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四级操作系统部分总结

一、
1.进程从运行状态转换为就绪状态的可能原因有:进程创建完成、时间片用完、被调度程序抢占处理机。
二、
1.数据传送完毕、设备出错和键盘输入均产生I/O中断。
2.对磁盘的访问时间分为三部分:寻道时间、旋转延时时间、传输时间。
3.缓冲池管理中着重考虑的是实现进程访问缓冲区的同步。
4.进程出现饥饿现象是指进程的优先级较低而长时间得不到调度。
5.在操作系统各种存储管理方法中,存在外碎片的是动态分区和段式。
6.为了保证操作系统中文件的安全,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建立副本、定时转储、规定文件的存取权限。
三、
1.在内存分配方案中,页式分配使内存的利用率较高且管理简单。
2.UNIX操作系统中,对文件系统中空闲区的管理通常采用成组链接法。
3.多级反馈队列、时间片轮转和高优先级优先适用于交互式操作系统。
4.页式、段式、段页式可以与虚拟存储技术结合。
5.实现虚存必须有硬件支持。
6.能够进行随机存取的文件物理结构只有连续结构与索引结构。
7.预防死锁的策略包括:可以向输出缓冲区写数据、一次分配所有资源、有序分配资源、剥夺其他进程资源。
四、
1.进程从等待状态转换为就绪状态时称为唤醒。
2.平均寻道时间较短但容易引起饥饿现象的算法是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算法。
3.Open()操作的目的将文件控制块写入内存。
4.进程可能创建的时机:用户登录时、系统初始化时、用户系统调用、初始化批处理作业时。
5.先来先服务、短作业优先、最高响应比优先、时间片轮转均与时间有关。
五、
1.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方法有空闲块表、空闲块链表、位示图、成组链接法。
2.管程无法保证本身互斥。
3.进程间共享内存通信方式不会在系统中产生多份相同的拷贝。
4.实现虚拟页式存储管理的硬件基础是缺页中断机制。
5.Close()操作的目的是将文件控制块写入磁盘或缓存。
六、
1.进程优先级位于进程控制块而不是位于进程中。
2.对于建立在磁带机上的文件系统,最适合的文件物理结构是顺序结构。
3.对于系统中的独占设备,为预防出现死锁,应采用的最佳分配策略是静态分配,分配时加锁。
4.导致进程从运行态转换为就绪态的典型事件是事件片到。
5.为使进程从阻塞态转换为挂起态,使用的原语是suspend()。
6.Pthread_mutex_init()表示的是创建一个互斥量。
七、
1.固定分区和可变分区以一个进程为单位分配一组连续的内存单元。
2.当用户程序需要调用操作系统所提供的文件读写功能时,该功能首先执行的指令是访管指令。
3.在相互通信的进程间设置一个公共内存区,一组进程向该公共内存中写,另一组进程从该公共内存中读,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两组进程间交换的方式称为共享内存。
4.将逻辑地址转换为内存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为重定位。
5.页式存储管理方案中地址转换是由硬件完成的。
6.文件物理结构中,适合随机访问且易于文件扩展的是索引结构。
7.操作系统中,文件的逻辑块号到磁盘块号的转换是由物理结构决定的。
八、
1.利用内存中若干公共缓冲区组织成队列,以实现进程之间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称为消息机制。
2.文件系统中,文件访问控制信息存储的合理位置是文件控制块。
3.用户对文件的存取方式与文件的物理结构相关。
4.操作系统类型有:批处理、实时、分时、嵌入式、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没有工业操作系统。
5.多道程序设计环境具有独立性、随机性、共享性。
6.进程调度的时机有:进程运行完毕、自我阻塞、时间片用完、所需资源没有准备好、出现错误。
7.可“扩充”内存容量的方案是虚拟页式、虚拟段式。
8.虚拟页式存储方案中,当进行页面置换时需要用到页表表项的访问位、修改位。
