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P 202112-3 登机牌条码

题目链接

问题分析:

常规大模拟。
首先明确如何对字母和数字进行编码。编码有三个状态,分别为大写字母状态、小写字母状态和数字状态。当输入的字符和当前的编码状态一致时,便可以直接根据编码表进行编码。否则的话需要先根据编码表去改变状态,使其与输入状态一致。

for(int i=0;i<input.length();i++)
{
	if(input[i]<='Z'&&input[i]>='A')
	{
		if(flag == 1)
		{
			vec.push_back(28);
			vec.push_back(28);
		}
		else if(flag == 2)
		{
			vec.push_back(28);
		}
		vec.push_back(input[i]-'A');
		flag = 0;
	}
	else if(input[i] >='a'&&input[i]<='z')
	{
		if(flag != 1)
			vec.push_back(27);
		vec.push_back(input[i]-'a');
		flag = 1;
	}
	else if(input[i]>='0'&&input[i]<='9')
	{
		if(flag != 2)
			vec.push_back(28);
		vec.push_back(input[i]-'0');
		flag = 2;
	}
}

这里flag=0,1,2。依次代表三个不同状态。切换的时候要注意,从小写字母并不能直接切换到大写字母,需要通过数字当跳板。
得到编码之后,为了使得后面的码字函数能正常运行,如果编码的长度不是偶数的话,将要补一位。

if(vec.size() % 2!=0)
{
	vec.push_back(29);
}

通过题中的码字函数,对其进行变换。

int mazi(int a,int b)
{
	return 30*a+b;
}
for(int i=0;i<vec.size();i+=2)
{
	ans.push_back(mazi(vec[i],vec[i+1]));
}

处理完码字之后,要看码字和长度位的和是否恰好占一行数据,如果不是的话,需要进行补齐。

while((ans.size()+1)%w!=0)
{
		ans.push_back(900);
}

到这里,直接输出ans的长度以及ans就可以骗到40分了。白给了QWQ。
下面来处理有校验码的情况。
校验码的生成就是一个简单的多项式除法问题。
先给出一个多项式除法的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的任务是得到两个多项式相除的余数,也就是这里的x+2。将其转换为校验码即为 1 2。
多项式除法实际上很好理解,就是将除数乘上 a x n ax^n axn,使其首项与被除数的当前最高位相等即可。而 a x n ax^n axn即为除得的结果的一部分,经过这样运算,到最后除数已经无法再乘上任何 x x x了。这时,被除数所剩的项,即为余数。将余数各项的系数提取出来就可以用作计算校验码。
对于本题,先计算gx和dx

vector<int> gx(k+1);
for(int i=0;i<k+1;i++)
	gx[i] = 0;
gx[k] = -3;
gx[k-1] = 1;
int temp = -9;
for(int i=0;i<k-1;i++)
{
	vector<int> tt(k+1);
	for(int j = k-i-1;j<=k;j++)
		tt[j] = gx[j];
	for(int j=k-i-1;j<=k;j++)
	{
		gx[j] = ((gx[j] % mod) * (temp % mod))%mod;
	}
	for(int j=k-i-1;j<k;j++)
	{
		gx[j] = (gx[j] %mod + tt[j+1]%mod)%mod;
	}
	gx[k-i-2] = 1;
	temp *= 3;
	temp %= mod;
}
for(int i=1;i<ans.size()+1;i++)
{
	dx[i] = ans[i-1];
	dx[i] %= mod;
}

之后根据上面的思路来计算多项式除法,然后将余数取出,计算校验码

for(int i=0;i<dx.size()-k;i++)
{
	int t = dx[i];
	for(int j=0;j<gx.size();j++)
	{
		dx[i+j] = (dx[i+j] -  (gx[j]*t)%mod) % mod;
	}
}
for(int i=dx.size() - gx.size()+1;i<dx.size();i++)
{
	if(-dx[i] < 0)
		ans.push_back(mod + (-dx[i] % mod));
	else
		ans.push_back(-dx[i]%mod);
}

完整代码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w,s;
string input;
vector<int> vec;
vector<int> ans;
int mod = 929;
int mazi(int a,int b)
{
	return 30*a+b;
}
int main()
{
	ios::sync_with_stdio(false);
	cin.tie(0);
	cout.tie(0);
	cin>>w>>s;
	cin>>input;
	int flag = 0;
	for(int i=0;i<input.length();i++)
	{
		if(input[i]<='Z'&&input[i]>='A')
		{
			if(flag == 1)
			{
				vec.push_back(28);
				vec.push_back(28);
			}
			else if(flag == 2)
			{
				vec.push_back(28);
			}
			vec.push_back(input[i]-'A');
			flag = 0;
		}
		else if(input[i] >='a'&&input[i]<='z')
		{
			if(flag != 1)
				vec.push_back(27);
			vec.push_back(input[i]-'a');
			flag = 1;
		}
		else if(input[i]>='0'&&input[i]<='9')
		{
			if(flag != 2)
				vec.push_back(28);
			vec.push_back(input[i]-'0');
			flag = 2;
		}
	}
	if(vec.size() % 2!=0)
	{
		vec.push_back(29);
	}
	for(int i=0;i<vec.size();i+=2)
	{
		ans.push_back(mazi(vec[i],vec[i+1]));
	}
	int k = pow(2, s+1);
	if(s!=-1)
	{
		while((ans.size()+k+1)%w!=0)
		{
			ans.push_back(900);
		}
	}
	else
	{
		while((ans.size()+1)%w!=0)
		{
			ans.push_back(900);
		}
	}
	cout<<ans.size()+1<<"\n";
	
