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概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概念

一般认为,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将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路由等)与线路(光纤等)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递的系统。是一些互联的、自治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组成

从组成部分上看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网络主要由硬件、软件和协议三大部分组成,缺一不可。

  1. 硬件主要由主机(也称端系统),通信链路(如双绞线、光纤)、交换设备(如路由、交换机等)和通信处理机(如网卡)等组成
  2. 软件主要包括各种实现资源共享的软件和方便用户使用的各种工具软件(如网络操作系统、邮件收发程序、FTP程序、聊天程序等)。
  3. 协议是计算机网络的核心,规定了网络传输数据时所遵循的规范

从工作方式上看

计算机网络(主要指Internet)可分为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

  1. 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到因特网上、供用户直接使用的主机组成,用来进行通信(如传输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
  2. 核心部分由大量的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它为边缘部分提供连通性和交换服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功能组成来看

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

  1. 通信子网由各种传输介质、通信设备和相应的网络协议组成,它使网络具有数据传输、交换、控制和存储的能力,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
  2. 资源子网是实现资源共享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向网络用户提供共享其他计算机上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的服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功能

数据通信

  • 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功能,实现联网计算机之间的各种信息传输,并将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联系起来,进行统一的调配、控制和管理

资源共享

  • 资源共享可以是软件共享、数据共享和硬件共享
  • 使计算机网络中的资源互通有无,分工协作,从而极大地提高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的利用率

分布式处理

  • 当计算机网络中的某个计算机系统负荷过重时,可以将其处理的某个复杂任务分配给网络中的其它计算机系统,从而利用空闲计算机资源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利用率

提高可靠性

  • 计算机网络中的各台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互为替代机

负载均衡

  • 将工作任务均衡的分配给计算机网络中的各台计算机

分类

按分布范围分类

  • 广域网(WAN)。也称远程网。关于网提供长距离通信,通常是几十千米到几千千米的区域,比如跨国通信。连接关于网的各结点交换机的链路一般都是高速链路,具有较大的通信容量。
  • 城域网(MAN)。覆盖范围跨越几个街区甚至整个城市,覆盖范围约5~50km,城域网大多采用以太网技术,因此有时也常并入局域网的范围进行讨论。
  • 局域网(LAN)。范围几十米到几千米的区域。一般用微机或工作站通过高速线路相连。传统上,局域网使用广播技术,而广域网使用交换技术
  • 个人区域网(PAN)。覆盖范围大约十米左右。指在个人工作的地方将消费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用无线技术连接起来的网络,也常称为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按传输技术分类

  • 广播(boradcasting)式网络。所有联网计算机都共享一个公共通信信道。当一台计算机利用共享通信信道发送报文分组时,所有其他计算机都会收听到这个分组。接受到该分组的计算机将通过检查目的地之来决定是否接受该分组。
  • 有些广播系统还支持给一组机器发送数据包的模式,这种传输模式称为组播(multicasting)。
  • 点到点(point-to-point)链路将一对单独的机器连接起来。在一个由点到点链路组成的网络中,为了从源端到达接收方,短消息必须首先访问一个或多个中间机器,这种短消息在某些情况下称为数据包或包(packet)。
  • 点-点传输只有一个发送方和一个接收方,有时候也称为单播(unicasting)。

按拓扑结构分类

  • 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总的结点(路由器、主机等)于通信线路(网线)之间的几何关系(如总线形、环形)表示的网路结构,主要指通信子网的拓扑结构。
  • 分为四类:总线形、星形、环形、网状形
  • 总线形:用单根传输线把计算机连接起来。
    • 优点是建网容易、 增减节点方便、节省线路。
    • 缺点是重负载时通信效率不高、总线任意一处对故障敏感。
  • 星形:每个终端或计算机都以单独的线路和中央设备相连
    • 星形网络便于集中控制和管理,因为端用户之间的通信必须经过中央设备
    • 缺点是成本高、中心结点对故障敏感。
  • 环形:所有计算机接口设备连接成一个环
  • 网状形:一般情况下,每个结点至少有两条路径与其他结点相连,多用于广域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按使用者分

  • 公用网(Public Network)。也称公众网。指电信公司出资建造的大型网络。
  • 专用网(Private Network)。指某个部门为满足本单位特殊业务需要而建造的网络。这种网络不向本单位以外人提供服务。如铁路、典礼、军队等部门专用网络。

