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换原理总结

本文详细介绍了通信网络的基本概念,包括交换、通信网的组成和基本功能,重点探讨了交换网络的结构、类型和性能。讨论了电话交换系统、分组交换路由器技术,如TST、BANYAN网络、MPLS和ATM,以及信令与协议,如七号信令系统。此外,还涵盖了移动交换系统,特别是GSM和GPRS的工作原理。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文章目录

一、交换概论

交换的概念

在通信领域中,所谓交换,就是在通信网上,负责在通信的源和目的终端之间建立通信信道传送通信信息的机制(控制)。

通信网的组成

三要素:交换设备、传输设备、终端设备

image-20210608101158836

通信网三对基本概念

image-20210608102220513

交换系统基本结构

image-20210608102333621

电信交换系统的基本技术

  • 互连技术:交换网络的拓扑结构、选路策略、控制机理、多播方式、阻塞特性、故障防卫
  • 接口技术:模拟用户接口、数字用户接口、模拟中继接口、数字中继接口
  • 信令技术:用户信令、局间信令
  • 控制技术:控制系统的结构方式、多处理机结构

电信交换节点的基本功能

  • 交换节点可控制的接续类型
    • 本局接续、出局接续、入局接续、转接接续
  • 交换节点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能
    • 能正确接收和分析从用户线或中继线发来的呼叫信号、地址信号
    • 能按目的地址正确地进行选路以及在中继线上转发信号
    • 能控制连接的建立与拆除

二、交换网络

交换网络的构成

交换的基本功能是在任意的入线和出线之间建立连接

image-20210608110100559

交换单元是构成交换网络的最基本的部件

image-20210608110704389

在交换系统中完成交换这一基本功能的部件就是交换网络(或交换结构 Switching Fabric),它是交换系统的核心。

交换网络是由若干个交换单元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控制方式构成的。

交换单元是构成交换网络的最基本的部件。

交换单元

基本概念

image-20210608182127981

分类
  • 按入出线的信息传送方向
    • 有向交换单元:当信息经过交换单元时只能从入线进、出线出,具有唯一确定的方向
    • 无向交换单元:交换单元的每条线即可入也可出

image-20210608182412160

image-20210608182426621

image-20210608182440315

  • 按入出线的数量关系

image-20210608182526168

  • 按入出线之间是否共享单一通路

image-20210608182714624

  • 按交换单元所接收的信号
    • 数字交换单元
    • 模拟交换单元
性能

image-20210608183913515

开关阵列

概念

在交换单元内部,要建立任意入线和任意出线之间的连接,就在每条入线和每条出线之间都各自接上一个开关,所有开关就构成了交换单元内部的开关阵列

image-20210608184646648

开关
  • 开关的位置:入、出线交叉点
  • 开关的表示: Kij (i 为入线, j 为出线)
  • 开关的状态:通、断
  • 开关的种类:单向、双向

image-20210608185114897

实现
有向阵列单元

image-20210608185516545

无向阵列单元

image-20210608185659790

image-20210608185738631

全连通和部分连通交换单元

image-20210608190144603

多路选择器

image-20210608190332805

特性
  • 容易实现广播功能
  • 从入线到出线具有均匀的单位延迟时间
  • 控制信号简单
  • 开关阵列适合于构成较小的交换单元(开关数反映了实现的复杂度和成本的高低)
  • 交换单元的性能依赖于所使用的开关

image-20210608190507917

空间交换单元

概念

空间交换单元也称为空间接线器(Space Switch),简称为 S单元 或 S接线器

基本结构

image-20210608191412485

  • S接线器的构成: 交叉点矩阵(开关阵列)、控制存储器(CM - Control Memory)
    • S 接线器所含 CM 数量等于入(出)线数
    • 每个 CM 所含有的存储单元个数等于入(出)线上的复用时隙数
    • 每个存储单元为 m 位 bit,且满足 N≤2m,其中N为接线器的入(出)线数。
  • 空间接线器的控制存储器控制每条输入复用线与输出复用线上的各个交叉点开关在何时打开或关闭。
  • 空间接线器控制存储器的数量等于输入线数或输出线数,而每个控制存储器所含的单元数等于输入线或输出线所复用的时隙数。
控制方式
输入控制方式

控制存储器按照输入复用线配置,即控制每条输入复用线上应该打开的交叉点开关。

image-20210608193017027

输出控制方式

控制存储器按照输出复用线配置,即控制每条输出复用线上应该打开的交叉点开关。

image-20210608193834342

特点
  1. 只完成空间交换,不进行时隙交换,即完成输入复用线与输出复用线相同时隙内信息的空间交换。
  2. 空间接线器按时分方式工作。空间交换单元的输入线和输出线都是时分复用线,交叉点矩阵的各个开关均按照复用时隙而高速接通和闭合,因而它按照时分方式工作。

时间交换单元

概念与一般构成

image-20210608194732034

相对于空间交换单元而言,时分交换单元的内部只存在一条唯一的通路,该通路由输入复用线上各子信道分时共享,通常人们根据时分交换单元内这个唯一的公共通路是存储器还是总线,将时分交换单元划分为两种类型:共享存储器型交换单元共享总线型交换单元

共享存储器型交换单元:

image-20210608195841570

共享总线型交换单元:

image-20210608195927615

  • 时间接线器(Time Switch),也称为 T 接线器,是一个典型的共享存储器型的交换单元,它的输入是一条同步时分复用线,输出也是一条同步时分复用线。下面我们也是具体了解时间接线器(共享总线型交换单元不做介绍)。
  • 基本结构:
    • 话音存储器(SM : Speech Memory):暂存话音的数字编码信息,每个单元至少 8 比特, SM 所含单元数等于输入复用线上每帧的时隙数。
    • **控制存储器:**单元数等于 SM 的单元数,设 CM 每个单元为 c bit, SM 的单元数为 n, 则有 2c=n, n 也就是复用线上的时隙数。
控制方式

对于时间接线器,通常按照其控制存储器存储的内容是输出话音在话音存储器中的存储地址,还是输入话音在话音存储器中的存储地址,把控制存储器对话音存储器的控制方式分为输出控制方式和输入控制方式。

输出控制方式

image-20210608202706600

在输出控制方式下,时间接线器入复用线来的信息按照时隙号顺序写入话音存储器相对于的单元中,即第 i 路时隙的 8 bit 话音存入话音存储器地址为 i 的单元。

通过例子理解:把入复用线上的 TS0、TS1、TS2、TS3 分别交换到出复用线上的 TS3、TS2、TS1、TS0

image-20210608204344114

image-20210608202350772

前半周期写入,后半周期读出(SM)

前半周期写入,后半周期读出(CM)

工作方式可以总结为:顺序写入,控制读出

输入控制方式

image-20210608202727060

在输入控制方式下,当入复用线上第 i 个时隙到来时,接线器从控制存储器第 i 个单元读出一个地址 j,该地址是话音存储器存储的 i 时隙信息的地址,随后接线器把输入复用线上第 i 个时隙的信息存储在话音存储器的 j 单元,对于出复用线来说,当第 j 个时隙到来时,话音存储器 j 单元的信息被顺序读出。

通过例子理解:把入复用线上的 TS0、TS1、TS2、TS3 分别交换到出复用线上的 TS3、TS2、TS1、TS0

image-20210608204440724

image-20210608202911411

前半周期读出,后半周期写入(SM)

前半周期写入,后半周期读出(CM)

