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考研数学】张宇30讲,如何搭配基础题?

推荐汤老师的1800题

汤老师的1800题几乎是考研学生用的最多的一本习题集了,这本书主要原因就是真的很基础,在题型上中规中矩,很利于在基础阶段时用来巩固基础,因为题目比较多,而且重复类型的习题也有一些,可以用来很好的把基础打牢。当然,如果觉得自己某一部分已经掌握好了,就不需要把这一章节所有题做完了。我认为1800题是最适合基础阶段的练习。

在做1800题期间也可以夹杂着660题一起做,这样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会有所保证。

做完上面的这些复习后,我还推荐【知能行考研数学】这个网站,它能帮助你查漏补缺,能很好的帮你克服自己的薄弱点,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相信你的基础一定会相当扎实。

我本科双非一本,考计算机22408,一战上岸。上岸全靠数学,四门公开课里数学考得最好135!

附上我的考研成绩单

我的本科高数基础可以说是非常差,大一上的时候期末卷子分数才62分,大一下居家网课,因此我的高数可以说一片空白 。。。

但数学零基础并不影响我考研数学拿高分啊!所以大家不要担心本科基础差考研学不好这种问题,我的数学备考经验应该适用于大多数普通人。

一年的备考,我虽然也踩过坑,走过弯路,但摸索出来的方法,最终结果证明是有效的!

前期的弯路

一月份的时候,跟着幽默诙谐的张宇老师,我开启了我的考研数学之旅~

当时的我看视频非常愉快,张宇老师上课讲解的题目,一听我就觉得我会了!so easy~

然而,书上的课后习题,我却大部分不会。我在听完张宇老师的课后,自己独立写张宇老师上课讲解的题目,发现我根本没有思路!

跟着张宇老师的解题方法,我又觉得这题目不过如此!但我自己独立写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到张宇老师上课讲的方法。

就这样,我安慰自己,张宇老师讲解的有一些题目有些难度,我还没有掌握,不如先好好听课,打好基础!

一看就懂,一做就懵!?

我努力调整了听课方法,听课时对于老师推导的公式,自己跟着老师在草稿纸上一起计算,老师讲的每道题也一定自己跟着写一遍,课后把上课讲的题目也自己再独立做一遍,遇到卡壳的地方就再仔细看看老师的讲解。

但是当我开始真真正正的独立刷题,很快就面临血淋淋的现实 -- 不会做!认真学了,还是不会做!!

因为听老师上课仅仅是被动的听,做题仅仅是模仿的做,虽然很舒服,但是那些知识点从我们的脑海中过了一遍就走了,没有留下任何印记。

结果就是一遇到新的题目,还是卡壳,稍有变化,就没有思路。

我发现导致“一看就懂,一做就懵”的问题关键应该在于:

数学的解题能力是有底层逻辑的:任何一道考研难度的题都包含了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应用。一个掌握不好的薄弱点就能把你卡的死死的。

当时我知道了【知能行考研数学】这个备考网站,可以免费测试各个章节的掌握程度,查找自己的薄弱点,就决定试一试!

知能行考研数学

我从自己最有信心的函数极限入手,刚开始还想着肯定可以轻松通关到等级二,结果很快就败下阵来,知能行很快就发现了我的薄弱点,它根据我做错的题,一步一步分析我不会的知识点在哪里,然后根据我不会的知识点进行训练

我当时的薄弱点是对泰勒公式的使用掌握不好,知道要展开,但展开到第几项就糊里糊涂。例如这道求极限的题,第一次写我就错了,这道题里cosx 和后面的 cos2x,cos3x相乘时要如何展开,就不知道如何处理了。

当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知能行答案非常详细,一步一步引导我泰勒展开到第几项。

当我写对正确的题后,系统还会出几道相同知识点的题目,来判断我是否真的会了这个知识点!

这个功能简直太好用了,要知道我平时自己写习题册的时候,错误的题目对着答案看懂 就完事了,根本没想过我到底会不会这个知识点。

让我惊讶的是它居然彻底地教会了我泰勒到底怎么用,从前的我,懵懵懂懂,一知半解,根本不知道泰勒要展开到几次项,能否做对全看运气,经过知能行的训练后,拿着泰勒的我打遍极限无敌手啊!

这么精确高效的查找薄弱点是自己复习做不到的,因为自己归纳错题是很难准确的找出最根本的薄弱点,结果就是常常错了再错。整理了一堆错题,该掌握的概念还是不清晰。

特别像我这种基础差的,薄弱点太多了,也顾不过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看着错题本也无从下手。而知能行能把薄弱点一个不拉的都找出来!

