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据库----基于SQLsever

浅谈数据库—数据库系统的概述

1.基础概念解释

1.数据与信息

(1)信息的定义。人脑对现实世界事物的存在方式、运动状态以及事物之间的抽象反映。信息是客观存在的,人类有意识的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传递,从而形成了各种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以及信号。

(2)数据的定义。数据是由用来记录信息的可识别的符号组合的,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

2.数据处理与数据管理

​ 数据处理是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包括对数据的收集、管理、加工、利用乃至信息输出等一系列的活动。其目的之一是从大量的原始数据中抽取和推导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作为决策的依据。目的之二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科学地保存和管理大量的复杂的数据,以便人们能够方便的利用这些资源。

​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数据是原料,是输入,信息是产出,是输出。

​ 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数据的·管理过程比较复杂,主要包括数据的分类、组织、编码、存储、维护、检索等操作。

2.数据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1.人工管理阶段。

​ 在只有卡片,纸带和磁带的时代,没有磁盘这类直接存取设备,而且只有汇编语言,没有操作系统和管理数据的软件。

​ 在这个阶段,主要表现为

(1)数据没有专门的存储设备

(2)数据没有专门的管理软件

(3)数据不共享

(4)数据不具有独立性

2.文件系统阶段

​ 此时磁盘磁鼓等存储设备已经问世,而且出现了高级语言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中有了专门管理数据的软件。

​ 这个阶段主要表现为

(1)数据以文件的形式长期保存

(2)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

(3)程序和数据之间有了一定的独立性

(4)文件的形式已经多样化

(5)数据具有一定的共享性

​ 但是,不可避免的是,数据的共享性差,数据冗余大,会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数据的独立性差,数据之间的关系弱

3.数据库系统阶段

​ 随着需求的不断扩大,改革发展迫在眉睫,与此同时,硬件的发展为数据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的条件。于是为了解决多用户、多个应用程序共享数据的需求,数据库技术应用而生。而且出现了统一管理数据的专门软件系统,即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 在这个阶段主要表现为

(1)结构化的数据及其联系的集合

(2)数据共享性高、冗余低

(3)数据的独立性高

​ 所谓的数据独立性是数据中的数据和应用程序之间相互独立,即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以及存取方式的改变不影响应用程序。

​ 在数据库系统中,整个数据库结构可分为三级;用户逻辑结构,数据库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 数据独立性分为两级;物理独立性,逻辑独立性。

​ 物理独立性是指当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如存储结构、存取方式、外部存储设备等)改变时。通过修改映射,使数据库逻辑结构不收影响&

  • 2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