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C QI 无线充电

本章基于WPC QI无线充电协议书写,会不定时进行更新内容

WPC 无线充电 FOD(Foreign Object Detection)外部异物检测

1.1 FOD简介

FOD检测分成BPP(Baseline Power Profile )和EPP(Extended Power Profile )两种检测模式
BPP指功率在5W以下,EPP知功率超过5W,一般TX和RX会优先进入BPP阶段然后重新协商在进入EPP阶段进行功率传输。
在无线传输的过程中能量由TX (Power Transmitter)发送至RX(Power Receiver),在此期间基站TX会实时监测表面的物体状况来判断是否需要继续传输能量。
	判断是否传输能量的方式有两种:
	<1>监测基站表面的物体温度,
	<2>判断基站与接收端之间的功率差(这种方法要确定基站与接收端能正常通信)
	RX接收功率包括RX 输出的可用功率和产生可用功率之间的损耗,包括但不局限与以下几种:
	<1> 线圈和电容上的功率损耗
	<2> 接收器屏蔽层的损耗
	<3> 整流桥上的损耗
	<4> 能量调节过程中的损耗
	<5> 接收器内金属原件产生的涡流损耗

1.2 BPP下(基本功率传输)

	BPP下FOD要求
	<1> WPC QI协议中没有要求特定方法来返回接收器的功率,但要求RX能提供器输出功率净值和功率损耗值。
	<2> 功率接收器RX应在RPP包中返回给发送器TX接收到的功率值Preceive
	<3> 其差值在Preceive-350mW <=  Ppr  <=Preceive
	这意味着,接收器RX发送的Preceive要大于发送器TX最大差值不超过350mW

1.3基于质量因子Q变化计算FOD(EPP模式下)

什么是质量因子Q?类似于电阻R和电容nf当线圈L被制造出来时线圈的Q就是固定值。初级线圈的变化会影响其等效电感或等效电阻的变化,金属(或其他)异物的存在会影响其等效电感或等效电阻,进而影响因数Q,TX检测因数Q来确定是否存在异物。

因数Q的测量包含以下步骤:
<1> 在TX向RX传输数字PING信号前,TX测量初级线圈的质量因数
<2> 发送因数Q参考值,作为协商阶段的一部分。参考FOD STATE Packet;
<3> 使用质量因子确定适当的阈值
<4> 测量到初级线圈的Q低于阈值,停止功率传输

1.3.1 Q的测量

如下图;TX端的在100KHZ的工作频率下,初级线圈电压V2与供给LC系统电压V1两个电压比V2/V1就是质量因子Q
 The 𝑄-factor of the coil follows from this system as the 
ratio of the RMS voltage across the coil and the RMS voltage that is driving the system at the resonance 
frequency.

质量因子Q的测量示意图

1.3.2 Q操作如下

RX放在TX上后,TX会使用不足以唤醒RX工作的功率,此时TX会测量其功率因数Q。在功率协商阶段,TX使用RX发送的FOD state packet来确定FOD的阈值。
TX应该考虑如下几点:
<1> 不同产品设计的差异;
<2> 因子Q与频率之间的差异
<3> 因子Q的测量差异;
<4> 制造产生的误差

Q的关系如下;
Q阈值的参考
实际测量的Q比参考的Q可以由10%作为余量。
TX回应RX的FOD如下:
回应ACK,FOD STATE PACKET包中质量因子Q >= 阈值,不存在异物,
回应NAK,FOD STATE PACKET包中质量因子Q <= 阈值,存在异物,

1.3.3 实际因子Q的定义

因子Q定义为TX的工作频率为100KHZ下RX放在TX相同中心点出,且附近没有其他异物,测量步骤如下:

<1> TX初级线圈与RX初级线圈中心对其
<2> RX在中心点和XY方向上分别移动5MM,取得测量结果
<3> TX以5次测量结果中的最小值为准,

当RX通过FOD STATE PACKET返回其本身的Q大于TX的0.9倍小于1.1倍是认为合格

但是实际产品的工作频率会改变,Q值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1.4 基于校准阶段功率损耗计算FOD

对于无线传输而言,会经过不同的阶段,其中会包括校准阶段。
TX可以使用监测物体温度与核算与RX损耗的方式来计算损耗功率,以下采用计算损耗方式计算FOD
损失的PLOSS = Ptx-Prx;
PTX:发射基站发出的功率
PRX:接收端使用的功率
PLOSS:在发送端与接由于物理屏蔽导致损失的功率

