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端开发面经系列 -- 阿里一面面经

阿里一面面经

公众号:阿Q技术站

1、poll和epoll?

那干脆就直接将select、poll、epoll三者一块说说吧。

select,poll,epoll都是IO多路复用机制,即可以监视多个描述符,一旦某个描述符就绪(读或写就绪),能够通知程序进行相应读写操作。 但select,poll,epoll本质上都是同步I/O,因为他们都需要在读写事件就绪后自己负责进行读写,也就是说这个读写过程是阻塞的,而异步I/O则无需自己负责进行读写,异步I/O的实现会负责把数据从内核拷贝到用户空间。

  • select,poll实现需要自己不断轮询所有fd集合,直到设备就绪,期间可能要睡眠和唤醒多次交替。而epoll其实也需要调用epoll_wait不断轮询就绪链表,期间也可能多次睡眠和唤醒交替,但是它是设备就绪时,调用回调函数,把就绪fd放入就绪链表中,并唤醒在epoll_wait中进入睡眠的进程。虽然都要睡眠和交替,但是select和poll在“醒着”的时候要遍历整个fd集合,而epoll在“醒着”的时候只要判断一下就绪链表是否为空就行了,这节省了大量的CPU时间。这就是回调机制带来的性能提升。
  • select,poll每次调用都要把fd集合从用户态往内核态拷贝一次,并且要把current往设备等待队列中挂一次,而epoll只要一次拷贝,而且把current往等待队列上挂也只挂一次(在epoll_wait的开始,注意这里的等待队列并不是设备等待队列,只是一个epoll内部定义的等待队列)。这也能节省不少的开销。

简单总结如下:

  1. select:
    1. select 使用一个包含所有文件描述符的位图数据结构(通常是 fd_set)。这个位图的大小通常由 FD_SETSIZE 宏定义决定,这个宏的默认值是 1024。
    2. 当调用 select 时,内核会遍历位图中的每个文件描述符,检查是否有可读、可写、或异常事件。这个遍历是线性的,因此性能受到文件描述符数量的限制。
    3. select 是水平触发,它会一直通知应用程序,直到所有就绪事件被处理。
  2. poll:
    1. poll 使用一个存放在用户态的数组来注册文件描述符。数组中的每个元素都包含了文件描述符和等待的事件。
    2. 当调用 poll 时,内核会遍历这个数组,检查每个文件描述符是否有就绪事件。和 select 一样,这个遍历也是线性的,因此性能受到文件描述符数量的限制。
  3. epoll:
    1. epoll 使用一个事件表(event table)来注册文件描述符,事件表是内核空间的数据结构。
    2. 当调用 epoll_create 时,内核会创建一个事件表,并返回一个文件描述符,应用程序可以使用这个文件描述符来操作事件表。
    3. epoll 使用事件通知机制。当文件描述符就绪时,内核会将这个事件添加到事件表中,然后将一个就绪队列中的事件通知应用程序。
    4. 应用程序可以调用 epoll_wait 来等待事件就绪,并获得就绪的事件列表,这个操作是阻塞的,直到有事件就绪。
    5. epoll 可以使用水平触发或边缘触发模式。在边缘触发模式下,只有在状态发生变化时才会通知应用程序。

2、stl常见容器用过哪些?

3、map有序吗?

数据结构中的 map 是有序的,通常是按照键(key)的顺序来排序的,这种有序性是通过红黑树(Red-Black Tree)来实现的。

红黑树是一种自平衡的二叉搜索树,它具有以下特性:

  1. 每个节点要么是红色,要么是黑色。
  2. 根节点是黑色的。
  3. 每个叶子节点(NIL 节点)都是黑色的。
  4. 如果一个节点是红色的,那么它的两个子节点必须是黑色的(不能出现两个相连的红节点)。
  5. 从任意节点到其子树中每个叶子节点的路径都包含相同数量的黑色节点。

这个特性保证了树的平衡性,确保了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的时间复杂度都在 O(log n) 级别。

在 C++ 中的 std::mapstd::set 通常使用红黑树来实现。因此,当你迭代遍历一个 map 时,它的键会按照升序排列,因为红黑树是有序的数据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C++ 中还有 std::unordered_mapstd::unordered_set,它们使用哈希表来实现,不具备有序性。

4、unordered_map 和 map 插入搜索复杂度?

