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HashMap原理

本文详细探讨了 HashMap 的数据结构和实现,对比了 JDK1.7 和 JDK1.8 的区别。HashMap 采用数组+链表+红黑树的数据结构,当链表长度超过8时转为红黑树。重点讲解了 put、get、remove 方法的执行流程,以及 resize 扩容过程,强调了初始容量和负载因子对性能的影响。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01、摘要

Map 的实现类有 HashMap、LinkedHashMap、TreeMap、IdentityHashMap、WeakHashMap、Hashtable、Properties 等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文主要结合 JDK1.7 和 JDK1.8 的区别,就 HashMap 的数据结构和实现功能,进行深入探讨


02、简介

HashMap 是一个使用非常频繁的容器类,它允许键值都放入 null 元素。
除该类方法未实现同步外,其余跟 Hashtable大致相同,但跟 TreeMap不同,该容器不保证元素顺序,
根据需要该容器可能会对元素重新哈希,元素的顺序也会被重新打散,因此不同时间迭代同一个 HashMap的顺序可能会不同。

  • HashMap 容器,实质还是一个哈希数组结构,但是在元素插入的时候,存在发生 hash 冲突的可能性;

  • 对于发生 Hash 冲突的情况,冲突有两种实现方式,

    • 一种开放地址方式(当发生 hash 冲突时,就继续以此继续寻找,直到找到没有冲突的 hash 值),
    • 另一种是拉链方式(将冲突的元素放入链表)。
    • Java HashMap 采用的就是第二种方式,拉链法。
  • 在 jdk1.7 中,HashMap 主要是由数组+链表组成,当发生 hash 冲突的时候,就将冲突的元素放入链表中。

  • 从 jdk1.8 开始,HashMap 主要是由数组+链表+红黑树实现的,相比 jdk1.7 而言,多了一个红黑树实现。当链表长度超过 8 的时候,就将链表变成红黑树,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03、源码解析

概述

直接打开 HashMap 的源码分析,可以看到,主要有 5 个关键参数:

  • threshold:表示容器所能容纳的 key-value 对极限。

  • loadFactor:负载因子。

  • modCount:记录修改次数。

  • size:表示实际存在的键值对数量。

  • table:一个哈希桶数组,键值对就存放在里面。

public class HashMap<K,V> extends AbstractMap<K,V>
    implements Map<K,V>, Cloneable, Serializable {

	//所能容纳的key-value对极限
	int threshold;

	//负载因子
	final float loadFactor;

	//记录修改次数
	int modCount;

	//实际存在的键值对数量
	int size;

	//哈希桶数组
	transient Node<K,V>[] table;
}

接着来看看Node这个类,Node是HashMap的一个内部类,实现了Map.Entry接口,本质是就是一个映射(键值对)

static class Node<K,V> implements Map.Entry<K,V> {
        final int hash;//hash值
        final K key;//k键
        V value;//value值
        Node<K,V> next;//链表中下一个元素
}

在 HashMap 的数据结构中,有两个参数可以影响 HashMap 的性能:初始容量(inital capacity)和负载因子(load factor)

初始容量(inital capacity)是指 table 的初始长度 length(默认值是 16);

负载因子(load factor)用指自动扩容的临界值(默认值是 0.75);

thresholdHashMap所能容纳的最大数据量的Node(键值对)个数,计算公式threshold = capacity * Load factor。当 entry的数量超过capacity*load_factor时,容器将自动扩容并重新哈希,扩容后的HashMap容量是之前容量的两倍,所以数组的长度总是 2 的 n 次方。

初始容量负载因子也可以修改,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在对象初始化的时候,指定参数,比如:

Map map = new 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

但是,默认的负载因子 0.75 是对空间和时间效率的一个平衡选择,建议大家不要修改,除非在时间和空间比较特殊的情况下,如果内存空间很多而又对时间效率要求很高,可以降低负载因子 Load factor 的值;相反,如果内存空间紧张而对时间效率要求不高,可以增加负载因子 loadFactor 的值,这个值可以大于 1。同时,对于插入元素较多的场景,可以将初始容量设大,减少重新哈希的次数。

HashMap 的内部功能实现有很多,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逐步分析。

  • 通过 K 获取数组下标;
  • put 方法的详细执行;
  • resize 扩容过程;
  • get 方法获取参数值;
  • remove 删除元素;

3.1、通过 K 获取数组下标

不管增加、删除还是查找键值对,定位到数组的位置都是很关键的第一步,打开 hashMap 的任意一个增加、删除、查找方法,从源码可以看出,通过key获取数组下标,主要做了 3 步操作,其中length指的是容器数组的大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源码部分:

/**获取hash值方法*/
static final int hash(Object key) {
     int h;
     // h = key.hashCode() 为第一步 取hashCode值(jdk1.7)
     // h ^ (h >>> 16)  为第二步 高位参与运算(jdk1.7)
     return (key == null) ? 0 : (h = key.hashCode()) ^ (h >>> 16);//jdk1.8
}
/**获取数组下标方法*/
static int indexFor(int h, int length) {
	//jdk1.7的源码,jdk1.8没有这个方法,但是实现原理一样的
     return h & (length-1);  //第三步 取模运算
}

3.2、put 方法的详细执行

put(K key, V value)方法是将指定的 key, value 对添加到 map 里。该方法首先会对 map 做一次查找,看是否包含该 K,如果已经包含则直接返回;如果没有找到,则将元素插入容器。具体插入过程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具体执行步骤

1、判断键值对数组 table[i]是否为空或为 null,否则执行 resize()进行扩容;

2、根据键值 key 计算 hash 值得到插入的数组索引 i,如果 table[i]==null,直接新建节点添加;

3、当 table[i]不为空,判断 table[i]的首个元素是否和传入的 key 一样,如果相同直接覆盖 value;

4、判断 table[i] 是否为 treeNode,即 table[i] 是否是红黑树,如果是红黑树,则直接在树中插入键值对;

5、遍历 table[i],判断链表长度是否大于 8,大于 8 的话把链表转换为红黑树,在红黑树中执行插入操作,否则进行链表的插入操作;遍历过程中若发现 key 已经存在直接覆盖 value 即可;

6、插入成功后,判断实际存在的键值对数量 size 是否超多了最大容量 threshold,如果超过,进行扩容操作;

put 方法源码部分

/**
 * put方法
 */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return putVal(hash(key), key, value, false, true);
}

插入元素方法

/**
 * 插入元素方法
 */
 final V putVal(int hash, K key, V value, boolean onlyIfAbsent,
                   boolean evict) {
        Node<K,V>[] tab; Node<K,V> p; int n, i;
		//1、判断数组table是否为空或为null
        if ((tab = table) == null || (n = tab.length) == 0)
            n = (tab = resize()).length;
		//2、判断数组下标table[i]==null
        if ((p = tab[i = (n - 1) & hash]) == null)
            tab[i] = newNode(hash, key, value, null);
        else {
            Node<K,V> e; K k;
			//3、判断table[i]的首个元素是否和传入的key一样
            if (p.hash == hash &&
                ((k = p.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e = p;
			//4、判断table[i] 是否为treeNode
            else if (p instanceof TreeNode)
                e = ((TreeNode<K,V>)p).putTreeVal(this, tab, hash, key, value);
            else {
				//5、遍历table[i],判断链表长度是否大于8
                for (int binCount = 0; ; ++binCount) {
                    if ((e = p.next) == null) {
                        p.next = newNode(hash, key, value, null);
						//长度大于8,转红黑树结构
                        if (binCount >= TREEIFY_THRESHOLD - 1) // -1 for 1st
                            treeifyBin(tab, hash);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