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年度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
大赛网络建设与运维赛项竞赛规程
(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时间: 2024 年 1 月 4 日-6 日(3 天)
征求意见对象:各参赛学校指导老师
意见反馈邮箱:39785561@qq.com
备注:本赛项参照国赛规程执行,如有合理化建议,请务
必文字描述准确,附意见反馈人姓名及联系电话,在规定
时间内发送至指定邮箱。
一、赛项名称
赛项编号:ZZ016
赛项名称:网络建设与运维
组别:中等职业教育
二、竞赛目的
本竞赛旨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响
应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国家战略,
适应国产自主且安全可控的新诉求和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的发展,
通过产教协同发展,培养中职网络建设与运维方向高素质网络技术人
才,促进数字化转型升级,服务信息基础建设和国家战略。以立德树
人为根本任务,推进“三全育人”、深化“三教改革”,发挥树旗、
导航、定标、催化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网络技术相关专业
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竞赛内容紧跟网络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国际发展水平,选
用源自企业真实项目和工作任务,围绕岗位要求,紧贴生产实际设计
竞赛,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突出应变能力,强化职业素养,让教学、
岗位、竞赛相互协同,提高网络建设与运维相关的核心专业能力,提
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竞赛,引导全社会尊重、重视、关心技能人才
的培养和成长,营造崇尚技能的氛围,激励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
国之路,培养更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三、竞赛内容
根据行业企业的业务背景开展网络业务需求、业务架构分析、技
术环境调试和实际工程应用。针对中职计算机网络毕业生主要从事系
统集成、系统应用、网络工程、网络安全及售后技术支持等岗位的需
求,在竞赛规定时间内完成网络理论题测试、网络建设与调试和服务
2
/
22
搭建与运维三个方面内容,以知识在线检测和综合技术技能现场竞技
两种形式开展,同时纳入职业素养考核。
(一)竞赛主要内容
职业规范与素养、网络布线与施工、网络设备配置与调试、安全
策略配置、网络安全防护和应急响应、云平台网络连接、X86 与 ARM
架构计算机操作系统管理、Windows 与 Linux 服务配置、网络运维等内
容。各模块有机结合,比赛过程中,要求两名参赛选手按照题目独立
完成理论测试,合理分工,安排工作流程、合作完成模块二和模块三
等有关网络建设与运维职业典型工作任务,检验选手专业核心能力与
职业综合能力。
(二)重点考查技能
重点考查参赛选手的网络实战能力,具体包括:
1.能够根据大赛提供竞赛要求,读懂文档需求,理解业务架构,
实现项目应用。
2.能够完成线缆制作、合理划分网络地址,配置路由器、交换机、
无线控制器、无线 AP 和防火墙等网络设备,实现网络的正常运行。
3.能够根据业务需求和应用环境,安装部署各类服务器、国产数
据库、存储等相关服务;并根据网络业务需求配置各种策略,以达到
网络互联互通,实现云平台和网络资源适应业务需求。
4.能够预判网络运行中所面临的安全威胁,防范并解决网络恶意
攻击行为;考查选手防御不良信息及病毒、构建和维护绿色网络的实
战能力。
5.能够充分理解竞赛前发布的竞赛设备列表、配套技术文档、赛
项规程和公开样题等信息,分析网络架构、查找技术资料、开展针对
性训练,从而提高技能水平;能够基于抽取正式竞赛要求、临场故障
3
