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目录

0. 导论

0.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0.1.1 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1.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

1.1 世界的多样性和物质的统一性

1.1.1 哲学的基本问题

1.1.2 物质的定义

1.1.3 物质的根本属性

1.1.4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1.5 时间和空间的定义

1.1.6 意识的能动作用

1.1.7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1.1.8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条件

1.2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

1.2.1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1.2.2 联系的特点

1.2.3 新事物为什么是不可战胜的

1.2.4 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1.2.5 对立统一规律

1.2.6 矛盾的定义

1.2.7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2.8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和区别

1.2.9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2.10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2.1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

1.2.12 矛盾的普遍性

1.2.13 矛盾的特殊性

1.2.14 矛盾的“两点论”和“重点论”

1.2.15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2.16 事物的质、量、度的规定性

1.2.17 量变和质变的定义

1.2.18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2.19 量变质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1.2.20 否定的内涵

2.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2.1 实践与认识

2.1.1 实践的定义和特征

2.1.2 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

2.2 真理与价值

2.2.1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因

2.2.2 价值的定义

2.2.3 价值的基本特性

2.2.4 感性认识的定义

2.2.5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

2.2.6 实践于认识的辨证运动

3.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3.1 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

3.1.1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3.1.2 社会存在的定义

3.1.3 物质生产方式的定义

3.1.4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3.1.5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3.1.6 社会生产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3.1.7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3.3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3.1 人民群众的定义

3.3.2 人民群众的作用

4.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4.1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4.1.1 商品经济的定义

4.1.2 商品经济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4.1.3 社会分工的定义

4.1.4 商品的二重性

4.1.5 使用价值的定义

4.1.6 价值的定义

4.1.7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4.1.8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4.1.9 具体劳动的定义

4.1.10 抽象劳动的定义

4.1.11 价值规律的定义

4.1.12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4.1.13 价值规律的作用

4.1.14 价值规律的消极后果


0. 导论

0.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0.1.1 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1.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

1.1 世界的多样性和物质的统一性
1.1.1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谁为本原的问题,即何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根本对立的哲学派系。

二是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人能否认识或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产生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理论分野。

1.1.2 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1.1.3 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离开物质的运动和离开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存在的。

1.1.4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1.1.5 时间和空间的定义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的流逝一去不复返。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即空间具有长、宽、高三方面的规定。

1.1.6 意识的能动作用
  1. 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 意识具有创造性。

  3.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 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1.7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另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1.1.8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条件
  1. 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 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根本途径。

  3.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还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1.2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
1.2.1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2.2 联系的特点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1.2.3 新事物为什么是不可战胜的

就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经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 ​ 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适应新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这也正是新事物在本质上是优越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他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1.2.4 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唯物辩证法解释了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根本规律。

1.2.5 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2.6 矛盾的定义

矛盾是反映事物或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1.2.7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1.2.8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和区别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辅相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统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通过斗争性来体现。

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1.2.9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 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2. 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3. 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1.2.10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 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 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性力量。

1.2.1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必须善于把二者结合起来,在斗争性中把握同一性,在同一性中把握斗争性。

1.2.12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产生新的矛盾,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1.2.13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事物的不同性质。

1.2.14 矛盾的“两点论”和“重点论”

”两点论“是指在分析事物的矛盾时,不仅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而且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不仅要看到矛盾体系中存在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且要看到次要矛盾、次要方面。

”重点论“是指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并以此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1.2.15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1.2.16 事物的质、量、度的规定性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

1.2.17 量变和质变的定义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1.2.18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 质变是量变的必要结果。

  3.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1.2.19 量变质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一方面,当事物的发展处在量变阶段时,要踏踏实实做好日常工作,为未来重大改变做准备。

另一方面,当质变来临的时候,要果断地、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促成质变,使工作迈上新台阶。

1.2.20 否定的内涵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自我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2.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2.1 实践与认识
2.1.1 实践的定义和特征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特征。

2.1.2 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

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

2.2 真理与价值
2.2.1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因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1. 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

  2. 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具有现实直接性。实践能够把一定的认识、理论变成直接的、实实在在的现实,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如果实践的结果与实践之前的认识和预想的相符合,那么之前的认识就得到了证实,成为真理性的认识;相反,则是谬误性的认识。

2.2.2 价值的定义

价值是反映主体和客体之间意义关系的哲学范畴,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意义。

2.2.3 价值的基本特性

价值具有主体性、客观性、多维性和社会历史性四个基本特征。

2.2.4 感性认识的定义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

2.2.5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性质虽然不同,但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1.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2.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3.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一方面,感性中有理性,人的感觉是渗透着理性的感觉。

    另一方面,理性中有感性,理性仅以感性材料为基础,而且也以文字符号等感性形式的语言作为表达手段。

2.2.6 实践于认识的辨证运动

实践与认识的辨证运动,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辨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两次飞跃。


3.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3.1 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
3.1.1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3.1.2 社会存在的定义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3.1.3 物质生产方式的定义

是指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3.1.4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3.1.5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特有的发展形势和发展规律。

  1. 社会意识会与社会存在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2.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且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

  3. 社会意识会社会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3.1.6 社会生产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1.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3.1.7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3.3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3.1 人民群众的定义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3.3.2 人民群众的作用

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在创造历史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

  1. 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2.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4.1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4.1.1 商品经济的定义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

4.1.2 商品经济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 存在社会分工。

  2.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4.1.3 社会分工的定义

社会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的部门和行业。

4.1.4 商品的二重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4.1.5 使用价值的定义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4.1.6 价值的定义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4.1.7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

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4.1.8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劳动的人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一切因素。

4.1.9 具体劳动的定义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4.1.10 抽象劳动的定义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4.1.11 价值规律的定义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4.1.12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4.1.13 价值规律的作用

价值规律在市场配置资源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

  1.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 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 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4.1.14 价值规律的消极后果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也会造成一些消极的后果:

  1. 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2. 阻碍技术进步。

  3. 导致收入两极分化。

  • 20
    点赞
  • 1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