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技术核心与增强笔记:


第一章 概述

前言

5G继承了3G4G的设计理念,面向各种垂直应用进行了一系列专门优化。

2B面向企业, 2C面向用户

4G LTE核心架构: OFDMA + MIMO
5G NR(New Radio新空中接口):在时域和频率域实现了更大的灵活性: eMBB(增强移动宽带), URLLC(高可靠低时延通信),mMTC(大规模物联网)

3GPP R15版本: eMBB;
R16版本:URLLC, NR V2X, 非授权频谱通信, 终端节能


一、概述

1G: 20世纪70年代, 蜂窝组网,模拟语音业务
2G: 10年后,窄带数字移动通信,同时支持短消息和低速数据,商用
3G:20世纪90年代末, WCDMA, CDMA2000, TD-SCDMA ,可10Mbps
4G:2010年,OFDM,MIMO,100Mbps-1Gbps

2013年,国内IMT-2020(5G)推进组

5G采用NR(NewRadio新空口),基于LTE的OFDM + MIMO,更大的频谱范围和载波带宽,灵活的帧结构,多样化的参数集,优化参考信号设计,新型编码,符号级别资源调度,MIMO增强,时延降低,覆盖增强,移动性增强,终端节能,信令设计优化,新网络架构,QoS增强,网络切片,车联网(Vehicle to everything, V2X),工业互联网(Industry Internet of Things, IIoT),非授权频谱设计(New Radio-Unlicensed)

NR相比LTE的增强

5G 定义了三大应用场景,分别是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高可靠低时延通信 (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Communications,URLLC) 和大规模物联网 ( 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MTC)。其中eMBB 主要面向移动互联网,而URLLC 和mMTC 则面向移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将以用户为中心构建全方位的信息生态系统,近些年来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 (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 (Augmented Reality,AR)、远程教育、远程办公、远程医疗、无线家庭娱乐等以人为中心的需求正变得越来越普及,这些陆续出现的新业务需求必然会对移动通信的传输带宽和传输速率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移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电网、智慧城市等垂直行业也在向信息化和数字化快速转型。除了智能手机外,可穿戴式设备、摄像头、无人机、机器人、车载船载等终端模组、行业定制终端等移动终端的形态也更加丰富多样。可见,基于5G 的愿景和不断诞生各种新业务需求和新的应用场景,4G 技术已很难满足,4G向5G 技术演进和发展是必然趋势。下面就 LTE 技术存在的主要不足以及5GNR(New Radio)中相应的增强和优化进行介绍。

更高频谱范围

LTE TDD Band42 Band43 3400-3800MHz LTE商用基本在3GHz以内

结合全球无线电频谱使用情况看,6 GHz以上的频谱范围内还有很广阔的频谱未被利用,因此5G支持FR2(Frequency Range 2,FR2)频率范围(24.25~52.6 GHz)内的毫米波频谱,以更好地满足和解决无线频谱不足的问题。同时,为了解决毫米波传播特性不理想、传播损耗大、信号易受遮挡而阻塞等问题,NR 协议引人了波束扫描、波束管理、波束失败恢复、数字+模拟混合波束赋形等一系列技术方案,来保证毫米波传输的正常通信。支寺广阔的毫米波频谱是5G NR 相比LTE 的一个巨大增强点,它可以使得未来5G 部署和业务应用释放出巨大的潜能。

NR支持更大系统带宽

LTE标准定义单载波带宽最大为 20 MHZ,如果系统带宽超过这个范围,则需要通过多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 方式来支持。载波聚合由于在空口存在辅载波添加和激活过程,以及多载波之间的联合调度,会增加协议复杂度和实现复杂度。同时,多载波聚合的载波之间预留一定的保护间隔 (Guard Period,GP),会浪费有效频谱效率。此外,LTE载波有效信号的发射带宽仅为载波带宽的90%左右,频谱利用率也有一定损失。经过近十年半导体产业和工艺水平的发展,半导体芯片和关键的数字信号处理器件的处理能力都大幅增强,加之射频功率放大器以及滤波器等半导体新材料、新器件的应用,使得5G 设备处理更大的载波带宽成为可能。目前 5G NR 最终定义低于6GH 频谱的最大载波带宽为100MHz。毫米波频谱的最大载波带宽为 400 MHZ相比 LTE的载波带宽提升了一个数量级,为NR系统支持大带宽超高吞吐量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NR对新技术的取舍

5G技术器具,设备成熟度



第四章 带宽分段(Bandwidth Part, BWP)

带宽分段(Bandwidth Part,BWP)是5CNR引人的最重要的新概念之一,几乎对资源分配、上下行控制信道、初始接入、MIMO、MAC/RRC 层协议等NR标准的各个方面都产生深远的影响,不能正确理解BWP,就无法正确理解NR标准。

在NR 标准化的早期,多家公司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子带操作”的初始想法,经过反复探索和融合,共同定义了 BWP 概念,而后又几经波折,不断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一个复杂度超出所有人预期、具有强大潜在能力的系统工具。