	if(s > -1)
	{
		vector<int> dx(ans.size()+1+k);
		for(int i=0;i<dx.size();i++)
		{
			dx[i] = 0;
		}
		vector<int> gx(k+1);
		for(int i=0;i<k+1;i++)
			gx[i] = 0;
		gx[k] = -3;
		gx[k-1] = 1;
		int temp = -9;
		for(int i=0;i<k-1;i++)
		{
			vector<int> tt(k+1);
			for(int j = k-i-1;j<=k;j++)
				tt[j] = gx[j];
			for(int j=k-i-1;j<=k;j++)
			{
				gx[j] = ((gx[j] % mod) * (temp % mod))%mod;
			}
			for(int j=k-i-1;j<k;j++)
			{
				gx[j] = (gx[j] %mod + tt[j+1]%mod)%mod;
			}
			gx[k-i-2] = 1;
			temp *= 3;
			temp %= mod;
		}

		dx[0] = ans.size()+1;
		for(int i=1;i<ans.size()+1;i++)
		{
			dx[i] = ans[i-1];
			dx[i] %= mod;
		}
		for(int i=0;i<dx.size()-k;i++)
		{
			int t = dx[i];
			for(int j=0;j<gx.size();j++)
			{
				dx[i+j] = (dx[i+j] -  (gx[j]*t)%mod) % mod;
			}
		}
		for(int i=dx.size() - gx.size()+1;i<dx.size();i++)
		{
			if(-dx[i] < 0)
				ans.push_back(mod + (-dx[i] % mod));
			else
				ans.push_back(-dx[i]%mod);
		}
	}
	for(int i=0;i<ans.size();i++)
	{
		cout<<ans[i]<<"\n";
	}
	return 0;
 } 
  • 18
    点赞
  • 1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4
    评论
### 回答1: csp202112-2 序列查询新解是一种优化算法,用于在给定序列中快速查找指定元素的位置。该算法采用了二查找和哈希表的结合,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查询操作。 具体实现方式为:首先将序列成若干个块,每个块的大小为 $B$。对于每个块,使用哈希表记录其中的元素及其位置。然后对于查询操作,先在哈希表中查找元素是否在当前块中,如果存在,则直接返回其位置;否则,在整个序列中使用二查找找到该元素所在的块,然后再在该块中使用哈希表查找。 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frac{n}{B}+B\log B)$,其中 $n$ 为序列长度,$B$ 为块的大小。当 $B=\sqrt{n}$ 时,时间复杂度为 $O(\sqrt{n}\log\sqrt{n})$,比传统的二查找算法更快。 需要注意的是,该算法需要额外的空间来存储哈希表,因此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可能不适用。同时,对于元素布不均匀的序列,哈希表的效率可能会受到影响。 ### 回答2: csp202112-2 序列查询新解是一道CSP-S 2021年12月模拟赛的考试题目。这道题目要求我们实现一个序列查询的新解法,其中包括两个部:前缀和和倍增。 在前缀和中,我们需要首先对于给定的序列进行预处理,生成一个新的序列S,其中S[i]表示原序列中从1到i的所有数的和。接着,对于每个查询,我们可以利用预处理得到的S数组,利用前缀和的思想,求出区间[L,R]内所有数的和。这种方法的时间复杂度可以优化到O(1)。 在倍增中,我们利用一种名为ST表的数据结构,对于每个数列进行预处理,生成一个二维数组st[i][j],其中st[i][j]表示从i开始的2^j个数的最大值。接着,对于每个查询,我们根据输入的区间[L,R],找到最大的k,使得2^k不大于区间长度。然后利用ST表,找到区间[L,L+2^k-1]和区间[R-2^k+1,R]的最大值,再求这两个区间的最大值即可。这种方法的时间复杂度可以优化到O(log n)。 总的来说,这道题目考察了我们对于前缀和和倍增的理解,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两种算法解决具体的问题。同时,这种题目还考验了我们的程序设计能力和实现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的编程实现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细节问题,比如数组越界、数据类型转换等等。只有细致并且严谨的实现过程,才能保证程序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 回答3: csp202112-2 题目要求我们实现一种新的序列查询方式,以便更加高效地进行序列操作。 传统的序列查询方式包括线性遍历和二查找。线性遍历的时间复杂度为O(n),对于大规模的数据操作效率较低。而二查找需要将序列进行排序,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重复查询,导致查询效率下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用一种新的序列查询方式。根据题目要求,我们可以进行如下考虑: 1.使用哈希表存储序列元素,以便快速进行查询,时间复杂度为O(1)。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哈希表中可能存在哈希冲突的情况,需要进行解决。 2.使用平衡二叉树进行序列元素的存储和查询,时间复杂度为O(logn),并且可以支持动态的元素插入和删除操作。 3.使用堆进行序列的维护和查询,堆支持常数时间内的插入和删除操作,时间复杂度为O(logn)。 以上这些方式都可以用来优化序列查询操作,选择合适的方式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数据特点。 总之,csp202112-2 题目要求我们学习和应用新的序列查询方式,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为实际应用提供更加优质的数据支持。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