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第一部分需要先弄明白它的名字中的各个部分都是什么意思,觉得不需要的可以直接跳过。
一、NTC命名
在淘宝上随便搜了一个NTC电阻,命名如下:
1、MF代表含义:**
电阻命名 | 含义 |
---|---|
MF51 | 单端玻璃封装NTC热敏电阻器 |
MF52 | 小黑头测温型NTC热敏电阻 |
MF58 | 玻壳测温型NTC热敏电阻器 |
MF72 | 功率型NTC热敏电阻器 |
MF73 | 大功率NTC热敏电阻器 |
2、10K、5K ··· 代表含义:
这里的10K代表的是在25℃下的标准阻值。同理5K代表在25℃下的标准阻值为5K。
3、B值:
B值单位是开尔文温度(K)。半导体陶瓷经过高温烧结后通过一系列的加工工序形成具有一定电阻率的NTC热敏芯片,每种配方和烧结温度下只有一个B值。NTC热敏电阻的B值与产品电阻温度系数正相关,也就是说B值越大,其电阻温度系数也就越大。(百度百科答案,其实这里只需要知道这是一个系数就可以了,因为下面计算会用到)
三、硬件连接
ADC采集NTC电阻两端电压。通过电压计算得出NTC此刻阻值Rntc(下面会用到)。
三、根据阻值计算得出温度
B:B值(3435、3950···)
R25:指NTC在25℃下的阻值(10K、5K、100K···)
Rntc:二中计算得到的实时NTC阻值
T25:25℃下的开尔文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