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MVC

MVC 设计模式一般指 MVC 框架,M(Model)指数据模型层,V(View)指视图层,C(Controller)指控制层。使用 MVC的目的是将 MV 的实现代码分离,使同一个程序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中,View 的定义比较清晰,就是用户界面。
在请求的过程中,用户的信息被封装在 User 实体类中,该实体类在 Web 项目中属于数据模型层(Model)

在请求显示阶段,跳转的结果网页就属于视图层(View)

像这样,控制层负责前台与后台的交互,数据模型层封装用户的输入/输出数据,视图层选择恰当的视图来显示最终的执行结果,这样的层次分明的软件开发和处理流程被称为 MVC 模式。
Web 项目的开发中,能够及时、正确地响应用户的请求是非常重要的。用户在网页上单击一个 URL 路径,这对 Web 服务器来说,相当于用户发送了一个请求。而获取请求后如何解析用户的输入,并执行相关处理逻辑,最终跳转至正确的页面显示反馈结果,这些工作往往是控制层Controller)来完成的。

总结如下:
视图层(View):负责格式化数据并把它们呈现给用户,包括数据展示、用户交互、数据验证、界面设计等功能。
控制层(Controller):负责接收并转发请求,对请求进行处理后,指定视图并将响应结果发送给客户端。
数据模型层(Model):模型对象拥有最多的处理任务,是应用程序的主体部分,它负责数据逻辑(业务规则)的处理和实现数据操作(即在数据库中存取数据)。

MVC优缺点
任何一件事都有利有弊,下面来了解一下 MVC 的优缺点。
优点
多视图共享一个模型,大大提高了代码的可重用性
MVC 三个模块相互独立,松耦合架构
控制器提高了应用程序的灵活性和可配置性
有利于软件工程化管理

总之,我们通过 MVC 设计模式最终可以打造出一个松耦合+高可重用性+高可适用性的完美架构。
缺点
原理复杂
增加了系统结构和实现的复杂性
视图对模型数据的低效率访问
Spring MVC优点

  • 清晰地角色划分,Spring MVC 在 Model、View 和 Controller 方面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角色划分,这 3 个方面真正是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 灵活的配置功能,可以把类当作 Bean 通过 XML 进行配置。
  • 提供了大量的控制器接口和实现类,开发者可以使用 Spring 提供的控制器实现类,也可以自己实现控制器接口。
  • 真正做到与 View 层的实现无关。它不会强制开发者使用 JSP,可以根据项目需求使用 Velocity、FreeMarker 等技术。
  • 国际化支持
  • 面向接口编程
  • 与 Spring 框架无缝集成

第一个Spring MVC程序

1. 创建Web应用并引入JAR包
2. Spring MVC配置

Spring MVC 是基于 Servlet 的,DispatcherServlet 是整个 Spring MVC 框架的核心,主要负责截获请求并将其分派给相应的处理器处理。所以配置 Spring MVC,首先要定义 DispatcherServlet。跟所有 Servlet 一样,用户必须在 web.xml 中进行配置。
1)定义DispatcherServlet
在开发 Spring MVC 应用时需要在 web.xml 中部署 DispatcherServlet,代码如下: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web-app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mlns="http://java.sun.com/xml/ns/javaee" xmlns:web="http://java.sun.com/xml/ns/javaee/web-app_2_5.xsd"
    xsi:schemaLocation="http://java.sun.com/xml/ns/javaee http://java.sun.com/xml/ns/javaee/web-app_3_0.xsd"
    version="3.0">
    <display-name>springMVC</display-name>
    <!-- 部署 DispatcherServlet -->
    <servlet>
        <servlet-name>springmvc</servlet-name>
        <servlet-class>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DispatcherServlet</servlet-class>
        <!-- 表示容器再启动时立即加载servlet -->
        <load-on-startup>1</load-on-startup>
    </servlet>
    <servlet-mapping>
        <servlet-name>springmvc</servlet-name>
        <!-- 处理所有URL -->
        <url-pattern>/</url-pattern>
    </servlet-mapping>
</web-app>

Spring MVC 初始化时将在应用程序的 WEB-INF 目录下查找配置文件,该配置文件的命名规则是“servletName-servlet.xml”,例如 springmvc-servlet.xml。

