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s终极总结

写在前面

我们常使用的不带返回值的dfs,void dfs(…),一般是从起点搜索到终点,就像走迷宫一样,从本状态列出下一步可走的状态,然后dfs下一步可走的状态,一直达到终点。这类dfs属于递推(从小(边界条件)往大搜索),比如二叉树的先根序序遍历(void preorder),先遍历根结点,再往左子树,右子树递推着遍历。

但是有时候,我们发现将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直至问题边界更利于代码的书写,这类就属于递归,比如求斐波那契数列,f[n]=f[n-1]+f[n-2],求f[n]的问题就被转换为求f[n-1]和f[n-2],这里可以使用dp或者带返回值的dfs

dp代码: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10;
int dp[maxn];
int main()
{
	dp[1]=1;
	dp[2]=1;
	for(int i=3;i<maxn;i++)
	{
		dp[i]=dp[i-1]+dp[i-2];
	}
	cout<<dp[9];//求数列第9位
	return 0;
}

带返回值的dfs代码: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10;
int dp[maxn];
int dfs(int n)//求数列第n位的值,相当于求dp[9] 
{
	if(n==1||n==2) return 1;
	else return dfs(n-1)+dfs(n-2);
} 
int main()
{
	cout<<dfs(9);
	return 0;
}

可以发现,dfs(n-1)和dfs(n-2)的递归是有重叠部分的,这里通常可以使用记忆化dfs进行优化。
这样既拥有了dp的效率,也拥有了带返回值dfs的简洁。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10;
int dp[maxn];
int f[maxn]; 
int dfs(int n)//求数列第n位的值,相当于求dp[9] 
{
	if(f[n]) return f[n];只要f[n]计算过了,就保存起来,每个值最多算一次,避免了重复计算
	f[n]=dfs(n-1)+dfs(n-2);
	return f[n];
} 
int main()
{
	f[1]=1;
	f[2]=1;
	cout<<dfs(9);
	return 0;
}

递归dfs(记忆化dfs)

例题

1.作物杂交

递推dfs

模板1:

理解全排列代码即可:

#include<iostream>
const int maxn=11;
int n,P[maxn];
bool hashTable[maxn]={false};
//目的:排列1-n
//数组P用于存储排列结果,下标为0-(n-1)
void GenerateP(int index)
{
	//第一步结束条件
	if(index==n)//递归为index+1;因为n-1还要执行;结束条件为n-1+1=n
	{
		for(int i=0;i<n;i++)
		{
			printf("%d",P[i]);//输出结果
		}
		printf("\n");
		return;
	}
	//要排列1-n,在一个固定的index下遍历1-n
	for(int x=1;x<=n;x++)
	{
		//代码段1
		if(hashTable[x]==true)	continue;
		//
		P[index]=x;
		hashTable[x]=true;
		GenerateP(index+1);//在hashTable[x]=true的情况下向后遍历,写到这一段后再写代码段1
		hashTable[x]=false;
	}
}
int main()
{
	n=4;
	GenerateP(0);
	system("pause");
	return 0;
}

模板2:

void dfs(现有状态)
	vis[现有状态]=true;
	if(达到目标状态)
		输出;
		千万注意:这里不加return
		因为如果加return,达到目标状态后就不能回溯
		不加return还有原因:目标状态是没有下一状态的,
		也就是说达到目标状态后,下面的for循环都会被continue;
	for循环
		写出下一状态;
		如果状态不符合则continue;
		dfs(下一状态);
	vis[现有状态]=false;//回溯
	

例题

蓝桥杯7段码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06-01
DFS(Depth First Search,深度优先搜索)是一种搜索算法,用于在树或图等数据结构中遍历所有节点。DFS 从起始节点开始,沿着一条路径一直遍历到底,直到不能再前进为止,然后返回上一个节点,继续遍历其它路径。DFS 可以用递归或栈来实现。 在 DFS 中,我们可以分为两种遍历方式:深度优先遍历(preorder)、后序遍历(postorder)。深度优先遍历从根节点开始,一直遍历到叶子节点,然后返回上一级节点,进行下一轮遍历。后序遍历则是遍历完子节点之后,再遍历父节点。这两种遍历方式都是基于递归实现的。 下面是一个使用递归实现 DFS 的示例代码(以二叉树为例): ```python class TreeNode: def __init__(self, val=0, left=None, right=None): self.val = val self.left = left self.right = right class Solution: def dfs(self, node: TreeNode): if node is None: return print(node.val) # 先访问根节点 self.dfs(node.left) # 再遍历左子树 self.dfs(node.right) # 最后遍历右子树 def preorderTraversal(self, root: TreeNode) -> List[int]: self.result = [] self.dfs(root) return self.result ```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 TreeNode 类来表示二叉树中的节点,其中包括节点的值、左子节点和右子节点。我们还定义了一个 Solution 类来实现 DFS 遍历,其中 dfs() 方法用于进行深度优先遍历,preorderTraversal() 方法则是用于求解前序遍历的结果。在 dfs() 方法中,我们先访问根节点,然后再递归遍历左子树和右子树,直到遍历完整棵树。在遍历各个节点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节点的值保存到一个列表中,最后返回即可。 当我们需要使用 DFS 遍历一棵树时,只需要创建一个 Solution 对象,然后调用其对应的方法即可。比如,可以使用如下代码来创建一棵二叉树,然后对其进行 DFS 遍历: ```python root = TreeNode(1) root.left = TreeNode(2) root.right = TreeNode(3) root.left.left = TreeNode(4) root.left.right = TreeNode(5) solution = Solution() result = solution.preorderTraversal(root) print(result) # 输出: [1, 2, 4, 5, 3] ```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首先创建了一棵二叉树,然后创建了一个 Solution 对象,最后调用其 preorderTraversal() 方法来进行遍历。遍历完成后,将遍历结果输出即可。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