  1. std::map
    • 插入(Insertion):平均时间复杂度 O(log n)。由于它是基于红黑树实现的,插入操作会保持树的平衡,因此是对数时间复杂度。
    • 搜索(Search):平均时间复杂度 O(log n)。根据红黑树的特性,搜索操作也是对数时间复杂度。
  2. std::unordered_map
    • 插入(Insertion):平均时间复杂度 O(1)。哈希表实现的 unordered_map 通常可以在常数时间内完成插入操作,但在最坏情况下,插入的时间复杂度为 O(n),其中 n 是桶的数量。
    • 搜索(Search):平均时间复杂度 O(1)。类似于插入操作,平均情况下,哈希表的搜索操作是常数时间,但在最坏情况下,搜索的时间复杂度也是 O(n)。

需要注意的是,unordered_map 的性能取决于哈希函数的好坏以及哈希表的装载因子(load factor)。如果哈希函数分布不均匀或者装载因子过高,性能可能下降,导致搜索和插入操作的时间复杂度接近线性。所以,在使用 unordered_map 的时候,选择合适的哈希函数和合理的装载因子是很重要的。

5、map是线程安全的吗?能使得map线程安全吗?

它本身并不是线程安全的。这就意味着如果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和修改同一个 std::map 对象,可能会导致竞态条件和数据不一致性。

可使用以下方法使其线程安全:

  1. 使用互斥锁:你可以在访问和修改 std::map 的操作前使用互斥锁(Mutex)来锁定,确保在任何时刻只有一个线程可以访问或修改该 std::map。但可能会降低多线程程序的性能。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map>
#include <mutex>

std::map<int, int> myMap;
std::mutex mtx;

void addToMap(int key, int value) {
    std::lock_guard<std::mutex> lock(mtx); // 锁定互斥锁
    myMap[key] = value; // 修改 std::map
}

int main() {
    // 启动多个线程调用 addToMap 函数
    // ...
    return 0;
}
  1. 使用线程安全容器:C++11 引入了一些线程安全的容器,如 std::mutexstd::shared_mutexstd::shared_timed_mutex。可以使用这些容器来实现线程安全的操作,例如 std::shared_mutex 用于读写锁定。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map>
#include <shared_mutex>

std::map<int, int> myMap;
std::shared_mutex mtx;

void addToMap(int key, int value) {
    std::unique_lock<std::shared_mutex> lock(mtx); // 锁定写锁
    myMap[key] = value; // 修改 std::map
}

int getFromMap(int key) {
    std::shared_lock<std::shared_mutex> lock(mtx); // 锁定读锁
    return myMap[key]; // 读取 std::map
}

int main() {
    // 启动多个线程调用 addToMap 和 getFromMap 函数
    // ...
    return 0;
}
  1. 使用并发数据结构库:一些第三方库和框架提供了并发数据结构,如 Intel TBB 的 concurrent_hash_map。这些数据结构专门设计用于多线程环境,可以提供更高的性能和并发性。

  2. 避免共享状态:最安全的方法是避免共享可变状态。如果可能的话,设计你的多线程应用程序,使不同线程之间的数据共享最小化,从而减少竞态条件的机会。

6、如何实现无锁map?