也可以将 Spring MVC 的配置文件存放在应用程序目录中的任何地方,但需要使用 servlet 的 init-param 元素加载配置文件,通过 contextConfigLocation 参数来指定 Spring MVC 配置文件的位置,示例代码如下。

<!-- 部署 DispatcherServlet -->
<servlet>
    <servlet-name>springmvc</servlet-name>
    <servlet-class>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DispatcherServlet </servlet-class>
    <init-param>
        <param-name>contextConfigLocation</param-name>
        <param-value>classpath:springmvc-servlet.xml</param-value>
    </init-param>
    <!-- 表示容器再启动时立即加载servlet -->
    <load-on-startup>1</load-on-startup>
</servlet>
<servlet-mapping>
    <servlet-name>springmvc</servlet-name>
    <url-pattern>/</url-pattern>
</servlet-mapping>

此处使用 Spring 资源路径的方式进行指定,即 classpath:springmvc-servlet.xml。

上述代码配置了一个名为“springmvc”的 Servlet。该 Servlet 是 DispatcherServlet 类型,它就是 Spring MVC 的入口,并通过 1 配置标记容器在启动时就加载此 DispatcherServlet,即自动启动。然后通过 servlet-mapping 映射到“/”,即 DispatcherServlet 需要截获并处理该项目的所有 URL 请求。

2)创建Spring MVC配置文件
在 WEB-INF 目录下创建 springmvc-servlet.xml 文件,如下所示。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xsd">

    <!-- LoginController控制器类,映射到"/login" -->
    <bean name="/login"
          class="net.biancheng.controller.LoginController"/>
    <!-- LoginController控制器类,映射到"/register" -->
    <bean name="/register"
          class="net.biancheng.controller.RegisterController"/>
</beans>

3. 创建Controller
在 src 目录下创建 net.biancheng.controller 包,并在该包中创建 RegisterController 和 LoginController 两个传统风格的控制器类(实现 Controller 接口),分别处理首页中“注册”和“登录”超链接的请求。
Controller 是控制器接口,接口中只有一个方法 handleRequest,用于处理请求和返回 ModelAndView

RegisterController 的具体代码如下。

package controller;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quest;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spons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ModelAndView;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mvc.Controller;

public class LoginController implements Controller {
    public ModelAndView handleRequest(HttpServletRequest arg0,
            HttpServletResponse arg1) throws Exception {
        return new ModelAndView("/WEB-INF/jsp/register.jsp");
    }
}

LoginController 的具体代码如下。

package controller;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quest;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spons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ModelAndView;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mvc.Controller;

public class RegisterController implements Controller {

    public ModelAndView handleRequest(HttpServletRequest arg0,
            HttpServletResponse arg1) throws Exception {
        return new ModelAndView("/WEB-INF/jsp/login.jsp");
    }
}

4. 创建View
index.jsp 代码如下。

<%@ page language="java" contentType="text/html; charset=UTF-8"
    pageEncoding="UTF-8"%>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html4/loose.dtd">
<html>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title>Insert title here</title>
</head>
<body>
    未注册的用户,请
    <a href="${pageContext.request.contextPath }/register"> 注册</a><br /> 已注册的用户,去
    <a href="${pageContext.request.contextPath }/login"> 登录</a></body>
</html>

在 WEB-INF 下创建 jsp 文件夹,将 login.jsp 和 register.jsp 放到 jsp 文件夹下。login.jsp 代码如下。

<%@ page language="java" contentType="text/html; charset=UTF-8"
    pageEncoding="UTF-8"%>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html4/loose.dtd">
<html>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title>Insert title here</title>
</head>
<body>
    登录页面!
</body>
</html>

register.jsp 代码如下。

<%@ page language="java" contentType="text/html; charset=UTF-8"
         pageEncoding="UTF-8" %>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html4/loose.dtd">
<html>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title>Insert title here</title>
<body>
    注册页面!
</body>
</html>
</head>

Spring MVC视图解析器(ViewResolver)

视图解析器(ViewResolver)Spring MVC 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逻辑视图名解析为具体的视图对象。

Spring MVC 提供了很多视图解析类,其中每一项都对应 Java Web 应用中特定的某些视图技术。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视图解析类。

URLBasedViewResolver
UrlBasedViewResolver 是对 ViewResolver 的一种简单实现,主要提供了一种拼接 URL 的方式来解析视图。

