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医学AI快一年后,我的一些感想

小罗碎碎念

影像组学AI培训班

周五下午和周六下午,我去参加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刘再毅教授团队主办的一个影像组学AI培训班。昨天下午直至要结束了,会场还是坐的满满当当,听众也是讲者切一页PPT,就举起手机拍一次。

说实话,大大小小的会议我也参加了几十次了,这样真正受听众喜欢,干货较多的会议,我还是头一回见识。所以,我自发的写一篇推文记录一下这次经历,希望日后能有更多的类似的活动,带动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这一领域的研究来。

image-20240811075849158

报名链接是从刘教授团队的一名博后朋友圈看到的,当时记得链接里写的是前50名注册的免注册费,后面注册的需要2000+培训费。抱着给老板省经费的心情,我赶紧去注册了。

后来刘教授在会议总结的时候,还特意说这事来着,说其实一开始并不打算收我们的钱,只是为了筛选一部分凑热闹的人。(其实和我加一道入群验证是一样的,只要你不发广告,不影响群友,我才没精力去一一核对四五百人的真实身份)


与广东省人民医院的渊源

从我刚踏入医学AI这个领域的时候,刘再毅教授的名字我就听老板和师姐提到过,但是当时还没过多了解,只知道是一个杰青,影像和病理都有涉及。

梁老师

昨晚回来以后,我把入学这几个月的经历捋了一下,其实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几位老师在我的成长经历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他们自己不知道,哈哈)。刚开学不久,省人民医院的一位优青(只记得姓梁,具体名字忘了)来学校开讲座,我刚好看到海报就赶过去了。

梁老师的两个观点在当时的我看来很有意思,我现在还记得,并且做了一些改进,融入到了自己的学习流程中:

  1. 每天抽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浏览各种公众号,看最新的文献解读
  2. 关注计算机领域发表的最新模型,一般会经过两年左右的时间才会应用到医学领域中(现在这个时间肯定大为缩短)

当时我听完,自己也有样学样,去找各种公众号学习,自己也关注了不少。但是后来发现,光从这些渠道获取文献还是太慢了,并且我发现有些公众号分享的文章并不是最新的,所以这直接促成了我自己开始动手写。

image-20240811082536282


陆老师

昨天下午本来不打算去的,因为前一天晚上我把宿舍钥匙弄断了,但是没想到学校效率很高,微信上刚报修完,当晚就来维修了。

说实话,30多度的天,出门回来全身都湿透了,真的就是被讲题吸引了,我才会过去。

image-20240811083501142

这次培训班,陆老师有两个讲题,第一个我听过了,那个雪狼和哈士奇,我记忆犹新。还有他那篇口腔癌的《J clin Invest》(目前IF=13.3),给我造成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影响。这篇文章提到了一个多细胞核指数,可以当作独立的预后因素。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陆老师说这是他们“捡”的一篇文章,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是合作的医生多年临床经验观察到的,他们只是做一个验证。然后我就认为,自己的课题组在临床深耕多年,临床经验积累的应该非常多,这样的指标应该不少

就是因为这个想法,我有至少三个月的时间,都在想着课题组能提供一个指标,这也导致了我和老板数次发生争执,没办法,工科和临床的思维方式确实有点差别,我也刚入门这个领域,还有太多欠缺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刘老师举办的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一定程度能让后来者少走一些弯路。

现在我不想着让课题组提供指标了,一方面是老板很忙,还有一方面是我不能一上来就等着别人都把东西准备好,我必须要先动手去处理一些基本的工作,先提取一部分特征以后,再让课题组去帮忙讨论筛选,这个才是正确的流程。