9.按照性质和用途分:系统文件、程序库文件、用户文件。
10.计算机I/O系统的软件部分主要包含中段处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与设备无关的操作系统软件、用户级软件。
九、
1.被零除属于软件引起的异常。
2.从软件设计和开发角度来看,操作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软件开发基础平台。
3.进程用户栈中的信息不需要保存在进程控制块中。
4.Yield是主动释放CPU给其他进程。
5.解决进程同步和互斥问题时,对信号量进行P原语操作是在进入区完成的。
6.通过连接两个进程的一个打开的共享文件,可以实现进程间的数据通信,这种通信方式称为管道通信。
7.块表存放在缓存(cache)中,快表中记录了页号与内存块号的对应关系。
8.扫描算法不仅考虑欲访问的磁道与当前磁道的距离,更优先考虑的是磁头的当前移动方向。
9.微内核结构的操作系统具有高可靠性、高灵活性、适合分布式处理等优点。
10.对于批处理作业的大型计算中心,其调度算法的设计目标是较大的吞吐量、较短的周转时间、较高的CPU利用率。
11.操作系统为每一个进程保持一个工作量。
12.按保护级别分为:执行文件、只读文件、读写文件、不保护文件。
13.为了提高设备和CPU的利用率,操作系统早I/O管理中采用了多种技术,其中典型的I/O技术包括:缓冲技术、设备分配技术、SPOPLing技术、DMA与通道技术。
十、
1.“可再入程序”是指纯代码程序,运行中不需要修改。
2.若一个进程由于申请的内存资源长期不能得到满足,那么,操作系统处理该进程的最佳方法是挂起该进程。
3.进入临界区前的进入区对信号量执行P原语操作,离开临界区的退出区对信号量执行V原语操作。
4.管道通信只为同步
5.虚拟页式系统中进行页面置换时,置换以后不再需要的、或者在最长时间以后才用到的页面,这一策略称为理想页面置换算法。
6.分页守护进程在后台执行。
7.随着不断创建和删除文件,从而导致产生磁盘碎片的文件物理结构是顺序结构。
8.内存属于可重用资源。
9.时钟中断、I/O中断、控制台中断、硬件故障中断属于中断时间。
10.线程描述表记录:线程ID、指令地址寄存器、处理器寄存器、硬件设备寄存器、栈线程状态。
11.批处理系统调度算法的设计目标是较大的吞吐量、较短的周转时间、较高的CPU利用率。
12.交互式系统的设计目标是较快的响应时间、教均衡的性能。
13.在虚拟页式存储管理中,为实现地址变换所涉及到的数据结构是空闲区表、页表、位图。
14.按照文件的存放时限划分的文件分为临时文件、永久文件、档案文件。
15.操作系统在进行设备分配时根据算法需要查找相应的数据结构,该数据结构包括的主要内容为系统设备表、设备控制表、控制器控制表、通道控制表。
16.Peterson算法、Test-and-Set指令、Swap或Exchange指令、信号量方法可以实现进程互斥。
十一、
1.内存分配模块不可以同时共享。
2.置移位方向标志是非特权指令。非特权指令即可以在内核态下运行又可以在用户态运行。
3.系统调用传递参数方法有三种:通过寄存器传递、通过堆栈传递、通过指令自带传递。
4.只有当前正在运行的进程状态发生改变,让出CPU引起就绪状态进程得到运行,因此才会必然引起另一个进程状态发生变化。
5.在引入线程的操作系统中每一个进程里都有一个主线程,由主线程再创建其他线程。
6.管程的互斥是由管程本身性能实现的,管程中一次只能有一个进程可以在管程内活动,条件变量是用于解决同步问题的。
7.分页是页式存储管理方案的事情,与用户编程无关,用户使用连续的逻辑地址,,分配物理页面的算法是位示图法、物理地址的计算公式为内存块号*块长+页内地址。
8.通常对外存储设备存取的过程是读状态–置数据–置地址–置控制–再读状态。
9.设备管理的任务有缓冲管理、设备分配、设备处理三大功能,通过接口技术为用户提供一致的系统调用属于设备分配功能。
10.时钟中断属于不可重用资源。
11.线程的实现机制有:用户线程、内核线程、混合线程。
12.信箱通信机制中接收原语receive()操作功能是:从指定信箱中取出一封信,存放到指定的内存地址中。
13.颠簸是由于缺页率高引起的现象。
14.设备分配策略主要包括先来先服务、高优先级优先。

  • 1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