/
22
4
/
22
预置和变化、随机理论题测试内容,在实际竞赛中结合技术原理,参
考设备技术文档进行合理解决。开放的形式一方面扩大了竞赛的公平
性,另一方面可以与真实工作实践相符合,最终充分考察学生整体熟
练运用知识原理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
(三)竞赛时长
本赛项为团体赛项目,竞赛时间 7 小时
(四)成绩比例和时间分配
模块
主要内容
比赛时长
分值
模块一
网络理论
测试
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
术、网络信息安全、网络安防
系统安装与维护、网站建设与
管理、现代通信技术应用、通
信系统工程安装与维护和通
信运营服务各专业基本知识
理论 10%
0.5
小时
10%
模块二
网络建设
与调试
2-1 工程统筹 10%
2-2 交换配置 10%
2-3 路由调试 10%
2-4 无线部署 5%
2-5 安全维护 5%
6.5 小时
40%
模块三
服务搭建
与运维
3-1 X86 架构计算机操作系统
管理 5%
3-2 ARM 架构计算机操作系统
管理 5%
3-3Windows 云服务配置 15%
3-4 Linux 云服务配置 15%
3-5 网络运维 10%
50%
5
/
22
附:主要竞赛知识点和技能点
序号
内容模块
子模块
具体内容
1-1
模块一:
网络理论
测试
理论考核
计算机类网络和通信相关专业和课程的基
本知识理论
2-1
模块二:
网络建设
与调试
综合布线和
IP 地址划
网络布线、设备连接、端口标识、物理连
通性检测、链路检测、端口检测
VLSM、CIDR 等地址划分并实施网络配置
2-2
交换配置
LAN、STP、RSTP、MSTP、802.1X、ARP、交
换机虚拟化、交换安全、端口聚合、端口
镜像、VRRP、VRRP V3、IPV6、PBR、IPV6 PBR、
ACL、DHCPV6、DHCP Snooping、QOS、 BFD、
Keepalive gateway、基于流的重定向等
2-3
路由调试
E1 链路捆绑、PPP 或者 HDLC 协议、静态、
RIP、RIPng、OSPF、OSPFV3、BGP、MBGP4+、
ISIS 等单播路由协议、PIM、IGMP 等组播
协议、NTP、DHCP、TELNET、策略路由、IPV6、
NAT、QOS 等
2-4
无线部署
AP 到 AC 二、三层注册,AP 配置管理、AC
射频管理、无线认证和接入配置,QOS 配置、
安全配置,限时策略、强制漫游、负载均
衡配置等
2-5
安全维护
配置 GRE 隧道、IPSEC 隧道,安全域、接口、
地址与服务,安全策略、NAT、安全控制、
网络行为控制、攻击防护、日志配置、
Secure Connect VPN、L2TP VPN 或 MPLS_VPN
等
3-1
模块三:
服务搭建
与运维
X86 架 构 计
算机操作系
统管理
安装 remmina 远程连接虚拟主机并配置相
应服务;
3-2
ARM 架 构 计
算机操作系
统管理
安装配置 minicom,连接并调试网络设备;
6
/
22
序号
内容模块
子模块
具体内容
3-3
Windows
云
服务配置
能根据企业需求,在云平台创建实例规格、
创建网络、创建卷、创建虚拟机等;
能根据任务要求,根据企业的应用需求,
熟练安装和配置 AD、组策略、DNS、WEB、
ASP、E-MAIL、DHCP、DFS、NTP、NIS、KDC、
MariaDB、Apache、Nginx、NFS、Samba、
Tomcat、CA 证书、iSCSI、文件共享、NLB、
故障转移、多路径、BitLocker、打印服务、
PowerShell 脚 本 、 Linux Shell 脚 本 、
python3 脚本、Redis、mysql、mariadb、
mongodb、postgresql、数据库备份、PXE、
WDS、ftp、FTPd、VPN、ansible、apache2、
tomcat、mail、samba、nfs、haproxy、
keepalived 、pacemaker、zabbix、ceph、
etcd 、 openldap 、 docker 、 podman 、
kubernetes、containerd、redis、RAID、
磁盘加密、WordPress、UFW 等开展系统服
务和数据库配置、群集管理、Docker、
podman、containerd、mysql、etcd、ceph、