工作方式可以总结为:控制写入,顺序读出

特性
  • T 接线器的控制存储器——交换控制表
  • 话音存储器和控制存储器的访问速度应满足一个时隙内各完成一次读写操作
  • T 接线器交换信息存在着时延, 时延最好的情况是入复用线上第 i 个时隙的信息要交换到出复用线第 i 个时隙, 时延最坏的情况是入复用线上第 i 个时隙的信息要交换到出复用线上第 i-1 个时隙。

交换网络

基本概念

交换网络是由若干个交换单元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和控制方式构成的网络。
交换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交换单元、不同交换单元间的拓扑连接控制方式

一般结构

image-20210608210047404

分类
单级和多级

交换网络按拓扑连接方式可分为:单级交换网络、多级交换网络

单级交换网络

单级交换网络是由一个或者多个位于同一级的交换单元所构成的交换网络,即需要交换的信息从交换网络入线到交换网络出线只经过一个交换单元,并且当同一级有多个交换单元构成时, 不同交换单元的入线与出线之间可建立连接。

image-20210608211210929

多级交换网络

多级交换网络通常称为多级互连网络(MIN : Multistage Interconnection Network),需要交换的信息从交换网输入端到交换网输出端需要经过多个交换单元。

如果一个交换网络中的交换单元可以分为 K 级,顺序命名为第 1,2,…,K 级,并且满足:

  • 所有入线都只与第1级交换单元连接

  • 所有第 1 级交换单元都只与入线和第 2 级交换单元连接

  • 所有第 2 级交换单元都只与第 1 级和第 3 级交换单元连接

  • 依此类推,所有第 K 级交换单元都只与第 K-1 级和出线连接

则称这样的交换网络为多级交换网络,或 K 级交换网络。

image-20210608212024782

image-20210608212012463

有阻塞和无阻塞

交换网络的阻塞是指从交换网络不同输入端来的信息在交换网络中交换时发生了对同一公共资源争抢的情况,这时在竞争资源中失败的信息就会被阻塞,直到这个公共资源被释放。

阻塞的两种情况: 内部竞争、出线竞争

image-20210608212835138

严格无阻塞网络

不管网络处于何种状态,任何时刻都可以在交换网络中建立一个连接,只要这个连接的起点、终点是空闲的,而不会影响网络中已建立起来的连接。

可重排无阻塞网络

不管网络处于何种状态,任何时刻都可以在交换网络中直接或对已有的连接重选路由来建立一个连接,只要这个连接的起点、终点是空闲的,而不会影响网络中已建立起来的连接。

image-20210608213528580

广义无阻塞网络

指一个给定的网络存在着固有的阻塞可能,但又可能存在着一种精巧的选路方法,使得所有的阻塞均可避免,而不必重新安排网络中已建立起来的连接。

单通路和多通路

单通路交换网络:任一条入线和出线之间只存在唯一的一条通路

多通路交换网络:任一条入线和出线之间存在多条通路

image-20210608213602068

时分和空分

时分交换网络:时分结构的基本特征是所有的输入与输出端口分时共享单一的通信通路,具有时隙交换功能。

空分交换网络:空分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可以在多对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间同时并行地传送信息,具有空间交换的功能。

CLOS 网络

概念

CLOS网络是指为了降低多级交换网络的成本,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交叉点数随入线、出线数增长较慢的交换网络,其基本思想是采用多个较小规模的交换单元按照某种连接方式连接起来形成多级交换网络。

通过例子来理解:要构造 100 X 100 的交换网络

image-20210611141900194

image-20210611142242549

image-20210609100424337

为了减少交叉点总数而同时具有严格的无阻塞特性,CLOS C. 很早就提出一种多级结构,推出了严格无阻塞的条件,这就是著名的 CLOS 网络。3 级 CLOS 网络应用广泛,除特别说明,一般 CLOS 网络也指 3 级 CLOS 网络。

一个 N X N 3 级 CLOS 网络的基本结构如下图,N 为入线、出线数。

image-20210609101021417

  • 一个 K 级互连网络, 第 k 级(1≤k≤K)有 rk 个交换单元(1, 2,…rk),第 j 个交换单元表示为 S (j,k),假设同一级的各个交换单元具有相同的入线数和出线数, 则 S (j, k) 的入线数可记为 mk,出线数可记为 nk
  • 如果一个多级互连网络的每个交换单元都与下一级的 rk+1 个交换单元有且只有一条连线, 则:nk = rk+1 , mk = rk-1
  • 满足上述条件的 3 级互连网络称为 CLOS 网络

image-20210611142801605

3 级 CLOS 网络无阻塞条件

严格无阻塞:任意入线到任意出线在任何情况下都可连接

3 级 CLOS 严格无阻塞网络条件:m ≥ 2n-1 或 r2 ≥ m1 + n3 - 1

推导过程如下:如果要确立一条从 a --> b 的信息交换通路,那么最不利的情况是:第 1 级与 a 相连的交换单元中除去 a 之外所有剩余的 n-1 条入线均处于忙状态,并且所有的 n-1 条输出线都连接到第 2 级不同的交换单元上;最后 1 级与 b 相连的交换单元除b以外所有的 n-1 条输出线也处于忙状态,并且对于第 2 级来说需要另外的 n-1 个交换单元,且这些交换单元都要有一条出线连接到与 b 相连的交换单元上。那么在最坏情况下,共需要 (n-1)+(n-1)=2(n-1) 个可供选择的第2级交换单元,这时为了确保链路无阻塞,完成 a–>b 的信息交换,至少还应存一条空闲链路,即中间级交换单元要有 (n-1)+(n-1)+1=2n-1 个。

image-20210609105502096

可重排无阻塞:只要对已有连接进行重排, 就能保证任意入线到任意出线可连接。

3 级 CLOS 可重排无阻塞网络条件:m ≥ n 或 r2 ≥ Max(m1, n3)

构造举例
构造无阻塞的 100 X 100 交换网络

其中 n=10,严格无阻塞时,应有 m ≥ 2n-1 = 19

image-20210609105958991

8 X 8 可重排无阻塞网络的构造

image-20210611145421662

image-20210611145440057

TST 网络

网络结构

TST 网络是电话交换系统中经常使用的一种3级网络,由两级 T 接线器与一级 S 接线器组合而成,能够完成不同复用线上的不同时隙内的信息交换。

image-20210609111127370

T 接线器:时分,采用 PCM

S 接线器:空分

  • 每一条 PCM 线路连接到一个 T 接线器,有多少条输入或输出 PCM 线路,就有多少个 T 接线器。
  • S 级的出入线数决定于两侧 T 接线器的数量,即等于输入输出线数。

image-20210609111506510

TST 交换网络结构如图,它具有 32 条双向时分复用线,且每条时分复用线上由 32 个时隙,编号相同的入线和出线共同组成一条双向时分复用线。TST 交换网络的第 1 级有 32 个 T 接线器,第 2 级为一个 32 x 32 的 S 接线器,第 3 级由 32 个 T 接线器组成,分别连在每一条输出线上。

在上图中,第 1 级 T 接线器采用的是输出控制方式,第 3 级 T 接线器采用的是输入控制方式(当然第 1 级和第 3 级的控制方式也可以调换),而对于第 2 级 S 接线器采用何种方式均可。

工作原理

1)双向通路的建立

交换网络一般建立双向通路(A–>B 方向和 B–>A 方向),为减少选路次数,简化控制,可使两个方向的内部时隙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通常可相差半帧,俗称反相法,即:

