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_2 普通心理学(彭冉玲第四版) - 第1章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相关链接



第一编 绪论

课程性质: 基础课、入门学科

课程目标: 1. 传授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加深自己和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现象的认识
      2. 初步了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兴趣和悟性,科学地认识心理学
      3. 培养初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入门书籍: 《普通心理学》(第5版)彭冉玲主编,北师大出版社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psychology core concepts) [美] 菲利普·津巴多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心理学与生活》(psychology and life) [美国] 理查德·格里格 / [美国] 菲利普·津巴多,人民邮电出版社
      《心理学的故事》 墨顿·亨特/李斯译,海南出版社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白学军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登天的感觉》 岳晓东,上海人民出版社 (=>心理咨询的案例)

推荐视频: 《探索心理学》

1.心理学研究什么?
  心理现象和行为的一门科学
  对心理学的预设偏见:(猜测他人心理、心理咨询、研究变态、催眠、心理咨询、解析梦)
  心理学psychology源自于希腊语, psychology = psyche(灵魂、心智) + logos(理性),源于哲学的一门分支。

2.心理学在科学中的地位
  心理学是既有 自然科学 、也有 社会科学 成分的一种 中间学科(边缘学科)。
  研究心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
   不同心理现象的脑机制,脑损伤与各种心理疾病间的关系。
   脑发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遗传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
  研究人工智能,在计算机上模拟人类的行为。(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
  研究社会心理&行为(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第1章 心理学的性质(主要内容)

一、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3.心理如何研究
  对象动物的心理人的心理(主要)。
  角度心理(个体心理、社会心理)、行为
  心理:脑对客观现实的一种主观能动反映,属于精神现象 。 个体心理(个人的心理现象)、社会心理(个人受别人影响)
  行为(behavior):在主客观因素影响下产生的可观察的外部活动。
  区别:心理属于内隐的、精神上的、看不到的,而行为属于可观察到的活动。
  联系:(1)心理支配行为
     (2)行为是心理的体现

个体心理 (individual psychology) 心理学更多从个体的角度研究心理

研究目标:强调在心理上共性( 情绪 & 动机 )、差异性认知)规律的研究 => 情绪如何产生的、如何调节情绪、如何测试人格

情绪(emotion)动机(motivation) => 对心理和行为的调控(调解和控制)作用

认知(cognition) => 获得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
           a.接收信息 => b.在大脑中加工信息 => c.存储信息的过程 => d.提取信息 => e.支配行为

智力、人格、能力 => 感觉、直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

社会心理 (social psychology)

研究目标:研究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到真实或想象的他人存在的影响
     【社会知觉】:对人的知觉、印象,为何会产生这种印象。
     【人际吸引】:什么样的人会产生相互吸引(有共同)。
     【助人】【从众、服从】【态度的改变】【合作】【利他】
      …

一个人单独在教室学习和多个人在教室一起学习,哪种情况学习动机更强?
 —— 社会促进现象:有他人在场,增强了个体竞争动机的现象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 干多干少都一样
 —— 社会堕化现象:群体一起完成任务时,个人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 社会堕化原因:集体松散,没有凝聚力;责任不明确,责任分散。

震惊美国的吉诺维斯案件:1964年,吉诺维斯在深夜返回纽约公寓的途中被歹徒杀害。过程持续30多分钟。但死前没有一个人报警。
 —— 旁观者效应:责任分散。“其他旁观者会帮助受害者”。对别人抱有期望,把责任推给别人。
 —— 应对方法:死盯着一个人求救,明确责任。

运油桃货车高速翻车 货物遭村民和路过司机哄抢.
 —— 责任分散效应:许多人做同一件事时,即使行为本身不道德甚至违法,但怀有“法不责众”的心理。
 —— 去个性化:个人在群体的意识下,自我责任感丧失,产生了个人在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
 —— 从众行为:你抢我也抢,不抢是傻子。

意识&无意识

意识(consciousness)
  1)属个体心理,人的心理具有意识的特点(区别与动物)。
  2)意识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 =>(自我感觉到、能思想、有知觉的、有意志的、充分了解情况的、清醒的、故意的、敏感的等)。
  3)意识有时也叫察觉,表现为察觉到外部事物的存在和自己的内部心理活动。
  4)注意是一种和意识有密切关系的心理现象。

意识的特点
  1. 人能凭借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了解事物过去、现在、未来,并改造世界。
  2. 人能够计划自己的行动。

察觉(awareness)
  1)能意识到客体的存在,并且具有自我意识
  2)能够掌握认识过程的规律。

自我意识(self consciousness)
  1)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和调控。
    人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并且知道为什么能喜或怒,知道怎么样寻求欢乐、避免烦恼。
  2)个体在一定发展阶段上才出现的。=> 发展心理学


注意(attention)
  1)基本作用是选择信息,出现在各种认知活动和行为中。
  2)帮助人们迅速地完成某种活动。

无意识(unconsciousness)
  1)正常情况下察觉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人不能计划、支配梦境,也难以回忆)
  2)清醒时的某些心理现象也属于无意识的。
    外界某些刺激(低于16Hz的声音)能影响人的机体状态和心理。
    无意识的记住在大街上看到的一些事物。
  3)无意识也会影响人的行为(起初受到意识调节,多次反复后转为自动化的现象)
    人际交往中,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你"下意识"的亲近一些人,远离一些人。


二、心理学的任务

4.现代心理学的门类

理论心理学(学硕)

研究目标:侧重理论研究,偏向比较基础。

分类:《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比较心理学》 等
   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心理学,是所有心理学分支的最基础和一般的学科。研究对象是正常成年人,为其他学科提供理论的基础。
   发展心理学:人生发展不同阶段(从出生到老年)的心理典型特点。
   学习心理学:学习有哪些类型,学习如何发生的,学习有什么策略。
   认知心理学:感觉、知觉、思维、记忆、语言的认知过程,如何完成认知活动的。
   人格心理学:人格是怎么形成的,人格之间差异的原因,如何测试人格。
   社会心理学: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到真实或想象的他人存在的影响。
   变态心理学:从异常的角度研究心理,像恋物癖就是其中一种。
   生理心理学:研究脑如何产生心理,机制是什么。
   实验心理学: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心理。
   比较心理学:也叫“动物心理学”,不同进化阶段的动物心理、行为特点。
   .............

应用心理学(专硕)

研究目标:以在各种领域的实践应用为主要目的,研究如何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个人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分类:《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广告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军事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学校心理学》,《积极心理学》 等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人的心理特点。
   咨询心理学:心理咨询的原则、方法、技术,心理咨询对象是正常人。
   临床心理学:与有心理障碍的病人(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精神分裂症)打交道。
   工业(和组织)心理学:人在工作状态下心理、行为的特点。(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工程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人机匹配,如何让人活的更好、劳动生产率更高。(椅子如何设计坐起来更舒服、方向盘灵敏度到多少、电梯按钮如何排列更容易按对) => 浙江大学、中科院心理所

   医学心理学:心理因素在疾病产生中的作用。紧张、焦虑 => 高血压、心脏病、癌症。
   犯罪心理学:罪犯的心理特点,监狱犯人的改造。
   广告心理学:广告如何影响潜在消费者的消费动机,消费动机、欲望、决策。
   管理心理学:组织管理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心理机制。
   健康心理学:人的心思因素,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如何利用心理促进人的健康。
   心理测量学:用一定方法测量心理特征。(测量智力、人格特点、心理健康)
   军事心理学:战争中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对军事行为影响。
   运动心理学:运动员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
   学校心理学:心理学原理应用到学校,针对一些认知问题。(学习障碍、阅读障碍、多动症、自闭症)
   积极心理学:新型领域,研究正常人潜在的心理力量,使人类生活更美好。
   .............

心理学对应生活场景

1.人们如何更好的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情绪问题? => 咨询心理学

2.记忆的加工过程是怎么样的? => 认知心理学 + 普通心理学

3.记忆存储在大脑的哪个位置? => 生理心理学

4.是什么是人们彼此有所不同? => 人格心理学

5.同辈的压力是如何起作用的? => 社会心理学

6.关于世界,婴儿知道些什么? => 发展心理学(细分领域还有 儿童心理学)

7.老师怎样对待捣乱的学生? => 教育心理学

8.为什么我在每次大考之前都生病? => 健康心理学(压力大导致身体疾病)

9.如何选拔具有某种胜任特质的人? => 工业(和组织)心理学 + 心理测量学


5.心理学家工作的领域

按机构性质分类

学术机构(33.9%):大学、研究所。
独立机构(22%):心理诊所。
医院,临床及其他人类服务部门(21.5%):精神科、心理科。
商务政府部门(13%):看守所(犯罪心理学),人力资源公司,咨询公司等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3.7%):中小学为主。
非特定机构及其他(5.9%)

美国统计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资料来源:《心理学与生活》,格里格、津巴多著;

按就业领域分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资料来源:《心理学导论》,库恩著;


6.心理学研究目标
  对心理现象进行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目前仅能实现在【描述】、【解释】的层面
   描述:描述这种现象是什么?
   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预测:做出预测。
   控制:控制心理和行为。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四个角度描述问题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 干多干少都一样
描述社会堕化现象,群体一起完成任务时,个人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解释:集体松散,没有凝聚力;责任不明确,责任分散。
预测:通过观察到某个集体的现象(松散,责任分散),预测会出现社会惰化现象。
控制:明确责任,增强集体凝聚力,防止社会惰化现象的发生。

孤儿院儿童的智商,低于正常家庭养育儿童的智商
描述:…
解释:缺少家庭温暖,爱,受刺激程度不同
预测:…
控制:政府通过法律,禁止把两岁以下的儿童放到孤儿院,除非该儿童有严重的身体或智力障碍。


7.心理学的应用

 (1)教育:了解学生心理,为教育服务。=> 教育心理学

【案例】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美国有名的心理学家)在一所小雪1-6年级各选三个班进行所谓的“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一段时间后,名单上勾选的学生(随机挑选)成绩更好,变的更自信、开朗。
描述罗森塔尔效应(Rosenthal effect),也被称之为“人际期望效应”。由于他人的期望,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发生一致的变化。
解释:老师十分信任有名的罗森塔尔。所以对名单上的学生期望值较高,通过平时的言语、行为、表情有意识 或 无意识的传递给学生,得到期望的学生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
预测:被期望多的学生,未来发展会更好。
控制:多给出学生正面的、积极的评价。

