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上述题目所言,实际学习中,有时候需要将代码移植到不同平台,可能需要重新下载编译第三方库,或者有时需要浏览器进行科学上网的需求。但大多时候代理都部署在主力(windos)上,这时如果不想花时间的又将代理部署在linux上。此时可以将电脑与linux嵌入式设备处于一个局域网中,实现代理分享。
记录一下部署过程,防止后面忘记。
首先说一下我的局域网的结构。
-
手机连接校园网WiFi,并开启热点将校园网wifi通过热点共享,名为K40。
-
PC连接K40wifi热点(PC同时也连接了有线以太网,但和它没啥关系)。
-
Linux嵌入式设备连接K40wifi热点。
现在,手机、PC、Linux设备 在手机热点的引领下处于同一局域网
(Linux设备的上网使用手机的热点->即手机连校园网的网络,按理来说我这局域网结构够奇葩了,其它由路由器组成的局域网应该更没问题了~)
接下来开始讲PC的代理分享到Linux嵌入式设备,首先保证你的代理软件设置允许来着局域网的连接!
允许局域网连接
然后进入windos端cmd输入ipconfig,查看局域网IP地址,记下来,接下来称他为lan-ip,(不是看以太网ip)如下
接下来开始设置linux设备的代理。设置系统代理,如果你是官方ubuntu的系统的直接可以在设置里找到代理进行设置。对于没有图形化设置界面入口的桌面的话(如xfce),可以在终端内进行设置,有许多文件都可以进行设置,其中作用域
/etc/profile > /etc/bash.bashrc > ~/.bashrc,所以可以直接设置作用域最大的profile,进入终端输入 sudo vim /etc/profile,在最下面添加(这里的ip就是上面PC查询到的局域网的lan-ip):
export http_proxy=http://192.168.xx.xx:10809
export https_proxy=http://192.168.xx.xx:10809
(格式为 export xx_proxy=http://lanip:代理端口 具体代理端口看自己代理的软件下方)
端口分别为10808和10809
http代理就使用10809,socks5则使用10808,一般设置了http_proxy和https_proxy就可以科学上网了。设置完记得source /etc/profile , 我的设备需要登出在登入才能生效。但是如果在火狐浏览器手动设置如上的代理,则直接可以科学上网,无需用户登出在登入,如下,如果你只希望浏览器代理,可以无需设置全局代理,直接火狐中设置手动代理即可。若登出在登入后可以火狐中选择使用系统代理就行。
使用手动设置代理
对于我的设备来说,设置全局系统代理之后,用户登出在登入后,git clone下载的速度就可以很快了,无需配置其它。同时浏览器也可以实现科学上网。但是如果你git依旧很慢的话,可以使用单独配置git的代理,如下所示
http:
git config --global http.https://github.com.proxy http://lanip:10809
git config --global https.https://github.com.proxy https://lanip:10809
//取消代理
git config --global --unset http.proxy
git config --global --unset https.proxy
socks:
git config --global http.https://github.com.proxy socks5://lanip:10808
//取消代理
git config --global --unset http.https://github.com.proxy
我一般都是设置http代理就可以了。现在git clone的速度应该从慢吞吞的十几kb 甚至偶尔断掉,变成小几mb的速度了。
对于分享代理到其它PC设备,只需在windos设置->代理里填主PC的局域网ip加vpn软件端口号即可。当然如果你有路由器,可以直接在路由器里部署代理。但是对于偶尔的局域网分享代理,这个方式还是很灵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