设:Nf = 一帧的时隙数
Na = A 到 B 方向的内部时隙数(任选一个入线 x 和出线 y 都空闲的内部时隙)
Nb = B 到 A 方向的内部时隙数(应用反相法求得)
则:Nb = Na + Nf / 2

2)阻塞特性

TST 网络完全无阻塞的条件:m(内部时隙数) = 2n(输入时隙数)

3)控制方式

第 1 级 T 接线器和第 3 级 T 接线器一般采用不同控制方式,第 2 级 S 接线器采用何种方式均可。

BANYAN 网络

基本结构

基于 banyan 的交换网络是具有多级结构的交换网络,它覆盖范围较广,包含许多子类。

L 级 banyan:任何输入到输出之间的通路都经过 L 级

规则 banyan : L 级 banyan 网络中,构成网络的所有交换单元都相同

矩形 banyan:规则 banyan 的每个交换单元入线数和出线数都相等

不规则 banyan:各个交换单元不全相同

banyan 网络由若干个 2 X 2 的最小交换单元(也称为交叉连接单元)构成,交叉连接单元是具有 2 条入线和 2 条出线的电子开关元件,有 5 种工作状态,如下图

image-20210609121205751

基本特性
树型结构特性

从 banyan 的任一输入端口引出的一组通路形成了二分支树,级数越多,分支越多,级数 k = log2N,N = 总入线数或出线数,即 2k=N

自选路由特性

自选路由,即给定出线地址,不用外加控制命令,就可选到出线。可以使用对应于出端号的二进制码的选路标签来自动选路。

image-20210609150243851

可扩展性(可规律构造)

banyan 的构成具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采用有规则的扩展方法将较小容量的 banyan 扩展成较大规模

构造方法如下:

已有 N X N 的 BANYAN 网络,需构成 2N X 2N 的 BANYAN 网络,则可用 2 组 N X N, 再加上一组 N 个 2X2 交换单元构成。将 N 个 2X2 交换单元的入线作为该网络的入线,将每个 2X2 交换单元的出线分别与第一组的 N X N 和第二组的 N X N 的相连, 2 组 N X N 的出线即为网络的出线。

构造举例

image-20210609151054297

image-20210609151132639

image-20210609151154632

image-20210609151236991

单通路特性

banyan 的任一入端到任一出端之间,具有 1 条且仅有一条通路。

内部竞争性

banyan 是具有内部竞争的有阻塞网络。

image-20210609151314691

解决内部阻塞
  1. 使用 排序 - banyan 网络
  2. 构造多通路
    • 可以通过增加多级交换网络的级数来消除内部阻塞。(已有证明,若要完全消除 N X N 的 banyan 网络的内部阻塞,至少需要 2log2N - 1 级。)
    • 对应一个输出地址有多条链路。
    • 可以增加 banyan 网的平面树,构成多通道交换网络。
BATCHER-BANYAN 网络

为了满足 banyan 网络的无阻塞条件,可以在 banyan 网络前加入排序网络——batcher 网络,构成 batcher-banyan 网络(B-B 网络)。

该网络也简称为 B-B 网,是由 BATCHER 排序网和 BANYAN 网组成,它成功地避免了 BANYAN 网络的内部阻塞,这是目前 ATM 交换机使用较多的一种网络。BATCHER 排序网是由 2X2 的比较器(BATCHER 比较器)构成的。

image-20210609152350844

image-20210609152752525

基于BANYAN的多通路结构

为了减少或消除 banyan 的内部阻塞,提高吞吐率,除了构成 B-B 网络之外,还可以构成基于 banyan 的各种多通路网络。

增长型banyan

image-20210609153722836

扩展型banyan

image-20210609153701991

膨胀型banyan

image-20210609153601679

多平面banyan

多平面 banyan 网络也称为复份型 banyan 网络

image-20210609153529157

BENES 网络

基本概念

benes 网络是著名的多通路网络, 具有可重排无阻塞的特点。

image-20210609154411762

K = 2log2N - 1

可以看出, Benes 网络实际上相当于两个 banyan(banyan与反转banyan)的背对背相连, 并将中间相邻两级合并为 1 级。 由于每个 banyan 有 log2N 级, 因此 Benes 网络共有 2log2N - 1 级。

可规律构造

benes 网络的构成也有一定的规律。 使用 2X2 交换单元的 N X N benes 网络的构成方法为:两侧各有 N/2 个 2X2 交换单元, 中间为两个 N/2 X N/2 的子网络, 每个交换单元以一条链路连到每个子网络;再将中间子网络按上述方法继续分解,直到中间子网络就是 2X2 交换单元为止。

image-20210609192434320

三、电话交换系统

电话交换机整机结构

image-20210609195341897

本地电话网

单局制电话网

image-20210615213714865

多局制电话网

image-20210615213751490

汇接制电话网

汇接方式主要有去话汇接、来话汇接、来去话汇接、主辅汇接等。

image-20210615213927148

去话汇接

image-20210615213935463

来话汇接

image-20210615214011108

来去话汇接

image-20210615214021771

主辅汇接

image-20210615214031565

交换机的基本功能和组成

  • 信号监视:识别外线状态变化、接收号码
  • 连接与控制:振铃控制、话音A/D、接续控制
  • 管理

image-20210609195608711

交换机的话路部分

电话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image-20210609201155410

  • 极性保护:交换机向用户提供直流电,该电路保证:无论外部 a、b 线极性如何,内部电路 c、d 的极性固定

  • 通话设备(送话、受话、 2/4 变换、消侧音)

    ——模拟话音信号通过用户线送给交换机

  • 转换设备(叉簧):挂机时,将外线与振铃电路接通,等待呼入;摘机时,将外线与拨号电路、通话设备接通。

    ——可通过直流回路的通断表明用户的摘挂机状态

  • 信号设备(拨号、振铃)
    ——振铃电路: 接受交换机送来的 25Hz 铃流进行振铃
    ——音频拨号电路: 每个号码为双音频组合,通过 DTMF 发号器送给交换机

用户电路功能

BORSCHT

  • 馈电 Battery feeding:向用户提供直流馈电电流,馈电电压 -48V
  • 过压保护 Overvoltage pretection:保证ab线上的内线电压在 0 ~ -48V 之间
  • 振铃控制 Ring control:控制是否向用户线发送 25Hz 铃流信号
  • 监视 Supervision:监视用户环路的通断状态
  • 编译码和滤波 CODEC&filters:模拟话音信号与 64Kbps 数字话音信号转换
  • 混合电路 Hybrid circuit:2/4 变换
  • 测试 Test:控制是否进行内外线的故障检测

用户模块

image-20210609204905010

  • 用户电路:每条用户线有一个用户电路,完成信号采集、动作驱动、话音传输等功能
  • 交换电路:用户及交换和话务集中(集中比为 2:1 或 4:1)
  • 收号器:接收用户的DTMF号码,各种交换机设计不同,收号器可能位于中央交换网络侧
  • 扫描存储器:接收各个用户电路的监视信息,送用户处理机
  • 信号分配存储器:接收用户处理机对各用户电路的控制指令,控制各用户电路继电器的动作
  • 用户处理机:与中央处理机协调控制用户电路和交换电路的工作
  • 通信电路(信号提取插入):负责收发用户处理机与中央处理机间通信的信息

