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学课程

1. 课程概述

1.1 课程概述
1.1.1 “课程”一词的由来
课程“”一词最早源于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他最早把“课程”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术语。

1.1.2 课程的概念【辨】

  • 广义的课程: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它包括各门学科和课外活动。
  • 狭义的课程:指某一门学科

1.2 课程的类型【选、辨】
1.2.1 按内容属性划分

  • 学科课程:按学科的知识逻辑体系设置。间接经验。赫尔巴特。
  • 活动课程/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按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设置。直接经验。杜威。

1.2.2 按实施要求划分

  • 必修课程:培养学生的共性,所有学生必须修习
  • 选修课程: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可以选择性学习

1.2.3 按开发主体划分

  • 国家课程:体现国家意志
  • 地方课程: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的级别为省级。
  • 校本课程:也叫学校课程。展示学校的特色。老师是校本课程中开发的主体。

1.2.4 按课程任务划分

  • 基础型课程: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
  • 拓展型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特殊能力
  • 研究型课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由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索

1.2.5 按呈现方式划分

  • 显性课程: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具有计划性
  • 隐性课程: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

1.2.6 按组织方式划分

  • 分科课程:等于学科课程。强调单科。
  • 综合课程:学科整合。主张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内容合并起来组成课程。

1.3 课程理论流派【选】

  • 学科中心课程:以学科逻辑体系为核心,主张分科教学。赫尔巴特。↑
  • 活动中心课程:以儿童活动为中心,课程组织应心理学化,符合儿童的需要和兴趣。杜威。↑
  • 社会中心课程:以社会问题为中心
  • 课程层次理论:从上到下:理想的课程(专家)、正式的课程(教育行政部门)、领悟的课程(老师)、运作的课程(老师)、经验的课程(学生)。古德莱德。

1.4 制约课程开发的因素【选、简】(学生在社会上学知识)

  • 学生(儿童)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 学科(知识)特征影响课程的编制

2. 课程组织

2.1 课程设计的概念
制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安排合成学习活动方式的活动

2.2 课程设计的两种模式【选】

  • 目标模式(泰勒):① 确定目标(最关键);② 选择经验;③ 组织经验;④ 评价结果
  • 过程模式(斯腾豪斯):关注过程,鼓励探索

2.3 课程内容
2.3.1 课程内容(教材)的组织形式【选】

  • 纵向组织(按学科本身的知识体系由浅入深进行编写)和横向组织(打破学科界限,综合)
  • 逻辑顺序(按知识本身的逻辑编写)和心理顺序(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
  • 直线式(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和螺旋式(课程内容重复出现)

2.3.2 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选、简】

  • 课程计划:国家制定
    概念: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构成:培养目标、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学周安排
    作用:对学校的教学、生产活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
  • 课程标准:依据课程计划制定
    概念: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构成: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
    作用:① 教材编写、教学、评价、考试命题;② 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
  • 教材:依据课程标准制定
    概念: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
    构成: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视听材料
    作用: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
    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与要求:科学性和思想性
    教材设计的一般原则:方向性、完整性、适切性

2.4 课程评价【选】

  • 目标评价:关注预期。泰勒。
  • 目的游离评价:关注实际,关注非预期。斯克里文。
  • CIPP评价: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斯塔弗尔比姆。↓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3.1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选】

  •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 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

3.2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选、简】(方平的关节有内功)

  • 课程功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 课程内容:生活化、时代化
  • 课程评价:甄别 → 发展
  • 课程结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 课程管理:三级管理

3.3 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选、简】(小综高分中过度)

  • 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综合;初中:分科与综合相结合
  • 高中:分科
  • 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
    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自小学1年级开始设置
  •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服务

3.4 新课程改革的职业理念

3.5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评价观【选、简】
发展性评价(促观内标方主过)

  •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 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 评价内容综合化:全面发展
  • 评价标准分层化
  • 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定性
  • 评价主体多元化
  • 关注发展过程

附录:本章简答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0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