 (2)咨询:面向正常人的心理辅导(电视节目:心理访谈、谁在说)。 => 咨询心理学

【案例】花心少女

心理访谈某一期节目【花心少女】,高中女孩经常换男朋友(最长10天,最短2、3天)。小时候女孩的父亲出轨,女孩认为是自己不听话才不要自己。后来高中谈又过一个男朋友,感情本来很稳定,突然有一天男朋友提出来要分手,女生再次把问题归结到自己身上(我不够好)。
描述:自我认同出现问题,认知事物产生了负向偏差(更多的看消极的一面)。
解释:从小缺乏自信心、自卑,认为自己不如别人,通过换男朋友建立自信。
预测:不解决心理问题,还会继续通过换男朋友的方式建立自信。
控制:改变认识事物的方式,更多观察事物积极的一面。

 (3)治疗:面向心理障碍者(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精神分裂症)。 => 临床心理学
     咨询与治疗的区别在于:咨询是面向是正常人的心理辅导,临床面向有心理障碍的病人进行药物及临床治疗。

【案例】心理学应用于治疗

恐惧症,害怕狗导致不敢出门
描述:…
解释:…
预测:…
控制系统脱敏疗法。患者将害怕狗的等级从最低级(看到狗)到最高级(抱狗)进行分类。想象某个情景的同时进行放松训练(因为一个人没办法同时既紧张又放松),逐渐提升等级,最后到达最高等级也能做到放松的状态。

 (4)企业:选拔员工(人力资源部门),激励员工工作(领导)。 => 工业(和组织)心理学
     工作动机: 一些员工更看重发展机会和待遇(涨薪,多发年终奖),一些员工可能更看重自我实现(升职、国外进修 )
     选拔员工: 结构化面试(面试的问题、实施、答案都是有结构的)。

结构化面试

结构化面试结果更加客观,而1v1面试主观因素过多。

工作分析
  需要什么样特点的人,什么样的人适合。
界定职责和需要特质
  营销职位的胜任特质:
  (1)能力特征(沟通能力、人际交往、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
  (2)营销知识(营销基础知识、营销战略等)
  (3)营销技能(谈判技能、推销技能等)
编制面试问题
  根据上一步的能力要求,针对性的出一些考察题目

提问
  各个面试官轮流提问,按照统一的标准和答案进行评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消费:商品的定价。最小单位定价策略,以最小包装单位定价 => 消费心理学
        茶叶:500元/斤 => 50元/两。
        衬衣:300元 => 600元,打五折出售。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8.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研究的基本要求
    客观,实事求是(千万不能伪造实验数据)。
 (2)基本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个案法相关法
    a.观察法(observation)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活动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活动的规律性。

a.观察法

普莱尔儿童心理实验: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普莱尔对自己的孩子从0-3岁每天进行观察,写成“儿童心理”(1882)一书。

珍妮●古道尔观察黑猩猩实验:强调 在自然的条件下,进行观察:通过模仿黑猩猩用手走路,模仿黑猩猩的叫声等方式,先接近黑猩猩。观察到了黑猩猩会使用工具;观察到了在母子间和兄弟姐妹间的关爱场景,观察到在雨中跳舞的欢乐情景;观察到了上下级间的制服和敌手间的仇恨场景,观察到了一只四岁的母猩猩虐杀了几乎全部新生醒醒的疯狂情景…

哪些情况下,采用观察法?
 1)所观察对象、现象无法控制
 2)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些行为的出现
 3)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些现象进行实验研究。(不可以伤害被试者)

  什么是不能违反社会伦理道德 => 语言的习得是否有关键期?(在人生发展的某一阶段,认知发展能力特别快, 过了这个阶段就很难习得)关于这个命题,可以通过实验来得出结论 => 甲、乙两组婴儿对照,甲组生活在正常人类正常生活环境中,乙组婴儿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乙组到5岁再开始学习语言。这种方式违反了社会伦理道德,且对乙组婴儿会产生不可逆的伤害。


优点
1) 保持心理的自然性,结果比较真实。

不足
1) 结果有时难以检验和证实。一旦观察条件发生改变,观察结果就可能会不同。而科学研究(如果是真理)一定能被人重复的验证。
2) 受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大,易产生观察者偏见
3) 观察的结论,不能得出确切的因果关系


  观察者偏见 =>记忆的输入脑过程中,经过脑的二次加工(通过已有经验),不同经验加工出来的。就像不同记者对同一个事件的报道也是不同的。
  什么是不能得出因果关系1 => 通过观察,发现看电视时间越长的学生学习成绩越差,得出结论 => 看电视时间长导致学习成绩差,实际原因可能是学习动机不强,心理支配行为,行为是心理的体现。
  什么是不能得出因果关系2 => 在儿童时期养宠物的小孩,长大后犯罪率低,得出结论 =>养宠物导致犯罪率的下降。实际原因可能是比较有爱心的人,养宠物的比例较高,这些人的犯罪率也较低。

    b.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在控制条件下,研究者有系统的操纵自变量,然后观察自变量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b.实验法

心理学的诞生得益于实验方法的采用,使研究结果可以重复检验,这是让心理学哲学中分化出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19世纪前,采用思辨方法。19世纪后,大多采用实验的方法。1879年,冯特(研究感觉、知觉)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885年,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记忆研究。现代,计算及控制程序的实验研究。

方法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
关键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或者混淆变量

自变量:由研究者操纵的,对被试反应可能产生影响,并且研究者期望观察其效应的变量。
因变量:由操纵自变量而引起的被试的某种反映,是研究者所观察的变量。
常用因变量:实验者所要测定的心理活动或者行为(反应时,正确率,生理指标等)。
反应时(reaction time,RT):刺激施于有机体之后到明显反应开始所需要的时间(包括基线时间分辨时间选择时间 等)。在认知领域的研究中, 当涉及快速的信息加工过程,多以反应时作为因变量的指标。通过反应时,揭示认知活动的阶段复杂程度等。
基线时间:简单反应时间,被试看到红色纸片就按按钮。(500ms)
分辨时间:有红绿两种纸片,被试看到红色就按按钮。(550ms = 500ms基准+50ms分辨)
选择时间:有红绿两种纸片,被试看到红色按左按钮,看到绿色按右按钮(600ms = 500ms基准+50ms分辨+50ms选择)
人才选拔应用:短跑运动员。
不同的人,反应时不同:人和人大脑加工的效率不同。
无关变量:也叫混淆变量,与实验目的无关的各类变量,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偏差。
实验室实验: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研究。
自然实验:在自然条件下(非人为创设的条件)进行的实验研究。=> 研究两种教学方法(启发式、灌输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在教室环境下进行的实验就属于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实验)。


一、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
 1)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有价值: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问题具有可操作性
  可操作性:提出的问题可以通过心理学方法研究的。 => 不可以通过心理学方法研究的问题有:哲学问题(人为什么活着,怎么解决战争与矛盾,怎么解决贫困问题)
  来源:生活、文献(英文论文,心理学杂志 - 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
   => 故事中的插图对幼儿对故事理解的影响。
   => 群体大小和人格类型对从众效应的影响。
   => 领导风格对员工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2)选择被试
   应当使用人类被试还是非人类被试,被试应当具备哪些机体特征,用哪一种取样方法才能使被试样本代表总体,问题主要取决于:课题的性质研究结果的概括程度
 3)确定实验控制
   圈定最可能影响实验的那一部分变量进行控制。
   注意消除无关变量的影响(测试的时间 上午/下午,房间的明暗,室内的温度)
 4)选择具体的实验设计类型
   被试间设计一组被试只接受一种处理条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被试内设计一组被试接受所有条件的处理。一般来说被试内设计可以消除被试者差异造成的影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实验观测
   实验设计实施,收集数据的过程。(采用计算机、录像机、或者纸笔记录数据)
 6)统计分析
   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 心理统计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得出结论
   有插图能够帮助幼儿理解,儿童读物应该多放插图。


二、可操作的自变量很多:

留面子效应 => 社会心理学
被试:大学生
操纵的变量
  条件1:先提出要求a(为青少年活动中心担任两年的义务咨询员),再提出要求b(护送孩子们去一次动物园)
  条件2:直接提出要求b(护送孩子们去一次动物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统计分析:条件1的被试,同意要求b的概率更高
结论:人们拒绝一个很大的要求后,对较小的要求接受性增加的现象。

监狱模拟实验 => 津巴多(斯坦福大学教授)
   实验违背了社会伦理道德,对被试产生了身心上的伤害,这种实验现在已经不被允许进行。
被试
   情绪稳定且反社会倾向最低的被试(通过问卷、量表筛选)=> 🧔x24
被试分为两组:
   👨‍✈️ x6:发警服、警哨和警棍,8小时轮班维护秩序。
   👴🏿 x18:被警车带走,搜身、换衣服进监狱。
结果
   👴🏿 :被动、压力、依赖、无助、自贬
   👨‍✈️ :侮辱他人、惩罚囚犯、拒绝囚犯上厕所
   津巴多:停止实验,给被试做心理辅导、心理咨询,让被试恢复到正常状态。
说明
   社会身份在心理和行为中的作用。(不同职业也会影响心理和行为)
应用
   老师让不听话的学生担任纪律委员。


三、心理实验设计要巧妙:

新生儿(生后未满28天)是否具有区分不同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 => dà 分为 d 和 à)的能力? => 发展心理学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的方法 => 持续播放某一个音素,同时观察婴儿吃奶嘴的频率。当婴儿习惯这个刺激后,突然更换为另一个音素,这时在观察婴儿吃奶嘴的频率有没有变化。

多大年龄的孩子具有了自我意识?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的方法 => 在孩子鼻尖点一个红点,观察当孩子照镜子的时候,几岁开始会摸自己的鼻子(1岁半)。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是研究婴儿感知觉的一种方法。给婴儿反复呈现同一个刺激(如一个图形或一种声音),当刺激物连续呈现若干次后,婴儿对刺激物就不再注意,即习惯化。若变换新的刺激物呈现给婴儿,则重新引起婴儿的注意,即去习惯化。

反应时(reaction time,RT):刺激施于有机体之后到明显反应开始所需要的时间(包括基线时间分辨时间选择时间 等)。在认知领域的研究中, 当涉及快速的信息加工过程,多以反应时作为因变量的指标。通过反应时,揭示认知活动的阶段复杂程度等。
基线时间:简单反应时间,被试看到红色纸片就按按钮。(500ms)
分辨时间:有红绿两种纸片,被试看到红色就按按钮。(550ms = 500ms基准+50ms分辨)
选择时间:有红绿两种纸片,被试看到红色按左按钮,看到绿色按右按钮(600ms = 500ms基准+50ms分辨+50ms选择)
人才选拔应用:短跑运动员。
交通标志应用:例如图中4,6,8,11号图标,司机的反应时过长,可以建议交通部门更换图标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优点
1) 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2) 可重复可检验
3) 数量化指标明确

不足
1) 外部效度有一定的局限性


  外部效度 :指在脱离研究情境后,研究结果还能成立的程度。

    c.测验法(measurement method)

c.心理测验法

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现象的方法。

标准化:施测题目、过程、评分标准和对分数的解释都是一样的。

内容
  智力测验:智力存在性别差异吗、瑞文标准推理能力测验
  成就测验
  态度测验
  人格测验:人格特点具有跨时间的一致性吗?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心理健康测验
方法
  文字测验:以文字材料、言语提出刺激,受测者用言语做出反应。
  非文字测验:不以文字表述形式呈现(图画、工具、模型等),被试不须采用语言或文字作答。
规模
  团体测验
  个别测验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心理测验(mental test) 的基本要求:
  信度(reliability):测试的可靠程度。多次测试成绩高度相关。(某人两次智力测验的分数大致相等)
  效度(validity):是否有效地测量了你要测的东西。通过对行为的预测来表示。(入学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入学后成绩也好)


艾森克人格问卷 => (EPQ)
   测量三个维度: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
神经质
   测量情绪是否稳定
精神质
   负面人格特征(自私、无礼、…)
题目
   你是否有广泛的爱好?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你是否都要考虑一番?
   你的情绪经常波动吗?
   你是一个健谈的人吗?


