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定律
股数不变
:一家公司上市发行的股票是一定的,比方说发行了一亿股,40%是原始股,60%是流通股,那这6000万股被认购完就没有了,别人不卖你就买不到,
操作不错
:当你按下买入或卖出的那一步操作是没有错的,基于你对后市看涨或看跌,如果卖完涨了,或者买完跌了,错的是你是前一步,对个股的分析和研判,
盈亏不等
:赚钱和亏钱
量柱的本质
第一是真实
。有成交才有记录,没有成交就不会记录,不会因为有人在K线或均线上做假而改变其形态。
第二是有效
。光有买没有买或者光有卖没有买,没有成交量,也没有量柱,有人买有人卖撮合成交了才会有成交量,所以它有效,
第三是平衡
。在哪个价位区间,成交了多少量,在这个区间内买卖平衡
第四是暂时
。时间段,量柱就是某个时间段,某个价位的暂时的平衡
量柱是有形的实体,高低红绿就是量形的外在表现形式
量柱有其量性,主要体现在阴阳,真假,盈亏六个方面
第一,阴阳
。所有的量形都具有阴阳的属性,阴表示下跌,阳表示上涨,阴胜则阳亏,阳胜则阴亏,阴盛则阳生,阳盛则阴生。
第二,真假。外形低开高走的"假红",用量学的眼光看就是假阳真阴,假阴真阳 是涨 假阳真阴 是跌
阳胜进 阴胜出 小倍阳,大胆入
量性分析的基本原则是:必须根据 量柱的位置
和量柱的对比
来判断 量柱的性质
,必须从众多的量柱中,抓住最重要的某一根或某几根量柱来进行分析,分析出了量性,才能看懂股市的发展方向
量柱是 有级 的实体,所谓的量级就是量柱的级别
任何量柱的形成绝对不是孤立的,它一定是此量柱与彼量柱相互作用的结果,甚至是这一群量柱与另一群量柱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量柱的结构往往决定了它的级别,这就是量级的分析
第一,从量形上看,量柱形态多种多样,我们要从中筛选出六种最容易识别的,一眼就能看出的量形
就是高量柱,低量柱,平量柱,倍量柱,梯量柱,缩量柱
倍量柱
:就是比昨日量柱高出一倍以上的量柱。它甚至可以高出几倍以上,但是最低要高出90%(见图左侧箭头所指处)。
平量柱
:就是与昨日量柱持平或基本持平的量柱。它必须是两根以上的持平,有时高达8根持平,上下浮动差距不应超过5%(如图F柱和次日柱)。
高量柱
:就是某一阶段的最高量柱。可能是天量柱,也可能不是天量柱,只要比前后的量柱明显高出即可(见图中右侧箭头所指)。
低量柱
:就是某一阶段的最低量柱。可能是地量柱,也可能不是地量柱,只要是某一阶段的明显最低的即是(见图中A柱左侧的两根量柱)。
缩量柱
:就是比昨日量柱逐步缩小的量柱。它应该一天比一天低,降低的幅度可大可小,只要是逐步走低的就是(见图中D柱右侧的4根量柱)。
梯量柱
:就是比昨日量柱逐步走高的量柱。它应该一天比一天高,升高的幅度可大可小,只要是逐步走高的就是(见图中C柱前后的3根量柱)。
从图中的标示可知:“高量柱”是最明显的,但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倍量柱”是最重要的,但不是最明显的;任何量柱只有在与别的量柱的搭配过程中,才能显示出其重要性。
“量柱”的品质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没有鉴别就没有优劣。判断某根量柱的品质,绝不能只看它的大小,而应该从相邻量柱的“力量”对比中去判断其“力道”倾向。 “力量”是研判买卖双方的力度,“力道”是研判多空双方的走向。
高量柱和低量柱
“高量柱”和“低量柱”是某一阶段的对比。只要是某一阶段的最高量柱,就是“高量柱”;只要是某一阶段的最低量柱,就是“低量柱”。请看下图:
很明显,图中左边箭头所指是低量柱,右边是高量柱,二者有如下三个“对立”的品质:
① 高量柱是在某一价位成交火热的标志;而低量柱则是在某一价位成交清淡的标志。
② 高量柱是在某一价位双方认同的标志;而低量柱则是在某一价位双方分歧的标志。
③ 高量柱后的走势多数向下,少数向上;而低量柱后的走势多数向上,少数向下。
这三个品质中,前两个特点一般人都能看到或猜到,第③个品质往往被人忽视,而这个被人忽视的“少数”特点,却蕴藏着极大的机会,请看上图的H柱之后,股价6天之内暴涨40%,那么,与H柱近似的L柱之后是不是也能暴涨40%呢?我看它应该还有不错的涨幅
思考:同样是“高量柱”,为什么只有H柱之后能够大涨,其它5个高量柱之后却反而大跌呢?看来“高量柱”并非全是有价值的。
提示:高量柱+缩量柱=黄金柱,这样的高量柱才是有价值的。
