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二叉搜索树

一、二叉搜索树

  1. 任意一个节点的值都大于其左子树所有节点的值
  2. 任意一个节点的值都小于其右子树所有节点的值
  3. 它的左右子树也是一颗二叉搜索树
  4. 二叉搜索树存储的元素必须具备可比较性
    • 比如:Integer、Double等
    • 如果是自定义类型,需要指定比较方式
    • 节点值不能为null

-

二、二叉搜索树的接口设计

  1. int size(); //节点的数量
  2. boolean isEmpty(); //是否为空
  3. void clear(); //清空节点
  4. void add(E element); //添加节点
  5. void remove(E element); //删除节点
  6. boolean contains(E element); //是否包含节点

三、二叉搜索树的实现

  1. 构造函数

        private int size;       //记录节点的数量
        private Node<E> root;   //记录根节点
    
        //比较器
        private Comparator<E> comparator;
    
        //空参构造器:使用comparable接口的比较器
        public BinarySearchTree() {
            this(null);
        }
    
        //使用comparator比较器的构造器
        public BinarySearchTree(Comparator<E> comparator) {
            this.comparator = comparator;
        }
    
        /**
         * 如果自定义类实现comparator接口,则使用comparator接口比较
         * 如果自定义类实现comparable接口,则使用comparable接口比较
         * @param e1 节点1
         * @param e2 节点2
         * @return 返回值大于0,e1 > e2;返回值等于0,e1 = e2;返回值小于0,e1 < e2
         */
        private int compare(E e1, E e2) {
            if (comparator != null) {
                return comparator.compare(e1, e2);
            }
            return ((Comparable<E>)e1).compareTo(e2);
        }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E> {
            E element;      //存放元素变量
            Node<E> left;   //左节点
            Node<E> right;  //右节点
            Node<E> parent; //父节点
            public Node(E element, Node<E> parent) {
                this.element = element;
                this.parent = parent;
            }
        }
    
  2. 添加元素

        private void elementCheckNotNull(E element) {
            if (element == null)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节点元素不能为空");
            }
        }	    
    	/**
         * 添加节点元素
         * 1. 首先找到父节点parent,然后创建新节点node,最后比较parent和node的大小
         * 2. 如果node小于parent,将parent.left赋值给parent
         * 3. 如果node大于parent,将parent.right赋值给parent
         * 4. 循环操作,直到为空,然后将node赋值给parent
         * 5. 添加元素前,首先需要检查节点的值是否为空
         * 6. 需要特殊处理添加元素到首节点
         */
        public void add(E element) {
            //判定节点不为空
            elementCheckNotNull(element);
    
            //添加第一个节点
            if (root == null) {
                root = new Node<>(element, null);
                size++;
                return;
            }
            //添加不是第一个节点
            Node<E> parent = root;
            Node<E> node = root;
            //比较结果
            int cmp = 0;
            while (node != null) {
                //比较节点的大小
                cmp = compare(element, node.element);
                //保存node的父节点
                parent = node;
                //将节点进行左树和右树的移动
                if (cmp > 0) {
                    node = node.right;
                } else if (cmp < 0) {
                    node = node.left;
                } else {
                    node.element = element;
                    return;
                }
            }
    
            //看看插入到父节点的哪个位置
            Node<E> newNode = new Node<>(element, parent);
            if (cmp > 0) {
                parent.right = newNode;
            } else {
                parent.left = newNode;
            }
            size++;
        }
    
  3. 删除元素

    1. 删除叶子节点

      删除叶子节点,直接删除`即可

      • 如果node == node.parent.left
        • node.parent.left = null
      • 如果node == node.parent.right
        • node.parent.right = null
      • 如果node.parent == null
        • root = null

    2. 删除度为1的节点

      删除度为1的节点,用子节点替代原节点的位置,child = node.left或者child = node.right

      • child替代node的位置。
      • 如果node是左子节点:
        • child.parent = node.parent
        • node.parent.left = child
      • 如果node是右子节点:
        • child.parent = node.parent
        • node.parent.right = child
      • 如果node是根节点:
        • root = child

    3. 删除度为2的节点

      删除度为2的节点,先用前驱或后继节点的值覆盖原节点的值,然后删除相应的前驱或者后继节点。(如果这个节点的度为2,那么它的前驱,后继节点的度只能是1和0)

    4. 代码实现

      private void remove(Node<E> node) {
          if (node == null) return;
      		
          size--;
      		
          if (node.hasTwoChildren()) { // 度为2的节点
              // 找到后继节点
              Node<E> s = successor(node);
              // 用后继节点的值覆盖度为2的节点的值
              node.element = s.element;
              // 删除后继节点
              node = s;
          }
      		