UrlBasedViewResolver 通过 prefix 属性指定前缀,suffix 属性指定后缀。当 ModelAndView 对象返回具体的 View 名称时,它会将前缀 prefix 和后缀 suffix 与具体的视图名称拼接得到一个视图资源文件的具体加载路径,从而加载真正的视图文件并反馈给用户。

使用 UrlBasedViewResolver 除了要配置前缀和后缀属性之外,还需要配置“viewClass”,表示解析成哪种视图。示例代码如下。

<bean id="viewResolver" class="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view.UrlBasedViewResolver">            
    <property name="viewClass" value="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view.InternalResourceViewResolver"/> <!--不能省略-->
    <!--前缀-->
    <property name="prefix" value="/WEB-INF/jsp/"/>
    <!--后缀-->
    <property name="suffix" value=".jsp"/>  
 </bean>

InternalResourceViewResolver
InternalResourceViewResolver 为“内部资源视图解析器”,是日常开发中最常用的视图解析器类型。它是 URLBasedViewResolver子类,拥有 URLBasedViewResolver一切特性

InternalResourceViewResolver 能自动将返回的视图名称解析为 InternalResourceView 类型的对象。InternalResourceView 会把 Controller 处理器方法返回的模型属性都存放到对应的 request 属性中,然后通过 RequestDispatcher 在服务器端把请求 forward 重定向到目标 URL。也就是说,使用 InternalResourceViewResolver 视图解析时,无需再单独指定 viewClass 属性。示例代码如下。

@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viewtest")
public class ViewController {
    @RequestMapping("freemarker")
    public ModelAndView freemarker() {
        ModelAndView mv = new ModelAndView();
        mv.addObject("username", "BianChengBang");
        mv.setViewName("freemarker");
        return mv;
    }
}

Controller注解

@Controller 注解用于声明某类的实例是一个控制器。例如,在 net.biancheng.controller 包中创建控制器类 IndexController,示例代码如下。

package net.biancheng.controller;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Controller;
@Controller
public class IndexController {
    // 处理请求的方法
}

Spring MVC 使用扫描机制找到应用中所有基于注解的控制器类,所以,为了让控制器类被 Spring MVC 框架扫描到,需要在配置文件中声明 spring-context,并使用 <context:component-scan/> 元素指定控制器类的基本包(请确保所有控制器类都在基本包及其子包下)。

例如,在 springmvcDemo 应用的配置文件 springmvc-servlet.xml 中添加以下代码:

<!-- 使用扫描机制扫描控制器类,控制器类都在net.biancheng.controller包及其子包下 -->
<context:component-scan base-package="net.biancheng.controller" />

使用 @RequestMapping 来完成映射,具体包括 4 个方面的信息项:请求 URL、请求参数、请求方法和请求头

通过请求URL进行映射
1)方法级别注解
方法级别注解的示例代码如下。

package net.biancheng.controller;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Controller;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questMapping;

@Controller
public class IndexController {
    @RequestMapping(value = "/index/login")
    public String login() {
        return "login";
    }

    @RequestMapping(value = "/index/register")
    public String register() {
        return "register";
    }
}

上述示例中有两个 RequestMapping 注解语句,它们都作用在处理方法上。在整个 Web 项目中,@RequestMapping 映射的请求信息必须保证全局唯一。

用户可以使用如下 URL 访问 login 方法(请求处理方法),在访问 login 方法之前需要事先在 /WEB-INF/jsp/ 目录下创建 login.jsp

http://localhost:8080/springmvcDemo/index/login

HttpServletRequest 详解
HttpServletRequest对象代表客户端的请求,当客户端通过HTTP协议访问服务器时,HTTP请求头中的所有信息都封装在这个对象中,通过这个对象提供的方法,可以获得客户端请求的所有信息。

getRequestURL()	返回客户端发出请求时的完整URL。
getRequestURI()	返回请求行中的参数部分。
getQueryString ()	方法返回请求行中的参数部分(参数名+值)
getRemoteHost()	返回发出请求的客户机的完整主机名。
getRemoteAddr()	返回发出请求的客户机的IP地址。
getPathInfo()	返回请求URL中的额外路径信息。额外路径信息是请求URL中的位于Servlet的路径之后和查询参数之前的内容,它以"/"开头。
getRemotePort()	返回客户机所使用的网络端口号。
getLocalAddr()	返回WEB服务器的IP地址。
getLocalName()	返回WEB服务器的主机名。