瑞文标准推理能力测验 => (智力测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答案:2
   每一列最后一个图案 = 前两个图案重叠的部分消除,不重叠的部分组合而成


优点
1) 快捷方便

不足
1) 有些测验效度不高
2) 有些测验操作比较复杂


  效度不高 :以《音乐能力测验》为例,首先要明确音乐能力包括什么(这一点大家还存在争议)
  操作比较复杂韦氏量表测量智商,一次大约1~2小时。

    d.个案法(case method)

d.个案法

深入的研究一个或者少数被试的方法。

1)临床个案的分析(失语症的研究 => 布鲁卡区是语言的运动中枢,受损后可以听懂语言,但不会用语言表达)
2)神经心理学


优点
1) 探索性,提出假说

不足
1) 花费时间
2) 样本性偏差
3) 谨慎的结论


  样本性偏差 :以《反应时测验》为例,一般需要30个被试。个案法只有1个样本,得出的结果不一定具有普遍性。

    e.相关法(correlation)

e.相关法

事物间的一种关系,可以用相关系数来表示(正相关负相关
相关系数:两个事物(现象)的相关程度可以用相关系数来表示,它是从-1到1之间的一个数值。如果相关系数为0,则表示两者的相关很小,或者没有关系。
正相关:相关系数 > 0 的相关。
吸烟与肺癌发生率呈正相关 =>吸烟数量越多,肺癌可能性越大
负相关:相关系数 < 0 的相关。
学生每天的阅读、数学成绩与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存在负相关 => 每天看电视时间越长,阅读、数学成绩越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优点
1) 可以显示变量间的共变关系,从而提示研究者注意到各种现象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

不足
1) 无法确定因果关系


  无法确定因果关系 :当两种现象被发现有关时,甲可能是引起已的原因,乙也可能是引起甲的原因,或者他们是以其他的方式产生相关的。相关不同于因果关系,不能的出行为变化的真正原因。例如学生看电视时间太多,可能耽误了做作业的时间,可能是学习动机不强导致的,如果不看电视也可能会去玩游戏。

 (3)研究中容易出现的偏差
    受外部因素影响产生的偏差:权威、实验设计。
    个人原因产生的偏差:研究者的想法、品质等。

【案例】会算数的马

有一匹会算数的马,可以通过敲击前蹄来回答数学问题。专家们经过研究发现,只有主人在场时,才能给出正确答案。看不到主人时,就不能给出正确答案。
描述实验者效应,实验者在实验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将预期的结果通过表情、动作、暗示给被试,以至于实验结果有利于证明实验者假设的现象。
解释:马对主人的表情比较敏感,当马敲到正确答案时,主人的表情会发生变化,马就会停止敲前蹄。
预测:研究的结论受外界因素产生了偏差。
控制:消除偏差,不让被试看到,或采用单盲实验(不让被试知道实验目的)、双盲实验(主试与被试都不知道实验的目的)的方式。

【案例】哪个辣椒更辣

甲、乙两种辣椒,10个被试者按照先甲后乙的顺序品尝辣椒。依次给辣椒打分(1-5分),得出统计结果,乙辣椒(4.5分)比甲辣椒(4分)要更辣。
描述顺序效应,被试接受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实验处理时,反映了有机体受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实验偏差。
解释:辣的味觉会叠加,实验的顺序影响了结果。
预测:后品尝的辣椒会觉得更辣(分数偏高)。
控制:5个被试按照先甲后乙的顺序测试,5个被试者按照先乙后甲的顺序测试。


四、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9.心理学家的贡献

冯特的贡献 - 构造主义

1.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创立实验心理学,培养大量心理学研究人才。
3.创办心理学刊物《哲学研究》。
4.撰写《生理心理学原理》。
5.《民族心理学》-关于语言、艺术、深化、宗教的社心巨著。

斯金纳的贡献 - 行为主义

1.发明了斯金纳箱研究动物的行为(操作性条件反射)。
2.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3.行为矫正的开创者。
4.发明了厌恶疗法

10.心理学的历史背景
  19世纪末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艾宾浩斯 1908)。
  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灵魂&肉体的关系,更多是一种哲学的思辨)。
  现代心理学的诞生离不开近代哲学思潮和实验生理学的影响。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879年12月某一天,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人物:一位中年教授,两个年轻人
仪器:时间测定器、发声器(金属架子,球落下来)、发报键
事件:学生博士论文收集数据,测量球落平台后的听觉反应时间。
标志: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采用实验的方法),成为一门独立科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心理学派别

心理学成立之初,学者们关于“研究什么”,“怎么样研究”,产生了各种学派。在争论的同时也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

(一)构造主义学派 - 关注结构
(二)机能主义学派 - 关注功能
(三)格式塔学派 - 关注整体
(四)行为主义学派 - 关注行为
(五)精神分析学派 - 关注潜意识

一直到了20世纪50~60年代,心理学家们不再因派别的形式进行争论,形成了一些新的研究取向。

心理学三大势力

第一:精神分析(弗洛伊德)
第二:行为主义(华生)
第三:人本主义(罗杰斯)


11.心理学的派别

(一)构造主义(Structuralism)- 关注结构

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观点
1) 研究人的直接的经验,即意识(心理)。
2) 把意识分为感觉、表象(image)、情感(feeling)三种元素。
3) 研究方法强调内省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不足
1) 实验采用内省法,过于主观
2) 研究内容过于狭窄
3) 研究脱离实际,不能应用于生活
4) 割裂了心理的整体性


1.贡献: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2.背景:构造主义的产生受自然科学影响(化学、元素)=> 复杂的元素由简单的成分构成的
3.内省法:控制刺激后,发生一定变化,由被试报告自己的内部体验

(二)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 关注功能

代表人物:威廉●詹姆士,杜威等
观点
1) 强调意识是连续的整体,意识的功能在于是有机体适应环境。
2) 研究意识或心理的作用和功能。
3) 推动向实际生活的发展。


1.贡献:推动向实际生活的发展。(在教育、临床、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2.背景:威廉●詹姆士,杜威都是美国人,从哲学角度来看美国人强调实用主义。而冯特是德国人,思维比较严谨。
3.相关:威廉●詹姆士著作《心理学原理》,包含一些哲学的色彩,在19世纪晚期十分有名。

(三)格式塔心理学派(Gestalt P)- 关注整体

代表人物: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等
观点
1) 反对将意识分解为元素 ,强调心理是一个整体(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 主张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的科学。
3) 重视心理学实验。在知觉、学习、思维等方面研究很重要。


1.背景:"整体大于部分只和"是来自于哲学的思想。在社会心理学中,社会促进现象(1+1>2),社会惰化现象(1+1<2)都能说明此观点。
2.相关:格式塔(Gestalt)在德文中的意思是“整体”。

(四)行为主义(Behaviorism)- 关注行为

代表人物华生
观点
1) 反对内省法(过于主观),强调研究外显的行为,决定行为的因素。


优点
1) 主张客观实验的方式研究心理学,使得心理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自然科学)


1.贡献:使得心理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自然科学)。
2.背景:反对的主要是构造主义学派的观点。
3.华生(Watson,1878-1958)于1913年创立行为主义。
4.华生著作:《行为主义心理学》-1919年,系统阐述了行为主义的理论体系。
5.1913年 - 20世纪50年代,行为主义的天下。
6.华生小时候喜欢打架,体现了破坏性的人格特点,名人往往都具有破坏性(质疑不合理的现象,打破固有的体系),同时华生也是一个很好的木匠(建设性的特质)。
7.华生和自己的助手发生了婚外恋,被告发后遭到开除,从此离开心理学领域,到大型公司研究广告心理。


(4.1)激进行为主义(Radical-Behaviorism)- 只关注行为

代表人物:斯金纳
观点
1) 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活动,引发活动的刺激,心理学是研究刺激——反映(Stimulus-Response,S-R)的一门科学。
2) 个体行为的环境决定论(后天经验决定行为)。


不足
1) 观点过于激进, 只关注行为而不研究心理


1.S-R 科学也叫肌肉抽筋心理学,不研究心理的心理学,无大脑的心理学。
2.个体行为的环境决定论:给我要一打健康且体型健全的婴儿,给我一个专门的环境培养他们,我保证从他们之中任选一个,都能将他们培训为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种专家 - 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乞丐和小偷,而不管他的天才、倾向、能力、职业和他祖辈的种族是什么。(忽略了遗传的倾向、能力和人格的影响)


(4.2)新行为主义(New-Behaviorism)- 关注心理&行为

代表人物:斯金纳、托尔曼等
观点
1) 同行为主义一样,主张研究人的行为。
2) 承认内部心理活动对行为的作用。
3) 承认刺激S-R之间存在一个中介变量(有机体 Organism,O)。
4) 学习即行为反应概率的变化。(什么因素决定着行为反应发生的概率?)


