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sorflow框架(一)

学习mooc人工智能实践:tensorflow笔记的笔记

基于tensorflow搭建NN的路径:用张量表示数据,用计算图搭建神经网络,用会话执行计算图,优化线上权重(参数),得到模型。

用ubuntu中anaconda装tensorflow
用source activate tf 激活环境
退出环境 source deactivate

对于一些不能编译的warning,可以屏蔽

vim ~/.bashrc

在最后一行加入

`export TF_CPP_MIN_LOG_LEVEL=2

降低tensorflow的提示等级
再在终端运行

source ~/.bashrc

使刚才的配置文件生效

张量(tenso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据类型:

tf.float32 , tf.int32,
tf.bool: tf.constant([True,False])
tf.string: tf.constant(“Hello, World!”)

创建张量

tf.constant(张量内容,dtype=数据类型)
全为0:tf.zeros(维度)
全为1:tf.ones(维度)
全为指定值:tf.fill(维度,指定值)
生成正态分布随机数:tf.random.normal(维度,mean=均值,stddev=标准差)
生成截断式正态分布随机数:tf.random.truncated_normal(维度,mean=均值,stddev=标准差)如果生成的数据,偏离当前均值两个标准差,将重新生成
生成均匀分布随机数:tf.random.uniform(维度,minval=最小值,maxval=最大值)

维度:
一维 直接写个数
二维 用 [行,列]
多维 用 [n,m,j,k,…]

查看类型:tensor.dtype
查看形状: tensor.shape
将numpy数据类型转换为Tensor数据类型:
tf.convert_to_tensor(数据名,dtype=数据类型)

常用函数

强制tensor类型转换

tf.cast(张量名,dtype = 数据类型)

计算张量维度上的最小元素

tf.reduce_min(张量名)

计算张量维度上的最大元素

tf.reduce_max(张量名)

axis指定操作的方向

axis=0表示纵向,跨行
axis=1表示横向,跨列
不指定axis,所有元素参与运算

返回某维度上最大值的索引号

tf.argmax(张量名,axis=操作轴)

计算张量沿着指定维度的平均值

tf.reduce_mean(张量名,axis=操作轴)

计算张量沿着指定维度的和

tf.reduce_sum(张量名,axis=操作轴)

tf.Variable()将变量标记为可训练

tf.Variable(初始值)将变量标记为可训练,被标记的变量会在反向传播中记录梯度信息。神经网络训练中,常用该函数标记待训练参数

数学运算

加减乘除:tf.add(张量1,张量2),tf.subtract(张量1,张量2),tf.multipy(张量1,张量2),tf.divide(张量1,张量2)
平方、次方与开方:tf.square(张量名),tf.pow(张量名,n次方数),tf.sqrt(张量名)
矩阵乘法:tf.matmul(矩阵1,矩阵2)

特征和标签配对

适用numpy格式和tensor格式
切分传入张量的第一维度,生成输入特征标签对,构建数据集
tf.data.Dataset.from_tensor_slices((输入特征,标签))

求张量梯度

with结构记录计算过程,gradient求出张量的梯度

with tf.GradientTape() as tape:
    若干个计算过程
grad = tape.gradient(函数,对谁求导)
print(grad)

遍历每个元素

enumerate是python的内建函数,它可遍历每个元素(如列表,元组或字符串),组合为:索引,元素,常在for循环中使用。

seq = ['one', 'two', 'three']
for i,element in enumerate(seq)
    print(i, element)

独热编码

tf.one_hot(带转换数据,depth=几分类)

Softmax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n分类的n个输出(y0,y1,…,yn-1)通过softmax()函数,便符合概率分布了

自更新,自减

调用assign_sub前,先用tf.Variable定义变量w为可训练(可自更新)
w.assign_sub(w要自减的内容)

tf.where()

tf.where(条件语句,真返回A,假返回B)

生成随机数

np.random.RandomState.rand(维度,seed= )

两个数组按垂直方向叠加

np.vstack(数组1,数组2)

