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conf详解和持久化

Redis.conf详解

启动的时候,就通过配置文件来启动的!

1、单位

配置文件单位对大小写不敏感

image-20210819113554602

2、包含

image-20210819113616100

将其他配置文件加载进来

3、网络

#bind 127.0.0.1 //绑定本机地址ip,远程访问

protected-mode yes //是否是受保护的模式:默认是yes

port 6379 端口号

4、通用

daemonize yes

//以守护进程的方式运行,默认为no,修改为yes,不然你一退出,进程就结束了

pidfile /var/run/redis_6379.pid

//配置文件的pid文件 //如果一后台的方式运行,我们就需要指定一个pid文件

日志级别

生成的日志位置名

image-20210819113849641

databases 16 //默认的数据库数量16

always-show-logo yes 是否显示logo,默认是开启的

5、快照SNAPSHOTTING

持久化,在规定的时间内执行了多少次操作,则会持久化到文件, .rdb .aof

redis是内存数据库,没有持久化,数据断电即失!

//如果900内,如果至少有一个key进行了修改,我们就进行持久化操作

//如果300内,如果至少有10 key进行了修改,我们就进行持久化操作

//如果60内,如果至少有1000 key进行了修改,我们就进行持久化操作

image-20210819114001260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yes //持久化出现错误后,是否还继续工作,默认为yes

rdbcompression yes //是否压缩rdb文件,默认为yes,需要消耗CPU的资源

rdbchecksum yes //保存rdb文件时,进行错误的校验检查

dir ./ //rdb文件保存的目录

6、复制

后面主从复制再讲

7、security安全

默认为无密码,通常在命令行中设置

image-20210819112150969

8、限制CLIENTS

maxclients 10000 //最大的客户端数

maxmemory < bytes> //redis 配置最大的内存容量

内存到达上限之后的处理策略(移除、报错…)

1、volatile-lru:只对设置了过期时间的key进行LRU (默认值)
2、allkeys-lru :删除lru算法的key
3、volatile-random: 随机删除即将过期key
4、allkeys-random:随机删除
5、volatile-tt1 :删除即将过期的
6、noeviction :永不过期, 返回错误

9、APPEND ONLY 模式 aof配置

appendonly no

//默认是不开启aof模式,默认是使用rdb方式持久化,在大部分情况下,rdb就够用了

//持久化的文件的名字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每次修改都会sync,消耗性能

appendfsync always

//每秒执行一次sync 同步 ,可能会丢失这1s 的数据

appendfsync everysec

//不执行sync,这个时候操作系统自己同步数据,速度最快

appendfsync no

Redis持久化

Redis是内存数据库,如果不将内存中的数据库状态保存到磁盘,那么一旦服务器进程退出,服务器中的数据库状态也会消失。所以Redis 提供了持久化功能

RDB(Redis DataBase)

什么是RDB?

image-20210819114625844

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将内存中的数据集快照写入磁盘,也就是行话讲的Snapshot快照,他恢复时是将快照文件直接读到内存里。

Redis会单独创建(fork)一个子进程来进行持久化,会先将数据写入到一个临时文件中,待持久化过程都结束了,在用这个临时文件替换上次持久化好的文件。整个过程中,主进程是不会进行任何IO操作。这就确保了极高的性能。

如果需要进行大规模数据的恢复,且对于数据恢复的完整性不是非常敏感,那RDB方式要比AOF方式更加的高效。RDB的缺点时最后一次持久化后的数据可能丢失。我们默认的就是RDB,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修改这个配置。

rdb保存的文件是dump.rdb 都是在配置文件中的快照中

save 60 3
只要60内修改了3次key,就会触发rdb操作,保存在bin目录下
image-20210819154849950

image-20210819154933838

退出redis后,再次开启,看数据是否还存在

image-20210819155059273

触发机制:

1、save规则满足的情况下

2、执行flushal命令

3、退出redis

以上都会生成dump.rdb文件

如何恢复rdb文件?