数字交换和数字交换网络

数字交换
基本功能

实现任意两个用户间的语音交换。 即:任意母线上任意时隙间的交换

常用方法

共享存储器、开关阵列、共享总线,及其组合、级连网络。针对电话交换的业务特点,交换网络的控制方式上又有其具体特点。

数字交换网络
空间(S)接线器
  • 实现一个时隙内任意母线间的交换

image-20210609213615795

时间(T)接线器
  • 实现一条母线上的时隙交换(同步时分复用信号)

image-20210609213636669

T、S 组合型数字交换网络

image-20210609214304218

T 级联型交换网络

image-20210609214427964

串并复用与T接线器

image-20210611150959130

内部时隙与外部时隙的换算关系如下:

(外部时隙)PCMi 上的时隙 TSj <==> (内部时隙)TS号 j * PCM线总数 m + PCM号 i

数字交换机中的话路连接

20210616161235

image-20210609215656202

程控交换软件

image-20210609220324107

系统概述

特点

程控交换机运行的特点是业务量大,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高,因此程控交换软件要具有较高的实时效率,能处理大量的呼叫,而且能保证通信业务不间断。(实时性,并发性,业务不间断性,通用性)

组成
程序
  • 操作系统:实时,多任务
  • 呼叫处理:管理接口和网络资源,处理呼叫过程
  • 系统监视和故障处理:监视重要的软件模块和公用硬件设备,发现故障后进行相应处理
  • 故障诊断:故障定位;例行测试
  • 维护和运行:业务质量观察,业务变更处理,人机交互
数据
  • 局数据
  • 用户数据

呼叫处理原理

image-20210610105225844

本局呼叫处理过程

image-20210610105535952

image-20210610105554579

image-20210610105606962

呼叫处理的特点
  • 整个呼叫处理过程可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可以用一个稳定的状态来表示;
  • 整个呼叫处理的过程就是在一个稳定状态下,处理机监视、识别输入信号,进行分析处理,执行任务并输出命令,然后跃迁到下一个稳定状态的循环过程;
  • 两个稳定的状态之间要执行各种处理;
  • 在一个稳定状态下,若没有输入信号,状态不会迁移;
  • 相同的输入信号在不同的状态下会有不同的处理,并迁移到不同的状态;
  • 在同一状态下,对不同输入信号的处理是不同的;
  • 在同一状态下,输入同样信号,也可能因不同情况得出不同结果。
SDL(规范与描述语言)

image-20210615223159967
image-20210610145245585

image-20210610145315922

image-20210610145356204

image-20210610145408341
image-20210615223320267

输入处理(数据采集)

识别并接收外部的处理请求和信号(摘机信号、挂机信号、所拨号码和超时信号等),生成事件

对用户线、中继线、信令设备进行监视和信号识别,生成相应事件放入队列,供其它程序取用。大多属于周期级程序。

输入处理程序需要完成的功能主要用五个:

  • 用户线扫描监视:监视用户线状态是否发生了变化。
  • 中继线线路信号扫描:监视采用随路信令的中继线的状态是否发生了变化。
  • 接收各种信号:包括拨号脉冲、DTMF 信号和 MFC 信号等。
  • 接收公共信道信令。
  • 接收操作台的各种信号。
用户线扫描

image-20210610143637805

目的

检测和识别用户线上的摘机(直流回路接通)、挂机(直流回路断开)信号和用户拨号信号。

  • 摘机:线路状态 “断” (1) --> “续” (0)
  • 挂机:线路状态 “续” (0) --> “断” (1)

image-20210610142450211

周期

100 ~ 200 ms

摘挂机识别
原理

设程控交换机摘挂机扫描程序的执行周期是 200ms,那么摘机识别就是在 200ms 的周期性扫描中找到从 “1” 到 “0” 的变化点,挂机识别就是在 200ms 的周期性扫描中找到从 “0” 到 “1” 的变化点。

image-20210610142858451

程序流程

image-20210610143141380

群处理

目的:提高效率

image-20210610143358657

按组识别用户摘挂机流程

image-20210610143456164

DTMF 音频号码接收

image-20210610144120404

  • DTMF收号器
    输出数据:SP(1bit)–>0 :有号;1:无号
    Q1~Q4(4bits) ——BCD号码
  • 扫描目的:识别来号事件, 并读取号码。
    来号:SP状态“无号” (1) --> “有号” (0);
  • 扫描周期:16~20ms
  • 扫描原理

image-20210610144835007

分析处理(数据处理)

输入处理得到的各种事件(当前状态、输入信息、用户数据、可用资源等),交由分析处理程序分析,以决定下一步的工作。它没有固定周期,属于基本级程序。

状态分析

image-20210610151134072

去话分析、号码分析、来话分析

image-20210610151417763

image-20210610151445618

任务执行和输出处理

任务执行是指从一个稳定状态迁移到下一个稳定状态之前,根据分析处理的结果,处理及完成相关任务的过程。

  • 分配和释放各种资源,如对 DTMF 收号器、时隙的分配和释放
  • 启动和停止各种计时器,如启动 40s 忙音计时器,停止 60s 振铃计时器等
  • 形成信令、处理机间通信消息和驱动硬件的控制命令,如接通话路命令等
  • 开始和停止计费,如记录计费相关数据等
  • 计算操作,如计算已收号长,重发消息次数等
  • 存储各种号码,如被叫号码等
  • 对用户数据、局数据的读写操作

输出处理程序输出各种命令,完成具体的动作。有些属于基本级程序,有些属于周期级程序。输出处理主要包括:

  • 送各种信号音、停各种信号音,向用户振铃和停振铃
  • 驱动交换网络建立或拆除通话话路
  • 连接 DTMF 收号器
  • 发送公共信道信令
  • 发送线路信令和 MFC 信令
  • 发送处理机间通信信息
  • 发送计费脉冲等

任务分级和级间转移

程序级别程序功能启动方式响应速度
故障级故障识别和故障紧急处理硬件中断启动立即响应
周期级按一定周期进行的各种扫描和驱动时钟中断启动在严格时限内响应
基本级分析处理和各种无时限任务事件队列启动在一定时限内响应

image-20210610155328764

任务调度

image-20210610155547400

  • 周期级调度
    • 在单任务操作系统中, 可以利用时钟中断+时间表的方法调度周期级任务
    • 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中, 可以设置任务周期, 利用操作系统的调度机制调度周期级任务
  • 基本级调度
    • 在单任务操作系统中, 可以自己设计事件队列调度基本级任务
    • 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中, 可以利用操作系统的事件队列、 信箱等机制驱动基本级任务。

image-20210610160635405

呼叫处理能力BHCA

概念
  • 在保证规定的服务质量标准的前提下, 控制部件( 处理机系统) 在单位时间能够处理的最大试呼次数。
  • 以 “最大忙时试呼次数” 表示。 简写 BHCA
计算模型

t = a + bN

t(系统开销):时间资源的占用率。

a(固有开销):与呼叫次数(话务量) 无关的系统开销, 如:任务调度和扫描开销。

b:处理一次呼叫的平均开销, 包括操作系统部分和呼叫处理部分开销。

N:呼叫次数。

bN(非固有开销):处理所有呼叫的系统开销。

例题

image-20210610162316539

过负荷控制

到达的话务负荷超过交换局的设计能力时, 称过负荷。

  • 过负荷控制要求
    • 话务负荷超过设计能力 50% 时, 保证处理不低于 90% 设计能力的试呼。
  • 过负荷控制方法
    • 将呼叫源分成不同的等级, 限制低级源的呼叫, 优先高级源的呼叫。

image-20210610162530998

四、分组交换

路由器技术的发展

路由器工作原理

image-20210610164605211

image-20210610164621474

image-20210610164640922

M40交换机举例

Juniper Network 公司推出的 IP 交换机,可用于 Internet 的骨干路由器、以太交换机、 ATM 交换机等。

image-20210610165132296

结构

路由部件(JUNOS)