倍量柱和平量柱
:
“倍量柱”和“平量柱”是与昨天量柱的对比。只要相对昨日量柱增量一倍或一倍以上,就是“倍量柱”;只要相对昨日量柱持平或基本持平,就是“平量柱”。当然,其增量或持平的误差不宜超过10%。
请看下图:
见上图:左侧箭头指的是“倍量柱”,右侧是“平量柱”。用字母标注的ABCDEG都是倍量柱,CDFH都是平量柱。这两种柱形都是“与昨日量柱”相比而确立的。值得注意的是D柱,它既是“倍量柱”又是“平量柱”,一柱“身兼两职”,在今后的分析中,您将会发现“身兼数职”的量柱。
“倍量柱”和“平量柱”的品质:
① 倍量柱比它昨日的量柱增量一倍或一倍以上,明显是昨日量柱对应的价位满足不了一方胃口,一方要大量吃进,预示着股价看涨;平量柱与它昨日的量柱基本持平,说明昨日量柱对应的价位基本合乎双方胃口,暗示双方正在你争我夺,争夺的结果要在次日分晓。
② 倍量柱体现了主导方的主动行为,毫不犹豫,力拨万钧,意犹未尽;平量柱却显得双方有些被动,讨价还价,犹豫不决,原势趋缓,行将衰竭。
③ 倍量柱体现了有预谋有计划的行动,攻击性多于试探性;平量柱则体现了试一试看一看的味道,观望性多于徘徊性。
这三个品质中,前两个品质一般人都能看到或悟到,第③个品质一般人很难想明白,而这第③个品质中蕴藏的能量往往能爆发出一轮意想不到的行情。
思考:请看上图的G点倍量柱之后,为什么行情急骤飚升,而其它几个倍量柱后面的行情却不如G点呢?
提示:倍量柱+梯量柱=黄金柱,低量柱+梯量柱=黄金柱。
“缩量柱”和“梯量柱”
“缩量柱”和“梯量柱”对连续三天量柱的对比。只要连续三天缩量,就是“缩量柱”;只要连续三天增量成“阶梯状”,就是“梯量柱”。请看下图:
见上图:箭头所指步步高的为“梯量柱”,右侧步步低的为“缩量柱”。观察上面这些量柱对应的价位变化,才能看懂其品质。
“缩量柱”和“梯量柱”的品质:
① “缩量柱”的形态明显逐步走低;“梯量柱”的形态明显逐步走高。
② “缩量柱”的成交量是逐步缩小;“梯量柱”的成交量是逐步放大。
③ “缩量柱”和“梯量柱”都有“量价同步”和“量价背离”两种状况。
“缩量柱”的量价同步(上图A柱D柱):说明供求双方信心不足,每况愈下,体现了“价跌量缩” 的市况,但是,下到极点必然向上。
“梯量柱”的量价同步(上图B柱C柱):说明供求双方期望升值,每况愈上,体现了“价涨量增的市况”,但是,上到极点必然向下。
“缩量柱”若量价背离(见图中红箭头):其“量缩价涨”的态势,说明供不应求,有售必买,其庄家必然胸有成竹,志在必得,大有“力拨山兮气盖世”的得意;
“梯量柱”若量价背离(上图没有实例):其“量涨价跌”的态势,说明抛售踊跃,杀价而沽,其庄家必然力不从心,捉襟见肘,大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
思考:“缩量柱”出现“量缩价涨”说明什么问题呢?它对我们的实际操作有什么预示吗?
提示:“量缩价涨”的“缩量柱”,体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主力有“主动买入”的倾向。而“量涨价涨”的“梯量柱”体现了努力上攻的态势,主力有“被动买入”的倾向。
“量柱”的演变
从上面的图示可以看到,量柱的品质不是由高矮和红绿决定的,而是由买卖双方的力量对比和力道变化决定的。它们各自承担着“试探、建仓、增仓、补仓、震仓、启动、拉升”的职责,在不同的阶段,演绎着不同的角色,共同演绎着波澜壮阔的股市,创造着色彩斑烂的梦想。
从品质上看,自身最有价值的是“倍量柱”和“缩量柱”。
“倍量柱”可以分别承担“试探柱、建仓柱、增仓柱、补仓柱、震仓柱、启动柱、拉升柱、黄金柱”的角色。
“缩量柱”的“价涨量缩”特质,可以组合出最有价值的“黄金柱”。请看:
“倍量柱”+“缩量柱”可以是“黄金柱”;
“高量柱”+“缩量柱”可以是“黄金柱”;
“梯量柱”+“缩量柱”可以是“黄金柱”;
“平量柱”+“缩量柱”可以是“黄金柱”。
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量价背离的“缩量柱”,是培育“黄金柱”的酵母,有了它,我们就能在最不显眼的量柱上发现金子。许多庄家就是用这些最不显眼的量柱来迷惑散户,达到他们的目的。
由于量柱的组合与演变是一个斗智斗勇斗钱斗势的过程,所以在走势上将会形成一群又一群风采各异的“量柱群”,其力道的发展变化层出不穷。这就是我们下面将要讲到的“量柱群”,简称“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