zabbix、mongodb、openstack 等应用;
能够完成开发环境搭建、操作系统系统更
新、Linux 系统内核升级和故障排除
3-4
Linux 云 服
务配置
3-5
网络运维
虚拟仿真主流操作系统、主流网络和安全
设备实现互联互通,服务器搭建模拟,网
络安全模拟演练等实现网络排错、电子取
证、应急响应等技能
四、竞赛方式
竞赛以单场次团队赛组队方式进行,每支参赛队由 2 名选手组成,
须为同校在籍学生,其中队长 1 名,可配 2 名指导教师。
五、竞赛流程
(一)比赛场次
本赛项由两个单场次竞赛模块组成。
(二)日程安排
竞赛时间 7 小时,赛程具体安排分配如下:
7
/
22
日期
时间
事项
参加人员
地点
竞赛前
1
日
09:00-14:00
参赛队报到,安排
住宿,领取资料
工作人员、参赛队
住宿酒店
10:00-12:00
裁判工作会议
裁判长、裁判员、监督
组
会议室
15:30-16:30
领队会
各参赛队领队、裁判长
会议室
16:00-16:30
参观赛场
各参赛队领队
竞赛场地
17:00
检查封闭赛场
裁判长、监督组
竞赛场地
17:00
返回酒店
参赛队
竞赛场地
竞赛
当天
07:30
参赛队到达竞赛
场地前集合
各参赛队、工作人员
竞赛场地前
07:30-07:40
大赛检录
参赛选手,检录工作人
员
竞赛场地前
07:40-08:00
第一次抽签加密
(抽序号)
参赛选手、第一次加密
裁判、监督
一次抽签区
域
08:00-08:45
第二次抽签加密
(抽工位号)
参赛选手、第二次加密
裁判、监督
二次抽签区
域
08:00
进入赛场
现场裁判、裁判长、监
督
竞赛场地
08:45-09:00
就位并领取比赛
任务
参赛队
竞赛场地
08:50
比赛选手就位,裁
判员宣读竞赛须
知
参赛选手、现场裁判、
裁判长、监督
竞赛场地
09:00-16:00
正式比赛
参赛选手、现场裁判、
裁判长、监督
竞赛场地
09:00-11:30
评分裁判培训会
议
裁判、监督、专家组
会议室
16:00-
评判完毕
评判
评分裁判、裁判长、专
家、监督
竞赛场地
评判完毕后
成绩汇总报送、成
绩公布
评分裁判、裁判长、专
家、监督
竞赛场地
8
/
22
竞赛
后
1
日
9:30
领取竞赛设备
各参赛队
竞赛场地
(三)比赛流程
赛前准备:选手抽签加密入场,参赛队就位并领取比赛任务,完成
比赛设备、线缆和工具检查等准备工作。
正式比赛:参赛选手需按题目要求独自完成网络理论测试,团队配
合完成 IP 地址规划、综合布线、设备连接、配置与测试网络设备、安
装配置操作系统、部署安全策略、网络运维等网络建设与运维整体工
作项目实施。操作顺序和分工,由参赛队自行商定。
六、竞赛规则
按照《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汇编》中的相关制度执行。
(一)选手报名
1.参赛选手 2 名,须为 2024 年度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籍学生;
五年制高职的一至三年级(含三年级)学生可参加比赛。年龄须不超
过 21 周岁(年龄计算的截止时间以 2024 年 5 月 1 日为准),不得跨校
组队;凡在往届本赛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的学生,不
再参加本项目的比赛。
2. 已在省大赛平台提交的报名信息,原则上不能变更,如遇特
殊情况,需更改报名信息,须由参赛院校向省大赛办提交申请,经审
批通过后方可调整。各赛项于开赛前10 个工作日内将不再接受更改
报名信息申请。
3. 参赛队可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不得超过 2 人,指导教师须
为本校专兼职教师。
(二)参赛要求
1.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赛场纪律,服从指挥,仪表端庄整洁,自
觉遵守赛场纪律,服从赛项执委会的指挥和安排,爱护大赛场地的设
备和器材,严格遵守安全操作流程,防止发生安全事故。不得以任何
方式泄露参赛院校、选手姓名等涉及竞赛场上应该保密的信息。选手
必须佩带参赛证提前 30 分钟列队参赛,比赛场地通过加密抽签决定,
粘贴参赛号于左臂,对号入座。
2.参赛队在赛前 10 分钟领取比赛任务并进入比赛工位,比赛正
式开始后方可进行相关操作。
3.现场裁判引导参赛选手检查比赛环境,宣读《大赛规则》和《选
手须知》。
4
.