强化 :增加行为反应发生概率的手段。
强化物 :能够使反应概率增加,或维持某种反应水平的任何刺激物。
  物质性的强化:食物、衣服、房子。
  社会性的强化:微笑、赞赏、点头。
  活动性的强化:做老师的帮手。
  象征性的强化:嘉奖、颁发奖状。
正强化 :刺激出现,行为概率增加或行为变得更稳固。(先有行为,后有强化物)
     小鼠踩到踏板,获得食物。=> 强化踩踏板的行为
负强化 :通过终止不愉快的刺激,增加行为发生的概率。(先有厌恶性的刺激,后有行为)
     给斯金纳箱通电,小鼠一旦踩到踏板就停止通电。=> 强化踩踏板的行为
惩罚 :减少行为反应发生概率的手段。
     惩罚只能降低概率,很难彻底杜绝行为的发生。
     过度的惩罚很容易起到反效(短期的收益,长期的痛苦)果,在教育中要慎用惩罚的方式。
     一项研究,研究了6002个美国家庭。目的:青少年时期得到的体罚与后来生活状况的关系。结果:受过体罚的个体更有可能经历各种问题:抑郁、自杀、酗酒、虐待儿童、殴打妻子。
正惩罚 :行为反应发生后,呈现厌恶的刺激。(先有行为,后有厌恶性刺激)
     小鼠踩到踏板,给斯金纳箱通电。=> 减弱踩踏板的行为。
负惩罚 :行为反应发生后,取消喜欢的刺激。(先有行为,后有取消强化物)
     不听话的小孩,没收喜欢的玩具。=> 减弱不听话的行为。


1.20世纪30年代以后,出现新行为主义学派。

行为主义的原理在行为塑造或治疗中的应用

强化:行为保持或者重复出现。
惩罚:行为消退或减弱。
评价
1) 是心理学走向客观研究的道路。
2) 丰富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促进了应用。
3) 不研究心理,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五)精神分析学派(Phychoanalysis)- 关注潜意识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观点
1) 重视动机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
2) 人性恶(泛性论)


不足
1) 将泛性论夸大为人类一切行为的动机,是错误的。
2) 理论很难用科学的方法去验证


1.贡献:1) 心理学五大学派之首,对心理学、文学艺术领域、宗教、伦理学、历史学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2) 开辟了潜意识的研究,扩大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从意识到潜意识)。
      3) 开辟了心理治疗新的医学模式(临床观察分析法)。
2.背景: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实践经验。
3.关键词泛性论1精神分析方法2人格结构理论(潜意识、前意识、意识)3冰山理论4人格发展阶段理论5(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期)、心理防御机制 6梦的解析7临床观察分析法8(采用催眠等方法挖掘潜意识,不做实验)。
4.研究对象:有心理障碍的病人。


著作:《精神分析引论》,《梦的解析》,《性学三论》
推荐:电影《爱德华大夫》,书籍《心理学与生活》

1.泛性论(Pansexualism):行为的动机根源于心灵深处本能的欲望,特别是性欲。欲望受到压抑会产生精神疾病。性本能和死本能支配,人性恶(人性=兽性)。
2.精神分析方法(Psychoanalysis):由于道德、法律,制度的约束,人会压抑自己的欲望,并通过文学、创作、歌曲、舞蹈等形式表现出来。如果人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压抑在潜意识中,产生心理疾病,通过找出压抑的潜意识来治疗心理疾病
3.人格结构理论(Personality Structure):人格被视为从内部控制行为的一种心理机制,这种内部心理机制决定着一个人在一切给定情境中的行为特征或行为模式。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3大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潜意识(Unconscious) :本能的欲望和出生后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意识不到,只遵循快乐的原则。是人类心理的主体,决定着大部分的行动。
前意识(Preconscious) :经过回想能够进入意识的东西。
意识(Consciousness) :能感知到的心理现象。压抑先天的本能和欲望。
4.冰山理论()
  意识的大部分(海面以下)的是潜意识(无意识),潜意识之上的是前意识(海面),前意识之上是意识。潜意识中负面的想法与意识中正面的想法相悖,前意识的作用是防止潜意识的想法进入到意识中,使人变得焦虑。
  人格由三部分组成: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先天就有的,本我和超我是通过后天通过教育发展而来的。三者互相交织形成人格。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本我得到满足,同时又不会违反社会伦理道德),人格就是健康的。当本我的力量过于强大,人就可能会犯罪。当超我的力量过于强大,人就会变的虚伪。
  行为不是单方面的力量决定的,是人各内部多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说明人应该多接受教育,自我和超我就会发展起来,而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本我的力量过于强大,造成各种违法现象。
  本我欲求   ➡︎ 自我的决定和行为 ⬅︎ 超我限制
  对金钱的欲望 ➡︎   自己挣钱   ⬅︎ 抢钱不道德
  性欲     ➡︎    结婚    ⬅︎ 非婚性行为不道德
本我(Id) :人格结构的底层,由先天的本能,欲望组成的能量系统。本我遵循的原则是”快乐“(及时满足)。
自我(Ego) :中间层。作用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自我代表理性,遵循的是现实的原则。
超我(Superego) :最高层次,道德化了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内化而来。作用一是抑制本我的冲动,二是对自我进行监控,三是追求完善的境界,道德的原则。
人是一个社会的人,不是一个生物的人,不可能随时随地欲望得到满足,所以需要自我和超我来平衡本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人格发展阶段理论(Theory of Personality Development):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期。说明人格是怎么形成的,人在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如果没有没有达成,在成人后会形成一些儿童时期遗留的问题。在发展心理学会详细学习。
6.心理防御机制(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7.梦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作者本人描述为“理解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捷径。该书引入了本我概念,描述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是用于解析梦,引申到心理学,解读人们的潜意识在梦中的表象。
8.临床观察分析法:最早采用了催眠的方法治疗,让患者回忆起心理障碍的原因。

11.当代心理学
  二战后,各种观点和学派开始融合,心理学迅速发展,形成了一些新的研究范式(取向)。在不同领域中的侧重范式不同。

(一)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1) 用生理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
 2) 所有的心理功能都和生理、特别是脑的功能有关。

(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取向

意义:认知心理学是当前心理学研究中,非常重要合热门的研究取向。
重要奠基人:Newell 和 Simon 【美】匹兹堡-卡耐基梅隆大学
      把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开创了人工智能的研究。计算机模拟下象棋的程序:模拟了问题解决。

历史:20世纪中期出现了一门新的学科 — 认知心理学。1967年,奈瑟《认知心理学》
 ● 强调认知过程的研究,认知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
 ● 把人与计算机进行功能类比 — 信息加工过程。用信息加工的观点(输入、加工、存储、输出)研究认知的过程。
 ● 记忆编码存储提取的过程。
 ● 采用实验、观察、计算机模拟等方法。

 1) 揭示脑功能的秘密。
 2) 研究认知活动的脑机制等,试图阐述人在感知客体、使用语言、记忆、推理决策等方面的脑机制(脑如何运作保证心理活动的完成)。
  目前仅在宏观层面可以回答,但在微观层面研究还不够:神经元之间如何连接,信息如何传导,记忆思维的过程。
 3) 认知神经科学用什么方法研究脑。
  临床解剖法、切除法:只能研究动物。
  电刺激法:打开颅盖骨后,采用电极刺激,对脑有一定伤害。
  脑功能成像法:脑功能成像技术是一类无创的神经功能活动测量一成像技术。脑功能研究主要探索认知和情绪的神经基础。
   ERP:事件相关电位
   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ERP)
  1.脑活动是一种电生理活动,通过捕捉脑电波(头皮,颅骨都可导电),通过研究电位的变化来研究脑,进而推测心里的活动。
  2.头皮上记录到的、大脑对刺激进行反映的电位变化。
  3.高时间分辨率,实时的反映认知活动的时间进程,但空间定位不是很准确。
  4.事件相关电位:由一定的事件、刺激、任务引发的电位。区别于自发电位(大脑日常活动)
  5.不同的脑电波可以反映不同的心理过程
   N400 是指在目标词出现大约400毫秒后,波幅达到最大的负波(n表示负,negative)。
   P600 是指在目标词出现大约600毫秒后,波幅达到最大的正波(p表示正,positive)。
  6. (见下图-ERP测验) 需要电极帽(64导、128导等)、电极膏(头皮接触更紧密)、放大器(将微小的电信号叠加,放大才能定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 (见下图-头的电极位分布图) 奇数=左半球,偶数=右半球,Z=中间,F=额叶(frontal),T=颞叶(temporal),P=壳[qiào]核(putame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 (见下图-N400的解释) N400表示当意义(这里指语义:披萨太烫了,不能哭。当读到cry这个单词时,语义逻辑不通顺)的整合出现困难时,脑电波会出现波幅最大值达到400的负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9. (见下图-P600的解释) P600表示当句法错误时(in the eaten句法有错误),脑电波会出现波幅最大值达到600的正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
  1.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正电子同位素衰变产生出的正电子与人体内负电子发生湮灭效应这一现象,通过向人体内注射带有正电子同位素标记的 化合物,采用符合探测的方法,探测湮灭效应所产生的γ光子,得到人体内同位素的分布信息,由计算机进行重建组合运算, 从而得到人体内标记化合物分布的三维断层图像。
  2.PET是直接对脑功能造影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给被试注射含放射性同位素的示踪物,同位素放出的正电子,与脑内的负电子发生湮灭而释放出γ-射线。通过记录γ-射线在大脑中的位置分布,可以测量区域脑代谢率(rCMR)和区域脑血流(rCBF)的改变,以此反映大脑的功能活动变化。
  3.PET可用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毒品成瘾症等的鉴别诊断、了解患者脑代谢情况及功能状态,如精神分裂症患者额叶、 颞叶、海马基底神经节功能异常等。应用PET显像,可以测定脑内多巴胺等多种受体,从分子的水平上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这是其他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4.低时间分辨率(成像时间较长,至少要几十秒),只能采用区组设计(Block design)的实验模式;成像时受放射性同位素的限制,不适用于单个被试的重复研究。同一被试不宜频繁参加实验,不利于那些需要被试多次参加实验的研究;系统造价很高,除PET扫描机外,一般还需配备一台加速器,用以制备半衰期只有123s的15O等同位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功能磁共振成像相(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
  1.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脑成像技术。
  2.高空间分辨率(>ERP,达到1mm3)、脑功能定位准确时间分辨率<ERP
  3.原理:当脑的某个部位开始工作时,要消耗氧气,产生神经冲动,释放电信号,就需要供养。通过观察认知活动过程中,脑不同区域血流量以及血氧含量的变化,推测认知等活动的脑机制。
  4. (见下图-磁共振成像仪) 核磁共振一般在医院中,诊断如肿瘤类的疾病(主要做结构扫描,很少做脑功能测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 (见下图-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与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一些科研机构(国内只有北师大、中科院)也会通过核磁共振做脑功能测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 (见下图-双语者研究案例) 早期双语者(8岁以内掌握双语)和晚期双语者(8岁以后掌握双语)磁共振成像的对比。红色表示第一语言黄色表示第二语言,橘黄色表示共用区域,绿色标点表示核心区域。左侧:早期双语者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公用一个区域。右图:晚期双语者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使用了不同区域(右半球),而语言加工优势区域是左半球。说明学习第二语言时,早期双语者更有优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 (见下图-与”憎恨“有关的脑区在哪里?) 看到"憎恨"的人的照片时,F=额叶(frontal),P=壳[qiào]核(putamen),I=脑岛(island)被激活了。与“憎恨”相关的脑区 :前额叶和皮质下的结构。(皮下区域:壳核和脑岛)
   壳核(putamen,P):在与感知轻视和厌恶,是运动系统的一部分(想上去揍他)
   脑岛(island,I):参与与痛苦、烦恼相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9. 研究看到“爱”的人的照片时,激活脑区与看到“憎恨”的人的照片时最大区别是,F=额叶(frontal)区域处于不活跃状态。侧面验证了这句话:爱情会使人盲目。
   额叶(frontal,F):负责判断、推理相关
  10. “数字运算”定位于顶叶内部,受损导致计算不能
   顶叶(parietal):数学计算
  11. “抑郁症”患者脑的杏仁核,前额皮层(负责情绪加工的脑区)对悲伤的面孔的神经活动增强,对高兴的面孔的神经活动减弱。认知缺陷与大脑对正性信息加工的减弱,对负性信息加工的增强有关。Leppaned.(2006)
   杏仁核,前额皮层:负责情绪加工的脑区
  12. “近日美国科学家利用创建的电脑模型和fMRI技术,通过“解码”大脑的激活模式,成功的确定出一个人刚刚所看到的的图片。” —— Nature,2008.3.20
    第一阶段:两名被试观看多种物体和风景的图片,fMRI检测他们视皮层的反映。基于这些数据,将视皮层分成很多小立方块,并创建数学模型来表现每个立方块对不同视觉特征作出的反应。通过结合数以百计的立方模型,能够预测视皮层怎样对任意给定图像做出反应。
    第二阶段:被试观看120张之前从未见过的图片,同时进行fMRI扫描。将记录的模式与模型预测的模式进行比较。结果,预测对了第一个被试的120张图片的110张,第二个被试的86张。