HttpSession详解

HttpSession 服务端的技术
服务器会为每一个用户 创建一个独立的HttpSession

HttpSession原理
当用户第一次访问Servlet时,服务器端会给用户创建一个独立的Session
并且生成一个SessionID,这个SessionID在响应浏览器的时候会被装进cookie中,从而被保存到浏览器中
当用户再一次访问Servlet时,请求中会携带着cookie中的SessionID去访问
服务器会根据这个SessionID去查看是否有对应的Session对象
有就拿出来使用;没有就创建一个Session(相当于用户第一次访问)

HttpSession生命周期:

  1. 什么时候创建HttpSession
    1).对于JSP:
      是否浏览器访问服务端的任何一个JSP或Servlet,服务器都会立即创建一个HttpSession对象呢? 不一定。
      ①.若当前的JSP或(Servlet)是客户端访问的当前WEB应用的第一个资源,且JSP的page指定的session属性为false,则服务器就不会为JSP创建一个HttpSession对象;
      ②.若当前JSP不是客户端访问的当前WEB应用的第一个资源,且其他页面已经创建一个HttpSession对象,则服务器也不会为当前JSP创建一个新的HttpSession对象,而会把和当前会话关联的那个HttpSession对象返回给当前的JSP页面。

2).page指令的session="false"到底表示什么意思:当前JSP页面禁用session隐含变量!但可以使用其他的显式的对象

3).对于Servlet而言:
  若Servlet是客户端访问的第一个WEB应用的资源,则只有调用了request.getSession()或request.getSession(true) 才会创建HttpSession对象

4). 在Servlet中如何获取HttpSession对象?
  request.getSession(boolean create):create为false,若没有和当前JSP页面关联的HttpSession对象,则返回null;
  若有返回true create为true一定返回一个HTTPSession对象。若没有和昂前JSP页面关联的HttpSession对象,则服务器创建一个新的HttpSession对象返回,若有,则直接返回关联。
  request.getSession()等同于request.getSession(true)

  1. 什么时候销毁HttpSession对象:
    1).直接调用HttpSession的invalidate()方法:使HttpSession失效
    2).服务器卸载了当前Web应用。
    3).超出HttpSession的过期时间。

Spring中Model、ModelMap、ModelAndView理解和具体使用总结

在了解这三者之前,需要知道一点:SpringMVC在调用方法前会创建一个隐含的数据模型,作为模型数据的存储容器, 成为”隐含模型”。
也就是说在每一次的前后台请求的时候会随带这一个背包,不管你用没有,这个背包确实是存在的,用来盛放我们请求交互传递的值;关于这一点,spring里面有一个注解:
@ModelAttribute :被该注解修饰的方法,会在每一次请求时优先执行,用于接收前台jsp页面传入的参数

无论是Mode还是ModelMap底层都是使用BindingAwareModelMap,所以两者基本没什么区别;
我们可以简单看一下两者区别:

①Model

Model是一个接口,它的实现类为ExtendedModelMap,继承ModelMap类

public class ExtendedModelMap extends ModelMap implements Model

②ModelMap

ModelMap继承LinkedHashMap,spring框架自动创建实例并作为controller的入参,用户无需自己创建

public class ModelMap extends LinkedHashMap

而是对于ModelAndView顾名思义,ModelAndView指模型和视图的集合,既包含模型 又包含视图;ModelAndView的实例是开发者自己手动创建的,这也是和ModelMap主要不同点之一;ModelAndView其实就是两个作用,一个是指定返回页面,另一个是在返回页面的同时添加属性

Spring MVC传递参数

Spring MVC Controller 接收请求参数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的适合 get 请求方式,有的适合 post 请求方式,有的两者都适合。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 通过实体 Bean 接收请求参数
  • 通过处理方法的形参接收请求参数
  • 通过 HttpServletRequest 接收请求参数
  • 通过 @PathVariable 接收 URL 中的请求参数
  • 通过 @RequestParam 接收请求参数
  • 通过 @ModelAttribute 接收请求参数

session、request、和ServletContext的区别

session、request、和ServletContext(也叫做application)都是用来保存并且传递数据的。
三者不同的地方主要在于作用范围和生命周期。
session的生命周期时间一般是在web.xml当中设置。
request的生命周期是一次访问。也就是说客户端的一次对服务器的访问会发出一个request,那么这个request持续到服务器程序对这个request全部处理完成。
ServletContext的生命周期是这个应用的全程。也就是说从服务器应用启动开始ServletContext被加载起来,然后直到服务器关闭的时候销毁。这里的应用可以理解为开发时候的工程,也就是说一个工程有且只有一个ServletContext。
从作用范围来说,

session的作用范围是针对一个客户端,session对象和客户端是一一对应的。
request的作用范围是一个客户端的一次请求。
ServletContext的作用范围是服务器启动全程,并且针对所有的客户端。