直至R15、R16NR标准冻结,也只能说定义了 BWP的基本能力,产业界将在5G的第波商业部署中逐步摸索BWP 的优势和问题,在后续的5G增强标准版本(如 R17、R18)中,BWP概念还有可能进一步扩展和演进,在5G 增强技术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BWP采用“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配置+DCI(下行控制信息)/计时器激活”的两层信令机制,大量设计问题都是在标准化过程中逐步解决的,包括:BWP 如何配置:BWP 配置与参数集的关系;TDD和FDD系统的BWP 配置是否不同:BWP 的激活/去激活机制:在RRC连接之前的初始接人过程中如何使用BWP:BWP 与载波聚合的关系等。本章将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解读。

基本概念

BWP的核心概念是定义一个比小区系统带宽和终端带宽能力都小的接入带宽,终端的所有收发操作都可以在这个较小的带宽内进行,从而在5G 大带宽系统中实现更灵活、更高效、耗电更低的终端操作。 LTE 的最大单载波系统带宽为20 MH,终端的单载波带宽能力也为20 MHz,所以不存在终端能力小于小区系统带宽的情况。而在5C NR 系统中,最大载波带宽将大幅提高(如400MHz)而终端带宽能力的提升幅度明显赶不上网络侧 (如100 MHz)。另外,终端也并不需要总以最大带宽能力工作,为了节省耗电和更高效的频域操作,可以工作在一个更小的带宽下,这就是BWP(如图4-1所示)。

但在 BWP 概念明确之前,不同公司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类似的概念,但主要的考虑来自资源分配和终端省电两个方面。另外,BWP 客观上也可以用来实现“前向兼容”(For-ward Compatibility)等效果[36]。当然,BWP作为NR 中定义的一个灵活的“标准工具”其用途是不会写在3GPP标准中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理解BWP角度1:多种子载波间隔的频域资源的有效调度

不同子载波间隔的物理资源块(PRB)大小不同,颗粒度不同。

如表4-1所示,以20MHz带宽(实际可用带宽为18 MHz)为例,不同子载波间隔对应的PRB大小和20MHz带宽内包含的 PRB数量均不同,资源分配的颗粒度和 PRB 索(PRBIndexing)也不同,无法直接套用LTE的资源分配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方法1:各种SCS的PRB均在整个系统带宽内索引,如图4-2所示,三种SCS分别在不同的子带(Subband)内使用,但PRBIndexing 的起点(PRB#O) 均起始于系统带宽起点,终止于系统带宽终点。这种方法可以实现 PRB 的“一步法”直接指示,并可以将各种SCS的PRB动态调度在系统带宽内的任意频域位置(当然,不同SCS的频域资源之间要留有一两个PRB避免干扰),不受限于 Subband 的边界。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定义多套PRBIndexing,且每个PRBIndexing都在整个系统带宽内定义,造成调度频域资源的 DCI开销过大。如果要降低 DCI开销,就需要新设计一套比较复杂的资源指示方法。
  2. 方法2:各种SCS的PRB 分别独立索引,如图4-2 所示,PRB Indexing 的起点(PRB#0)起始于Subband起点,终止于Subband终点。这种方法首先需要指示某种SCS的Subband的大小和位置,才能获得这种SCS的PRBIdexing,而后再在Subband内采用相应的PRBIndexing指示资源。可以看到,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在 Subband 内部直接套用LTE成熟的OFDM资源分配方法。但需要采用Subband-PRB“两步法指示。

经过讨论和融合,在 RAN1#88会议上,最终决定采用类似上述方法2的先粗后细的“两步法”资源分配[45],在命名第一层分配对象时,为了避免既有概念对未来的设计造成“先人为主”的限制,没有采用 Subband 等熟知的名词,而现场讨论命名了一个新的概念一-“Bandwidth Part”,后续明确缩写为BWP。而且由于存在不同意见,暂时没有将BWP与子载波间隔之间进行关联,只是强调可以将这种方法用于终端带宽能力小于系统带宽的场景。这是“Bandwidth Part”概念第一次出现在5G NR的讨论中,但其内涵还很不清晰,随着后续研究的展开,这个概念不断变化、扩展,逐渐变得清晰、完整起来。

理解BWP角度2:终端能力与省电

用于终端省电的带宽自适应(Bandwidth Adaption):

首先,由于5G NR的载波带宽变得更大 (单载波可达到40 MH2),要求所有等级的终端都支持这么大的射频带宽是不合理的,需要支持终端在某个更小的带宽(如100MHZ)中工作。其次,虽然5G的峰值速率会进一步提高,但终端在大部分时间仍然只会传输低速率的数据。即使终端具有 100 MHz 射频能力,也可以在没有被调度高数据率数据时仅工作在较小带宽,以实现终端省电操作。