可以使用哈希表和CAS(Compare-And-Swap)操作:

  1. 创建一个哈希表,将键值对映射到哈希桶(bucket)中。
  2. 使用哈希函数来确定每个键应该映射到哪个桶中。
  3. 对于每个桶,使用无锁链表(例如,带有头节点的单向链表)来存储键值对。
  4. 对于插入操作,首先计算键的哈希值,然后找到相应的桶。接下来,使用CAS操作将新的键值对插入链表的开头。
  5. 对于查找操作,计算键的哈希值,找到相应的桶,然后在链表中查找键。
  6. 对于删除操作,计算键的哈希值,找到相应的桶,然后在链表中查找并删除键。
  7. 为了处理并发冲突,你需要使用CAS操作,如果CAS失败,表示有其他线程正在修改链表,你需要重试或采取其他策略。

一个简单的代码示例,使用CAS操作来实现基本的无锁map。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atomic>

template <typename K, typename V>
class LockFreeMap {
private:
    struct Node {
        K key;
        V value;
        std::atomic<Node*> next;

        Node(const K& k, const V& v) : key(k), value(v), next(nullptr) {}
    };

    std::vector<std::atomic<Node*>> buckets;
    static const size_t num_buckets = 100; // 根据需要设置桶的数量

    size_t hash(const K& key) const {
        // 简单哈希函数,根据需要使用更复杂的哈希函数
        return std::hash<K>{}(key) % num_buckets;
    }

public:
    LockFreeMap() : buckets(num_buckets) {}

    void insert(const K& key, const V& value) {
        size_t bucket_index = hash(key);
        Node* newNode = new Node(key, value);

        while (true) {
            Node* head = buckets[bucket_index].load();
            newNode->next = head;
            if (buckets[bucket_index].compare_exchange_strong(head, newNode)) {
                return; // 插入成功
            }
        }
    }

    bool find(const K& key, V& value) const {
        size_t bucket_index = hash(key);
        Node* current = buckets[bucket_index].load();

        while (current) {
            if (current->key == key) {
                value = current->value;
                return true; // 找到了
            }
            current = current->next;
        }

        return false; // 没找到
    }

    bool remove(const K& key) {
        size_t bucket_index = hash(key);
        Node* current = buckets[bucket_index].load();
        Node* prev = nullptr;

        while (current) {
            if (current->key == key) {
                if (prev) {
                    prev->next.store(current->next.load());
                } else {
                    buckets[bucket_index].store(current->next.load());
                }
                delete current;
                return true; // 移除成功
            }
            prev = current;
            current = current->next.load();
        }

        return false; // 没找到要移除的节点
    }
};

int main() {
    LockFreeMap<int, std::string> map;

    map.insert(1, "One");
    map.insert(2, "Two");
    map.insert(3, "Three");

    std::string value;
    if (map.find(2, value)) {
        std::cout << "Found: " << value << std::endl;
    } else {
        std::cout << "Not Found" << std::endl;
    }

    if (map.remove(3)) {
        std::cout << "Removed: 3" << std::endl;
    } else {
        std::cout << "Not Found" << std::endl;
    }

    return 0;
}

上述代码仅供参考,无锁数据结构的实现要考虑更多的细节和错误处理。还有就是这里没有考虑并发性能问题。如果需要高性能的无锁数据结构,可以考虑使用专业的并发数据结构库。

7、redis有哪些数据结构?

8、跳表插入删除复杂度?

跳表(Skip List)的插入和删除操作的平均时间复杂度是 O(log n),其中 n 是跳表中的元素数量。跳表通过层级索引的方式,将操作复杂度降低到对数级别。

这是因为跳表维护了多个层级,每个层级都是原始链表的一个子集,每个元素都可能出现在不同的层级中。在查找、插入和删除元素时,跳表可以跳过多个元素,从而实现了对数级别的时间复杂度。

  1. 插入操作:
    • 插入一个元素时,首先需要在底层链表中找到正确的插入位置,这需要 O(log n) 的时间,其中 n 是跳表中的元素数量。
    • 然后,根据一定的概率,将该元素添加到不同的层级中。通常,元素被添加到更高层级的概率较低,因此平均复杂度仍然是 O(log n)。
  2. 删除操作:
    • 删除一个元素时,同样需要在底层链表中找到该元素,这需要 O(log n) 的时间。
    • 接下来,需要从各个层级中删除该元素。如果每个层级都需要删除,那么删除的总时间也是 O(log n)。

更要注意的是,虽然跳表的平均时间复杂度是 O(log n),但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仍然可以达到 O(n)。然而,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维护,可以保持跳表的平均性能在实际使用中表现良好。

9、用跳表为什么不用b+树?