1.4.1 发射端损失的功率Ptloss

	发射端可以使用输入端的功率PTin减去内部损耗PTloss来确定PTX
	Ptloss包含但不限于以下部分:
	<1> 整流桥上的损耗
	<2> 初级线圈上的损耗
	<3> 电容上的损耗
	<4> 线圈屏蔽罩上的损耗
	<5> 其他金属件上的损耗

1.4.2 接收端上的损耗Prloss

功率发送器可以测量发送器输出的功率POUT加上损失的功率Prloss,Prloss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部分:
<1> 整流桥上的损耗
<2> 次级线圈上的损耗
<3> 电容上的损耗
<4> 次级线圈屏蔽罩上屏蔽的损耗
<5> 接收端上的任意金属损耗

TX与RX能量传输示意图
PRX与PTX通过ASK进行通信,TX会通过RPP包内的数据与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有一个点或者多个点超过阈值,则表明有异物存在于TX(发射端)上,FOD失败。确定有异物存在后TX会停止传输能量。实验表明300mW是防止异物加热的合适阈值,但其并不是不变的,如果进入大功率传输,阈值会适当改变。
接收器RX要在RPP包发送之前的WINDOW时间窗口期测量发送器的功率,window的配置在config包内,发送器TX需要在相同的WINDOW时间窗口内部确定TX本身的发送功率,否则会造成错误,如果接收端RX在WINDOW时间窗口内改变功耗(改变电压或者电流),会造成发送的功率改变,最终PTX-PRX>阈值,FOD失败。
接收端功率由其精度决定,Preceive = Ppr+△P
功率阈值表

1.4.3 校准阶段

TX与RX都可以估算其本身的损耗功率,估算的偏差会导致两个系统之间的差值,改变阈值进而降低FOD的准确性。如果TX使用更高的阈值会降低发现异物的概率。
为了提高估算损耗的准确性,可以使用校准来拟补误差。需要在TX与RX开始传输功率前执行校准过程,成功校准的目的是确定TX(基站表面)没有异物存在,可以使用质量因子Q来判断。
校准应该在RX期望的输出功率与最低功率之间进行,这是理想情况,所以我们采取RX的轻载和重载情况进行校准,轻载是最小输出功率,重载是最大输出功率,对于轻载,RX应限制其功率为最大功率的10%!
1.4.3.1 校准TX功率

如果TX校准的是TX的功率使用如下计算公式:
TX校准TX
Ptx校准功率 = a * Ptx发射功率 + b;

系数AB
a = {Prx(重载) - Prx(轻载)} / {Ptx(重载) - Ptx(轻载 })
B = ( PTX(重载) * PRX(轻载) - PRX(重载)*PTX(轻载)) /
PTX(重载) - PTX(轻载)
PLOSS定义
PLOSS = PTX校准功率 - Preceive

1.4.3.2 校准RX功率

TX对RX功率校准按照以下方式:
TX校准RX
P校准功率 = a * Preceive + b

AB系数
a =( PTX(重载) - PTX(轻载) ) / (PRX(重载) - PRX(轻载))
b = (PRX(重载)* PTX(轻载)-PTX(重载)*PRX(轻载) ) /
(PRX(重载) - PRX(轻载))
PLOSS
PLOSS = PTX(传输功率) - Pcalibrate(校准功率)

1.5 接收端RX检测FOD

RX可以通过检测接收功率Ppr变化来确定FOD是否变化;
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步骤会造成改变:
<1> 工作频率变化
<2> 位置变化Y轴上
<3> 接收端与发射端的间隙变化
<4> 负载的变化;

RX可以通过检测输出功率来确定负载变化还是接收的功率变化,TX通常在接收到CEP后才更改输出功率,RX可以将收到的能量与异物联系起来,为了实现此功能,TX与RX位置要保持不变。
RX可以在TX工作频率不变的情况下监测两个CEP包之间的△Preceive,如果△Preceive超过阈值,认定为存在异物,阈值典型值为BPP下250mW与EPP下750mW.

RX确定存在异物之后应进行以下操作:
<1> 通知TX接口上存在异物
<2> 发送一个EPT包,报的内容是0X0B,这会使TX终止传输能量并重新检测质量因子Q,Q的计算参考质量因子Q变化的计算章节。

功率变化取值时间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