生成网格坐标点

np.mgrid[起始值:结束值:步长,起始值:结束值:步长,...]
x.ravel()将x变成一维数组
np.c_[数组1,数组2,...]使返回的间隔数值点配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鸢尾花分类

from sklearn import datasets
from pandas import DataFrame
import pandas as pd

x_data = datasets.load_iris().data  # .data返回iris数据集所有输入特征
y_data = datasets.load_iris().target  # .target返回iris数据集所有标签
print("x_data from datasets: \n", x_data)
print("y_data from datasets: \n", y_data)

x_data = DataFrame(x_data, columns=['花萼长度', '花萼宽度', '花瓣长度', '花瓣宽度']) # 为表格增加行索引(左侧)和列标签(上方)
pd.set_option('display.unicode.east_asian_width', True)  # 设置列名对齐
print("x_data add index: \n", x_data)


x_data['类别'] = y_data  # 新加一列,列标签为‘类别’,数据为y_data
print("x_data add a column: \n", x_data)

#类型维度不确定时,建议用print函数打印出来确认效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 coding: UTF-8 -*-
# 利用鸢尾花数据集,实现前向传播、反向传播,可视化loss曲线

# 导入所需模块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from sklearn import datasets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 导入数据,分别为输入特征和标签
x_data = datasets.load_iris().data
y_data = datasets.load_iris().target

# 随机打乱数据(因为原始数据是顺序的,顺序不打乱会影响准确率)
# seed: 随机数种子,是一个整数,当设置之后,每次生成的随机数都一样(为方便教学,以保每位同学结果一致)
np.random.seed(116)  # 使用相同的seed,保证输入特征和标签一一对应
np.random.shuffle(x_data)
np.random.seed(116)
np.random.shuffle(y_data)
tf.random.set_seed(116)

# 将打乱后的数据集分割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训练集为前120行,测试集为后30行
x_train = x_data[:-30]
y_train = y_data[:-30]
x_test = x_data[-30:]
y_test = y_data[-30:]

# 转换x的数据类型,否则后面矩阵相乘时会因数据类型不一致报错
x_train = tf.cast(x_train, tf.float32)
x_test = tf.cast(x_test, tf.float32)

# from_tensor_slices函数使输入特征和标签值一一对应。(把数据集分批次,每个批次batch组数据)
train_db = tf.data.Dataset.from_tensor_slices((x_train, y_train)).batch(32)
test_db = tf.data.Dataset.from_tensor_slices((x_test, y_test)).batch(32)

# 生成神经网络的参数,4个输入特征,故输入层为4个输入节点;3分类,故输出层为3个神经元
# 用tf.Variable()标记参数可训练
# 使用seed使每次生成的随机数相同(方便教学,使大家结果都一致,在现实使用时不写seed)
w1 = tf.Variable(tf.random.truncated_normal([4, 3], stddev=0.1, seed=1))
b1 = tf.Variable(tf.random.truncated_normal([3], stddev=0.1, seed=1))

lr = 0.1  # 学习率为0.1
train_loss_results = []  # 将每轮的loss记录在此列表中,为后续画loss曲线提供数据
test_acc = []  # 将每轮的acc记录在此列表中,为后续画acc曲线提供数据
epoch = 500  # 循环500轮
loss_all = 0  # 每轮分4个step,loss_all记录四个step生成的4个loss的和

# 训练部分
for epoch in range(epoch):  #数据集级别的循环,每个epoch循环一次数据集
    for step, (x_train, y_train) in enumerate(train_db):  #batch级别的循环 ,每个step循环一个batch
        with tf.GradientTape() as tape:  # with结构记录梯度信息
            y = tf.matmul(x_train, w1) + b1  # 神经网络乘加运算
            y = tf.nn.softmax(y)  # 使输出y符合概率分布(此操作后与独热码同量级,可相减求loss)
            y_ = tf.one_hot(y_train, depth=3)  # 将标签值转换为独热码格式,方便计算loss和accuracy
            loss = tf.reduce_mean(tf.square(y_ - y))  # 采用均方误差损失函数mse = mean(sum(y-out)^2)
            loss_all += loss.numpy()  # 将每个step计算出的loss累加,为后续求loss平均值提供数据,这样计算的loss更准确
        # 计算loss对各个参数的梯度
        grads = tape.gradient(loss, [w1, b1])