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的RAN1#86bis RAN1#87、RAN1#88bis 等会议陆续通过了5GNR 支持的 Bandwidth Adaptation 功能的基本概念67.2.3.22],即UE可以在不同的射频带宽内监测下行控制信道和接收下行数据。如图4-3 所示,UE 可以在一个较窄的射频带宽 W1内监测下行控制信道,而在一个较宽的射频带宽W2内接收下行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TE中UE总是在整个系统带宽内监测PDCCH。但在5gNR中,为了获得更高的数据率,接收数据的带宽会大幅提升(如100Mhz),而PDCCH的监测带宽并不需要大幅提升(如20Mhz甚至更小)。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用途调整UE的射频带宽。此外W1和W2的中心频点不必要重合。从W1到W2时,可以中心频点不变只是拓展带宽,也可以转移到一个新的中心频点。

上行的情形与下行类似,在没有大数据量业务需要发送时,gNB (5G 基站的代称,g 没有什么明确含义,因为4G基站称为eNodeB,按序排列,fNodeB 不好看不好读,因此5C基站称为gNodeB,简称gNB) 可以在保证频率分集增益的条件下,将 PUCCH 的频域调度范围限制在一个较小的带宽 W,内,节省终端耗电。当有较大数据量业务需要发送时,再在一个较大的带宽w内调度PUSCH的频域资源,如图4-4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GPP各公司对 Bandwidth Adaptation 带来的终端省电效果进行了研究[4-10一般来讲下行控制信息的容量远没有下行数据那么大,而 UE 需要长期监测下行控制信道,却只是偶尔接收下行数据。因此如果 UE 始终工作在一个固定的射频带宽(为了满足数据接收要求只能是 W,),在大部分时间里 UE 的射频带宽都超出了所需的大小,可能带来不必要的终端耗电[模数转换 (ADC和DAC) 的耗电与工作带宽 (直接影响是采样率) 成比,基带操作耗电与处理的时频资源数量成正比][89。估计在 LTE 系统中,有60%的终端耗电来自PDCCH 解调、同步跟踪和小数据率业务。尽管在实际能节省的耗电量上有不同的分析结果!%.o],但 Bandwidth Adaptation 可以在宽带操作中显著降低终端耗电,这一点是有共识的

需要注意的是,Bandwidth Adaptation 由于涉及射频器件的参数调整,因此不能瞬间完成而需要一定的时间,即射频重调时间 (RF Retuning Time),这一时间包括接收 Bandwidth Adaptation 指令的时间、用来重调频点和射频带宽的时间,以及 ADC、DAC、ACC (自动增益跟踪)等器件调整需要的时间[%。对BWP 切换时延(BWP Switching Delay)的研究由3GPPRAN4 (负责射频和性能指标的工作组) 负责,这项研究和 RAN1 (负责物理层设计的工作组)对BWP的研究是并行开展的。2017 年年初 RAN4给出的初步研究结果见表4-2[其中给出了RF Retuning Time的研究结果,没有给出基带部分的研究结果。3CPP RAN1基于这一结果开展了 Bandwidth Adaptation 和 BWP研究。RAN4对 RF Retuning Time 的完整研究结果是在2018年年初给出的,我们将在第 4.3.4节具体介绍。

从表4-2可以看到,RF Retuning Time 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过渡期,可能长达几个或十几个OFDM符号,而包含基带参数重配置在内的 BWP Switching Delay 更大,在此期间UE无法进行正常的收发操作。这对后续 BWP 的设计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因为在 BWP 切换 (BWPSwitching)过程中,UE 是无法传输的,很多信道、信号的时序 (Timeline) 设计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BWP基本概念的形成

虽然各公司是基于上述两种技术考虑中的一种提出 BWP 概念的,但随着这两种考虑的碰撞和融合,大多数公司觉得可以用一个 BWP 概念实现上述两种效果[33]。在2017年4月和5月的3CPP RAN1#88bis和RAN1#89会议上陆续通过了一系列定义BWP基本概念的提案[21,23-26],其中确定的 BWP 重要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gNB可以半静态地配置给UE一个或多个BWP,分成上行BWP和下行BWP
  2. BWP带宽等于或小于终端的射频带宽能力,但大于SS/PBCH Block[同步信号块包含SS(同步信号)和PBCH (广播信道),具体见第6章]的带宽
  3. 每个BWP内至少包含一个CORESET(控制资源集,具体见第5.4节)。
  4. BWP可以包含SS/PBCH Block,也可以不包含SS/PBCH Block·
  5. BWP由一定数量的PRB构成,且绑定一种参数集[包括一个子载波间隔和一个循环前缀(CP)],BWP的配置参数包括带宽(如 PRB数量)、频域位置(如中心频点)和参数集(包括子载波间隔和 CP)。
  6. 在一个时刻,一个终端只有一个激活的BWP(Active BWP),对同时多个激活BWP的情况需要继续研究。
  7. 终端只运行在激活BWP内,不在激活BWP之外的频域范围内收发信号。
  8. ·PDSCH、PDCCH都在下行激活BWP 中传输,PUSCH、PUCCH 都在激活的上行 BWP中传输。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