  1. 简单性和可读性: 跳表的实现相对简单,易于理解和调试。跳表是一种平衡树结构,而 B+ 树更加复杂,涉及到更多的平衡操作和节点分裂合并,这使得 B+ 树的实现更复杂。
  2. 高效的插入和删除操作: Redis 的主要应用场景是作为内存数据库和缓存,其中读写速度非常重要。跳表在插入和删除操作上表现出色,这对于高并发的缓存系统至关重要。B+ 树的插入和删除操作相对复杂,需要维护平衡性,可能导致性能下降。
  3. 较低的内存开销: B+ 树通常需要更多的指针和额外的开销,以维护其平衡性,而跳表通常需要更少的指针,因此在某些情况下,跳表可能更节省内存。对于内存数据库和缓存,节省内存开销非常重要。
  4. 查询性能足够高: 跳表的平均查询时间复杂度是 O(log n),这对于大多数应用来说已经足够高效。B+ 树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更快,但差距并不明显,而跳表的实现更加简单。
  5. 灵活性: Redis 的设计注重简洁和灵活性,跳表更适合这种设计哲学。Redis 的跳表实现还可以轻松支持范围查询,这在一些场景下非常有用。

10、如何通过redis实现一个限流组件,要求限制每秒5个连接?(限流算法)

使用 C++ 代码实现基于令牌桶算法的限流组件,可以使用 C++ 的 Redis 客户端库来与 Redis 服务器进行通信。

代码示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time>
#include <hiredis/hiredis.h>

int main() {
    // 连接到 Redis 服务器
    redisContext *redis = redisConnect("127.0.0.1", 6379);
    if (redis == NULL || redis->err) {
        if (redis) {
            std::cerr << "Redis connection error: " << redis->errstr << std::endl;
            redisFree(redis);
        } else {
            std::cerr << "Unable to allocate Redis context." << std::endl;
        }
        return 1;
    }

    // 限流配置
    const char *key = "my_rate_limiter";
    int rate = 5; // 每秒产生的令牌数
    int capacity = 5; // 桶的容量

    // 获取当前时间
    std::time_t current_time = std::time(nullptr);

    // 删除过期的令牌
    redisReply *reply = (redisReply *)redisCommand(redis, "ZREMRANGEBYSCORE %s -inf %d", key, current_time - rate);
    if (reply == NULL || reply->type == REDIS_REPLY_ERROR) {
        std::cerr << "Redis ZREMRANGEBYSCORE error: " << redis->errstr << std::endl;
        freeReplyObject(reply);
        redisFree(redis);
        return 1;
    }
    freeReplyObject(reply);

    // 计算当前令牌数量
    reply = (redisReply *)redisCommand(redis, "ZCARD %s", key);
    if (reply == NULL || reply->type == REDIS_REPLY_ERROR) {
        std::cerr << "Redis ZCARD error: " << redis->errstr << std::endl;
        freeReplyObject(reply);
        redisFree(redis);
        return 1;
    }
    int current_tokens = reply->integer;
    freeReplyObject(reply);

    // 添加令牌
    if (current_tokens < capacity) {
        reply = (redisReply *)redisCommand(redis, "ZADD %s %d %d", key, current_time, current_time);
        if (reply == NULL || reply->type == REDIS_REPLY_ERROR) {
            std::cerr << "Redis ZADD error: " << redis->errstr << std::endl;
            freeReplyObject(reply);
            redisFree(redis);
            return 1;
        }
        freeReplyObject(reply);
        std::cout << "Connection allowed." << std::endl;
    } else {
        std::cout << "Connection denied." << std::endl;
    }

    // 断开 Redis 连接
    redisFree(redis);

    return 0;
}

首先连接到 Redis 服务器,然后配置限流参数,包括键名、限流速率和桶的容量。接下来,我们获取当前时间,并使用 Redis 命令删除过期的令牌。然后,我们计算当前令牌数量,并根据令牌是否足够决定是否允许连接。

11、redis分布式锁了解多少?

