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有类?还是先有对象? 在开发过程中,其实是分为两个阶段的,一个是设计阶段,一个是实现阶段。 在设计阶段是我们通过场景,带入用例去分析,在这个时候这些用例都是以对象的方式出现的。然后在通过归纳发现具有相同属性和行为的对象,这个归纳是人脑的一种抽取,我们得到类的概念。 此时,是通过人脑的抽象把具有相同属性和行为的对象归纳为一类。
在实现过程中,代码是先定义类,然后通过类产生对象。这里体现的是编码中的复用思想,把类看成是对象“模版”,先定义好模版,然后通过模版进行复制,产生无数个对象。在具体使用的时候,一定是用对象而不是用类。 类是对象的模版,对象是类的具体的实际的存在。
2、类是一种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没有它,大部分编程语言是没有办法设计出来。这是因为软件的任务就是操作数据,而硬件提供的工作环境只有0和1组成的二进制。那么在现实场景当中需要用到的各种数据,最终都会化为0和1,那么在运算的时候如何分辨?如何进行不同的运算呢?就靠“数据类型”。
现实中的数据类型实在是太丰富了,且变化太多了。因此没有一门语言可以把所有的数据类型全部预设,只能预设最基本的数据类型。基本上都是有限的几个:数字型(有些会分整型和实型),字符型, 布尔型(有些没有)等等。然后再提供语法,让开放人员可以自定义更复杂的数据类型。
Java里面提出的就是“类”这个概念,它能保存更多的数据(属性),还能定义各种各样的操作方法。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类描述为“复杂数据类型”。如果我们更看重它产生的变量和对象在内存中的保存形式,那么我们也可以把它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