参赛队自行决定选手分工、工作程序。
5
.
比赛过程中,选手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
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指示,如遇问题须举手向裁判人员提问。若因选
手原因造成设备故障或损坏而无法继续比赛的,裁判长有权决定终止
该队比赛;若非因选手个人原因造成设备故障的,必须经现场裁判确
认予以解决,故障中断时间不计时;比赛结束前,需打扫整理赛位,
保持整洁有序。
6.当听到比赛结束命令时,参赛选手应立即停止所有操作,关闭
9
/
22
显示器,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比赛时间。比赛结束(或提前完成)后,
参赛队要确认已成功提交竞赛要求的配置文件和文档,裁判员与参赛
队队长一起确认,参赛队在确认后离场。
7.竞赛所需的软件和辅助工具由承办校统一提供,硬件可以自带,
也可以使用承办校提供的硬件设备。参赛队不得使用自带的任何有存
储和网络功能的设备,如硬盘、光盘、U 盘、手机、手环等。离开赛
场时,不得将与比赛有关的物品带离现场。
(三)赛事规定
1.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必须遵守赛项规程和相关要求。
2.领队代表参赛学校负责管理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应当严格
遵守大赛制度的有关规定,有效管理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遵守申诉
与仲裁程序。
3.专家、裁判、监督和仲裁人员必须按制度规定履行职责,严
格执行保密制度、遵守竞赛规程,公平公正履职。
4.赛务工作人员必须遵守规章制度,认真负责履行有关赛务岗
位职责。
七、竞赛环境
(一)竞赛工位
竞赛工位内设有操作平台,每工位配备 220V 电源(带漏电保护装
置),工位内的电缆线应符合安全要求。每个竞赛工位面积 6-9 ㎡,
确保参赛队之间互不干扰,具备至少安排 130 支参赛队的竞赛场地。
竞赛工位标明工位号,并配备竞赛平台和技术工作要求的软、硬件,
配有与比赛要求一致的布线线缆及相应水晶头。环境标准要求保证赛
场采光(大于 500lux)、照明和通风良好;每支参赛队提供一个垃圾箱。
10
/
22
11
/
22
(二)赛场环境
赛场周围要设立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发生意外事件。比赛
现场内应参照相关职业岗位的要求为选手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承办
单位应提供保证应急预案实施的条件,必须明确制度和预案,并配备
急救人员与设施。
(三)其他区域
可设置观摩区、成果展示区、体验区,在不影响选手竞赛的前提
下组织领队或指导教师进行有组织有纪律现场观摩。
八、技术规范
(一)教学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信息技术类
(二)行业标准
序号
标准号
中文标准名称
1
GB50311-2016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2
GB50312-2016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3
GB50174-2017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4
GB21671-2018
《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局域网系统验收测评规范》
5
GB50348-201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
6
GB/T18729-2011
《基于网络的企业信息集成规范》
7
GB/T22239-2018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三)职业技术标准
达到并超过中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接
近高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九、技术平台
比赛条件由承办单位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确定,并向参赛队无偿提
12
/
22
供。如参赛队不使用承办单位所提供的比赛条件,必须在正式比赛日
15 天前以学校正式公函形式向赛项执委会申请自备比赛条件,承办院
校提供力所能及的协助工作,为此所发生的费用均由该参赛院校自理,
产生的不良影响由该参赛院校承担。
承办校提供如下软硬件:
(一)技术平台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备注
1
路由器
(含路由线缆)
2
厂家提供
2
三层交换机
(需含虚拟化连接套件)
3
厂家提供
3
多核防火墙
(需含特征库升级许可)
2
厂家提供
4
无线控制器
1
厂家提供
5
无线接入点
1
厂家提供
6
云实训平台
1
厂家提供
7
信创云服务竞赛平台。平台
功能模块包含云服务管理、
节点管理、通信网关管理、
镜像管理、网络管理、计算
资源管理、用户配额管理、
实训环境管理、云主机管理、
用户管理、系统状态查看。
为信创战略产业及信创技术
提供优质的操作训练平台。
1
厂家提供
8
POE 模块
1
厂家提供
9
ARM PC 机 1 台
CPU: 主频>=2.3GHZ,
>=八核
内存>=8G
硬盘>=256G nvme
支持硬件虚拟化
显示器:23.8 寸及以上
USB 键盘鼠标
国产芯片 X86 PC 机 1 台
CPU: >=八核
内存>=16GB
2
厂家提供
13
/
22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备注
硬盘:>=512GB
NVMe
显示器:1920*1080 及以上
10
网络布线工具
(综合布线常用工具,含压
线钳,打线钳,测线仪,美
工刀等)
1
厂家提供
(二)技术环境:
1.
