:在程序运行时,运用反射机制动态创建而成
2 代理模式的两种方式
2.1静态代理
以租房为例,其中有租客、房东为租房事件中的真实角色,而中介是作为代理角色存在
那么将租赁这件事作为接口让房东和中介同时实现
public interface Rent {
public void rent();
}
那么房东将所有事都委托给中介做,只负责租出去这件纯粹的事
public class Host implements Rent{
@Override
public void rent() {
System.out.println("房东将房子租出去");
}
}
中介负责做其他的事项,看房、讲价、签合同,正式租的时候房东出面进行租赁
public class Proxy implements Rent{
private Host host; // 房东
public Proxy(Host host) {
this.host = host;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nt() {
host.rent(); //租赁房屋
}
public void contract(){
System.out.println("签合同");
}
}
代理模式的主要缺点有:
-
代理模式会造成系统设计中类的数量增加
-
在客户端和目标对象之间增加一个代理对象,会造成请求处理速度变慢;
-
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
使用动态代理方式,解决上述缺点
2.2 动态代理
动态代理的核心是反射
实现InvocationHandler接口
public class ProxyInvocationHandler implements InvocationHandler {
private Object target;
public void setRent(Object target){
this.target = target;
}
public Object getProxy(){
return Proxy.newProxyInstance(this.getClass().getClassLoader(),
target.getClass().getInterfaces(),this);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
Object result = method.invoke(target,args);
return result;
}
}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Host host = new Host();
ProxyInvocationHandler pih = new ProxyInvocationHandler();
pih.setRent(host);
Rent proxy = (Rent) pih.getProxy();
proxy.rent();
}
}
一个动态代理类就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