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的定义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图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一般来讲,大比例尺地图,内容详细,几何精度高,可用于图上测量。小比例尺地图,内容概括性强,不宜于进行图上测量。
学了地图学的人似乎觉得比例尺是个很简单的东西,其实不然。
就以这样一个简单的数据处理过程来看。
第一步,把矢量图加到Arcgis数据中。在Arcgis的工作空间中会发生什么呢?
是的在工作空间中会有一个比例尺,但这个比例尺会随着图像的变大变小而改变。那么这个比例尺是怎么得到的呢?具体含义是什么呢?
这个可以用比例尺的定义来理解,只不过这里不再是图上,而是在电脑显示屏幕上。
第二步,把Arcgis数据转换成CAD。在CAD中比例尺不太好查,我没有找到比较好的查找方法,大家可以参考——如何在cad中查看比例尺
在cad中比例尺的解释也可以参考Arcgis中的解释。
第三步,从cad到图片。这是变成图片直接打印预览的话会告诉你图片的长宽,但一般来说大区域的图像打印基本一般打印机大不了,打印店的老板会把图片缩小打印。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导出成图片,图片可以放大放小,但比例尺不会变化,因为比例尺此时对应的是个定值,它与打印机打印图片相对应。
第四步,从图片到图纸。这一步是关键的一本,很多比例尺就是因为这一步变成虚假的比例尺。一旦打印机缩放打印就会使得比例尺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