理论题在线测试技术环境
2.
网络运维在线测试技术环境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备注
1
服务器
CPU>=六核十二线程
内存>=16GB
硬盘>=300GB
网卡>=1Gb 以太网
1
厂 家 提
供
2
信息安全运维综合应用平台
平台为内嵌 KVM 技术的 C/S 架构平台、能够仿真网络
工程、信息安全、系统安全等实操环境。支持
Dynamips、IOL、QEMU 等不同类型的镜像,并提供不
下与 5 套的综合实验场景,衔接网络建设与运维赛项
的安全技术知识领域,支持用户自行创建网络拓扑及
环境需求。支持网络设备配置文件的导出。支持仿真
搭建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Windows 操作系统和
Kali 操作系统的拓扑连接;实现网络互通、系统安全
架构、系统渗透扫描、攻击防范、数字取证、应急响
应等案例。
1
厂家提
供
3
.免费开源软件清单
Windows
系统平台由服务器版和桌面版组成,桌面版采用
kylin
和
ubuntu(
英文版
)
,服务器版主要采用
Windows Server 2022(
中文版
)
和
Rocky9
。
每赛位具体软件参数如下所示:
序号
软件参数
备注
1
Ubuntu23
英文版
电脑自带
14
/
22
2
Kylin
桌面版
电脑自带
3
Rocky9
平台镜像
4
Windows Server 2022
中文数据中心版
云实训平台镜像
5
linux
服务配置需要的
deb
和
rpm
软件包
赛场提供
6
理论在线测试软件
厂家提供
承办校将提供 USB 转串口线,及相关网线制作工具一套,纸笔 2
套和相关网线、RJ-45 水晶头等比赛耗材。
十、成绩评定
(一)评分原则
竞赛评分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评分标准注重考察
参赛选手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1. 网络系统组建、配置与应用、安全配置与防护的正确性、规范
性和合理性。
2. 相关文档的准确性与规范性。
3. 团队风貌、团队协作与沟通、组织与管理能力。
(二)评分细则与知识点
序号
分类
评分细则与知识点、技能点
比例
评分方式
模块一
类型一
网络理论测试
10%
机考评分
1-1
单选题
考查学生对应网络建设与运维方面专
业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
素养
1-2
判断题
模块二
类型二
网络建设与调试
40%
机评为主
2-1
工程统筹
1
.
IP
地址规划正确
2
.整理赛位,工具、设备归位,保持
赛后整洁有序
3
.
无
因
选
手
原
因
导
致
设
备
损
坏
4
.