(三)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20世纪中期出现了一门新的学科——认知心理学。1967年,奈瑟《认知心理学》。
 1) 强调认知过程的研究,认知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
 2) 把人与计算机进行功能类比(信息加工过程),用信息加工的观点(输入、加工、存储、输出)研究认知的过程。
   人的记忆: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3) 采用实验、观察、计算机模拟等方法。
 4) 重要奠基人: Newell 和Simon,U.S. 卡耐基梅隆大学。把心理学与计算机学结合,开创了人工智能的研究。计算机模拟下象棋的程序:模拟了问题解决。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由马斯洛(Maslow)和罗杰斯(Rogers)于五十年代创立。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是在批判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第三大体系。
 1) 强调研究健康人的心理,研究出类拔萃的精英
  人类的力量和美德,如何让人生活的更幸福,社会更繁荣 => 积极心理学
 2) 强调人的潜能价值人性美好
 3) 强调环境自我的因素对行为的作用。

12.当代心理学应用

fRMI解码大脑的激活模式

引用 Nature 2008.3.20: 很多人内心深处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即使动用今日最先进的脑成像技术也无法阅读他们的心思。不过你要小心了,科学家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近日美国科学家利用创建的电脑模型和fMRI技术,通过"解码"大脑的激活模式,成功地确定出一个人刚刚所看到的图片。

第一阶段:两名被试,分别观看多种物体和风景的图片,fMRI检测他们视皮层的反映。基于这些数据,将视皮层分为很多小立方块,并创建数学模型来表现每个立方块对不同视觉特征做出的反映。通过结合数以百计的立方模型,能够预测视皮层怎样对任意给定图像做出反应。

第二阶段:被试观看120张之前从未见过的图片,同时进行fMRI扫描。将记录的模式与模型预测的模式进行比较。结果,预测对了第一个被试的120张图片的110张,第二个被试的86张。

13.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道路

(一)心理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1) 心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始于明末。
 2) 利马窦的《西国记法》论述了心理学的有关内容。
 3) 现代心理学开始于1917年,北京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4) 1920年在南京高师(东南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系。

(二)1949年以后的中国心理学

 1) 建国初期对心理学的任务进行了探讨,学习前苏联
 2) 50年代末受到批判(批判心理学是唯心主义)
 3) 60-70年代,停滞状态(文化大革命)
 4) 80年代逐渐发展
 5) 90年代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6) 目前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
 7) 中国心理学家在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生物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8) 北京著名的的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北京大学心理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
 9) 北京较晚的的研究机构:清华大学心理系、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系、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
 10) 其他著名的研究机构:浙江大学心理系、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华中师范大学心理系、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


五、总结


5.0 绪论

心理学研究什么? => 心理现象和行为的一门科学
心理学在科学中的地位 => 心理学是既有 自然科学 、也有 社会科学 成分的一种 中间学科(边缘学科)。

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中间学科?
  :首先,学科通常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部类。心理学要研究心理现象的物质本体及心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和手段都和自然科学一样,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
  其次,人又是社会的实体,人心理的发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此外心理学还研究团体心理和社会心理,这些心理现象更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的研究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总之,心理学既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所以心理学处在中间位置,因而叫做中间科学或者边缘科学。

心理学家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作为一名心理学家,需要具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方面的知识与科学素养。在自然科学方面,需要了解神经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物理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在社会科学方面,需要懂得社会学、语言学、逻辑学、人类学等。

心理学的意义

理论意义:科学正确的解释心理现象,对于破除迷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意义:科学的认识心理现象,可以在实践中引导人的心理健康发展,并运用心里的规律去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心理现象,指导不同领域的实践,进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5.1 心理学研究对象

心理学研究对象

1.个体心理
  个体心理是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三个方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认知(cognition)
  认知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人脑在接受到外界输入信息后,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将他们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再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他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想象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动机(motive)和情绪(emotion)
  情绪或情感指人在加工外接输入的信息时,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属性、特性及其关系,还会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引起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情绪认知的基础上产生,又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
  人类的认知和行为不仅受情绪和情感的影响,而且受动机的影响。动机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例如学生渴望获得老师的肯定与表扬,这种内部动力会推动他们去努力学习。动机往往在性质和强度上出现差异,因此人们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行为方式也出现不同。
  人具有自觉地能动性,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世界,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意志意志认知情感的关系密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能力和人格
  人在获得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还会形成各种不同的心理特性,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差异。人们的心理特性有些是暂时、偶然出现的,有些是稳固、经常出现的。对于那些稳固并经常出现的心理特征,我们可以称之为个性心理特性,他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另一重要方面。
  心理特性包括能力人格两个方面。例如,有人记得快,有人记得慢,这是能力的差异有人比较外向,有人比较内向有人谦虚谨慎,有人骄傲自满有人坚强,有人怯弱等,这是人格的差异。正是这些心理特征,使不同个体的心理活动可以互相区分。

  总之,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三者互相联系,互相依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行为
  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行为总是在特定的刺激情景下产生的。行为与心理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刺激通常通过心理的中介作用而引起行为,因此同一刺激造成的行为反应可能并不相同。心理支配行为行为是心理的表现,我们可以通过外部行为来推测内部心理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无意识
  人的心理具有意识的特点,因此与动物心理不同。人的意识是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并且因为有意识的存在,人类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能与先计划达成目标的方法和手段。人类意识不仅可以使人察觉客体存在,还可以察觉自己的内心活动,后者称之为自我意识。在很多情况下,人们无法察觉到自己的内心活动,因此有些心理现象属于无意识的,他们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因此也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4.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人是社会的动物,在社会生活中总是某种社会团体中的医院,存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因此除了个体心理外,还存在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个体心理共性个性的关系,社会心理不能离开个体心理个体心理也会受到社会心理的影响


5.2 心理学的任务

心理学探索什么

1.心理过程:分析心理现象的时间进程(把心理活动的时间进程记录下来,设法将不同阶段进行分离)。
2.心理结构:分析各种心理现象间的联系和关系。
3.心理的脑机制:分析脑与心理现象的关系(心理是神经系统的机能,特别是脑的机能)。
4.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分析它们和脑发育的关系。
5.心理与环境的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心理学研究目标

对心理现象进行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目前仅能实现在【描述】、【解释】的层面
描述:描述这种现象是什么?
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预测:做出预测。
控制:控制心理和行为。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 干多干少都一样
描述社会堕化现象,群体一起完成任务时,个人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解释:集体松散,没有凝聚力;责任不明确,责任分散。
预测:通过观察到某个集体的现象(松散,责任分散),预测会出现社会惰化现象。
控制:明确责任,增强集体凝聚力,防止社会惰化现象的发生。

孤儿院儿童的智商,低于正常家庭养育儿童的智商
描述:…
解释:缺少家庭温暖,爱,受刺激程度不同
预测:…
控制:政府通过法律,禁止把两岁以下的儿童放到孤儿院,除非该儿童有严重的身体或智力障碍。

心理学的研究类型

心理学的研究类型主要包括: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

心理学的分类

1.理论心理学:侧重理论研究,偏向比较基础。
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比较心理学。
1) 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心理学,是所有心理学分支的最基础和一般的学科。研究对象是正常成年人,为其他学科提供理论的基础。
2) 发展心理学:人生发展不同阶段(从出生到老年)的心理典型特点。
学习心理学:学习有哪些类型,学习如何发生的,学习有什么策略。
认知心理学:感觉、知觉、思维、记忆、语言的认知过程,如何完成认知活动的。
人格心理学:人格是怎么形成的,人格之间差异的原因,如何测试人格。
3) 社会心理学: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到真实或想象的他人存在的影响。
变态心理学:从异常的角度研究心理,像恋物癖就是其中一种。
4) 生理心理学:研究脑如何产生心理,机制是什么。
实验心理学: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心理。
比较心理学:也叫“动物心理学”,不同进化阶段的动物心理、行为特点。

2.应用心理学:以在各种领域的实践应用为主要目的,研究如何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个人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工程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广告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军事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学校心理学、积极心理学。
5)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人的心理特点。
咨询心理学:心理咨询的原则、方法、技术,心理咨询对象是正常人。
临床心理学:与有心理障碍的病人(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精神分裂症)打交道。
工业(和组织)心理学:人在工作状态下心理、行为的特点。(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6) 工程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人机匹配,如何让人活的更好、劳动生产率更高。(椅子如何设计坐起来更舒服、方向盘灵敏度到多少、电梯按钮如何排列更容易按对)
7) 医学心理学:心理因素在疾病产生中的作用。紧张、焦虑 => 高血压、心脏病、癌症。
犯罪心理学:罪犯的心理特点,监狱犯人的改造。
广告心理学:广告如何影响潜在消费者的消费动机,消费动机、欲望、决策。
管理心理学:组织管理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心理机制。
健康心理学:人的心思因素,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如何利用心理促进人的健康。
心理测量学:用一定方法测量心理特征。(测量智力、人格特点、心理健康)
军事心理学:战争中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对军事行为影响。
运动心理学:运动员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
学校心理学:心理学原理应用到学校,针对一些认知问题。(学习障碍、阅读障碍、多动症、自闭症)
积极心理学:新型领域,研究正常人潜在的心理力量,使人类生活更美好。

