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讲和大家讲到,自定义SQL是用个性化的开发去满足个性化的需求,而分析模型则是用共性的开发去满足个性化的需求。而分析模型的好处显而易见,通过分析模型来开发报表,更灵活、更高效,而且开发及运维的成本非常低。同时,通过举例也让大家看到,构建分析模型并不复杂。
今天我们再来讲一下分析模型中的战斗机——财务分析模型。对于很多IT开发人员来说,响应财务的需求,会感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财务分析的需求具备高度的专业性,毕竟人家4年才学一个会计专业,10年才可能做到CFO,想要理解财务的逻辑,难!想要理解并开发CFO的需求,那是难上加难!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财务分析的场景确实是很难,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在财务分析场景中,会经常出现余额、发生额两个指标,这两个指标从时间的维度来说,计算的逻辑是不一样的,余额是指截止到某个时间点的数据,而发生额,则是在某个时间范围内的数据总计。就拿我们的银行卡来说,4月初的时候,我卡里有500块,这个月吃了30天的方便面,每天10块钱,共花了300块,到月底的时候,卡里就只有200块了。这时,我们就可以说,期初余额是500(时间条件是等于4月1号),本月发生额是300(时间条件是从4月1号到4月30日),期末余额是200(时间条件是等于4月30号)。
大家理解了余额与发生额针对时间条件的计算逻辑不同,可能也觉得,这也没啥啊,注意点不就可以了吗?
但问题出在,很多财务比率的计算,这两个指标是要放在同一个报表中计算的。比如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额/资产平均总额,这里的销售收入就是发生额,平均资产则是(期初余额+期末余额)/2。
如果把难度系数按*号多少标识的话,那么,此时的财务分析难度为:★
我们接下来看,在财务分析中,针对余额或发生额,通常都要进行同比、环比、占比的分析,而针对发生额,则一般还要进行本年累计的计算,并且还要做本年累计同比、本年累计占比等分析。而且,这些字段对于财务分析来说,基本上都是标配。
还有,在财务分析中,一般都要针对预算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所以,看当期实际、当期预算、当期预算达成率、本年累计实际、全年预算达成率这些指标也是稀松平常。
财务分析难度:★★
另外,财务分析还有一个与一般的分析不同的是,财务分析会大量涉及到行与行之间的计算,比如销售分析,通常只针对列进行聚合或计算,其中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这一列/销售金额这一列。但行与行之间一般是不会进行计算的,比如按区域看销售数据,各区域之间的数据是独立的,不存在互相计算的关系。但在财务分析中就不一样了,行与行之间是存在计算关系的。比如损益表中,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收入,费用率=费用/收入。
奥威bi软件
说到这里,财务分析:★★★
还不止,我们继续。在财务分析中,涉及到的维度一般都是多层级父子维度。在分析时,通常希望按不同的层级折叠或展开,比如科目体系,有一级科目,二级科目甚至到5-6级科目;责任中心/部门/组织也是有多层级的,时间维度也是多层级的。那多层级的折叠与展开,又加大了难度。
财务分析难度:★★★★
以上这些如果单独来看,都不算可怕,可怕的是,这些难度会组合在一起,不同的维度与指标任意组合,排列组合的各种可能性就让难度指数级增加,这时上升到5颗星都不足以客观评价。
财务分析难度:★★★★★★★★★★
讲到这里,不论是IT开发人员,还是财务分析人员,都应该认同财务分析的复杂度与难度,绝对分析模型中的战斗机。
现在大家是如何来进行财务分析的呢?
刚开始,是通过财务软件自带的报表模块来实现。但,在这种方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