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生活中我们总会有需要U盘的地方,你会发现有些人有一个习惯,就是在拔出U盘之前都会安全删除,然后再拔出U盘;而有些人则直接拔掉。后者可能会因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悔恨(比如我U盘数据就损坏了!bug)。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呢,让我来解释一下吧!
U盘缓冲原理:
- 早期U盘写速度慢,部分内存空间为U盘作写缓冲(也就是说先把要粘贴进U盘的文件放到内存中,然后在慢慢放到U盘中,但是操作系统会报告写操作已经完成,其实还没有完成)。
- 系统将定时或被迫将脏数据(就是被修改的数据,和原来的不一致)迁移到U盘,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改善用户等待体验,但是却可能导致数据不一致。我们再来看看Cache写操作的流程:
Cache写操作流程:
- 写穿策略:也就是CPU将数据传到Cache缓冲,也直接传到内存中,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无脏数据,无数据修改,但是写速度慢。
- 写回策略:也就是CPU将数据传到Cache缓冲,但是不直接传到内存中,而是当Cache要淘汰数据的时候再把数据压出到内存中。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速度提高了,但是存在脏数据,有丢失数据风险。
结论:
这么一说你类比一下可能就懂了,那就是因为我们的U盘是类似写回策略的(数据到内存中,然后慢慢读到U盘),所以说存在数据丢失的风险。那么什么时候可以随时把U盘,什么时候不用呢?
- 当你只是要将U盘上的东西存到内存,也就是进行读操作时,不需要安全删除,直接可以拔掉U盘。
- 当你要进行写操作时,需要进行安全删除。如果你不想这样,那么可以改变U盘的属性(如果你的U盘不是下面的默认策略的话),例如:
单击右键打开U盘属性--->硬件--->xxxUSB Device--->属性--->改变设置--->策略--->快速删除即可,
如图:
不建议选择更好的性能,也就是对应回写策略(默认的性能只是略微降低,可以使用而且安全哦),这样数据会丢失的!!!
后记:
所以,你又学到了一个小知识啦,1024 hap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