  • Internet 软件包,包括丰富的路由协议组件(OSPF、BGP4、 IS-IS 等)。
  • 根据路由协议更新路由表

路由查找部件(Packet Process)

  • 处理机级的 ASIC,与 JUNOS 软件相结合,使 M40 系统达到线速交换的水平。
  • 高速查找:最长匹配查找速度为每秒 40M 个路由,可支持 8*OC - 48 系统的线速路由查找。
  • 可编程:支持 IPv4、 MPLS、IPv6 和帧中继等多种协议。
  • 转发表自动更新: Routing Table 中的路由表更新后,自动刷新 Forwarding Table 的路由数据。

线路卡(Line Card)

  • 支持 SONET/SDH、ATM 和 DS3 等类接口 。

交换单元(Switch Fabric)

  • 40Gbps 的交换单元
  • 以共享存贮器为核心,配以适当的缓冲管理 ASIC 和 I/O 管理 ASIC,将每一个包分解成 64 字节的“块” (block)作为存贮、交换的基本单位
  • 通过“包通告”(Notification)进行交换控制。
包转发工作原理

image-20210610170012488

  1. 信息到达路由器的入线
  2. 线路卡按不同线路的帧格式提出净荷,并将校验正确的帧送入 I/O 管理 ASIC
  3. I/O 管理 ASIC 按不同的协议格式(IPv4 或 MPLS)提出 3 层的包,根据包的交换要求设置 “寻路关键字” ,并将包分段成 64 字节的块,一起送分布缓冲管理器
  4. 缓冲管理器将“块”轮流放入共享存储器
  5. 缓冲管理器根据块中的 “寻路关键字” 构造 “包通告” ,送寻路部件
  6. 寻路部件查找路由
  7. 寻路部件将包含了转发决定的 “包通告” 送缓冲管理器,缓冲管理器再将此包通告转发给输出端口的 I/O 管理器,输出端口的 I/O 管理器将所有的包通告排队,逐一处理
  8. I/O 管理器处理到某一个包通告时,通过缓冲管理器产生一个读 “块” 的请求,将数据块读出
  9. I/O 管理器将块重新组装成包,送线路卡
  10. 线路卡按线路要求将数据包作为净荷置入线路帧格式中,发出。

宽带综合数字业务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image-20210610171349408

基本特征
  • 端到端全数字连接
  • 提供多种业务
  • 统一的多用途接口
B-ISDN业务分类

image-20210610175418728

image-20210610175430791

image-20210610175652393

ATM基本原理

ATM——异步转移模式

image-20210610180058446

信元格式

image-20210610180440072

VCI / VPI

image-20210610180545902

ATM网络连接举例
  • 交换虚连接(SVC)
    • 由信令控制建立的连接,用户在传送信息前要建立连接,信息传送完毕则拆除虚连接。
  • 永久虚连接(PVC)
    • 由管理面控制建立的永久和半永久连接,用户在传送信息前不需要建立过程。

image-20210610180910776

image-20210611153639774

image-20210611153728139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

概念

  •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 MPLS 是一个可以在多种第二层媒质上进行标记交换的网络技术。它结合了第二层的交换和第三层路由的特点,将第二层的基础设施和第三层的路由有机地结合起来。
  • MPLS 是一种有效的封装机制,通过在 packets(IP packets, AAL5, frames)上使用标记 “Labels” 进行数据传递。
  • 同时可以支持多协议,也就是说它不仅可以支持多种上层网络协议,包括 IPv4、IPv6 等,而且可以运行于不同底层(ATM、FR、PPP)的网络之上,使得多种网络的互连互通成为可能
  • 当分组进入网络时,要为其分配固定长度的短标记,并将标记和分组封装在一起,在整个转发过程中,交换结点仅根据标记进行转发。
基本模型
  • MPLS 是一种结合分组路由和电路交换的混合模型

image-20210610182432368

  • 使用固定长度的标记表示转发信息,使用精确匹配算法进行转发判决,故称标记交换
技术思路和特点

image-20210610182547940

  • 采用精确地址匹配方法进行寻址
  • 路由选择和数据转发分开进行
  • 以路由判决为基础,先使用相关协议为信息流建立虚连接,分组按分配的标记为基础进行转发
与传统IP交换比较
  • 传统IP交换:路由选择与数据转发同时进行,是无连接的
  • MPLS技术:路由选择和数据转发分开进行,是面向连接的

MPLS的交换原理

基本思想

边缘路由,核心交换

image-20210610184145633

网络结构

image-20210610184215959

  • MPLS 标记边缘路由器(LER : Label Edge Router):位于 MPLS 网络边缘,与其他网络或用户相连
  • MPLS 标记核心路由器(LSR : Label Switching Router):位于 MPLS 网络内部
  • 标记交换路径(LSP : Label Switching Path):MPLS 网络为具有一些共同特性的分组通过网络而选定的一条通路,由入口的 LER、一系列 LSR 和出口的 LER 以及它们之间由标记所标识的逻辑信道组成。
  • 标记转发协议(LDP : 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
  • 转发等价类(FEC : Forward Equivalence Class):FEC 是一组沿相同路径、有相同处理过程的数据分组。同一 FEC 具有相同的 Label,走相同的 LSP。
  • 标记信息库(LIB : Label Information Base):保存转发一个打标分组所需要的信息
基本交换原理
  • 建立连接
    • 通过 LDP 等协议,在 LSR 和 LER、LSR 和 LSR 之间完成标记信息的分发,形成与 FEC 对应的LSP路径
  • 数据传输
    • 入口 LER 接收分组,完成第三层功能,判定分组所属的 FEC,并给分组加上标记形成 MPLS 标记分组
    • LSR 依据分组上的标记以及标记转发表通过交换单元对其进行转发,不再进行任何第三层处理
    • 出口 LER 将分组中的标记去掉后转发至目的地
  • 拆除连接
    • 取消标记, 释放 LSP

标记分配过程

标记分配协议

用于分配 Label,建立 LSP

  • LDP——普通标记分配协议
  • CR-LDP——限制路由的标记分配协议
  • RSVP Extension——扩展的资源预留协议
标记分配过程(LDP)
  • 发现相邻的 LDP 对等体:使用 UDP 广播,发现相邻 LSR
  • 建立 LDP 会话:相邻 LSR 间建立 TCP 连接,并建立 LDP 会话
  • 建立 LSP:标记由下游 LSR 分配,并沿 LDP 会话通知上游 LSR
标记分配方式

image-20210610192526732

标记分配路由器

组成

image-20210610192904464

  • 标签转发信息库 LFIB

    • 由路由判决模块创建,保存于转发模块中,供转发打标分组使用。

    • 包括多张表格

      NHLFE——下一跳标签转发表目

      ILM——输入标签映射

      FTN——FEC 到 NHLFE 的映射

image-20210610193543187

  • 路由判决模块
    • 通过与其它LSR/LER交互路由协议创建LFIB表目
    • 在与一个FEC相关联的路由被删除或下一跳信息改变时,删除或更新相应LFIB表目
  • 转发模块
    • 转发功能框图

image-20210610193239013

标记交换路由器 LSR
  • 运行传统 IP 选路协议,完成路由控制功能,更新和维护路由表
  • 运行 MPLS 控制协议,以与邻接设备协调FEC/标记的绑定信息
  • 建立和维护标记转发表 LIB,支持标记交换
  • 可以利用传统交换机扩充 IP 选路,或将一个传统路由器升级支持 MPLS
标记边缘路由器 LER
  • 连接 MPLS 域和非 MPLS 域以及不同 MPLS 域
  • 与内部 MPLS LSR 交换 FEC / 标记绑定信息
  • 确定业务类型,进行FEC划分
  • 给分组加标记或删除标记
  • 传统 IP 选路功能
  • 实施 QoS 管理,接入流量工程控制