心理学的主要学科分支
心理学的主要学科分支要包括:(1)普通心理学,(2)发展心理学,(3)社会心理学,(4)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5)教育心理学,(6)工程心理学,(7)医学心理学

(1) 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的主演研究内容为:①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最一般的规律,以及各种心理特征最一般的规律。② 研究心理学最一般的理论。③研究心理学最一般的方法。普通心理学内容概括了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同时为各学科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普通心理学是学习心理学的入门学科。

(2)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人的心理的个体发展。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展的心理学叫比较心理学,比较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促进了一门新兴学科——仿生学的产生和发展。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个体心理发展的科学,它是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它探讨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并揭示个体心理从一个年龄阶段发展到另一个年龄阶段的规律,对有效地发挥人们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有重要的意义。

(3)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系统地研究社会心理社会行为的科学。其研究有助于解决生产管理和劳动的科学组织,生产集体化的形成,新工人的适应,群众性的信息沟通与宣传,对年青一代的教育,预防违法行为和对犯罪进行再教育,以及家庭组织、婚姻、恋爱等问题

(4) 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生理学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主要指各种感官的机制、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机制、内分泌腺对行为的调节机制、遗传在行为中的作用等。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的相关研究对揭示心理现象和它的本质物体——神经过程的关系,科学地解释各种心理现象,进而指导临床实践都有重要的意义。

(5)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心理现象,揭示教育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直接关系教育的改革、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因而在我国 四化建设1中有重要的意义。

(6) 工程心理学:工程心理学是心理学与现代技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它研究人与机器之间的配置和机能协调,实现人、机器、环境系统的最好匹配,使人能在安全有效的条件下从事工作。其研究有助于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保障生产的安全、发挥人在生产中的积极作用,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7) 医学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及预防中的作用,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强调建立医生与病人之间和谐、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关系;还主张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研究维护人的心理健康的各种手段,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5.3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observation)

  观察法也称自然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哪些情况下,采用观察法?
 1)所观察对象、现象无法控制
 2)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些行为的出现
 3)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些现象进行实验研究。


优点
1) 保持心理的自然性,结果比较真实。

不足
1) 结果有时难以检验和证实。一旦观察条件发生改变,观察结果就可能会不同。
2) 受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大,易产生观察者偏见4
3) 观察的结论,不能得出确切的因果关系


1.观察者偏见:记忆的输入脑过程中,经过脑的二次加工(通过已有经验),不同经验加工出来的。就像不同记者对同一个事件的报道也是不同的。

2.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

  实验法是指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系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在实验中,研究者可以主动干预被试者的活动,创造某种条件使某种心理现象得以产生并重复出现,因此与观察法有所不同。

关键: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或者混淆变量
方法1.实验室实验: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对实验条件要严加控制
   2.自然实验:在人们学习和工作的正常情境中进行,对实验条件要进行适当控制


优点
1) 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2) 可重复可检验
3) 数量化指标明确

不足
1) 外部效度1有一定的局限性


1.外部效度:指在脱离研究情境后,研究结果还能成立的程度。

3.测验法(measurement method)

  测验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1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现象的方法。

内容: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人格测验、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心理健康测验
方法:文字测验2、非文字测验3
规模:团体测验、个别测验
心理测验(mental test) 的基本要求:信度4效度5


优点
1) 快捷方便

不足
1) 有些测验效度不高6
2) 有些测验操作比较复杂7


1.标准化 :施测题目、过程、评分标准和对分数的解释都是一样的。
2.文字测验 :以文字材料、言语提出刺激,受测者用言语做出反应。
3.非文字测验 :不以文字表述形式呈现(图画、工具、模型等),被试不须采用语言或文字作答。
4.信度测试的可靠程度。多次测试成绩高度相关。(某人两次智力测验的分数大致相等)
5.效度是否有效地测量了你要测的东西。通过对行为的预测来表示。(入学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入学后成绩也好)
6.效度不高 :以《音乐能力测验》为例,首先要明确音乐能力包括什么。(这一点大家还存在争议)
7.操作比较复杂 :韦氏量表测量智商,一次大约1~2小时。

4.个案法(case method)

  个案法是指深入的研究一个或者少数被试的方法。

哪些情况下,采用观察法?
 1)临床个案的分析(失语症的研究 => 布鲁卡区是语言的运动中枢,受损后可以听懂语言,但不会用语言表达)
 2)被试样本较少,


优点
1) 探索性,提出假说

不足
1) 花费时间
2) 样本性偏差1
3) 谨慎的结论


1.样本性偏差 :以《反应时测验》为例,一般需要30个被试。而个案法只有1个样本,得出的结果不一定具有普遍性。

5.相关法(correlation)

  相关法是寻找事物间的一种关系的方法,可以用相关系数1来表示(正相关2,负相关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优点
1) 可以显示变量间的共变关系,从而提示研究者注意到各种现象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

不足
1) 无法确定因果关系4


1.相关系数 :两个事物(现象)的相关程度可以用相关系数来表示,它是从-1到1之间的一个数值。如果相关系数为0,则表示两者的相关很小,或者没有关系。
2.正相关 :相关系数 > 0 的相关。
 吸烟与肺癌发生率呈正相关 =>吸烟数量越多,肺癌可能性越大
3.负相关 :相关系数 < 0 的相关。
 学生每天的阅读、数学成绩与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存在负相关 => 每天看电视时间越长,阅读、数学成绩越低
4.无法确定因果关系 :当两种现象被发现有关时,甲可能是引起已的原因,乙也可能是引起甲的原因,或者他们是以其他的方式产生相关的。相关不同于因果关系,不能的出行为变化的真正原因。例如学生看电视时间太多,可能耽误了做作业的时间,可能是学习动机不强导致的,如果不看电视也可能会去玩游戏。


5.4 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心理学三大势力

第一:精神分析(弗洛伊德)
第二:行为主义(华生)
第三:人本主义(罗杰斯)

人本主义心理学积极心理学

简介:人本主义心理学由马斯洛(Maslow)和罗杰斯(Rogers)于五十年代创立。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是在批判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第三大体系。
观点
1) 强调研究健康人的心理,研究出类拔萃的精英。
  人类的力量和美德,如何让人生活的更幸福,社会更繁荣 => 积极心理学
2) 强调人的潜能和价值,人性美好。
3) 强调环境和自我的因素对行为的作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塞利格曼(Seligman)于2000年提出《积极心理学导论》。
观点
1)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
2) 心理学应关注个体和团体积极的因素,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促进个体的发展、社会的繁荣。

心理学五大学派

1. 构造主义学派 - 关注结构
2. 机能主义学派 - 关注功能
3. 格式塔学派 - 关注整体
4. 行为主义学派 - 关注行为
5. 精神分析学派 - 关注潜意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构造主义(Structuralism)- 关注结构

代表人物:冯特【德】、铁钦纳
观点
1) 研究人的直接的经验,即意识(心理)。
2) 把意识分为感觉、表象(image)、情感(feeling)三种元素。
3) 研究方法强调内省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不足
1) 实验采用内省法,过于主观
2) 研究内容过于狭窄
3) 研究脱离实际,不能应用于生活
4) 割裂了心理的整体性


1.贡献: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2.背景:构造主义的产生受自然科学影响(化学、元素)=> 复杂的元素由简单的成分构成的。
3.内省法:控制刺激后,发生一定变化,由被试报告自己的内部体验。

2.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 关注功能

代表人物:威廉●詹姆士【美】,杜威等
观点
1) 强调意识是连续的整体,意识的功能在于是有机体适应环境。
2) 研究意识或心理的作用和功能。
3) 推动向实际生活的发展。


1.贡献:推动向实际生活的发展。(在教育、临床、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2.背景:威廉●詹姆士,杜威都是美国人,从哲学角度来看美国人强调实用主义。而冯特是德国人,思维比较严谨。
3.相关:威廉●詹姆士著作《心理学原理》,包含一些哲学的色彩,在19世纪晚期十分有名。

3.格式塔心理学派(Gestalt P)- 关注整体

代表人物:韦特海默【德】,柯勒,考夫卡等
观点
1) 反对将意识分解为元素 ,强调心理是一个整体(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 主张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的科学。
3) 重视心理学实验。在知觉、学习、思维等方面研究很重要。


1.背景:"整体大于部分只和"是来自于哲学的思想。在社会心理学中,社会促进现象(1+1>2),社会惰化现象(1+1<2)都能说明此观点。
2.相关:格式塔(Gestalt)在德文中的意思是“整体”。

4.行为主义(behaviourism)学派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
观点
1)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
2) 反对内省法,主张实验法。
3) 人的行为由环境决定,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发挥什作用。 - 华生
4) 人性=兽性(动物)。


不足
1) 不研究心理,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1.贡献:使得心理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自然科学)。
2.背景:反对的主要是构造主义学派的观点。
3.关键词斯金纳箱强化正强化负强化惩罚正惩罚负惩罚
4.研究对象:动物。

5.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学派(不应用实验法进行研究的学派)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奥】
观点
1) 重视动机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
2) 人性恶(泛性论)


不足
1) 将泛性论夸大为人类一切行为的动机,是错误的。
2) 理论很难用科学的方法去验证


1.贡献:1) 心理学五大学派之首,对心理学、文学艺术领域、宗教、伦理学、历史学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2) 开辟了潜意识的研究,扩大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从意识到潜意识)。
      3) 开辟了心理治疗新的医学模式(临床观察分析法)。
2.背景: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实践经验。
3.关键词泛性论1精神分析方法2人格结构理论(潜意识、前意识、意识)3冰山理论4人格发展阶段理论5(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期)、心理防御机制 6梦的解析7临床观察分析法8(采用催眠等方法挖掘潜意识,不做实验)。
4.研究对象:有心理障碍的病人。