综上所述一个客户端在session的生命周期内访问服务器端的时候每次获取的session都是同一个。而一个客户端在一次请求访问服务器的时候,无论这次访问涉及到了多少servlet和jsp,其中的request对象都是同一个。无论多少个客户端访问服务器同一个应用,这个服务器应用在处理数据的时候ServletContext全是同一个对象。
参考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45453185/article/details/106490174

在Spring中,那些组成应用程序的主体及由Spring IoC容器所管理的对象,被称之为bean。简单地讲,bean就是由IoC容器初始化、装配及管理的对象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参考:https://blog.csdn.net/qq_33369905/article/details/106647271?spm=1001.2014.3001.5501

jar包

jar包就是别人已经写好的一些类,然后将这些类进行打包,你可以将这些jar包引入你的项目中,然后就可以直接使用这些jar包中的类和属性以及方法。

JAR(Java ARchive)是将一系列文件合并到单个压缩文件里,就象Zip那样。然而,同Java中其他任何东西一样,JAR文件是跨平台的,所以不必关心涉及具体平台的问题。

涉及因特网应用时,JAR文件显得特别有用。在JAR文件之前,Web浏览器必须重复多次请求Web服务器,以便下载完构成一个“程序片”(Applet)的所有文件。除此以外,每个文件都是未经压缩的。但在将所有这些文件合并到一个JAR文件里以后,只需向远程服务器发出一次请求即可。同时,由于采用了压缩技术,所以可在更短的时间里获得全部数据。

为什么要使用构造方法进行依赖注入

我们在使用Spring框架进行开发时,不可避免的要进行依赖注入(Dependency Injection),也就是把实例从Spring容器中取出来进行使用。Spring的依赖注入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Constructor、Setter和Field。有了选择的余地,令人纠结的地方就来了,这三种方式哪个更好一些呢?

注入方式对比
接下来我们逐一看下这三种注入方式:

Field注入

@Autowired
private DependencyA dependencyA;

优点

注入简单,只需在字段上添加@Autowired或@Resource;
减少大量冗余代码,美观;
新增Field时不需要过多代码修改;

缺点

很难测试,因为没有带参构造和set方法,难以在容器以外使用。
依赖不能是final的
容易出现循环依赖
Setter注入

private DependencyB dependencyB;
@Autowired
public void setDependencyB(DependencyB dependencyB) {
    this.dependencyB = dependencyB;
}

优点

对循环依赖免疫

在对象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可以随时动态的改变依赖。

缺点

依赖不能是final的
Constructor注入

private DependencyC dependencyC;
@Autowired
public DI(DependencyC dependencyC) {
    this.dependencyC = dependencyC;
}

优点

依赖可以是final的
高耦合类随着构造参数的增长很容易被识别出来
不需要依赖@Autowired注解(当类中只有一个构造方法时,可以省略@Autowired)
缺点

代码显得十分臃肿

Spring官方目前推荐的是构造器注入。根据官方的说法,因为它使人们能够将应用程序组件实现为不可变对象,并确保所需的依赖项不为null。此外,注入构造函数的组件总是以完全初始化的状态返回到客户端(调用)代码。

不可变对象:说的是可以是字段用final关键字修饰。
依赖不为null:因为有了自定义的构造函数,所以程序不再提供默认的空参构造,类在实例化时必须传入所有需要的参数。
完全初始化的状态:构造方法的作用就是初始化成员变量,在Java类加载实例化的过程中,构造方法是最后一步,所以返回来的组件都是初始化之后的状态。

参考:https://www.cnblogs.com/hanstrovsky/p/11601010.html

控制反转和依赖注入的理解

参考:https://blog.csdn.net/sinat_21843047/article/details/80297951

IoC(控制反转)
  首先想说说IoC(Inversion of Control,控制反转)。这是spring的核心,贯穿始终。所谓IoC,对于spring框架来说,就是由spring来负责控制对象的生命周期和对象间的关系。