恢
复
调
试
现
场
,
保
证
网
络
和系统安
全运行
5
.综合布线符合工程标准,保证线路
通畅
10%
结果评分
2-2
交换配置
能根据任务要求,正确完成交换机配
置,并测试成功
10%
结果评分
2-3
路由调试
能根据任务要求,正确完成路由配置,
并测试成功
10%
结果评分
15
/
22
2-4
无线部署
能根据任务要求,正确完成无线配置,
并测试成功
5%
结果评分
2-5
安全维护
能根据任务要求,正确配置设备安全
技术,并测试成功
5%
结果评分
模块三
类型三
服务搭建与运维
50%
结果评分
3-1
X86
计算机
操作系统管
理
安装
remmina
远程连接虚拟主机并配
置相应服务;
5%
结果评分
3-2
ARM
计算
机操作系统
管理
安装配置
minicom
,连接并调试网络设
备。
5%
结果评分
3-3
Windows
云
服务配置
能根据任务要求,正确在云平台创建
虚拟机等;
能
根
据
任
务
要
求
,
正
确
根
据
企
业
的
应
用
需
求
,
熟
练
安
装
和
配
置
各
种
系
统
服
务,进行数据库、群集、
Docker
等部
署,并能测试成功;
能够正确完成开发环境搭建、操作系
统更新、
Linux
系统内核升级和常见故
障排除
15%
结果评分
3-4
Linux
云服
务配置
15%
结果评分
3-5
网络运维
主流网络和安全设备完成网络排错、
电子取证、应急响应等
10%
结果评分
(三)具体评分方法
1. 在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如有不服从裁判判决、扰乱赛场秩序、
舞弊等不文明行为的,由裁判长按照规定扣减相应分数,情节严重的
取消比赛资格,比赛成绩记 0 分。
2. 为保障成绩评判的准确性,监督组对赛项总成绩排名前 30%的
所有参赛队伍的成绩进行复核;对其余成绩进行抽检复核,抽检覆盖
率不低于 15%。监督组需将复检中发现的错误以书面方式及时告知裁判
长,由裁判长更正成绩并签字确认。若复核、抽检错误率超过 5%,裁
判组需对所有成绩进行复核。
3.本赛项各参赛队最终成绩由承办单位信息员录入赛务管理系统。
承办单位信息员对成绩数据审核后,将赛务系统中录入的成绩导出打
印,经赛项裁判长审核无误后签字。承办单位信息员将裁判长确认的
电子版赛项成绩信息上传赛务管理系统,同时将裁判长签字的纸质打
印成绩单报送大赛执委会。
4.赛项结束后专家工作组根据裁判判分情况,分析参赛选手在比
赛过程中对各个知识点、技术的掌握程度,并将分析报告报备大赛执
委会办公室,执委会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公布。
5.赛项每个比赛环节裁判判分的原始材料和最终成绩等结果性材
料经监督组人员和裁判长签字后装袋密封留档,并由赛项承办院校封
存,委派专人妥善保管。
十一、奖项设定
本赛项设参赛选手团体一、二、三等奖。以赛项实际参赛队(团体
赛)总数为基数,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为 10%、20%、30%(小数
点后四舍五入)。
十二、赛项安全
赛事安全是技能竞赛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是赛事筹备
和运行工作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赛项执委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
大赛期间参赛选手、指导教师、裁判员、工作人员及观众的人身安全。
(一) 组织机构
1. 成立由赛项执委会主任为组长的赛项安全保障小组,成员包括
承办院校主抓安全的校领导、学生工作处、后勤处、保卫处、合作企
业技术工程师等相关人员。
2. 与地方行政、交通、司法、安全、消防、卫生、食品、质检等
相关部门建立协调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处置突发事件,保证比
赛安全进行。
16
/
22
(二)赛项安全管理要求
1.赛项合作企业提供的器材、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并
在比赛现场安排技术支持人员,保障赛项设备安全稳定。
2.在竞赛工位张贴安全操作说明,并由裁判长在比赛开始前 10 分
钟宣读安全操作说明。
3.命题期间,对所有命题相关人员进行封闭管理,直至赛项比赛
结束。所有涉及竞赛赛题的人员必须签署保密协议。
4.赛题在具有相关印刷资质的印刷企业进行印刷,并第一时间由