1.泛性论:行为的动机根源于心灵深处本能的欲望,特别是性欲。欲望受到压抑会产生精神疾病。性本能和死本能支配,人性恶(人性=兽性)。
2.精神分析方法:由于道德、法律,制度的约束,人会压抑自己的欲望,并通过文学、创作、歌曲、舞蹈等形式表现出来。如果人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压抑在潜意识中,产生心理疾病,通过找出压抑的潜意识来治疗心理疾病
3.人格结构理论:人格被视为从内部控制行为的一种心理机制,这种内部心理机制决定着一个人在一切给定情境中的行为特征或行为模式。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3大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潜意识:本能的欲望和出生后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意识不到,只遵循快乐的原则。是人类心理的主体,决定着大部分的行动。
前意识:经过回想能够进入意识的东西。
意识:能感知到的心理现象。压抑先天的本能和欲望。
4.冰山理论
  意识的大部分(海面以下)的是潜意识(无意识),潜意识之上的是前意识(海面),前意识之上是意识。潜意识中负面的想法与意识中正面的想法相悖,前意识的作用是防止潜意识的想法进入到意识中,使人变得焦虑。
  人格由三部分组成: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先天就有的,本我和超我是通过后天通过教育发展而来的。三者互相交织形成人格。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本我得到满足,同时又不会违反社会伦理道德),人格就是健康的。当本我的力量过于强大,人就可能会犯罪。当超我的力量过于强大,人就会变的虚伪。
  行为不是单方面的力量决定的,是人各内部多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说明人应该多接受教育,自我和超我就会发展起来,而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本我的力量过于强大,造成各种违法现象。
本我:人格结构的底层,由先天的本能,欲望组成的能量系统。本我遵循的原则是”快乐“(及时满足)。
自我 :中间层。作用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自我代表理性,遵循的是现实的原则。
超我:最高层次,道德化了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内化而来。作用一是抑制本我的冲动,二是对自我进行监控,三是追求完善的境界,道德的原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期。说明人格是怎么形成的,人在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如果没有没有达成,在成人后会形成一些儿童时期遗留的问题。在发展心理学会详细学习。
6.心理防御机制: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7.梦的解析:作者本人描述为“理解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捷径。该书引入了本我概念,描述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是用于解析梦,引申到心理学,解读人们的潜意识在梦中的表象。
8.临床观察分析法:最早采用了催眠的方法治疗,让患者回忆起心理障碍的原因。

现代心理学研究取向

1. 生理心理学:认为心理功能都和生理、特别是脑的功能有关。将生理学作为描述、解释心理功能的基本手段。

2. 认知神经科学:揭示脑功能的秘密。研究认知活动的脑机制等,试图阐述人在感知客体、使用语言、记忆、推理决策等方面的脑机制(脑如何运作保证心理活动的完成)。

3.行为主义:如程序学习、行为治疗、生物反馈技术。

4. 心理分析:将精神分析理论应用于动机和人格研究,重视正常儿童的精神分析研究。

5. 认知心理学:重视研究认知过程,强调认知对行为的影响,开发了反应时记录法等新的方法。

6. 人本主义和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重视人的自由意志和自我实现,积极心理学关于个体和团体的积极因素,强调积极人格、积极情感等研究。

7. 进化心理学:从进化的视角理解人的行为,强调行为是适应的结果。


六、心理学术语

6.1 心理学现象

心理学现象

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责任分散。“其他旁观者会帮助受害者”。对别人抱有期望,把责任推给别人。

责任分散效应(Dispersion Effect):许多人做同一件事时,即使行为本身不道德甚至违法,但怀有“法不责众”的心理。

罗森塔尔效应(Rosenthal Effect): 也被称之为“人际期望效应”。由于他人的期望,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发生一致的变化。

留面子效应(Door In the Face Effect):与登门槛效应相反,留面子效应是指人们拒绝了一个较大的要求后,对较小要求接受的可能性增加的现象

登门槛效应(Foot In The Door Effect): 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实验者效应(Experimenter Effect) :又称实验期望效应。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主试的期望。这种现象称为实验者效应。

顺序效应(Order Effect) :是实验误差效应。自变量的呈现顺序对因变量产生的影响。

社会促进现象(Social Facilitation):有他人在场,增强了个体竞争动机的现象

社会堕化现象(Social Loafing):群体一起完成任务时,个人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去个性化(Deindividualization):个人在群体的意识下,自我责任感丧失,产生了个人在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

从众行为(Conformity Behavior):在社会情境影响下,或在群体压力下,个人改变自己的态度,放弃自己原先的意见,而产生和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观察者偏见(Observer Bias):是由于观察者个人的动机和预期导致的错误的现象。

操作性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 :由刺激引起的行为改变。操作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不同,操作条件反射与自愿行为有关,而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与非自愿行为有关。

行为矫正(Behavior Modification) :又称行为矫正模式、斯金纳模式。人类的所有行为本质上都是对环境刺激作出的反应。行为能否得以维持,取决于其后果。如果行为之后伴随的是积极后果,那么这一后果就会强化该行为; 如果行为得不到强化,就会减弱,这种情况叫做消退; 如果行为的后果是得到惩罚,那么该行为也会减弱。


6.2 心理学术语

心理学术语

潜意识(Unconscious) :本能的欲望和出生后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意识不到,只遵循快乐的原则。是人类心理的主体,决定着大部分的行动。

前意识(Preconscious) :经过回想能够进入意识的东西。

意识(Consciousness) :能感知到的心理现象。压抑先天的本能和欲望。

本我(Id) :人格结构的底层,由先天的本能,欲望组成的能量系统。本我遵循的原则是”快乐“(及时满足)。

自我(Ego) :中间层。作用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自我代表理性,遵循的是现实的原则。

超我(Superego) :最高层次,道德化了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内化而来。作用一是抑制本我的冲动,二是对自我进行监控,三是追求完善的境界,道德的原则。

壳核(putamen,P):在与感知轻视和厌恶,是运动系统的一部分(想上去揍他)

脑岛(island,I):参与与痛苦、烦恼相关。

额叶(frontal,F):负责判断、推理相关。

顶叶(parietal):负责数学计算。

杏仁核,前额皮层:负责情绪加工的脑区。


6.3 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理论

遗忘曲线(Forgetting curve):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的直观描述。

泛性论(Pansexualism):行为的动机根源于心灵深处本能的欲望,特别是性欲。欲望受到压抑会产生精神疾病。性本能和死本能支配,人性恶(人性=兽性)。

精神分析方法(Psychoanalysis):由于道德、法律,制度的约束,人会压抑自己的欲望,并通过文学、创作、歌曲、舞蹈等形式表现出来。如果人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压抑在潜意识中,产生心理疾病,通过找出压抑的潜意识来治疗心理疾病。

人格结构理论(Personality Structure):人格被视为从内部控制行为的一种心理机制,这种内部心理机制决定着一个人在一切给定情境中的行为特征或行为模式。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3大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潜意识(Unconscious) :本能的欲望和出生后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意识不到,只遵循快乐的原则。是人类心理的主体,决定着大部分的行动。
前意识(Preconscious) :经过回想能够进入意识的东西。
意识(Consciousness) :能感知到的心理现象。压抑先天的本能和欲望。

冰山理论()
  意识的大部分(海面以下)的是潜意识(无意识),潜意识之上的是前意识(海面),前意识之上是意识。潜意识中负面的想法与意识中正面的想法相悖,前意识的作用是防止潜意识的想法进入到意识中,使人变得焦虑。
  人格由三部分组成: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先天就有的,本我和超我是通过后天通过教育发展而来的。三者互相交织形成人格。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本我得到满足,同时又不会违反社会伦理道德),人格就是健康的。当本我的力量过于强大,人就可能会犯罪。当超我的力量过于强大,人就会变的虚伪。
  行为不是单方面的力量决定的,是人各内部多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说明人应该多接受教育,自我和超我就会发展起来,而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本我的力量过于强大,造成各种违法现象。
  本我欲求   ➡︎ 自我的决定和行为 ⬅︎ 超我限制
  对金钱的欲望 ➡︎   自己挣钱   ⬅︎ 抢钱不道德
  性欲     ➡︎    结婚    ⬅︎ 非婚性行为不道德
本我(Id) :人格结构的底层,由先天的本能,欲望组成的能量系统。本我遵循的原则是”快乐“(及时满足)。
自我(Ego) :中间层。作用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自我代表理性,遵循的是现实的原则。
超我(Superego) :最高层次,道德化了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内化而来。作用一是抑制本我的冲动,二是对自我进行监控,三是追求完善的境界,道德的原则。
人是一个社会的人,不是一个生物的人,不可能随时随地欲望得到满足,所以需要自我和超我来平衡本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人格发展阶段理论(Theory of Personality Development):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出生到成年要经历几个先后有序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的区域成为力比多兴奋和满足的中心,此区域被称为性感区。据此,弗洛伊德认为心理性欲发展划分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五个阶段,并且他认为,儿童在这些阶段中获得的各种经验决定了他们成年后的人格特征。

心理防御机制(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梦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作者本人描述为“理解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捷径。该书引入了本我概念,描述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是用于解析梦,引申到心理学,解读人们的潜意识在梦中的表象。


6.4 心理学测试&治疗

心理学测试&治疗

系统脱敏疗(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又称交互抑制法。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

厌恶疗法(Aversion Therapy):又称对抗性发射疗法,这是一种应用具有惩罚的厌恶刺激来矫正和消除某些适应不良行为的方法。

临床观察分析法:弗洛伊德最早采用了催眠的方法治疗,让患者回忆起心理障碍的原因。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又叫韦氏智力测验、韦氏量表,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智力测验量表。

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 :有成人问卷和儿童问卷两种格式。包括四个分量表:内外倾向量表(E),情绪性量表(N),心理变态量表(P,又称精神质)和效度量表(L)。有男女常模。P、E、N量表得分随年龄增加而下降,L则上升。精神病人的P、N分数都较高,L分数极高,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瑞文标准推理能力测验(Raven’s Standard Progressive Matrices,SPM):用以测验一个人的观察力及清晰思维的能力。它是一种纯粹的非文字智力测验,所以广泛应用于无国界的智力/推理能力测试,属于渐近性矩阵图,整个测验一共有60张图组成,由5个单元的渐进矩阵构图组成,每个单元在智慧活动的要求上各不相同。

【认知神经科学】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ERP)
  1.脑活动是一种电生理活动,通过捕捉脑电波(头皮,颅骨都可导电),通过研究电位的变化来研究脑,进而推测心里的活动。
  2.头皮上记录到的、大脑对刺激进行反映的电位变化。
  3.高时间分辨率,实时的反映认知活动的时间进程,但空间定位不是很准确。
  4.事件相关电位:由一定的事件、刺激、任务引发的电位。区别于自发电位(大脑日常活动)
  5.不同的脑电波可以反映不同的心理过程
   N400 是指在目标词出现大约400毫秒后,波幅达到最大的负波(n表示负,negative)。
   P600 是指在目标词出现大约600毫秒后,波幅达到最大的正波(p表示正,positive)。