五、信令与协议

概念

电话通信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呼叫建立、通话、呼叫拆除。在呼叫建立和呼叫拆除过程中,用户和交换机之间、交换机和交换机之间都要交互一些控制消息,以协调相互的动作,这些控制消息称为信令

信令过程举例

image-20210610202009049

用户信令:

  • 用户信令是用户和交换机之间的信令,在用户线上传送。
  • 模拟用户信令:主要包括用户向交换机发送的线路状态信令和地址选择信令,交换机向用户发送的铃流和忙音等音信号。用于PSTN。
  • 数字用户信令:通过消息的形式传送以上信息,用于ISDN用户。例如: DSS1, DSS2。

局间信令:

  • 局间信令是交换机之间(市–市、市–长、长–长)、交换机与网管中心、数据库(HLR、VLR)之间的信令。在局间中继线上传送,用来控制呼叫接续和拆线,以及与通信网管理和维护相关的信息。

随路信令方式

  • 呼叫接续过程中的各种信令均在该呼叫所占用的话路中传送(或信令通路与话路存在对应关系)

image-20210610203307625

公共信道信令方式

  • 信令通路与话音通路分开,且一条信令通路可以为多条话音通路服务
  • 信令传送速度快、信号容量大、可靠性高;
  • 不仅可以传送与电路接续有关的信号,还可以传送各种与电路接续无关的传令信息;
  • 具有改变或增加信令的灵活性,便于开放新业务。

image-20210610203349698

中国七号信令系统(No.7)

特点

  • 共路信令系统
  • 信令传送模式——统计时分复用,数据报方式
  • 话路与信令通路分离
  • 信令消息中要包含识别该信令所对应的话路的标记信息
  • 需要单独的导通测试
  • 需要备用设备,保证可靠性

信令通路与话路的分离为信令网的产生和独立提供了技术基础

协议栈

image-20210614192345852

公共的消息传递部分

image-20210615103731556

用户部分(重点TUP)

电话用户部分 TUP:提供电话呼叫的控制信令,完成电话呼叫接续和控制;处理 SIF 中的 CIC,H0 H1 和信令信息。

image-20210615104151344

TUP 消息类型

image-20210615104507389

  • 前向地址消息(FAM)
    • IAM:初始地址消息。
    • IAI:带附加信息的初始地址消息。
    • SAM:后续地址消息
    • SAO:只带一位号码的后续地址消息
    • GSM:一般建立消息
  • 后向建立消息(BSM)
    • GRQ:一般请求消息
  • 成功的后向建立消息(SBM)
    • ACM:地址全消息,表示被叫空闲,呼叫建立成功
  • 不成功后向建立消息(UBM)
    • SLB 市话忙
    • STB 长话忙
    • CGC 电路群拥塞
    • SEC 交换机拥塞
  • 监视消息(CCM)
    • 正常呼叫结束时电路释放监护消息(RLG)
  • 呼叫监视消息(CSM):
    • ANC 被叫应答、计费消息
    • ANN 应答、免费
    • CLF 前向释放
    • CBK 后向释放
    • CCL 主叫挂机
      image-20210615104700509

image-20210615104716353

image-20210615104730583

信令网

信令网与通信网

信令网逻辑上独立于通信网, 专门用于传送信令的网。 是现代通信网的支撑网。物理上可以独立于通信网, 也可以与通信网融为一体

image-20210610204620806

信令网组成
  • 信令点(SP)和信令转接点(STP)—— 提供 No.7 信令的通信网节点。通常就是通信网的交换节点或处理节点,如:交换局、网管中心、数据库、智能网业务控制点等。
    • 信令源点
    • 信令目的点
    • 信令转接点 —— 独立的/综合的
  • 信令链路
    • 连接各个信令点,传送信令的物理链路。通常就是通信链路的一部分。可以是光纤、微波、PCM 电缆线路等。
    • 链路组:一束信令链路构成一个 “链路组” 。一个链路组常常包括所有并行的信令链路。

image-20210610205218840

信令网结构
  • 国际网
    • 国际网与国内网的 No.7 标准可以不同,国际接口局完成转换
  • 国内网
    • 长途网 —— 三级
    • 本地网 —— 二级
我国的信令网的3级结构示例
  • 第一级为高级信令转接点 HSTP,负责转接它汇接的第二级 LSTP 和第三级 SP 的信令消息。HSTP 采用独立型信令转接点设备。
  • 第二级为低级信令转接点 LSTP,负责转接它所汇接的第三级 SP 的信令消息。 LSTP 可以采用独立型信令转接设备;也可以采用与交换局合设在一起的综合式信令转接点设备。
  • 第三级为信令点 SP,它是信令网传递各种信令消息的源点或宿点,由各种交换局和特种服务中心,如业务控制点 SCP、网管中心 NMC 等组成。

image-20210610210300949

信令网路由选择

image-20210610210359759

信令工作方式和消息传递

image-20210615193939552

image-20210615193957427

image-20210615194009643

SIP协议

略,通过抓包实验理解

image-20210620213541890

image-20210620213459525

六、移动交换

漫游指的是用户于原先申请的电信公司所提供服务的网络以外,在其他电信业者甚至是国外的电信业者所提供的电信网络范围使用语音通话、数据传输等电信服务,以使通讯可以保持而不中断。

切换(又称越区切换过区切换)是指移动台在通话过程中从一个基站覆盖区移动到另一个基站覆盖区,或是由于外界干扰而切换到另一条话音信道上的过程。

GSM

GSM 采用电路方式,提供 9.6/14.4kbps 的数据业务,但一个用户只能分配一个信道

结构

移动台 MS

是移动客户设备部分,分为手持机和车载台。包括移动终端(ME),和手机客户识别卡(SIM),即 SIM 储值卡。

无线基站子系统 BSS

由移动交换中心 MSC 控制,与 MS 进行通信的系统设备。主要完成无线发送接收和无线资源管理等功能。

  • 基站控制器 BSC
  • 基站收发信机 BTS
交换网络子系统 NSS

主要完成交换功能和客户数据与移动性管理、安全性管理所需的数据库功能。

  • 移动交换中心 MSC:对位于本 MSC 控制区域内的移动用户进行通信控制和管理。
  • 归属位置寄存器 HLR:用来存储本地用户位置信息的数据库。
    • 即使用户漫游到 HLR 所服务的区域外, HLR 也要登记由该区传送来的位置信息。
    • 保证当呼叫一个移动用户时(不知它处于哪一个地区),均可由该移动用户的 HLR 获知它当前处于哪一个地区,进而建立起通信链路。
  • 访问位置寄存器 VLR:存储来访用户位置信息的数据库。
    • 当移动用户漫游到新的 MSC 控制区时,向该地区的 VLR 申请登记。
    • VLR 从该用户的 HLR 查询有关参数,给该用户分配一个新的漫游号码(MSRN),并通知其 HLR 修改该用户位置信息,准备为其它用户呼叫此移动用户时提供路由信息。
    • 如果移动用户由一个 VLR 服务区移动到另一个VLR服务区时,HLR 在修改该用户的位置信息后,还要通知原来的 VLR,删除此移动用户的位置信息。
  • 鉴权中心 AUC
  • 设备标志寄存器 EIR:存储移动台设备参数的数据库。
操作维护子系统 OMC