安保人员送往承办校具有双锁保密室的保密铁柜内,由赛项执委会指
定专人和保密室负责人共同负责保管。
5.赛题领取人必须由专人在赛项监督人员的监督下于考前 30 分钟
内到保密室领取试卷,并核对好数量,查验试卷的密封是否完整,做
好移交工作。
6.竞赛用的所有赛题、成绩评定过程材料等都要回收,并妥善保
存在赛项承办院校。
7.赛项所有裁判与参赛队住宿须在不同酒店。在竞赛一次加密前
30 分钟,由竞赛执委会工作人员收缴裁判所有通信设备,直至竞赛成
绩发布后再归还裁判。
8.竞赛期间,除现场裁判外,其余裁判由竞赛执委会统一安排休
息场所。在此期间,裁判人员不得随意出入,避免与参赛队代表取得
联系。
(三)比赛环境
1.执委会须在赛前组织专人对比赛现场、住宿场所和交通保障进
行考察,并对安全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赛场的布置,赛场内的器材、
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如有必要,也可进行赛场仿真模拟
17
/
22
测试,以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承办单位赛前须按照执委会要求排除
安全隐患。
2.赛场周围要设立警戒线,要求所有参赛人员必须凭执委会印发
的有效证件进入场地,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发生意外事件。比赛现场内
应参照相关职业岗位的要求为选手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在具有危险
性的操作环节,裁判员要严防选手出现错误操作。
3. 承办单位应提供保证应急预案实施的条件。对于比赛内容涉及
高空作业、可能有坠物、大用电量、易发生火灾等情况的赛项,必须
明确制度和预案,并配备急救人员与设施。
4.严格控制与参赛无关的易燃易爆以及各类危险品进入比赛场地,
不许随便携带书包进入赛场。
5.配备先进的仪器,防止有人利用电磁波干扰比赛秩序。大赛现
场需对赛场进行网络安全控制,以免场内外信息交互,充分体现大赛
的严肃、公平和公正性。
6.执委会须会同承办单位制定开放赛场和体验区的人员疏导方案。
赛场环境中存在人员密集、车流人流交错的区域,除了设置齐全的指
示标志外,须增加引导人员,并开辟备用通道。
7.大赛期间,承办单位须在赛场管理的关键岗位,增加力量,建
立安全管理日志。
(四)生活条件
1.比赛期间,原则上由执委会统一安排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食宿。
承办单位须尊重少数民族的信仰及文化,根据国家相关的民族政策,
安排好少数民族选手和教师的饮食起居。
2.比赛期间安排的住宿地应具有宾馆/住宿经营许可资质。以学校
宿舍作为住宿地的,大赛期间的住宿、卫生、饮食安全等由执委会和
18
/
22
提供宿舍的学校共同负责。
3.大赛期间有组织的参观和观摩活动的交通安全由执委会负责。
执委会和承办单位须保证比赛期间选手、指导教师和裁判员、工作人
员的交通安全。
4.各赛项的安全管理,除了可以采取必要的安全隔离措施外,应
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护个人隐私和人身自由。
(五)组队责任
1.各学校组织代表队时,须安排为参赛选手购买大赛期间的人身
意外伤害保险。
2.各学校代表队组成后,须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并对所有选手、
指导教师进行安全教育。
3.各参赛队伍须加强对参与比赛人员的安全管理,实现与赛场安
全管理的对接。
(六)处罚措施
1.因参赛队伍原因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取消其获奖资格。
2.参赛队伍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经赛场工作人员提示、警
告无效的,可取消其继续比赛的资格。
3.赛事工作人员违规的,按照相应的制度追究责任。情节恶劣并
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由司法机关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十三、竞赛须知
(一) 参赛队须知
1.参赛队应该参加赛项承办单位组织的各项赛事活动。
2.在赛事期间,领队及参赛队其他成员不得私自接触裁判,凡发
现有弄虚作假者,取消其参赛资格,成绩无效。