按交换技术分类

  • 电路交换网络。在源结点和目的结点之间建立起一条专用的通路用于传输数据,包括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传输数据(一直占用通信资源)和断开连接(释放通信资源)三个阶段。最典型的电路交换网是传统电话网络。
  • 该类网络的特点是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的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条管道中传送。
  • 电路交换的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通信时延小。通信双方通过专用线路进行通信,数据可以直达。当数据传输量较大时,优点将十分显著。
    • 线路独占,没有冲突。
    • 实时性强。一旦通信线路建立,双方可以实时通信。
  • 电路交换的缺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线路独占,利用率太低。
    • 连接建立时间过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报文交换网络。也称存储-转发网络。用户数据加上源地址、目的地址、校验码等辅助信息,然后封装成报文、这个报文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后,再转发给下一个结点,重复这一过程直到到达目的结点,每个报文可以单独选择到达目的结点的路径。
  • 报文交换的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无需建立连接。
    • 动态分配线路。
    • 线路利用率高。
  • 报文交换的缺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报文交换对报文的大小没有限制,需要网络节点有足够的缓存空间。
    • 报文交换在节点处要经历存储、转发等操作,从而引起一定时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分组交换网络。也称包交换网络。其原理是将数据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块,在每个数据块中加上目的地址、源地址等辅助信息组成分组(包),以储存-转发方式传输。
  • 分组交换的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无需建立连接。
    • 线路利用率高。
    • 相对报文交换,分组长度固定,缓冲区容易管理。
    • 分组比报文小,因此传输时间更短。
  • 分组交换的缺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仍然存在时延。
    • 需要传输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址、分组编号等额外信息。
    • 分组可能遇到失序、丢失、重复等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存储转发
    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均采用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区别是:
    • 报文交换以完整报文进行“存储-转发”
    • 分组交换以较小的分组进行“存储-转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按传输介质分类

  • 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
  • 有线网络可分为双绞线网络、同轴电缆网络等
  • 无线网络可分为蓝牙、微波、无线电等类型

性能指标

性能指标从不同的方面来度量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速率(Speed)

  • 速率是指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
  • 又称为数据率(data rate)或比特率(bit rate) ,速率的单位是bit/s(比特每秒,有时也写作bps)。
  • Bit 来源于 binary digit,意思是一个“二进制数字”,因此一个比特就是二进制数字中的一个 1 或 0
  • 当数据率较高时,可以使用kb/s(k=103=千)、Mb/s(M=106=兆)、Gb/s(G=109=吉)或者Tb/s(T=1012=太)

带宽(Bandwidth)

  • 在计算机网络中,带宽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传送数据的能力,通常指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个点到另外一个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网络设备所支持的最高速度),带宽的单位为bit/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吞吐量(Throughput)

  • 吞吐量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通信线路、接口)的实际的数据量。单位b/s,kb/s,Mb/s等。
  • 吞吐量受到网络的带宽或网络的额定速率的限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如,PC机和交换机链路带宽100Mb/s,每秒最多传输100Mb的数据。因为两个服务器速率很慢,所以服务器传输数据给交换机,交换机然后传输数据给PC机一秒钟传输数据最大只能是30Mb/s。

时延(Delay)

  • 指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总时间,它由4部分构成: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 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发送时延
  • 发送时延是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时间。发送时延也可以称为传输时延。
  • 发送时延= 数 据 长 度 ( b i t ) 信 道 带 宽 ( b i t / s ) \dfrac{数据长度(bit)}{信道带宽(bit/s)} (bit/s)(bi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发送时延发生在机器内部的发送器中,与传输信道的长度(或信号传送的距离)没有任何关系。
传播时延
  • 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取决于电磁波传播速度链路长度
  • 传播时延= 信 道 长 度 ( m ) 电 磁 波 传 播 速 度 ( m / s ) \dfrac{信道长度(m)}{电磁波传播速度(m/s)} (m/s)(m)
  • 传播时延发生在机器外部的传输信道媒体上,与信号的发送速率无关,信号传送的距离越远,传播时延就越大。
  • 对于高速网络链路,提高的仅仅是数据的发送数率而不是比特在链路上的传播速率。
处理时延
  • 主机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组时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处理,分析分组首部、从分组中提取数据部分、进行差错检验、查到适当路由等
排队时延
  • 分组在经过网络传输时,要经过许多的路由器。但分组在进入路由器后要先在输入队列中排队等待处理。在路由器确定了转发接口后,还要在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转发。
  • 排队延时通常取决于网络当时的通信量。

时延带宽积

  • 指发送端发送的第一个比特即将到达终点时,发送端已经发出了多少个比特。
  • 时延带宽积又称为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即“某段链路现在有多少比特”。
  • 时延带宽积(bit) = 传播时延(s) × \times × 带宽(bit/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往返时延(Round-Trip Time,RTT)

  • 表示从发送端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端收到来自接收端的确认(接收端收到数据后立即发送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
  • 它包括往返传播时延和末端处理时间等
  • RTT越大,在收到确认之前,可以发送的数据越多。

信道利用率

利用率分为信道利用率和网络利用率。

  • 信道利用率: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有数据通过),空闲信道的利用率为零。
  • 信道利用率 = 有 数 据 通 过 时 间 ( 有 + 无 ) 数 据 通 过 时 间 \dfrac{有数据通过时间}{(有+无)数据通过时间} +
  • 网络利用率: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

信道利用率并非是越高越好,根据排队论的理论,当某信道的利用率增大时,该信道引起的时延也就迅速增加。当网络的利用率接近最大值1时,网络的时延就趋近于无穷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