海外优青

说实话,昨天要没有这个讲题,我也许就不会去了,因为天真的很热。但是去了以后,我发现很值得,因为另外几位讲者的内容也很精彩,我这一部分先讲讲陆老师的海外优青。

先来看一下陆老师的履历

IMG_0123

博士公派留学至位于加拿大的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阿尔伯塔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在全球居于领先地位,全球顶级计算机科学机构排名CSRankings 2010-2020年度人工智能领域世界排名第37名,其中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世界第6名。强化学习之父Rich Sutton 、以及Alpha Go的主要作者大卫·席尔瓦 (David Silver)和黄士杰(Aja Huang)均来自阿尔伯塔大学。

博士毕业以后,回国在陕西师范大学工作(原因是当时还能给房的学校不多了,好实诚的老师,哈哈),后来觉得不能躺平就去美国的凯斯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做博后了,后来拿到了国防部的乳腺癌研究项目,还选上了助理研究教授。

后来和刘教授在一次会议相识,引进回国,依托广东省人民医院与2022年申报了海外优青。


申报优青的条件

大概每年是一月中下旬发布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官微,然后依托单位会在三月中下旬公布对应的配套方案。

image-20240811090628011

各高校的基本条件都是参考官方的标准来的,这里我以中国药科大学为例:

image-20240811090852530

待遇不同的单位其实区别很大,选择大于努力,任何时候都适用。广东省人民医院给陆老师开出的条件是年薪120w,安家费300w,提供300平的场地。当然了,这个数据有很多可以操作的空间,例如120w,是这三年才有,还是一直有,是税前还是税后?300w是一次性发放,还是按年发放?这些我们都不会知道。

但是我们可以知道的是,高端人才在哪都会受欢迎。中国药科大学开出的条件是我在一众高校公布的方案中觉得非常有吸引力的,所以这里拿出来举例分析。

image-20240811091213902


讲座给我的启发

首先,我要再把陆老师搬出来感谢一番,因为真的从他这学到了很多东西。例如,下面的这种作图方式。

IMG_0128

这张图又会是很长一段时间我会反复参考的资料,因为它不仅仅教会我怎么去做PPT——这一页PPT背后藏着巨大的信息。

对于已经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的前辈,可以学会如何系统的展示自己的科学成果,按照人体结构展示自己的成果,真的一目了然,让人第一印象非常好。

对于刚踏足这个领域的同学,则是可以快速的找到切入点,布局自己的知识体系。

对于我来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我会调整接下来的文献日推计划,有意识并带有目的去积累对应的资源,在做好鼻咽癌研究的基础上,辐射其他癌种,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合作研究团队。


除了陆老师,韩楚教授和陈小波师兄的讲题也给我提供了一些启发。

image-20240811092547233

做PPT这方面,我其实对自己也比较“苛刻”。五月去北大交流的时候,一把PPT掏出来,对方就说我一定是从大课题组出来的。所以,韩博介绍的那些技巧,我基本都是日常使用,不过有一个我确实没用过,就是Ctrl+D。

image-20240811092949005


最后再提一下小波师兄,真的很优秀。我们应该是六月通过我的某一篇推文加了联系方式,当时我俩也交流了很多。我知道刘教授很喜欢这位学生,但是没想到喜欢到了这种程度——开幕式的时候专门拿出来介绍。

当然了,小波师兄完全配的上这样的待遇,通过代码一键生成临床基线表,确实也是从医生的角度去减轻工作量。所以,我后续的推文也会介绍如何去实现这样类似的工作,真的是给了我不少的启发。

也要浅浅表示一下羡慕,小波师兄能够在大二的时候就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而我却是半路出家,去年九月才从人工智能芯片转移到医学人工智能的领域,还有很多的差距要追赶!!


这篇推文接近尾声了,一看时间,两个小时过去了,不过我觉得是值得的,因为经历了一件事情,把它系统的总结下来,并且留下印记,才是真正会对自己产生价值的。

如果,它还能给其他人带来一些帮助(所以我通过公众号分享给大家),那么这两个小时的努力便会呈指数级放大。

我是罗小罗同学,持续进步,持续学习,下期推文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