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层的必要性
- 计算机网络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分层可以将其转化为小的局部问题
- 物理层需要解决的问题
- 数据链路层需要解决的问题
- 网络层需要解决的问题
-运输层需要解决的问题
- 应用层需要解决的问题
3 计算机网路体系结构分层思想举例
浏览器向远程的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接收到请求之后,经过处理,给浏览器进行响应
- 首先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报文
2. 传输层给HTTP请求报文添加TCP首部,构成TCP报文段
-
网络层给TCP报文段添加IP首部,构成IP数据报
-
数据链路层给IP数据报添加帧头和帧尾,构成帧*
-
物理层将帧转为比特流,加上前导码(并不是都加),转化为信号在物理线路上传输信号*
-
物理层将接收到的比特流去掉前导码,转化为帧,交付给数据链路层*
-
数据链路层将接收到的帧去掉帧头和帧尾,转化为IP数据报,交付给网络层*
-
然后依次经过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的封装,并转换为信号在线路中传输*
-
最终在服务器的应用层得到浏览器发送过来的HTTP请求报文,然后经服务器处理,再向浏览器发出响应报文*
4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专用术语
实体
- 实体:指的是任何可以发送或接受信息的硬件或者软件进程
- 对等实体:收发双方相同层次中的实体
协议
- 控制进行逻辑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 协议的三要素
语法:定义所交换信息的格式
语义:定义收发双方索要完成的操作
同步:定义收发双方的时序关系
服务
- 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的逻辑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 要实现本层的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所提供的服务
- 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
- 实体看得见相邻下层所提供的的服务,但是不知道实现该服务所使用的具体协议,即下面的协议对上边的实体是“透明的”
1. 服务访问点
- 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交换信息的逻辑窗口,用于区分不同的服务类型
数据链路层的服务访问点为帧的“类型”字段
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为IP数据报首部中的“协议字段”
运输层的服务访问点为端口号
2. 服务原语
- 上层使用下层所提供的的服务,必须通过与下层交换一些命令,即服务原语
3. 协议数据单元PDU
- 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包称为该层的协议数据单元
4. 服务数据单元SDU
-
同一系统内,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包称为服务数据单元
-
多个SDU可以合成为一个PDU,一个SDU也可以划分为多个P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