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 如何设计一款四轮智能小车 - 古月居
此部分共分为五个小节,通过这个 Part 的学习,我们将了解机器人的概念和组成,对机器人的整体设计有一个明确的思路,然后通过机械结构、驱动系统、传感系统、控制系统四大组成部分,展开介绍设计一款智能小车的基本思路。
通过这一讲课程,我们希望大家脑海中能够对智能小车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开发思路,未来我们再逐个击破,把它一点一点做出来。
总体设计思路
从控制的角度来讲,机器人可以划分为图中四大组成部分,分别是:传感系统、执行机构、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
先来看执行机构,这是机器人要动起来的重要装置,比如移动机器人是需要移动的,那如何带动轮子旋转或者转弯呢,就是类似这样的电机、舵机来执行运动的。但并不是所有运动部位都会安装电机,比如一辆真实的汽车,一般只有一个电机或者发动机,那如何让两个轮子,甚至四个轮子都转起来呢,这就需要一个完成动力分配的传动系统,比如转弯的时候动态调整左右两个轮子的速度,这需要严密的机械设计,也就是差速器的功能。除了移动机器人,在一些工业机器人中,驱动机器人的关节电机、抓取物体的吸盘夹爪,也可以看做是执行机构。总之,执行机构就是执行运动的一套装置。
为了让执行机构准确的执行动作,还需要在执行机构前连接一套驱动系统,比如我们要让机器人的电机按照1m/s的速度旋转,如何动态的调整电压、电流,来达到准确的运动目的呢,这就是由电机驱动器来实现的。如果是电动执行机构的话,其配套的驱动系统一般都是由驱动板卡+控制软件组成,也是嵌入式系统应用的重要领域,我们在学校中学习的单片机、PID、数字电路等概念,都和这个部分紧密相连。驱动系统的选择是根据执行机构来的,比如普通的直流电机,用类似这样的电机驱动板就行,工业上常用的伺服电机,都会用到220V甚者380V电压,就得用专业的伺服驱动器了,还有类似吸盘的气压驱动,外接键盘鼠标一样的外设驱动,以及各种各样的传感器驱动,总之,驱动系统的职责就是保证机器人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
机器人光动是不行的,还需要具备感知能力,这就得靠传感系统了。传感系统一般分为内部传感和外部传感,内部传感是用来感知机器人自身状态的,比如通过里程计计算自己轮子旋转的速度,从而计算累积位移,通过陀螺仪感知机器人自身的角加速度,判断转弯时的状态,通过加速度计,感知机器人在各个运动方向上的加速度,可以用来判断运动趋势或者上下坡,还有力传感器,可以用来感知机器人自身与外部的相互作用力度,比如抓一个鸡蛋,但又不至于抓破。
与内部传感器相反,外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