        # 实现梯度更新 w1 = w1 - lr * w1_grad    b = b - lr * b_grad
        w1.assign_sub(lr * grads[0])  # 参数w1自更新
        b1.assign_sub(lr * grads[1])  # 参数b自更新

    # 每个epoch,打印loss信息
    print("Epoch {}, loss: {}".format(epoch, loss_all/4))
    train_loss_results.append(loss_all / 4)  # 将4个step的loss求平均记录在此变量中
    loss_all = 0  # loss_all归零,为记录下一个epoch的loss做准备

    # 测试部分,并计算acc
    # total_correct为预测对的样本个数, total_number为测试的总样本数,将这两个变量都初始化为0
    total_correct, total_number = 0, 0
    for x_test, y_test in test_db:
        # 使用更新后的参数进行预测
        y = tf.matmul(x_test, w1) + b1
        y = tf.nn.softmax(y)
        pred = tf.argmax(y, axis=1)  # 返回y中最大值的索引,即预测的分类
        # 将pred转换为y_test的数据类型
        pred = tf.cast(pred, dtype=y_test.dtype)
        # 若分类正确,则correct=1,否则为0,将bool型的结果转换为int型
        correct = tf.cast(tf.equal(pred, y_test), dtype=tf.int32)
        # 将每个batch的correct数加起来
        correct = tf.reduce_sum(correct)
        # 将所有batch中的correct数加起来
        total_correct += int(correct)
        # total_number为测试的总样本数,也就是x_test的行数,shape[0]返回变量的行数
        total_number += x_test.shape[0]
    # 总的准确率等于total_correct/total_number
    acc = total_correct / total_number
    test_acc.append(acc)
    print("Test_acc:", acc)
    print("--------------------------")

# 绘制 loss 曲线
plt.title('Loss Function Curve')  # 图片标题
plt.xlabel('Epoch')  # x轴变量名称
plt.ylabel('Loss')  # y轴变量名称
plt.plot(train_loss_results, label="$Loss$")  # 逐点画出trian_loss_results值并连线,连线图标是Loss
plt.legend()  # 画出曲线图标
plt.show()  # 画出图像

# 绘制 Accuracy 曲线
plt.title('Acc Curve')  # 图片标题
plt.xlabel('Epoch')  # x轴变量名称
plt.ylabel('Acc')  # y轴变量名称
plt.plot(test_acc, label="$Accuracy$")  # 逐点画出test_acc值并连线,连线图标是Accuracy
plt.legend()
plt.show()

神经网络优化

复杂度

空间复杂度=层数(隐藏层+输出层)+参数个数(总w+总b)
时间复杂度=乘加运算次数

学习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激活函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igmoid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深层神经网络的求梯度需要多层链式求导,也就是多个0-0.25的数相乘,最终会趋于0,造成梯度消失,参数无法继续更新

我们希望输入每层神经网络的特征都是以0为均值的小数值,sigmoid的都是正数,会使收敛变慢

Tanh函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elu函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eaky Relu函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建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损失函数

均方误差MSE

loss_mse=tf.reduce_mean(tf.squre(y_-y))

自定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交叉熵cross entropy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f.losse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y_, y)
分类问题可以用softmax函数与交叉熵结合,输出先过softmax函数,再计算y与y_的交叉熵损失函数
tf.nn.softmax_cross_entropy_with_logits(y_, y)

缓解过拟合

欠拟合的解决办法:
1.增加输入特征项
2.增加网络参数
3.减少正则化参数

过拟合的解决办法:
1.数据清洗
2.增大训练集
3.采用正则化
4.增大正则化参数

正则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神经网络参数优化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不同的优化器,实际上只是定义了一阶动量和二阶动量的函数

随机梯度下降SGD

没有动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GDM

引入一阶动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t表示各时刻梯度方向的指数滑动平均,0时刻为0

Adagrad

在SGD基础上,引入二阶动量,可以对模型中的每一个参数分配自适应学习率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MSProp

在SGD基础上增加二阶动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dam

同时结合SGDM一阶动量和RMSProp二阶动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0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