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与HTML之间的交互是通过事件实现的。事件,就是文档或者浏览器窗口中发生的一些 特定的交互瞬间。
事件流描述的是从页面中接收事件的顺序。IE的事件流是事件冒泡流,网景的事件流是事件捕获流。
事件冒泡
事件冒泡,即事件开始时由最具体的元素接收,然后逐级向上传播到较为不具体的节点。以下面的HTML文档为例: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head>
<body>
<div>click me</div>
</body>
</html>
若单击了页面中的div元素,那么这个click事件会按照如下顺序传播:
div–>body–>html–>document
也就是说,click事件首先在我们单击的div元素上发生,然后click沿DOM树向上传播,在每一级节点上都会发生,直至传播到document对象。
事件捕获
事件捕获的思想是不太具体的节点应该更早接收到事件,而最具体的节点应该最后接收到事件。事件捕获的用意在于事件到达预定目标之前捕获它。
如果仍以前面的例子,那么单击div元素会以下列顺序触发click事件:
document–>html–>body–>div
在事件捕获过程中,document对象首先接收到click事件,然后沿DOM树依次向下,一直传播到事件的实际目标,即div元素。
注册事件和解除事件
注册事件: addEventListener(‘事件名称’,‘事件回调’,true/false)
addEventListener最后一个参数为true为时执行事件捕获,为false时执行是事件冒泡
解除事件:removeEventListener
阻止冒泡:
IE中:window.event.cancleBubble=true;
非IE:event.stopPropagation();
捕获和冒泡执行顺序
若目标元素未注册事件,默认先进入捕获阶段,直到达到目标元素,再进入冒泡阶段;
若目标元素注册了事件,当事件触发在目标阶段时,会根据事件注册的先后顺序执行,其他非目标阶段执行顺序不变。假如父元素包裹子元素,子元素设置为事件冒泡,则执行顺序为:
父元素捕获–>子元素冒泡–>目标元素执行绑定的事件–>子元素捕获–>父元素冒泡
面试常见:在一个DOM元素上同时绑定两个点击事件,一个用捕获,一个用冒泡,事件会执行两次(执行次数等于绑定次数,前提是事件确实被触发,且事件绑定几次就算几个事件,即使类型和功能完全一样也不会覆盖),目标元素会按时间绑定顺序执行,不区分冒泡和捕获,非目标元素先执行捕获再执行冒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