Spring所倡导的开发方式就是如此,所有的类都会在spring容器中登记,告诉spring你是个什么东西,你需要什么东西,然后spring会在系统运行到适当的时候,把你要的东西主动给你,同时也把你交给其他需要你的东西。所有的类的创建、销毁都由 spring来控制,也就是说控制对象生存周期的不再是引用它的对象,而是spring。对于某个具体的对象而言,以前是它控制其他对象,现在是所有对象都被spring控制,所以这叫控制反转。

DI(依赖注入)
  IoC的一个重点是在系统运行中,动态的向某个对象提供它所需要的其他对象。这一点是通过DI(Dependency Injection,依赖注入)来实现的。比如对象A需要操作数据库,以前我们总是要在A中自己编写代码来获得一个Connection对象,有了 spring我们就只需要告诉spring,A中需要一个Connection,至于这个Connection怎么构造,何时构造,A不需要知道。在系统运行时,spring会在适当的时候制造一个Connection,然后像打针一样,注射到A当中,这样就完成了对各个对象之间关系的控制。A需要依赖 Connection才能正常运行,而这个Connection是由spring注入到A中的,依赖注入的名字就这么来的。那么DI是如何实现的呢? Java 1.3之后一个重要特征是反射(reflection),它允许程序在运行的时候动态的生成对象、执行对象的方法、改变对象的属性,spring就是通过反射来实现注入的。

简单理解:所以控制反转IoC(Inversion of Control)是说创建对象的控制权进行转移,以前创建对象的主动权和创建时机是由自己把控的,而现在这种权力转移到第三方,比如转移交给了IoC容器,它就是一个专门用来创建对象的工厂,你要什么对象,它就给你什么对象,有了 IoC容器,依赖关系就变了,原先的依赖关系就没了,它们都依赖IoC容器了,通过IoC容器来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是我对Spring的IoC(控制反转)的理解。DI(依赖注入)其实就是IOC的另外一种说法,DI是由Martin Fowler 在2004年初的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的。他总结:控制的什么被反转了?就是:获得依赖对象的方式反转了

@Autowired与@Resource异同:

1、@Autowired与@Resource都可以用来装配bean。都可以写在字段上,或写在setter方法上。

2、@Autowired默认按类型装配(属于spring规范),默认情况下必须要求依赖对象必须存在,如果要允许null 值,可以设置它的required属性为false,如:@Autowired(required=false) ,如果我们想使用名称装配可以结合@Qualifier注解进行使用

3、@Resource(属于J2EE复返),默认按照名称进行装配,名称可以通过name属性进行指定。如果没有指定name属性,当注解写在字段上时,默认取字段名进行按照名称查找,如果注解写在setter方法上默认取属性名进行装配。当找不到与名称匹配的bean时才按照类型进行装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name属性一旦指定,就只会按照名称进行装配。

它们的作用相同都是用注解方式注入对象,但执行顺序不同。@Autowired先byType,@Resource先byName。
参考:https://blog.csdn.net/qq_33369905/article/details/105828918

@Component三个衍生注解

为了更好的进行分层,Spring可以使用其它三个注解,功能一样,目前使用哪一个功能都一样。

@Controller:web层

@Service:service层

@Repository:dao层

写上这些注解,就相当于将这个类交给Spring管理装配了!

自动装配注解

在Bean的自动装配已经讲过了,可以回顾!

作用域

@scope

singleton:默认的,Spring会采用单例模式创建这个对象。关闭工厂 ,所有的对象都会销毁。

prototype:多例模式。关闭工厂 ,所有的对象不会销毁。内部的垃圾回收机制会回收

XML与注解比较

XML可以适用任何场景 ,结构清晰,维护方便

注解不是自己提供的类使用不了,开发简单方便

xml与注解整合开发 :推荐最佳实践

xml管理Bean

注解完成属性注入

使用过程中, 可以不用扫描,扫描是为了类上的注解

<context:annotation-config/> 

作用:

进行注解驱动注册,从而使注解生效

用于激活那些已经在spring容器里注册过的bean上面的注解,也就是显示的向Spring注册

如果不扫描包,就需要手动配置bean

如果不加注解驱动,则注入的值为null!