1、只需要将rdb文件放在我们redis启动目录下就可以,redis启动的时候就会自动检查dump.rdb 恢复其中的数据。

2、查看需要存在的位置

image-20210819155140078

如果在这个目录下存在dump.rdb 文件,启动就会自动恢复其中的数据

优点:

  • 适合大规模的数据恢复
  • 默认的规则保存时,如果出现宕机,数据会丢失,适合对数据的完整性要求不高

缺点:

  • 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去进程操作,如果redis出现意外宕机了,这个最后一次修改数据就没有了
  • fork进程的时候,会占用一定的内存空间

AOF(Append Only File)

将我们的所有命令都记录下来,history,恢复的时候就把这个文件全部在执行一遍

是什么?

image-20210819145444502

Aof保存的时appendonly.aof文件(相当于一个日志,记录写操作)

以日志的形式来记录每个写操作,将Redis执行过的所有指令记录下来(读操作不记录),只许追加文件但不可以改写文件,redis启动之初会读取该文件重新构建数据,即也就是redis重启的话会根据日志文件的内容将写指令从前到后执行一次以完成数据的恢复工作

默认是不开启的,我们手动配置!只需要将appendonly 改为yes

1、开启

image-20210819155348734

退出,重新开启服务器,让配置文件生效

image-20210819155658848

image-20210819155726012

如果aof文件被破坏了(有错误),你就开启不了redis。但是它是可以修复的aof文件的 redis-check-aof --fix ,修复后便可启动redis

redis-check-aof --fix appendonly.aof

image-20210819160012862

配置:

image-20210819152332034

优点:

  • 每一次修改都同步,文件的完整性会更加好
  • 每秒同步一次,可能会丢失一秒的数据
  • 从不同步,效率最高

缺点:

  • 相对于数据文件来说,aof远远大于rdb,修复的速度也比rdb慢
  • aof是读写操作(IO操作)运行效率也要比rdb慢,所以我们redis默认的配置就是rdb持久化

重写机制:

如果aof文件大于64mb,就会fork一个新的进程将我们的文件重写

image-20210819152837345
回顾linux复制文件命令:
image-20210819154125472

扩展:

1、RDB持久化方式能够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对你的数据进行快照存储。
2、AOF 持久化方式记录每次对服务器写的操作,当服务器重启的时候会重新执行这些命令来恢复原始的数据,,AOF命令以Redis协议追加保存每次写的操作到文件末尾,Redis还能对AOF文件进行后台重写,使得AOF文件的体积不至于过大。
3、只做缓存,如果你只希望你的数据在服务器运行的时候存在,你也可以不使用任何持久化
4、同时开启两种持久化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当redis重启的时候会优先载入AOF文件来恢复原始的数据,因为在通常情况下AOF文件保存的数据集要比RDB文件保存的数据集要完整。
RDB的数据不实时,同时使用两者时服务器重启也只会找AOF文件,那要不要只使用AOF呢?作者建议不要,因为RDB更适合用于备份数据库( AOF在不断变化不好备份),快速重启,而且不会有AOF可能潜在的Bug,留着作为一个万一的手段。
5、性能建议
因为RDB文件只用作后备用途,建议只在Slave上持久化RDB文件,而且只要15分钟备份一 次就够了,只保留 save 900 1 这条规则。
如果Enable AOF,好处是在最恶劣情况下也只会丢失不超过两秒数据,启动脚本较简单只load自己的AOF文件就可以了,代价一是带来了持续的IO,二是AOF rewrite的最后将rewrite过程中产生的新数据写到新文件造成的阻塞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只要硬盘许可,应该尽量减少AOF rewrite的频率,AOF重写的基础大小默认值64M太小了,可以设到5G以上,默认超过原大小100%大小重写可以改到适当的数值。
作后备用途,建议只在Slave上持久化RDB文件,而且只要15分钟备份一 次就够了,只保留 save 900 1 这条规则。
如果Enable AOF,好处是在最恶劣情况下也只会丢失不超过两秒数据,启动脚本较简单只load自己的AOF文件就可以了,代价一是带来了持续的IO,二是AOF rewrite的最后将rewrite过程中产生的新数据写到新文件造成的阻塞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只要硬盘许可,应该尽量减少AOF rewrite的频率,AOF重写的基础大小默认值64M太小了,可以设到5G以上,默认超过原大小100%大小重写可以改到适当的数值。
如果不Enable AOF,仅靠Master-Slave Repllcation实现高可用性也可以,能省掉一大笔IO,也减少了rewrite时带来的系统波动。代价是如果Master/Slave 同时挂掉,会丢失 十几分钟的数据,启动脚本也要比较两个Master/Slave中的RDB文件,载入较新的那个,微博就是这种架构。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