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数学竞赛题——大型流感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曾在数学贴吧看到这样一道有意思的题目:

        某市爆发了大型流感,健康的人与感染的人接触后第二天就会感染。感染的人第二天会痊愈,痊愈的人有一天抗体,有抗体的情况下不会感染。假设每个人每天都会和所有认识的人接触。
        证明:
        1.如果开始有人拥有抗体,那么这个流感可能永远都不会结束。
        2.如果一开始谁都没有抗体,那么这个流感早晚有一天会结束。

        原帖地址为一道高中数学竞赛题_数学吧_百度贴吧 (baidu.com)

        作为一个和数学竞赛无缘的理工科大学生,没有学过什么高级的概念,但是这道题用朴素的语言,叙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规律、结论,因此笔者在此也使用朴素的语言来给出一个简单的证明,在此感受数学朴素逻辑的优美、明快。

证明:

        1.显然,“可能”说明这个结论只需要举反例,而这个反例也是很容易找的,就是由三人围成的三角形小圈子,彼此两两认识,其中有一人一开始就有抗体,而另一人在第一天感染了。用图表示就是下面这样:

         于是按照题目的规律,来计算下一时间步长的情况,于是有意思的局面马上就出现了:下一天,感染者痊愈,变成携带抗体者;健康人感染,变成感染者,携带抗体者抗体失效,变成无抗体的健康人,相当于三人的角色出现了一次轮回,跟轮换闪烁的灯一样,于是这个轮回便永不终止地传播下去,流感也就永远结束不了了……

        2.这个命题才是真正有意思的地方,前面最多只是开胃菜,这里光看题目的“早晚”就很霸气,这就是不讲理(其实反而数学是最讲理的)!

        这道题有什么思路呢?这个命题需要从正面去证明它,那么之前凑巧的反例就没用了,必须对于一般情况给出证明。然而证明“早晚有一天会结束”本身好像有点缺乏思路,它凭什么早晚要结束呢?凭什么不会突然冒出上面那样的闪烁三角形呢?如果数学思维一下子跟不上来的话,不妨在此停止,想想有什么办法,至少要有个思路,找到某个结束的判据,能够直接证明“早晚有一天会结束”。

        整个交际网可能很复杂,有三角形,有四边形,五角星,六芒星……或许需要用某种方法归纳,例如说证明直线式的必然会结束,再证明回环式的也会结束,再证明分支什么的也一定不受影响……

        在此笔者将思考的整个思路写下来,以免出现什么“显然”其实不显然的误会,或许有的时候就是有“灵光一闪”的时刻,但要把思路分享给他人,这种灵光一闪就没啥意思了。

        回到正题,笔者觉得正面证明已经扯得够多了,总之突出一个字:没思路!其实在数学证明中挣扎过的人可能马上就想到了:反证法!那就来试试,反证怎么来?

        反证法,那么假设这个流感仍然永远不会结束。我们需要导出矛盾,这个矛盾会怎么出现,也毫无思路。但至少可以开始干了,既然永远不会结束,那我至少可以写出一条永不结束的链条吧!矛盾要有,必然也是出现在链条上。于是我们把它写下来:

        为了讨论方便,我们把最初感染者感染的时间设定为“第零天”。这个链条有什么用呢?于是我们可能又会陷入沉思之中……

        证明永远比证伪时的举反例要难得多,但是证伪可以举反例,证明我们不妨整一个正面例子来,看看它到底会怎么消失呢?我们还是整一个简单的例子,但至少不用是链条,链条的话太简单了,它必然单向传播,所以必然结束。我们整下面这样的人际关系图:

         这些线是笔者随便画的,想怎么连都可以。那么我们来演示一下上面这样的人际关系,流感是怎么传播的:

        传播的特点一目了然!感染者形成一条横带一样,病毒一路传播过去,痊愈后又留下一条抗体横带,保护已经感染过的人不再感染!

        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抗体横带真的保险吗?不会万一漏个风,导致病毒又传回来了呢?再遐想一下,假设把右下角的人再连回第一个人,会不会就是“漏风”情况呢?仔细思考一下,至少上面这个例子漏不了风,假设连回去,那么右下角的人与最初感染者就直接接触了,那么第二天就会感染,第三天就只有右上角的人感染,病毒还是被携带抗体的人包围了。

        这样的过程很能给我们思路。尤其是刚才“漏风”的思考,其实也是有价值的。我们发现,一旦把右下角的人与最初感染者相连,那么它感染的时间便提前了,第一天,所有与最初感染者有一格距离的人全部感染了,第二天到来时便痊愈,携带抗体不被感染。为什么不被感染?一方面,“横带”已经传走了,已经传到与最初感染者保持两格距离的那些人上了,另一方面,这时候这些人正好有抗体,传到第二格距离的病毒恰好没法再往回传。

        所以如果不需要数学证明,我们简单直观地说,已经有一个想法了,就是第零天,最初感染者染上流感;第一天,与最初感染者只有一格距离的感染者染上流感,最初感染者带抗体;第二天,与最初感染者两格距离(二环?)的感染者染上流感,只有一格距离的带抗体,因此流感只能往“三环”传……流感如同水波一样,单方面向外传播。人际关系是有边界的,所以总有一天病毒会“碰壁”,撞到整个图的边界,从而一夜之间消失。

