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s搭建(超详细,保姆级教程)

1、简介

这里就不赘述,想要了解的朋友直接去这里深入了解什么是K8S

2、环境要求

  • 2台以上机器,操作系统 CentOS7.7-64位系统
  • 硬件配置:2GB或更多RAM,2个CPU或更多CPU,硬盘30GB或更多
  • 集群中所有机器之间网络互通
  • 可以访问外网,需要拉取镜像 禁止swap分区

3、部署准备(我这里是使用虚拟机,可以买云服务器)

4、开始部署

4.1、安装docker

我准备了2台机器172.168.200.130(master)、172.168.200.131(node1),也测试了2台是内网互通。

[root@localhost ~]# ping 172.168.200.130  #node1 ping master节点
PING 172.168.200.130 (172.168.200.130) 56(84) bytes of data.
64 bytes from 172.168.200.130: icmp_seq=1 ttl=64 time=0.243 ms
64 bytes from 172.168.200.130: icmp_seq=2 ttl=64 time=0.142 ms
64 bytes from 172.168.200.130: icmp_seq=3 ttl=64 time=0.192 ms
64 bytes from 172.168.200.130: icmp_seq=4 ttl=64 time=0.224 ms

[root@localhost ~]# ping 172.168.200.131 #master ping node1节点
PING 172.168.200.131 (172.168.200.131) 56(84) bytes of data.
64 bytes from 172.168.200.131: icmp_seq=1 ttl=64 time=0.021 ms
64 bytes from 172.168.200.131: icmp_seq=2 ttl=64 time=0.110 ms
64 bytes from 172.168.200.131: icmp_seq=3 ttl=64 time=0.035 ms
64 bytes from 172.168.200.131: icmp_seq=4 ttl=64 time=0.042 ms

所有机器都必须安装docker环境。


 #查看系统是否已安装docker
rpm -qa|grep docker

#卸载旧版本docker
sudo yum remove docker*  

 #安装yum工具
sudo yum install -y yum-utils  device-mapper-persistent-data  lvm2

#配置docker的yum下载地址
sudo yum-config-manager \
--add-repo \
http://mirrors.aliyun.com/docker-ce/linux/centos/docker-ce.repo 

#生成缓存
sudo yum makecache 

#查看docker版本
yum list docker-ce --showduplicates | sort -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选择19.3.9版本安装

 #安装docker的指定版本
sudo yum install -y docker-ce-19.03.9-3.el7 docker-ce-cli-19.03.9-3.el7 containerd.io