Redis 分布式锁简介:

Redis 分布式锁是一种用于多个客户端之间协调对共享资源的访问的机制。它允许多个客户端在分布式环境中安全地竞争锁,并确保只有一个客户端能够访问共享资源。分布式锁通常用于避免多个客户端同时修改某个共享资源,以防止数据不一致或竞态条件等问题。

Redis 分布式锁的实现:

通常,Redis 分布式锁可以通过 Redis 的 SETNX(SET if Not eXists)命令来实现。该命令会在指定的键不存在时设置该键的值,并返回 1,表示成功获得锁;如果该键已存在,表示锁已被其他客户端持有,返回 0,表示获取锁失败。

基本的 Redis 分布式锁算法:

  • 客户端尝试使用 SETNX 命令在 Redis 中创建一个唯一的锁键,并设置一个超时时间,以防止锁被无限期占用。
  • 如果 SETNX 命令返回 1,表示客户端成功获取了锁,可以执行临界区代码。
  • 在临界区代码执行完毕后,客户端可以使用 DEL 命令来释放锁,或者让锁自动超时。

Redis 分布式锁的问题和改进:

尽管上述方法可以实现基本的分布式锁,但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锁过期时间的设置需要谨慎考虑,锁的释放需要在适当的时机,否则可能导致死锁等问题。

改进 Redis 分布式锁的方式之一是使用 Redlock 算法,它通过在多个 Redis 节点上获取锁,并使用多数原则来确保锁的可靠性。Redlock 是一种更复杂的锁方案,可以应对 Redis 节点故障等情况。

12、如何设置一个合理的redis的key的超时时间?

使用expire命令设置现有key的过期时间,expire需要key名称和直到过期的秒数作为参数。

set key_test "hello"expire key_test 500 # 500秒后过期

也可以设置一个未来的特定时间过期,如 2025年5月1日晚上8:30分(请注意时区),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expireat key_test 1746131400

检查密钥设置的expire时间:

ttl key_test
342
pttl key_melon # 以毫秒为单位
342432

取消expire超时时间设置:

如果key已设置为expire过期,则任何针对key内容的命令(如set或getset)都会清除key的超时设置。要手动清除key的超时,可以使用以下persist命令:

persist key_test

如果成功完成,该persist命令将返回1,表明该kay将永久保存。

13、我设置了一个10分钟的Redis超时时间,我希望一释放就抢到锁(setnx锁)?

示例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hiredis/hiredis.h>

// Redis服务器地址和端口
const char* redis_host = "localhost";
const int redis_port = 6379;

// 锁的键名
const char* lock_key = "my_lock";

// 获取锁的函数
bool acquire_lock(redisContext* redis_conn, const char* key, int timeout) {
    redisReply* reply = (redisReply*)redisCommand(redis_conn, "SET %s 1 NX EX %d", key, timeout);
    if (reply && reply->str && strcmp(reply->str, "OK") == 0) {
        freeReplyObject(reply);
        return true; // 获取锁成功
    }
    freeReplyObject(reply);
    return false; // 获取锁失败
}

// 释放锁的函数
void release_lock(redisContext* redis_conn, const char* key) {
    redisReply* reply = (redisReply*)redisCommand(redis_conn, "DEL %s", key);
    freeReplyObject(reply);
}

int main() {
    // 连接到Redis服务器
    redisContext* redis_conn = redisConnect(redis_host, redis_port);
    if (redis_conn == nullptr || redis_conn->err) {
        std::cerr << "Error connecting to Redis: " << redis_conn->errstr << std::endl;
        return 1;
    }

    // 获取锁
    if (acquire_lock(redis_conn, lock_key, 600)) { // 锁的超时时间为600秒
        std::cout << "Lock acquired. Doing some work..." << std::endl;
        sleep(5); // 模拟需要加锁的操作
        std::cout << "Work complete." << std::endl;