静态代理

可以使得我们的真实角色更加纯粹 . 不再去关注一些公共的事情 .

公共的业务由代理来完成 . 实现了业务的分工 ,

公共业务发生扩展时变得更加集中和方便 .

缺点 :

类多了 , 多了代理类 , 工作量变大了 . 开发效率降低 .
我们想要静态代理的好处,又不想要静态代理的缺点,所以 , 就有了动态代理 !

动态代理

动态代理的角色和静态代理的一样 .

动态代理的代理类是动态生成的 . 静态代理的代理类是我们提前写好的

动态代理分为两类 : 一类是基于接口动态代理 , 一类是基于类的动态代理

基于接口的动态代理----JDK动态代理

基于类的动态代理–cglib

现在用的比较多的是 javasist 来生成动态代理 . 百度一下javasist

我们这里使用JDK的原生代码来实现,其余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JDK的动态代理需要了解两个类

核心 : InvocationHandlerProxy , 打开JDK帮助文档看看

动态代理的好处

静态代理有的它都有,静态代理没有的,它也有!

可以使得我们的真实角色更加纯粹 . 不再去关注一些公共的事情 .

公共的业务由代理来完成 . 实现了业务的分工 ,

公共业务发生扩展时变得更加集中和方便 .

一个动态代理 , 一般代理某一类业务

一个动态代理可以代理多个类,代理的是接口!

我们也有的代理对象设置为Object即可!

public class ProxyInvocationHandler implements InvocationHandler {
    private Object target;
 
    public void setTarget(Object target) {
        this.target = target;
    }
 
    //生成代理类
    public Object getProxy(){
        return Proxy.newProxyInstance(this.getClass().getClassLoader(),
                target.getClass().getInterfaces(),this);
    }
 
    // proxy : 代理类
    // method : 代理类的调用处理程序的方法对象.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
        log(method.getName());
        Object result = method.invoke(target, args);
        return result;
    }
 
    public void log(String methodName){
        System.out.println("执行了"+methodName+"方法");
    }
 
}

测试: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真实对象
        UserServiceImpl userService = new UserServiceImpl();
        //代理对象的调用处理程序
        ProxyInvocationHandler pih = new ProxyInvocationHandler();
        pih.setTarget(userService); //设置要代理的对象
        UserService proxy = (UserService)pih.getProxy(); //动态生成代理类!
        proxy.delete();
    }
}

什么是AOP

AOP(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意为:面向切面编程,通过预编译方式和运行期动态代理实现程序功能的统一维护的一种技术。AOP是OOP的延续,是软件开发中的一个热点,也是Spring框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函数式编程的一种衍生范型。利用AOP可以对业务逻辑的各个部分进行隔离,从而使得业务逻辑各部分之间的耦合度降低,提高程序的可重用性,同时提高了开发的效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op的重要性 : 很重要 . 一定要理解其中的思路 , 主要是思想的理解这一块 .

Spring的Aop就是将公共的业务 (日志 , 安全等) 和领域业务结合起来 , 当执行领域业务时 , 将会把公共业务加进来 . 实现公共业务的重复利用 . 领域业务更纯粹 , 程序猿专注领域业务 , 其本质还是动态代理

第一种方式

通过 Spring API(接口) 实现

去写我们的增强类 , 我们编写两个 , 一个前置增强 一个后置增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mlns:aop="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aop"
       xsi:schemaLocation="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xsd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aop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aop/spring-aop.xsd">
 
    <!--注册bean-->
    <bean id="userService" class="com.kuang.service.UserServiceImpl"/>
    <bean id="log" class="com.kuang.log.Log"/>
    <bean id="afterLog" class="com.kuang.log.AfterLog"/>
    <!--aop的配置-->
    <aop:config>
        <!--切入点  expression:表达式匹配要执行的方法-->
        <aop:pointcut id="pointcut" expression="execution(* com.kuang.service.UserServiceImpl.*(..))"/>
        <!--执行环绕; advice-ref执行方法 . pointcut-ref切入点-->
        <aop:advisor advice-ref="log" pointcut-ref="pointcut"/>
        <aop:advisor advice-ref="afterLog" pointcut-ref="pointcut"/>
    </aop:config>
</beans>

第二种方式

自定义类来实现Aop

目标业务类不变依旧是userServiceImpl

第三种方式

使用注解实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