3.所有参赛人员须按照赛项规程要求按照完成赛项评价工作。
19
/
22
4.由各参赛队确定赛项领队 1 人,赛项领队应该由参赛院校中层
以上管理人员或教育行政部门人员担任,熟悉赛项流程,具备管理与
组织协调能力。
5.参赛队领队应按时参加赛前领队会议,不得无故缺席。
6.参赛队领队负责组织参赛队参加各项赛事活动。
7.参赛队领队应积极做好参赛队的服务工作,协调各参赛队与赛
项组织机构、承办院校的对接。
8.参赛队认为存在不符合竞赛规定的设备、工具、软件,有失公
正的评判、奖励,以及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等情况时,须由领队向赛
项仲裁组提交书面申诉材料。各参赛队领队应带头服从和执行申诉的
最终仲裁结果,并要求指导教师、选手服从和执行。
(二)指导教师须知
1.指导教师应该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赛项规程合理制定训练方案,
认真指导选手训练,培养选手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克
服功利化思想,避免为赛而学、以赛代学。
2.指导老师应及时查看大赛有关赛项的通知和内容,认真研究和
掌握本赛项竞赛的规程、技术规范和赛场要求,指导选手做好赛前的
一切技术准备和竞赛准备。
3.指导教师应该根据赛项规程要求做好参赛选手保险办理工作,
并积极做好选手的安全教育。
4.指导教师参加赛项观摩等活动,不得违反赛项规定进入赛场,
干扰比赛正常进行。
(三)参赛选手须知
1.参赛选手应按有关要求如实填报个人信息,否则取消竞赛资格。
20
/
22
2.参赛选手凭统一印制的参赛证参加竞赛。
3.参加选手应认真学习领会本次竞赛相关文件,自觉遵守大赛纪
律,服从指挥,听从安排,文明参赛。
4.参加选手请勿携带与竞赛无关的电子设备、通讯设备及其他资
料与用品进入赛场。
5.参赛选手应按照规定时间抵达赛场,凭参赛证、学生证复印件
和身份证复印件检录,按要求入场,不得迟到早退,遵守比赛纪律,
以整齐的仪容仪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参加比赛。
6.参赛选手应增强角色意识,科学合理分工与合作。
7.参赛选手应按有关要求在指定位置就坐,在比赛开始前 10 分
钟,认真阅读《比赛任务书》,须在确认竞赛内容和现场设备等无误
后在裁判长宣布比赛开始后打开显示器参与竞赛,如果违规先行做诸
如打开显示器、制作线缆等任何操作,经裁判提示注意后仍无效,将
酌情扣分,情节严重的经裁判长批准后将立即取消其参赛资格,由此
引发的后续问题参赛队全部承担。
8.参赛选手必须在指定区域,按规范要求安全操作竞赛设备,严
格遵守比赛纪律。如果违反,经裁判提示注意后仍无效,将酌情扣分,
情节严重的终止其比赛。一旦出现较严重的安全事故,经裁判长批准
后将立即取消其参赛资格。
9.在竞赛过程中,确因计算机或设备软件或硬件故障,只是操作
无法继续的,经赛项裁判长确认,予以启用备用计算机或设备,由此
耽误的比赛时间将予以补时。经现场技术人员、裁判和裁判长确认,
如因个人操作导致设备系统故障,不予以补时处理。
10.竞赛时间终了,选手应全体起立,关闭显示器,结束操作。将
21
/
22
资料和工具整齐摆放在操作平台上,经与裁判签字确认,工作人员清
点后可离开赛场,离开赛场时不得带走任何资料。
11.在竞赛期间,未经赛项执委会批准,参赛选手不得接受其他单
位和个人进行的与竞赛内容相关的采访。参赛选手不得将竞赛的相关
信息私自公布。
十四、申诉与仲裁
在比赛过程中若出现有失公正或有关人员违规等现象,参赛队领
队可在比赛结束后 2 小时之内向赛项仲裁组提出书面申诉。书面申诉
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时间、涉及人员等进行实事求是的叙述,
并提供事实依据(无事实依据或主观臆断不予受理),经领队亲笔签
名后提交,非书面申诉不予受理。
赛项仲裁组在接到申诉报告后的 2 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将复
议结果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方。申诉方对复议结果仍有异议,可在 3
天内由参赛队所在学校向省大赛组委会办公室提出申诉。省大赛组委
会办公室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
22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