主要是对整个 GSM 网路内各种部件进行功能监视、状态报告、故障诊断和设备管理。

网关交换中心 GMSC

负责移动交换网络与固话网络(PSTN)的互联互通,需要进行呼叫接续控制(信令控制)和话音转发。

GPRS

GPRS 按需动态占用资源,速率可达 171.2kbps

逻辑信道新增分组数据信道 PDCH,即采用电路交换 + 分组交换

image-20210620194241471

GGSN : 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起网关作用,功能类似 GMSC,提供 GPRS 和多种不同的数据网络的互连

SGSN : Service GPRS Support Node,记录移动台的当前位置信息,对其进行鉴权、移动性管理和路由选择,功能类似于 GSM 中的 MSC / VLR

PCU : Packet Control Unit,负责移动分组数据的组装和拆解

GPRS :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PDN : Packet Data Network

七、新一代交换控制技术

NGN

image-20210620144531336

( 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 (卞佳丽 着)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课后答案.pdf )答:在任意的入线和出线之间建立连接,并将入线上的信息分发到出线上去。 9.分别说明什么是集中型、分配型、扩散型交换单元?什么是有向交换单元和无向交换单 元? 答 集中型:入线数大于出线数〔AM) 分配型:入线数等于出线数〔MN) 扩散型:入线数小于出线数(MN) 有向交换单元:信忘经过交换单元时,只能从入线进,出线出,具有唯一定的方向。 无向交换单元:若将一个交换单元的相同编号的入线和出线连在一起,每一条都既可入 也可出,即同时具有发送和接收功能。 10.交摸单元的性能指标有哪出?各自含义是什么? 各 1)容量:交换单元所有入线可以同时送入的总的信息量 2)接口:即交换单元自己的信号接口标准 3)功能:点到点动能、同发功能,播功能。 4)质量:包括文换单元完成交换功能的况和信息经过交换单元的损份 11.开关阵列的主要特性是什么? 答 1)因为每条入线和每条出线的组合都对应着一个单独的开关,所以,在任何时间,任 何入线都可连至任何出线。 2)一个交叉点代表一个开关,因此通常用交叉点数目表示开关效日。开关阵列适合于 构成较小的安换单元 3)一列开关只能有一个处于接通状态。如果不需要同发和厂插功能,也可垄制一行开 关只能有一个处于接通状志。 4)山于开关是开关阵列中的唯一部件,所以交换单元的性能依赖于所使用的开关。 5)开关阵列具有控倒端和状态端。 12.S接线器有哪两种工作方式? 答:输入控制方式,输出控制方式 13.试比较共享存储器型交换单元和总线型交换单元的异同 不同点 答 不同点: (1)结构不同。共享存储型交换单元以存储器作为核心部件,而总线型父换单元的一 结构包括入线控制部伻、出线控制部件和总线三部分。 (2)工作方式不同。共享存储型交换单元的工作方式有两种:A.入线缓冲:B.出线缓 冲。总线型交换单元的各部們功能特点如下 凡.入线拉制部件接收入线信号,进行相应的格式变換,放在缓冲存贮中,并在 分配给该部的时赋上把收到的信息送到总线上。 B.出线控制部件检测总线上的信号,并把属于自己的信息读人一个缓冲存储器 中,进行格式变换,镳后山出线送出,形成出线信号 C.总线一股包括多条数据线和控制线 D.总线时隙分配要技一定的就则。 相同点:两者都可以对三种时分复用信号进行交换,只不过具体实现方式不同 14.T线有哪两种工作方式? (1}顺序写入,控制读出<抢出控制> (2)拦制与入,萬序读出<输入控制> 15.为什么说数字交换单元(D3)既能进行时间交换,又能进行空间交换? IS由16个交换端口构成,每个交換端口接一条双向PC链路,端口之间的交换就是 PC链路之间的交换,即空间交换。每个口上PM链路上的时隙交接就是时间交换。 16.什么是多级交换网络? 答 多级交换利络山多级交换单元构成。 如果一个交换树络中的交换单元可以分为级,顺序命名为第1.2、·级,并且满足: (1)所有的入线都只与第1级交换单元连接: (2)所有的第1级父换单元都只与入线和第2级交换单元连接 3所有的第2级交换单元都只与第1级交换单元和第3级交换单元连接 4)依此类推,所有的第K级交换单元都只与第E一1级交换单元和出线连接 则称这样的文换闷络为多毁交換络,或K緩交换网络。 17.有一空问接线器,有8条入线和8条出线,绵号为0-7,如下图所示,每姦出、入线上 有256个时隙,拉側存储器乜如图所示。现在要求在时隙8接通M点,时赋17接通B 点,试就箍入控制和蝓出控骯两种情况,在控制存擗的间号处填上相应的数字(根据 需要填,不一定都填满) 0 l 答 IT 着入控刮 曾出控剀 18.有一时问接线器,如下图所示,设话音存储器有256个单元,罗进行时隙交换 TS8→T335,试在间号处填入适当数字。(分输入控制和输出控制两种情况) 暂 话器 55 入控刮 出控 19.时隙交换如下图所示,输入侧T接线番采用输入控制方式,输出侧T接线器采用输出控 制方式,每条复用线上有512个时隙:;S接线器有32条出入线,采用输出控制方式,现 要求复用线I0上的T2与复用线I31上的TS511进行交换。试图填写:①sM S、CML、CB、CMC的容量是多少,即各需要多少单元? ②填出在上述控方式的情况下,相应存储中哪一个单元应填入什么数? H IS1 Ik1 aLL alL IESLL N7 SLL SLL 20.说明模拟交换、数字交换、布控交换和程控攵接的基本概念 答 谟拟交換:就是对拟信号进行交换的文换方式,如步进制、線横制等都属于模拟交换 设备。对于电子交换设备来说,属于模拟交换系统的有空分式电子交换和脉幅调制(PM) 的时分式交换设备 数宁交换:这是对数字信号进行交换交换方式,首最常用的数字信号为脉冲编码调制 〔P)的信号和对P信号行交换的数宁交换设备 布控交溴:即布线逻辑控制交换(简称布控交换)这种父换方式中,交换系统的控制 部分是用凱械(例如继电等)或电子元件做在一定的印制板上,通过机架布线成。这种 交换系統的控制部件不好史改、灵活性小。 程控交换:即存财程序控制交换(简称程控交换),这是用计算机控制的交换方式。采 用的是电子计算机中常的“存贮程序控制”方式。它把名种控制功能、步骤、方法绵成程 序,放入存财器,通过运行存贮内所存贮的程序来控制整个交换工作 21.交换系统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连諓功能、信令功能、終端接口功能、控制助能 22.控数字交换机基本结构包含哪儿部分,并简述它们的作用? 答: 连接設备:在处理机的控制下,建立任意两个終端间的连接 控制設备:即处理机,对连接设备和信令设設备的控制呼叫控制。 信令設备:发送、接收呼叫建立过私中的各种信令。 终接口设备:是交换机与外界连接的部分。 23.程控交换机控制设备的处理机的两种配置方式及其特点? 答 1)集中挡制方式 这科控制方式的交换积貝配备一对处理机(称中央处理机),交换机的全部控制 工作都山中央处理机来承扭。 