        // 释放锁
        release_lock(redis_conn, lock_key);
    } else {
        std::cout << "Failed to acquire lock." << std::endl;
    }

    // 断开与Redis的连接
    redisFree(redis_conn);

    return 0;
}

通过 hiredis 库连接到 Redis 服务器,实现了获取锁和释放锁的功能。获取锁使用 SET key 1 NX EX timeout 命令,其中 key 是锁的键名,timeout 是锁的超时时间(以秒为单位)。如果获取锁成功,它会执行一些模拟的工作,然后释放锁。如果获取锁失败,它会提示“Failed to acquire lock”。

14、程序如果挂了,我希望程序挂了立马释放锁(setnx锁)

确保只有一个客户端能够成功地获取锁。如果锁已经被某个客户端获取,其他客户端会失败。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hiredis/hiredis.h>

int main() {
    // Redis服务器地址和端口
    const char* redis_host = "localhost";
    const int redis_port = 6379;

    // 锁的键名和锁的超时时间
    const char* lock_key = "my_lock";
    int lock_timeout = 600; // 锁的超时时间,单位为秒

    // Redis连接对象
    redisContext* redis_conn = nullptr;

    // 连接到Redis服务器
    redis_conn = redisConnect(redis_host, redis_port);
    if (redis_conn == nullptr || redis_conn->err) {
        std::cerr << "Error connecting to Redis: " << redis_conn->errstr << std::endl;
        return 1;
    }

    // 尝试获取锁
    redisReply* reply = (redisReply*)redisCommand(redis_conn, "SETNX %s 1", lock_key);
    if (reply && reply->integer == 1) {
        std::cout << "Lock acquired. Doing some work..." << std::endl;
        // 在这里执行需要加锁的操作

        // 释放锁
        redisReply* release_reply = (redisReply*)redisCommand(redis_conn, "DEL %s", lock_key);
        freeReplyObject(release_reply);

        std::cout << "Lock released." << std::endl;
    } else {
        std::cout << "Failed to acquire lock." << std::endl;
    }

    freeReplyObject(reply);

    // 关闭Redis连接
    redisFree(redis_conn);

    return 0;
}

首先连接到 Redis 服务器,然后使用 SETNX 命令尝试获取锁。如果 SETNX 返回 1,表示锁获取成功,然后可以执行需要加锁的操作。最后,在完成工作后,使用 DEL 命令释放锁。

SETNX 命令只有在锁不存在时才会设置成功,因此只有一个客户端能够成功地获取锁。其他客户端会不断尝试获取锁,直到成功为止,或者等待一段时间后放弃。

为了防止死锁,通常需要设置锁的超时时间。如果某个客户端获取了锁但在超时时间内没有完成工作,那么锁会自动释放,以避免其他客户端无法获取锁。

15、手撕反转字符串(单词顺序不需要反转:hello world. 翻转为 olleh .dlrow)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include <sstream>

// 反转单个单词的函数
std::string reverseWord(const std::string& word) {
    std::string reversedWord = word;
    int left = 0;
    int right = reversedWord.length() - 1;

    while (left < right) {
        std::swap(reversedWord[left], reversedWord[right]);
        left++;
        right--;
    }

    return reversedWord;
}

std::string reverseString(const std::string& input) {
    std::istringstream iss(input);
    std::string word;
    std::string reversedString;

    while (iss >> word) {
        // 反转当前单词并添加到结果字符串
        std::string reversedWord = reverseWord(word);
        reversedString += reversedWord + " ";
    }

    // 去除末尾多余的空格
    if (!reversedString.empty()) {
        reversedString.pop_back();
    }

    return reversedString;
}

int main() {
    std::string input = "hello world";
    std::string reversed = reverseString(input);

    std::cout << "Original: " << input << std::endl;
    std::cout << "Reversed: " << reversed << std::endl;

    return 0;
}

以上所有的代码仅供参考。

  • 27
    点赞
  • 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