          // 删除node节点(node的度必然是1或者0)
          Node<E> replacement = node.left != null ? node.left : node.right;
      		
          if (replacement != null) { // node是度为1的节点
              // 更改parent
              replacement.parent = node.parent;
              // 更改parent的left、right的指向
              if (node.parent == null) { // node是度为1的节点并且是根节点
                  root = replacement;
              } else if (node == node.parent.left) {
                  node.parent.left = replacement;
              } else { // node == node.parent.right
                  node.parent.right = replacement;
              }
          } else if (node.parent == null) { // node是叶子节点并且是根节点
              root = null;
          } else { // node是叶子节点,但不是根节点
              if (node == node.parent.left) {
                  node.parent.left = null;
              } else { // node == node.parent.right
                  node.parent.right = null;
              }
          }
      }
      
      

四、二叉搜索树的遍历

  1. 前序遍历

        /**
         * 前序遍历:根节点 -> 前序遍历左子树 -> 前序遍历右子树
         */
        public void PreOrderTraversal(Node<E> node){
            //1. 递归退出条件
            if (node == null) return;
            //2. 打印节点的值
            System.out.println(node.element);
            //3. 遍历左子树
            PreOrderTraversal(node.left);
            //4. 遍历右子树
            PreOrderTraversal(node.right);
        }
    
  2. 中序遍历

        /**
         * 中序遍历:中序遍历左子树 -> 根节点 -> 中序遍历右子树
         * 补充:
         *      使用中序遍历的二叉树如果为二叉搜索树则遍历结果为:
         *          1. 比较结果从小到大(中序遍历左子树 -> 根节点 -> 中序遍历右子树)
         *          2. 比较结果从大到小(中序遍历右子树 -> 根节点 -> 中序遍历左子树)
         */
        public void InOrderTraversal(Node<E> node){
            if (node == null) return;
            InOrderTraversal(node.left);
            System.out.println(node.element);
            InOrderTraversal(node.right);
        }
    
  3. 后序遍历

        /**
         * 后序遍历:后序遍历左子树 -> 后序遍历右子树 -> 根节点
         */
        public void PostOrderTraversal(Node<E> node){
            if (node == null) return;
            PostOrderTraversal(node.left);
            PostOrderTraversal(node.right);
            System.out.println(node.element);
        }
    
  4. 层序遍历

        /**
         * 层序遍历: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访问节点
         * 遍历思路:
         *    1.使用队列存储节点。
         *    2.将根节点入队列。
         *    3.将队列头节点A出队列,进行访问。
         *    4.将节点A的左子节点入队列。
         *    5.将节点A的右子节点入队列。
         *    6.循环执行2-4步骤。
         */
        public void levelOrderTraversal(){
            if (root == null) return;
    
            Queue<Node<E>> queue = new LinkedList<>();
            queue.offer(root);
    
            while (queue.isEmpty()){
                //取出节点
                Node<E> note = queue.poll();
                //打印节点值
                System.out.println(note.element);
    
                if (note.left != null) {
                    queue.offer(note.left);
                }
    
                if (note.left != null) {
                    queue.offer(note.right);
                }
            }
        }
    

五、二叉树的前驱与后继节点

  1. 前驱节点(predecessor)

    • 中序遍历时的前一个节点

    • 如果是二叉搜索树,前驱节点是前一个比它小的节点

    • 前驱节点分为以下情况:

      1. 左子树不为空
        • 举例:6,13,8
        • predecessor = node.left.right.right.right...
        • 终结条件:right = null
      2. 左子树为空,父节点不为空
        • 举例:7,11,9
        • predecessor = node.parent.parent.parent...
        • 终结条件:nodeparent右子树
      3. 左子树为空且父节点为空
        • 没有前驱节点
      private Node<E> predecessor(Node<E> node) {
          if (node == null) return null;
          // 前驱节点在左子树当中(left.right.right.right....)
          Node<E> p = node.left;
          if (p != null) {
              while (p.right != null) {
                  p = p.right;
              }
              return p;
          }
          // 从父节点、祖父节点中寻找前驱节点
          while (node.parent != null && node == node.parent.left) {
              node = node.parent;
          }
          // node.parent == null
          // node == node.parent.right
          return node.parent;
      }
      
  2. 后继节点(successor)

    • 中序遍历时的后一个节点

    • 如果是二叉搜索树,后继节点是后一个比它大的节点

    • 后继节点分为以下情况:

      1. 右子树不为空
        • 举例:1,4
        • successor = node.right.left.left.left...
        • 终结条件:left = null
      2. 右子树为空,父节点不为空
        • 举例:7,6,3,11
        • successor = node.parent.parent.parent...
        • 终结条件:nodeparent左子树
      3. 右子树为空且父节点为空
        • 没有前驱节点
      private Node<E> successor(Node<E> node) {
          if (node == null) return null;
          // 后继节点在右子树当中(right.left.left.left....)
          Node<E> p = node.right;
          if (p != null) {
              while (p.left != null) {
                  p = p.left;
              }
              return p;
          }
          // 从父节点、祖父节点中寻找后继节点
          while (node.parent != null && node == node.parent.right) {
              node = node.parent;
          }
          return node.parent;
      }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在现有省、市港口信息化系统进行有效整合基础上,借鉴新 一代的感知-传输-应用技术体系,实现对码头、船舶、货物、重 大危险源、危险货物装卸过程、航管航运等管理要素的全面感知、 有效传输和按需定制服务,为行政管理人员和相关单位及人员提 供高效的管理辅助,并为公众提供便捷、实时的水运信息服务。 建立信息整合、交换和共享机制,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支撑 体系,以及相关标准规范和安全保障体系;按照“绿色循环低碳” 交通的要求,搭建高效、弹性、高可扩展性的基于虚拟技术的信 息基础设施,支撑信息平台低成本运行,实现电子政务建设和服务模式的转变。 实现以感知港口、感知船舶、感知货物为手段,以港航智能 分析、科学决策、高效服务为目的和核心理念,构建“智慧港口”的发展体系。 结合“智慧港口”相关业务工作特点及信息化现状的实际情况,本项目具体建设目标为: 一张图(即GIS 地理信息服务平台) 在建设岸线、港口、港区、码头、泊位等港口主要基础资源图层上,建设GIS 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依次接入和叠加规划建设、经营、安全、航管等相关业务应用专题数据,并叠 加动态数据,如 AIS/GPS/移动平台数据,逐步建成航运管理处 "一张图"。系统支持扩展框架,方便未来更多应用资源的逐步整合。 现场执法监管系统 基于港口(航管)执法基地建设规划,依托统一的执法区域 管理和数字化监控平台,通过加强对辖区内的监控,结合移动平 台,形成完整的多维路径和信息追踪,真正做到问题能发现、事态能控制、突发问题能解决。 运行监测和辅助决策系统 对区域港口与航运业务日常所需填报及监测的数据经过科 学归纳及分析,采用统一平台,消除重复的填报数据,进行企业 输入和自动录入,并进行系统智能判断,避免填入错误的数据, 输入的数据经过智能组合,自动生成各业务部门所需的数据报 表,包括字段、格式,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制,同时满足扩展 性需要,当有新的业务监测数据表需要产生时,系统将分析新的 需求,将所需字段融合进入日常监测和决策辅助平台的统一平台中,并生成新的所需业务数据监测及决策表。 综合指挥调度系统 建设以港航应急指挥中心为枢纽,以各级管理部门和经营港 口企业为节点,快速调度、信息共享的通信网络,满足应急处置中所需要的信息采集、指挥调度和过程监控等通信保障任务。 设计思路 根据项目的建设目标和“智慧港口”信息化平台的总体框架、 设计思路、建设内容及保障措施,围绕业务协同、信息共享,充 分考虑各航运(港政)管理处内部管理的需求,平台采用“全面 整合、重点补充、突出共享、逐步完善”策略,加强重点区域或 运输通道交通基础设施、运载装备、运行环境的监测监控,完善 运行协调、应急处置通信手段,促进跨区域、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以“统筹协调、综合监管”为目标,以提供综合、动态、实 时、准确、实用的安全畅通和应急数据共享为核心,围绕“保畅通、抓安全、促应急"等实际需求来建设智慧港口信息化平台。 系统充分整合和利用航运管理处现有相关信息资源,以地理 信息技术、网络视频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 技术为支撑,结合航运管理处专网与行业数据交换平台,构建航 运管理处与各部门之间智慧、畅通、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智 慧港口信息化平台。 系统充分考虑航运管理处安全法规及安全职责今后的变化 与发展趋势,应用目前主流的、成熟的应用技术,内联外引,优势互补,使系统建设具备良好的开放性、扩展性、可维护性。
提供的源码资源涵盖了安卓应用、小程序、Python应用和Java应用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包含了丰富的实例和项目。这些源码都是基于各自平台的最新技术和标准编写,确保了在对应环境下能够无缝运行。同时,源码中配备了详细的注释和文档,帮助用户快速理解代码结构和实现逻辑。 适用人群: 这些源码资源特别适合大学生群体。无论你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还是对其他领域编程感兴趣的学生,这些资源都能为你提供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通过学习和运行这些源码,你可以掌握各平台开发的基础知识,提升编程能力和项目实战经验。 使用场景及目标: 在学习阶段,你可以利用这些源码资源进行课程实践、课外项目或毕业设计。通过分析和运行源码,你将深入了解各平台开发的技术细节和最佳实践,逐步培养起自己的项目开发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在求职或创业过程中,具备跨平台开发能力的大学生将更具竞争力。 其他说明: 为了确保源码资源的可运行性和易用性,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首先,每份源码都提供了详细的运行环境和依赖说明,确保用户能够轻松搭建起开发环境;其次,源码中的注释和文档都非常完善,方便用户快速上手和理解代码;最后,我会定期更新这些源码资源,以适应各平台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市场需求。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