知能行会帮你把薄弱点逐一突破,也就是图中的"下一个突破口",突破口就是知识点薄弱的地方。

当时我虽然已经过了一遍基础,不少ZNX找出来的薄弱点,却都完全不知道 。。。

我意识到知能行绝对是考研数学的备考利器,因为它能发现哪部分知识点有薄弱地方,还能有效的突破薄弱点,并巩固已经掌握的知识点。

有目的、有计划的打基础

知能行还有全年计划的功能,开始使用知能行越早,花的时间也越少,每天2h左右就足够。

知能行的效果可以利用别的习题册来检验,训练完一个章节后,做1800或660里的相应部分,正确率要在80~90%以上。

用知能行之前,我刷660题非常的痛苦,一上午做不了几题,正确率也不高,心态差点搞崩了。

【重点提醒️】如果你很多题都没思路,那目前这本习题集可能不适合你,因为太综合了,容易像我这样:认真学习过一遍,还是不会做,因为其实知识结构还没有搭起来,硬刷是要出大问题的!

记得刚看完网课的微分方程后,觉得微分方程还挺简单,就是几种类型,记住公式怎么解答就好。例如这道题,题目没有一个字提及微分方程,但仔细分析下来,却是道一阶微分方程。

很多同学遇到明显的微分方程题时,会套用公式进行解题,而遇到微分方程的应用时,则无从下手,而知能行会训练综合的解题能力。

我用了知能行一段时间,最明显的感受就是看到题目,很快就开始有思路,对于题目考察什么心里有数。

强化阶段

有的放矢,效率为王

强化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因为这个阶段一般也要进入了紧张的专业课复习。

我考的是计算机22408,专业课有4门,内容非常多,每天要花费大量时间在专业课上,备考效率就变得很重要,实在没有浪费精力的空间了。

虽然我没有一开始就用知能行,但知能行完美衔接了我的复习进度。每个人基础不一样,所以知能行会先通过薄弱点定位,根据你的现有基础训练,之前学到哪里就从哪里开始,不会浪费之前花的功夫。

知能行的训练有很强的正反馈,常常一刷就停不下来。我最多一天刷了72题(很佩服当时的自己),虽然很累,但是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对抗遗忘,滚动复习

对于考研数学这种知识点多到爆炸的科目,对抗遗忘是成功的关键。经常听到研友抱怨,复习了线代,高数就都忘光了。

知能行有个很有用的功能叫做「综测」- 跨专题综合测试,是根据你的个人遗忘曲线,哪里忘了练哪里,坚决不做无用功!

综测每天会根据个人训练情况来进行出题,例如之前做错的题目,那么每日综测会根据错误题目的知识点来出题,如果每日综测的题目写错了,那么相应专题就会有小黄点,需要消灭小黄点才可以继续训练专题,

综测帮你规划好每天要做的题目,这些题目是你之前掌握不牢的,需要及时复习的。

综测相当于一个监督的作用,让你没办法拖延\~毕竟今天不做,明天的综测题目就会变多,提醒你要抓紧滚动复习,确保不会学了新的,忘了旧的。

综测就好像背单词软件的记忆曲线一样,会在我遗忘知识点的时候来出相关题目,让我对知识点加深印象。

知能行不讲究题海战术,掌握得好的部分题就少,没掌握的部分它也不放过,会拉进小黑屋一顿猛练,而且专门练你的软肋。 计算弱的地方,计算量就大;概念弱的地方,概念题就多,非常酸爽~

我是坚持通过综测来不断巩固,并提升自己的准确率,保持在90%以上。附上我的知能行年度总结~

说到做题准确率,知能行最重要的一点,计算量极大,很适合我这种不爱动手计算的人,因为不算不行呐!每道题会有倒计时,而且我算错之后,系统会认为我不会这个知识点,然后会在综测里鞭挞我。

对于知能行的这点我经常咬牙切齿,因为很多题目我只是中间计算错误导致答案错误,解题方法及知识点我都是会的,但知能行不会放过我,会将这题纳入小黄点,并在综测时突击你,如果是做习题册,我往往会认为自己掌握了知识点了,ok,放过自己,但大家也知道,这样并不好,在你上考场时,你的机会只有一次,中间计算错误就会满盘皆输。

因此就算综测里面有的题计算量非常大,我也不能不做综测呀!帐不能越欠越多,我当然要坚持写下去!当然了,为了不让知能行给我出更多的题,我会在提交答案之前检查一遍自己的计算过程,这一习惯可是帮了我大忙,今年考研的时候,就检查出一道填空题计算过程出错了,成功挽回5分!

