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体系结构将嵌入式处理器划分为三种
- 嵌入式微控制器(单片机)EMCU
- 嵌入式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 嵌入式微处理器EMPU
CPU
需要主板、内存条等才能工作。
嵌入式微控制器 EMCU
EMCU是CPU的弟弟,即embadded micro control unit 嵌入式微控制器的缩写。俗称单片机。 MCU本身就是集成的小计算机:
嵌入式微控制器就是将整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块芯片中,这也是目前嵌入式系统工业的主流嵌入式微控制器一般以某一种微处理器内核为核心,芯片上的资源比较丰富,比方有ram有ROM、RAM,定时器、计数器,看门狗、GPIO、串口还有pwm、DA、内部flash等等,必要的外设,便于进行控制,因此称为微控制器。
为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一般一个系列的单片机会出现多种衍生产品,每种产品的处理器内核都一样,不同的是存储器和外设的配置以及封装。
和嵌入式微处理器相比,嵌入式微控制器的最大特点就是单片化体积大大减小,从而减少了功耗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可靠性。
生产MCU的厂商有 意法半导体 恩智浦、微芯、德州仪器、宏晶、兆易创新等。主要包含8051、P51XA、MCS-251、68300系列等。
- MCU与CPU的价格比较
- CPU 1000-3000
- MCU 几块钱 十几块钱 几十块钱
- MCU与CPU的频率比较
- CPU 2-4GHz
- MCU 8-72MHz
- MCU与CPU的功率
- CPU 65-150w
- MCU 小于1w
- MCU与CPU的内存
- CPU 8-32G的外置RAM,CPU的ROM一般512G-2T的固态
- MCU 2-256K的内置RAM,MCU的内置ROM16K-2M之间
- MCU和CPU的位数
- 现在CPU一般是64
- MCU 8和32位
- MCU与CPU的通讯接口
- CPU USB 以太网 雷电
- MCU I2C 串口 SPI等
嵌入式微处理器EMPU
嵌入式微处理器embedded micro processor Unit EMPU。
- 是一种以计算机中CPU为基础的控制器。
- 代表产品为ARM、386EX、SC-400、Power PC、68000、MIPS系统。
与通用计算机处理器不同的是在实际的嵌入式应用中是将微处理器装配在专门设计的电路板上,只保留和嵌入式应用相关的功能,去除其他的冗余功能,大幅减小系统的体积和功耗。
MPU与单片机相比,可扩展存储器的空间更大,可以配置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能够处理复杂的系统管理任务和管理工作。
嵌入式DSP处理器
Dsp的理论算法早在19世纪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出现。但由于专门的dsp处理器还未面世,所以这种理论算法只能通过mpu等分类元件实现。1982年世界上诞生了首枚dsp芯片,在语音合成以及编码解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Dsp处理器专门针对信号处理任务对系统结构和指令进行了特殊设计,使其适合执行dsp算法。 Dsp的编译效率较高,指令的执行速度也快在数字滤波、快速式变换、谱分析等方面效果较好。
嵌入式dsp处理器有两个发展来源,第1个是dsp处理器经过单片化和emc改造,增加芯片上的外设,成为嵌入式的dsp处理器,TI的TMS320C2000/C5000系列属于此范畴。第二是通过单片机或者是soc系统增加dsp协处理器,例如,Intel公司的MCS-296。
嵌入式dsp处理器的主要应用就是有这个生物信息识别、终端带有加密算法的键盘、实时的语音解压系统、虚拟现实等这些。运算量比较大,特别是向量运算、指针线性寻址等较多,DSP处理起来比较好。
嵌入式dsp处理器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德州仪器的TMS320系列和摩托罗拉的 dsp56,000系列。
嵌入式片上系统Soc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单片机上形成一个更复杂的系统的时代即将来临,这就是soc。
Soc的设计技术源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它使用专用的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嵌入式芯片上的系统从整个系统性能的要求出发,在单个芯片上集成整个系统的功能。
Soc是一种基于ip(Intellectual Property)核的嵌入式系统及芯片设计。技术,它将许多功能模块集成在一个芯片上。
代表性的有ARM RISC、MIPS RISC、DSP或其他的微处理器核心,加上通信的接口单元,例如usb、TCP、GPRS通信接口、GSM通信接口等,这些单元往往都是按照其各自的功能做成一个个独立的处理芯片。
各种通用处理器内核将作为soc设计公司的标准库。和其他的许多嵌入式系统外设一样。成为VLSI设计中的一种标准器件。
Soc可以分为专用和通用两类。通用系列包括Infineon的TriCore、Motorola的M-Core、某些ARM系列器件等。专用SOC一般用专门用于某个或者是某类系统中不为用户所。知一个颇具代表性的就是飞利浦的smart X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