这种控制方式功能的改变一都在软件上进行,比较方便,但是由于软件包要包括 各种不同特性的功能,规模庞大,不便于管理,而且易于受到破坏。 2)分散控制方式 所诮分散控制,粒是在系统的给定状态下,每台处理机只能达到一部分资源,和 只能执行一部分功能。又分为单级多机系统,多级处理机系统和分布式控制三类 这种控制方式可史好地适应碇件和软件的模块化,比较灵活,适合于未来的发展, 出故障时影响小 24.CITT在电路交換系统中规定了哪几类接口及各类接口的作用? 答 1)中继側接口:即至其它交换机的接口,Q.511规定了连接到其它交换机的接口 有三种: 轟掇口:数字接口,逍PCM一次群线路连榜至其它交换机 B接口:数宇接口,通过PCM二次群线路连接其它交换机。 C接口:模拟中继接口,有二线和四线之分。 用户便接口,包括 漠拟用户接口Z:樸拟用户接口是程控父换设备连接模拟话机的接口电路,也 常称为用户电蹄(LC)。用户电跻实际上是模拟电路和数宁电路间的接口 歜宁用户接口W:数宇用户线接口是数宇程控交换系统和数字用户终端设备 之间的接口电蹄。 3)操作管理和维护(0A)接口: 用于传递与操作和维护有关的息。 25.模拟用户接口电路有哪些功能? 答: 程控交换机中的用户电蹄功能主要可归納为 BORSCLL这七项功能,即 B!馈电 01过压保护 R!振铃 s:监视 C:綰译码和滤波器 I:涇合电蹄 T:测试 26.模拟中偺接口与模拟用户接口有什么区别?完成哪些功能? 答:应用范围不一样: 模拟用户接口是社控交挟设备连接模拟话杌的接口电路,实际上是樸拟电和数宁电路 间的接口ε而模拟中繼口是用于连接模拟中緒线的接口,常用于长途交换和市内交换中继 线连接 模拟中繼接口完成的功能: B:饿电 0:过压保护 S:对线路信令的监视 C:紡译码和滤波番 I1混合电路 T:测试 27.数宇中接口电路完成哪些功能? 答:数字中接口主要完成三方面的功能:信号传输,同步、信令变换。与用户电路的 BORSCI功能相对应,数宇中继接口的功能也可概括为GA2PMC⑩能,即: G:帧码发生 A:帧定位 Z:连零抑制 P:码型变换 A!告警处理 C:时钾提取恢复 I:顿同步 0:信令捅入、提取 28.数宁多類信号如何通过数字文换网实现发送和接收的? 答 发送: 采用和辔遍话音信号一样的处理方沄或采用链珞半永久连方式(即按照颅先指定的 内部时隙,将信号音定存储到次级T的话音存储器SM中,当某用户需要听某种信号音 时,在该用卢所在时赋读出即可) 接收:山数字信号接收器接收。 29.简述程控交换建立本局通话时的呼叫处理过程。 答 主叫用户A摘机呼叫 2)送拨号音,准备收号 〔3)收号 4)号码分析 〔5)接至被叫用户,测试并预占空闲路山 〔6)向被叫用产長铃 7)被叫应答通话 8)话终、主叫先挂机 9.被叫先挂机 30.呼叫处理过中从一个状态转移至另一状态包括將二种处理及其处理内容? 答 1)输入处理:收集话路设备的状态变化和有关信息。 〔2)内部处理:混据输入信号和现有状态进行分析、判别、然后决定下一步任 务 〔3)输出处理:完成话路设备的动,如接通或释放交换网中的通路,启动或 释放某话路设备中的继电誉或改变控制电位,以执行据铃、发码等功能 控制泵统的一般逻辑结构包括哪儿部分? 答: 接口存储番和主处理器三部分 32.垄制系统的电路结构组成奶何? 答:接口、存储器、总线、CPU 33.呼叫处理件主要包括哪些程序?它们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答:膾入处理的扫描序:识别并接受从外部输入的处理谤求和其它有关信息。 内部处理的号码分析栏序:根据输入信号和现有状态进行分析、识别,然后决 定下一步任务。 内部处理的路山选择私序:根据号码分析的结果,进行相应的路山选择 内部处理的通路选择程序!根据已定的入端和出端在交换网络上的位置(地址 码),选择一条空闲的通路。 输出处理的交换闷络驱动程序:输出处理机的输出信息找行内部任务或动相 关硬件设备 34程控父换机软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有哪几部分红成? 答:特点 (1)规模大 2)实时性 3)多道程序并行处理 4)可靠性要求 組成:运行软件系统和支持软件系统 35.简述栏控交換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答!租控交换机的操作系统主要完成以下功能 内存管理、程序调度、程序间的通信、处理机间的通信(在多处理軏交换系 统中)、时间服务、出铅处理等 36.为什么程序划分若干级别?一散分为几种类型的级别,各采取什么方式激活? 答:程序分级的原因: 为了满足各软件组成部分的实时性要求,程序划分为若干级别。级别的划分随用 户的实时性要求高低而定 程序的分级: 程序划分为若干级别。从总的来说,典型的划分为故隆级、时钟级〔或周期级)和基 本级。其中,故障级山故障中断君序激活:时钟级通常由时间表启动时钟级程序:基本级是 在时钟级私序执行完卡后才转入执行的,通常以先来先服务的队列方式执行。 37.时间表山哪几部分红成?它是如何对时钟毁程序进行管理的? 答:时间表的组成: 计数酱、时间表、屏蔽表和转移表。 时间丧实质是一个拽行任务的调度表,它通过靚定各时钟级程序的执行周荆和执 行时间,和屏蔹丧一起按规定谜度各时钟级程序 38.什么是班CM?试写出它的估算公式 答 BICA的概念: A是忙时试呼次数的英文缩写,它用来衡量控制设备的呼叫处理能力,是 评价一台交換系统的设计水平和服务能力的一个章要指标 BICA的估算: 通常用一个线性模型怗算处理机的时间开销t t=ALBaN 上式中:A:是与话务量无关的开销,而与系统容量等固定参数有关 B:是处理一次呼叫的平均时间开销: N:为一定时间内各种呼叫接续的总数,即处理能力值(BC 39.电路交换系统中的数据类型是如何划分的? 答:电路交换系统中的数据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即动态数据和半固定数据 1.动态数据 呼叫处理过私中有许多数据需要暂存,而且不断地变化。这些数据称为动态数 据。 40.半固定数据 相对于动态数据而音,半定据是基本上鬥定的薮据,但在需要时也可以改 变 41.设某私控交换机需要6种时钟级私序,它们的热行周期分别为: A程序 85 D程序 B序 16ms E程序 C温序 现假定处理机字长为8位,男求设计只用一个时间表来控制这些时钟进行的 执行管理程序 1)从能适应全部时钟级程序的周期出发,就定出该机采用的时钟中断周期。 (2)设计出上述程序的全部启动控制表格。 (1)根所要执行的程序,最小周期为8s,故该机应采用8mg时钟中断周期。 2)分析: 时间表:从所要执行的程序看,最小周斯为8ms,最大周期为96m,故时间表 有12(96/8)个单元,即12行,字长16,即每一行有16位。 时间计数:时间计数器是每8m加1,也就是说,时钟级中断的周期为8mg 屏蔽表:根据需要设定 根据以上分析,上述程序的全部启动控制表格设计灯下: 时計甚 江配°°"° 判学入 当,根据时间表的填与规则,你还可以有多种填写形式 42.什么是数据通信?数通信系统山哪些部分构成?
评论 1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