#配置开机启动且立即启动docker容器
systemctl enable docker --now 

#创建docker配置
sudo mkdir -p /etc/docker 

 #配置docker的镜像加速
sudo tee /etc/docker/daemon.json 
  • 30
    点赞
  • 20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8
    评论
### 回答1: K8sKubernetes)是一种开源的容器编排系统,可用于部署、管理和自动扩展容器化的应用程序。在搭建 K8s 集群之前,我们需要先准备好以下环境: - 一组至少 3 台具有 Ubuntu 16.04 操作系统的服务器(1 个 Master 节点和至少 2 个 Worker 节点)。 - 所有服务器的 root 用户的 SSH 密钥登录已启用。 以下是搭建 K8s 集群的详细步骤: 第一步:安装 Docker 在所有节点上安装 Docker,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安装: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y docker.io 启动 Docker: sudo systemctl start docker sudo systemctl enable docker 第二步:安装 Kubernetes 在所有节点上安装 kubeadm、kubelet 和 kubectl,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安装: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y apt-transport-https curl curl -s https://packages.cloud.google.com/apt/doc/apt-key.gpg | sudo apt-key add - cat <<EOF | sudo tee /etc/apt/sources.list.d/kubernetes.list deb https://apt.kubernetes.io/ kubernetes-xenial main EOF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y kubelet kubeadm kubectl sudo apt-mark hold kubelet kubeadm kubectl 第三步:初始化 Master 节点 在 Master 节点上执行以下命令: sudo kubeadm init --pod-network-cidr=10.244.0.0/16 该命令将使用默认配置初始化 K8s Master。 在命令的末尾,您将看到以下输出: Your Kubernetes master has initialized successfully! To start using your cluster, you need to run the following as a regular user: mkdir -p $HOME/.kube sudo cp -i /etc/kubernetes/admin.conf $HOME/.kube/config sudo chown $(id -u):$(id -g) $HOME/.kube/config You should now deploy a pod network to the cluster. Run "kubectl apply -f [podnetwork].yaml" with one of the options listed at: https://kubernetes.io/docs/concepts/cluster-administration/addons/ 您需要注意以下内容: - 节点加入命令(例如 kubeadm join) - 用于访问 K8s 集群的 kubeconfig 配置文件。 第四步:安装网络插件 在 K8s 网络中构建通信所需的插件是必需的。 可以使用 Flannel,该插件是最常见和推荐的插件之一,可以通过以下命令进行安装: kubectl apply -f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coreos/flannel/master/Documentation/kube-flannel.yml 第五步:加入 Worker 节点 将 Worker 节点加入 K8s 集群中,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完成: kubeadm join <Master 节点的 IP 地址>:<Master 节点端口号> --token <Token> --discovery-token-ca-cert-hash <SHA256 值> 至此,K8s 集群搭建完毕,您现在可以使用 kubectl 命令与 K8s 集群进行交互,例如: kubectl get nodes 该命令将显示您的所有节点。 ### 回答2: Kubernetes(简称K8s)是一个由谷歌出品的开源容器管理平台,它实现了自动化容器的部署、扩展、滚动升、故障检测和修复等功能。在新一代微服务应用架构中,K8s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组件。本文将介绍如何在K8s版本1.8.3上搭建集群。 1. 硬件准备 在搭建K8s集群之前,需要确定好硬件配置,确保集群能够长期稳定运行。一般来说,每个节点至少需要2个CPU、4GB内存、50GB的磁盘空间以及1个网络接口。 2. 软件准备 在搭建K8s集群之前,需要安装好以下软件:Docker、Kubeadm、Kubelet、Kubectl等。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安装: ```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y docker.io kubelet kubeadm kubectl kubernetes-cni ``` 安装好软件之后,需要对DockerKubernetes做一些配置,具体操作可以参考Kubernetes官方文档。 3. 初始化Master节点 通过Kubeadm初始化Master节点,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 $ sudo kubeadm init --pod-network-cidr=10.244.0.0/16 ``` 其中--pod-network-cidr参数指定了Pod网络的CIDR地址。 初始化成功之后,会输出一些信息,包括Kubernetes的ApiServer、Token等信息。需要将这些信息保存下来备用。 4. 部署网络插件 Kubernetes的网络模型是基于容器网络接口(CNI)的,需要选择一个支持CNI的网络插件进行部署。目前比较流行的网络插件有Calico、Flannel、Weave等。 以Calico为例,可以通过以下命令部署网络插件: ``` $ kubectl apply -f https://docs.projectcalico.org/manifests/calico.yaml ``` 5. 加入Worker节点 将Worker节点加入集群很简单,只需要在Worker节点上执行以下命令: ``` $ sudo kubeadm join <Master节点IP>:<Master节点端口> --token <Token值> --discovery-token-ca-cert-hash <证书Hash值> ``` 其中,--token和--discovery-token-ca-cert-hash参数可以在Master节点上执行以下命令来获取: ``` $ kubeadm token create --print-join-command ``` 至此,K8s集群的搭建工作就完成了。在实际环境中,还需要进行更多配置和调整,如制定调度策略、部署应用程序等,详细操作可以参考Kubernetes官方文档。 ### 回答3: Kubernetes(简称K8s)是一款用于容器编排和管理的开源平台。在生产环境中,K8s可以帮助我们管理大量的容器,并实现高可用性、弹性伸缩等功能。下面将介绍K8s集群搭建详细步骤。 首先需要准备好一台主机作为Master,其他的主机作为Nodes。将所有的主机都装上Kubernetes所需要的软件,如:Docker、slinux、kubeadm、kubelet等。 一、Master节点 1. 安装docker和kubelet 在Master节点上安装docker和kubelet来管理所有的容器: 安装Docker和kubelet: sudo apt-get update -y sudo apt-get install docker.io -y sudo apt-get install kubeadm kubelet kubernetes-cni 为了能够查看Kubernetes的状态,还需要安装kubectl: sudo apt-get install kubectl 2. 配置Master 在配置Master之前,需要选择一个Pod网络插件。我们可以选择 Calico、Weave Net等插件,这里选择calico。 安装calico插件: sudo kubectl apply -f https://docs.projectcalico.org/v3.9/manifests/calico.yaml 接下来配置Master: sudo kubeadm init --pod-network-cidr=10.244.0.0/16 操作完成后在控制台会输出相应的配置参数,可以先暂存一下,接下来需要用此参数去连接Node节点。 3. 安装网络 在Master节点上安装网络,用来为所有的节点提供网络服务: sudo kubectl apply -f https://docs.projectcalico.org/v3.9/manifests/calico.yaml 不过可能会遇到网络拉取问题,可以额外配置一下,在/opt/cni/bin下面放置calico文件夹,在calico中应该有多个文件和文件夹,这样就能解决网络连接问题。 4. 连接Node 将Master节点输出的参数使用kubeadm join命令连接到每个Node,连接成功后Node节点的状态应处于Ready状态: kubeadm join <master-ip>:<master-port> --token <token> --discovery-token-ca-cert-hash <hash> 二、Node节点 1. 安装docker和kubelet 在Node节点上安装docker和kubelet来管理所有的容器: sudo apt-get update -y sudo apt-get install docker.io -y sudo apt-get install kubeadm kubelet kubernetes-cni 2. 连接到Master 将Node节点使用kubeadm join命令连接到Master,连接成功后Node节点的状态应处于Ready状态: kubeadm join <master-ip>:<master-port> --token <token> --discovery-token-ca-cert-hash <hash> 三、验证 1. 查看节点状态 使用 kubectl get nodes 命令查看节点状态,如下所示: NAME STATUS ROLES AGE VERSION k8s-master Ready master 18s v1.8.3 k8s-node-1 Ready <none> 12s v1.8.3 k8s-node-2 Ready <none> 5s v1.8.3 2. 部署测试应用 使用kubectl create deployment命令来部署一个测试应用: kubectl create deployment nginx --image=nginx 使用 kubectl get pods 命令查看应用的状态,如下所示: NAME READY STATUS RESTARTS AGE nginx-5c7c5b974-n9bjd 1/1 Running 0 10s 使用kubectl expose deployment命令来暴露服务: kubectl expose deployment nginx --port=80 --type=NodePort 使用kubectl get service命令查看服务状态,如下所示: NAME TYPE CLUSTER-IP EXTERNAL-IP PORT(S) AGE kubernetes ClusterIP 10.96.0.1 <none> 443/TCP 13m nginx NodePort 10.98.80.0 <none> 80:30001/TCP 44s 可以访问节点的IP地址以及端口号,即可访问Nginx测试应用。 总结 Kubernetes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容器编排平台,使用Kubernetes可以简化容器的部署和管理,提高应用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本文主要介绍了Kubernetes集群搭建详细步骤,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8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