【认知神经科学】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
  1.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正电子同位素衰变产生出的正电子与人体内负电子发生湮灭效应这一现象,通过向人体内注射带有正电子同位素标记的 化合物,采用符合探测的方法,探测湮灭效应所产生的γ光子,得到人体内同位素的分布信息,由计算机进行重建组合运算, 从而得到人体内标记化合物分布的三维断层图像。
  2.PET是直接对脑功能造影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给被试注射含放射性同位素的示踪物,同位素放出的正电子,与脑内的负电子发生湮灭而释放出γ-射线。通过记录γ-射线在大脑中的位置分布,可以测量区域脑代谢率(rCMR)和区域脑血流(rCBF)的改变,以此反映大脑的功能活动变化。
  3.PET可用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毒品成瘾症等的鉴别诊断、了解患者脑代谢情况及功能状态,如精神分裂症患者额叶、 颞叶、海马基底神经节功能异常等。应用PET显像,可以测定脑内多巴胺等多种受体,从分子的水平上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这是其他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4.低时间分辨率(成像时间较长,至少要几十秒),只能采用区组设计(Block design)的实验模式;成像时受放射性同位素的限制,不适用于单个被试的重复研究。同一被试不宜频繁参加实验,不利于那些需要被试多次参加实验的研究;系统造价很高,除PET扫描机外,一般还需配备一台加速器,用以制备半衰期只有123s的15O等同位素。

【认知神经科学】功能磁共振成像相(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
  1.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脑成像技术。
  2.高空间分辨率(>ERP,达到1mm3)、脑功能定位准确时间分辨率<ERP
  3.原理:当脑的某个部位开始工作时,要消耗氧气,产生神经冲动,释放电信号,就需要供养。通过观察认知活动过程中,脑不同区域血流量以及血氧含量的变化,推测认知等活动的脑机制。
  4.核磁共振一般在医院中,诊断如肿瘤类的疾病(主要做结构扫描,很少做脑功能测验)。
  5. 在一些科研机构(国内只有北师大、中科院)也会通过核磁共振做脑功能测验。


6.5 心理学实验

心理学实验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Method Of Habituationand Dishabituation):是研究婴儿感知觉的一种方法。给婴儿反复呈现同一个刺激(如一个图形或一种声音),当刺激物连续呈现若干次后,婴儿对刺激物就不再注意,即习惯化。若变换新的刺激物呈现给婴儿,则重新引起婴儿的注意,即去习惯化。

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由研究者操纵的,对被试反应可能产生影响,并且研究者期望观察其效应的变量。

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由操纵自变量而引起的被试的某种反映,是研究者所观察的变量。

常用因变量(Common Independent Variable):实验者所要测定的心理活动或者行为(反应时,正确率,生理指标等)。

无关变量(Irrelevant Variable):也叫混淆变量,与实验目的无关的各类变量,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偏差。

反应时(Reaction Time,RT):刺激施于有机体之后到明显反应开始所需要的时间(包括基线时间分辨时间选择时间 等)。在认知领域的研究中, 当涉及快速的信息加工过程,多以反应时作为因变量的指标。通过反应时,揭示认知活动的阶段复杂程度等。

基线时间(Baseline Time):简单反应时间,被试看到红色纸片就按按钮。(500ms)
分辨时间(Resolving Time):有红绿两种纸片,被试看到红色就按按钮。(550ms = 500ms基准+50ms分辨)
选择时间(Selecting Time):有红绿两种纸片,被试看到红色按左按钮,看到绿色按右按钮(600ms = 500ms基准+50ms分辨+50ms选择)

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两个事物(现象)的相关程度可以用相关系数来表示,它是从-1到1之间的一个数值。如果相关系数为0,则表示两者的相关很小,或者没有关系。
正相关(Positive Correlation ):相关系数 > 0 的相关。
负相关(Negative Correlation):相关系数 < 0 的相关。

外部效度(External Validity) :指在脱离研究情境后,研究结果还能成立的程度。

斯金纳箱(Skinner Box) :行为主义者斯金纳1938年发明,并于动物操作条件作用实验。其基本结构:在箱壁的一边有一个可供按压的杠杆(大多是一块金属板),在杠杆旁边有一个承受食物的小盒紧靠着箱壁上的小孔,小孔外是食物释放器,其中贮有颗粒形食物。动物在箱内按一下杠杆,即有一粒食物从小孔口落入小盒内,动物可取食。一只白鼠禁食24小时后被放入箱内,开始它在箱内探索,偶尔按压了杠杆,获得食丸。白鼠开始可能并没有注意到食物落下,但若干次重复后,就形成了压杆取食的条件反射。以后稍有改进,如外包隔音箱,食物释放装置由程序控制等,可测试动物能否学会按三次杠杆以得到食物,或间隔一定时间按压杠杆才能得到食物。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强化(Reinforcement) :利用强化物诱使行为反应增加概率的过程。
强化物(Reinforcer) :能够使反应概率增加,或维持某种反应水平的任何刺激物。
     物质性的强化:食物、衣服、房子。
     社会性的强化:微笑、赞赏、点头。
     活动性的强化:做老师的帮手。
     象征性的强化:嘉奖、颁发奖状。
正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 :刺激出现,行为概率增加或行为变得更稳固。(先有行为,后有强化物)
     小鼠踩到踏板,获得食物。=> 强化踩踏板的行为
负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 :通过终止不愉快的刺激增加行为发生的概率。(先有厌恶性的刺激,后有行为)
     给斯金纳箱通电,小鼠一旦踩到踏板就停止通电。=> 强化踩踏板的行为

惩罚(Penalties) :减少行为反应发生概率的手段。
    1)惩罚只能降低概率,很难彻底杜绝行为的发生。
    2)过度的惩罚很容易起到反效果(短期的收益,长期的痛苦),在教育中要慎用惩罚的方式。
    3)一项研究,研究了6002个美国家庭。目的:青少年时期得到的体罚与后来生活状况的关系。结果:受过体罚的个体更有可能经历各种问题:抑郁、自杀、酗酒、虐待儿童、殴打妻子。
正惩罚(Positive Punishiment) :行为反应发生后,呈现厌恶的刺激。(先有行为,后有厌恶性刺激)
     小鼠踩到踏板,给斯金纳箱通电。=> 减弱踩踏板的行为。
负惩罚(Negative Punishiment) :行为反应发生后,取消喜欢的刺激。(先有行为,后有取消强化物)
     不听话的小孩,没收喜欢的玩具。=> 减弱不听话的行为。


内省(Introspection) :内省法又称自我观察法。控制刺激后,发生一定变化,由被试报告自己的内部体验

被试间设计(Between-Subjects Design)一组被试只接受一种处理条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被试内设计(Within-Subjects Design)一组被试接受所有条件的处理。 一般来说被试内设计可以消除被试者差异造成的影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七、考题汇编


7.1 统考真题


  • 1.(2014统考真题)近年来,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结合产生的新科学是( )。
      A. 认知科学  B. 神经心理学  C. 认知神经科学  D. 心理生理学  
  • 2.(2014统考真题)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直接经验  B. 潜意识    C. 意识流     D. 外显行为  
  • 3.(2013统考真题)研究人与机器相互作用问题的心理分支学科是( )。
      A. 管理心理学 B. 社会心理学  C. 工程心理学   D. 实验心理学  
  • 4.(2013统考真题)心理过程是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它包括( )。
      A. 认知、情感、行为       B. 感觉、知觉、行为  
      C. 情感、意志、行为       D. 认知、情感、意志  
  • 5.(2012统考真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心理状态的是( )。
      A. 感觉    B. 想象     C. 注意      D. 记忆  
  • 6.(2012统考真题)简述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及对梦的解释。
  • 7.(2010统考真题)下列心理学派与其代表人物,正确匹配的是( )。
      A. 机能主义——冯特       B. 格式塔——铁钦纳  
      C. 人本主义——罗杰斯      D. 构造主义——詹姆斯  
  • 8.(2012统考真题)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诊断与治疗个体的心理障碍,改善人们的行为模式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是( )。
      A. 教育心理学  B. 发展心理学  C. 生理心理学  D. 临床心理学  

7.2 参考答案

1. C 认知科学(主要是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相结合产生了认知神经科学,这是一门新兴学科,极大地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基础心理学方向。
2. A 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即对直接经验的知觉。
3. C 此题是对心理学研究领域的考察,工程心理学研究人与机器之间的配置和机能协调,也就是人与机器的相互作用。
4. D 此题考察了考生对心理现象的理解,行为不属于心理过程。
5. D 感觉、想象、注意都是心理状态,记忆则不然。

6.(1)无意识是弗洛伊德学说的一个基本概念
  人的心理包含三部分:即潜意识(无意识)、前意识、意识。
  潜意识处于大脑底层,是一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冲动,毫无理性,个人无法意识到却影响人的行为。是人类心理的主体,决定着大部分的行动。
  前意识处于中层,是指那些此刻并不在一个人的意识之中,但可以通过集中注意力或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回忆起来的过去经验,在意识与潜意识(无意识)之间从事警戒作用,阻止无意识本能欲望进入意识之中。
  意识处于表层,是指一个人所直接感知到的内容,使人有目的的自觉心理活动,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并受到社会道德的约束。
(2)冰山理论
  弗洛伊德将人的大脑比作海上冰山。无意识是没入海水中硕大无比的主体部分,意识的大部分(海面以下)的是潜意识(无意识),潜意识之上的是前意识(海面),前意识之上是意识。潜意识中负面的想法与意识中正面的想法会产生冲突,前意识的作用是防止潜意识的想法进入到意识中。
(3)冰山理论与人格
  人格由三部分组成: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先天就有的,本我和超我是通过后天通过教育发展而来的。三者互相交织形成人格。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本我得到满足,同时又不会违反社会伦理道德),人格就是健康的。当本我的力量过于强大,人就可能会犯罪。当超我的力量过于强大,人就会变的虚伪。
  本我:对应着海底(潜意识)。人格结构的底层,由先天的本能,欲望组成的能量系统。本我遵循的原则是”快乐“(及时满足)。
  自我:对应着海面(前意识)。中间层。作用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自我代表理性,遵循的是现实的原则。
  超我:对应着冰山(意识)。最高层次,道德化了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内化而来。作用一是抑制本我的冲动,二是对自我进行监控,三是追求完善的境界,道德的原则。
(4)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与无意识是相互对立的,意识压抑无意识本能冲动,使之只能得到伪装的象征的满足,而无意识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暗中支配意识。意识是清醒理性的却又是无力的,无意识是混乱盲目的却又是有力而起决定作用的,是决定人的行为和愿望的内在动力。因此,无意识是占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的。
(5)梦的解释
  精神分析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的途径。或者说,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的性本能攻击本能的反映。在清醒状态下,由于这些冲动和愿望不被社会伦理道德所接受,因而受到压抑和控制,无法出现在意识中。而在睡眠时,意识的警惕性有所放松,这些冲动和愿望就会在梦中以改头换面的形式表达出来。
  在弗洛伊德看来,通过分析精神病人的梦,可以得到一些重要的线索,以帮助发现病人的问题。这种看法颇有吸引力,但缺乏可靠的科学依据。

7. C 这里主要考查的是每个心理学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机能主义——华生,格式塔——韦特海默,构造主义——冯特。
8. D 这里主要考察的是每个心理学分支的作用


22/03/03

M


  1. 四化建设: 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 ↩︎

  • 0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