        这是直观的说法,但至少我们感觉它应该是对的!我们的图里有环、有直线,但没发现什么特殊情况!所以我们大受鼓舞,沿着这个思路走,我们只要把上面的“直观语言”翻译成数学语言就行了。例如说,怎么定义这个距离?人际关系是复杂的,一个人和最初感染者既有可能通过三个人相连,又有可能通过五个人相连,还有可能有更多情况,那他会不会第三天感染一次、第五天再感染一次?如果形成了环,那这个“距离”就更不好说了,人际关系在环上转上一圈,那距离又加上环的结点总数一次,这样看来,还是会跟上面闪烁的灯一样吗?

        别急,这就是数学需要来解决的问题了。最基础的就是定义,什么叫距离?我们把它严格定义出来。

        根据我们之前的直观思路,应该是“三环”的人就第三天感染。那么要想在第三天感染,至少要有一条从最初感染者传到他自己的路径长度等于3。这个很好思考,因为如果路径长度都大于3,那病毒一天只传一个人的性质决定了它不可能第3天能传到这个人。如果路径长度都小于3,那……至少它在第3天前就会有感染,第3天感不感染不好说。所以我们看到,最有用的“距离”就是两个人之间最短路径的长度。而且这个距离,还满足三角不等式。

        然后我们回到最开始的直观思路,把直观变成严谨论证我们还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距离为k的人,第k+1天一定感染吗?二是,距离为k的人,在大于k的时间天数时还可能重复感染吗?

        第一个问题很好解决。直观想象得到,也可以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首先,刚刚说过的一个小结论:如果距离为k,那么至少在第k天前,无论如何都不会感染。再假设这条“最短路径”是

A_0\rightarrow A_1\rightarrow A_2\rightarrow ...\rightarrow A_k

        那么首先,A_1第一天必然感染,因为它直接和最初感染者接触;A_2有没有抗体?必然没有,它与最初感染者的距离必然是2,否则这条最短路径就可以在A_2处再截短了。所以它之前绝对不会感染过,也就没有抗体,第二天它就必然被A_1传染。同理,第三天、第四天,直到第k天,A_k因为此前没有抗体,而A_{k-1}前一天感染了,所以它在第k天必然会被感染。

        我们把这个距离的概念再加到最开始的链条上:

        第1天感染的,必然直接与最初感染者接触,所以距离就是1,这毋庸置疑。但是第2天感染的,真的一定是距离为2的吗?别急,让我们再看看手里的武器,就会发现我们貌似还没有说明这一点!它其实就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现在就解决它。

        首先,由于它第二天被A_1传染了,所以它和A_1直接接触。在链条中相邻两个人都是直接接触的,这种直接接触会引起距离怎么变化呢?不考虑传染的因素,从几何来说,容易发现只有三种-1,0,+1。不可能距离直接加2以上,因为它和前一个人相连,单从这一条路径来看,距离就必然小于前一个人的距离+1。同理它不可能直接减2以上。而-1、0、+1都是可以的。

        所以A_2的距离只可能是0、1、2。假设前一个人与最初感染者的距离为m,如果距离-1了,那这个人的距离就是m-1,那么它在m-1天必然感染了,则第m天痊愈变成带有抗体的人,这时候无法被前一个人传染。如果距离不变,那么它在第m天也感染了,在m+1天应当痊愈而非继续被传染。所以简单的推理让我们发现其实选项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个人与最初感染者的距离必然+1!

        感染时间也是+1,感染距离也是+1,那么它们同步,所以它们一定相等。若还不放心,就上数学归纳法吧。

        于是我们得到了第二个结论:一条传播链条上,第k天感染的人,与最初感染者的距离必然为k。由此,我们华丽丽地得到了一个充要关系:距离为k当且仅当第k天感染!而距离一开始我们的定义是和感染无关的,仅仅靠人际关系网可以找到的。所以,距离是唯一的,感染时间也是唯一的!

        因此可以说,所有人只会被感染一次,所以说无限长的链条需要无限的人,不可能;或者说,人际关系网的距离是有上界的,超出这个上界,不存在相应的距离,也就不存在相应天数感染的人,感染也结束了。

结语

        写数学证明真是一件奇妙的事情。回过头来看,这道题好像“显然”,事实它就是“显然”的,证明的正文也就一点点篇幅?随便说都能说明白。确实如此,前面啰嗦了一大堆,其实主要是在分享一个思路。对于有思路的人来说,看下这篇枯燥的文章可不容易,但至少对于想要分享这份思路的人,以及那些想要在数学道路上寻宝却驻足不前的人,或许还是有些意思的。笔者在想这个证明的时候,那些思路当然是哗哗哗从脑子里飞过,现在要写下来,或许还可以接受,但是要笔者重读,就连笔者自己都不一定看得下去,这就是把思路放慢了N倍在这里折磨。所以,权且把写的过程本身当做一种享受,如果有那么闲心慢慢阅读,慢慢寻宝,或许也是一种享受吧。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