冲刺阶段

冲刺阶段主要是保持做题的感觉,并熟悉真题。在这个阶段,只需要完成知能行的每日综测,刷掉小黄点即可。而且冲刺阶段会出一些新功能,更好帮助你进行冲刺!

可以写一下往年真题,例如我写了10-22的真题,因为知能行上有很多历年的真题,所以我每套卷子基本都在130分左右。

后期做了一下李林模拟卷6+4,也基本都在120分左右。

李林6+4模拟卷相比真题而言,计算量要更大一些,个人感觉和知能行中的题目计算量差不多,不过李林6+4计算量大的题目不是很多,一套卷子大约两三道。还记得刚做第一套6套卷时,选填狠狠受了打击,错了四五个,有些题目在真题中没见过,例如定积分物理应用那个(飞机啥的),在我写真题中就没见过这种类型的,需要自己画图分析。

也有些证明题在知能行中练过类似的,就比较容易可以写出来。至于押题方面,我个人从来没指望过所谓的押题,更多的是注意模拟卷中的题目我会不会做,这个类型的题目会不会做,以及把握时间分配。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自己把握好写题时间,把真题当作考试,合理分配,例如对于比较难的题目(中值定理证明)就可以少花时间,拿下第一问的分,第二问粗略看看,写上关键公式,没有思路也不要死磕在这里,去写更容易拿下的题。

考场策略

考场上确实是有降智buff,这往往是由于没有规划好做题时间,考场上一旦纠结于某一道题就很有可能使得后面乱套。

我考试时,写到最后三个大题只剩下半小时了,而第一个大题是个二重积分计算,化简到后面我就不会继续化简计算了,因此我当机立断去写中值定理,第一题拿下后,第二题我先写下关键公式[泰勒展开],而后我就去写最后一题的线代了。

拿下线代分之后,我再回顾前两题,看看有没有新的突破,思考大约五分钟后,我就放弃了,去检查前面的选填题目了,还好我的计算过程都写在草稿纸上,也没有换新的草稿纸,很方便我检查,还真让我检查出一道填空题计算过程错了,成功挽回5分!

所以考试的时候还是有可能会慌张的,千万不要死磕一两个题,另外就是平时一定要培养起好的做题习惯,现在考研数学的计算量是越来越大,计算能力一定要过关,把能拿到分都拿到。

最后几点建议

我发现很多同学有个很严重的问题,提出来警戒下。就是大家刷习题集一没思路,就很喜欢去看答案,本着"解题思路就在答案里"的心态,觉得看答案学习效率更高。

但是结果就是拿到新题后--还是没有思路,不知道从哪个知识点去切入--这也是很多人在备考中遇到的一个坎。

我奉劝大家,不要试图记住答案,即使你当时记住了答案,并不代表你掌握了其中的知识点,我们学的得是知识,不是题目!

这是因为习题集是个固定、静态的题库,没有其他引导下,很少人有能力可以从习题集选出有针对性的题来提高自己的弱势板块,也无法思考如何完善知识体系。

而且考研数学这个知识体系还特别庞大,很多薄弱环节如果不能及时补齐,到了强化后期会因为遗忘,变得千疮百孔,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建议:

· 考研数学考察是能短时间内快速破解出题思路和技巧,并将其匹配运用。

因此,尽早刷题、把握解题思路才是关键

· 根本不必纠结于跟哪位老师,都仅仅只是工具,自己不多思考多练习都是白费!

一定要纠结的,不缺资金的可以各家老师资料各买一份,每家刷两三页,就大概能知道哪家老师风格更适合自身了。

· 尽早开始复习,真正动手去做

不上手尝试看再多经验贴也没用,一切真知在于实践!

备考很累,数学很难,考研也很枯燥,考研er靠什么坚持下去?无非就是靠理想、靠梦想、靠想成为自己的那颗永远蠢蠢欲动的心,而考研,或许就是最辛苦却也最容易到达自己内心的捷径。

所以,坚持下去,因为这份坚持是对的,结果和未来越来越好的答案不会辜负你的努力。

加油!

  • 24
    点赞
  • 1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