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中的配置文件和Jedis工具

redis中的配置文件

bind

默认情况bind=127.0.0.1只能接受本机的访问请求

不写的情况下,无限制接受任何ip地址的访问

生产环境肯定要写你应用服务器的地址;服务器是需要远程访问的,所以需要将其注释掉

如果开启了protected-mode,那么在没有设定bind ip且没有设密码的情况下,Redis只允许接受本机的响应

protected-mode

将本机访问保护模式设置no

port

端口号,默认 6379

tcp-backlog

设置tcpbacklogbacklog其实是一个连接队列,backlog队列总和=未完成三次握手队列 + 已经完成三次握手队列。

在高并发环境下你需要一个高backlog值来避免慢客户端连接问题。

注意Linux内核会将这个值减小到/proc/sys/net/core/somaxconn的值(128),所以需要确认增大/proc/sys/net/core/somaxconn/proc/sys/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128)两个值来达到想要的效果

timeout

一个空闲的客户端维持多少秒会关闭,0表示关闭该功能。即永不关闭。

tcp-keepalive

对访问客户端的一种心跳检测,每个n秒检测一次。

单位为秒,如果设置为0,则不会进行Keepalive检测,建议设置成60

daemonize

是否为后台进程,设置为yes 守护进程,后台启动

pidfile

存放pid文件的位置,每个实例会产生一个不同的pid文件

loglevel

指定日志记录级别,Redis总共支持四个级别:debug、verbose、notice、warning,默认为**notice**

四个级别根据使用阶段来选择,生产环境选择notice 或者warning

logfile

设定库的数量 默认16,默认数据库为0,可以使用SELECT dbid命令在连接上指定数据库id

requirepass foobared

访问密码的查看、设置和取消,在命令中设置密码,只是临时的。重启redis服务器,密码就还原了。永久设置,需要再配置文件中进行设置。

maxclients

设置redis同时可以与多少个客户端进行连接。默认情况下为10000个客户端。

如果达到了此限制,redis则会拒绝新的连接请求,并且向这些连接请求方发出“max number of clients reached”以作回应。

maxmemory

  • 建议必须设置,否则,将内存占满,造成服务器宕机
  • 设置redis可以使用的内存量。一旦到达内存使用上限,redis将会试图移除内部数据,移除规则可以通过maxmemory-policy来指定。
  • 如果redis无法根据移除规则来移除内存中的数据,或者设置了“不允许移除”,那么redis则会针对那些需要申请内存的指令返回错误信息,比如SET、LPUSH等。
  • 但是对于无内存申请的指令,仍然会正常响应,比如GET等。如果你的redis是主redis(说明你的redis有从redis),那么在设置内存使用上限时,需要在系统中留出一些内存空间给同步队列缓存,只有在你设置的是“不移除”的情况下,才不用考虑这个因素。

maxmemory-policy

  • volatile-lru:使用LRU算法移除key,只对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最近最少使用)
  • allkeys-lru:在所有集合key中,使用LRU算法移除key
  • volatile-random:在过期集合中移除随机的key,只对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
  • allkeys-random:在所有集合key中,移除随机的key
  • volatile-ttl:移除那些TTL值最小的key,即那些最近要过期的key
  • noeviction:不进行移除。针对写操作,只是返回错误信息

maxmemory-samples

  • 设置样本数量,LRU算法和最小TTL算法都并非是精确的算法,而是估算值,所以你可以设置样本的大小,redis默认会检查这么多个key并选择其中LRU的那个。
  • 一般设置3到7的数字,数值越小样本越不准确,但性能消耗越小。

redis中的订阅与发布

Redis 发布订阅 (pub/sub) 是一种消息通信模式:发送者 (pub) 发送消息,订阅者 (sub) 接收消息。

Redis 客户端可以订阅任意数量的频道。

订阅

127.0.0.1:6379> SUBSCRIBE c1
Reading messages... (press Ctrl-C to quit)
1) "subscribe"
2) "c1"
3) (integer) 1
1) "message"
2) "c1"
3) "123123"
1) "message"
2) "c1"
3) "1233211234567"

发布

127.0.0.1:6379> publish c1 1233211234567
(integer) 1
127.0.0.1:6379> 

redis工具Jedis

配置项目

查看防火墙状态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关闭防火墙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开启防火墙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service

保证注释掉bind相关与protected-mode设置为no

引入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redis.clients</groupId>
    <artifactId>jedis</artifactId>
    <version>3.2.0</version>
</dependency>

编写测试连接代码 输出 PONG则为成功,报错请检查上面的配置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Jedis jedis = new Jedis("192.168.76.128",6379);
    String ping = jedis.ping();
    System.out.println(ping);
}

简单测试

jedis中的方法和上述五种类型中的命令行操作是一样的,所以这里进行简单的测试

string类型

Jedis jedis = new Jedis("192.168.76.128",6379);
jedis.set("k1", "hello");
String k1 = jedis.get("k1");
System.out.println(k1);

list类型

Jedis jedis = new Jedis("192.168.76.128",6379);
jedis.lpush("list1", "1","2","3","4");
List<String> list1 = jedis.lrange("list1", 0, -1);
list1.stream().forEach(System.out::println);

set类型

Jedis jedis = new Jedis("192.168.76.128",6379);
jedis.sadd("set1", "v1","v22","v33");
Set<String> set1 = jedis.smembers("set1");
set1.stream().forEach(System.out::println);

hash类型

Jedis jedis = new Jedis("192.168.76.128",6379);
jedis.hset("k1:1001", "id", "1");
jedis.hset("k1:1001", "name", "qiao");
jedis.hset("k1:1001", "age", "18");
String id = jedis.hget("k1:1001", "id");
System.out.println(id);

zset类型

Jedis jedis = new Jedis("192.168.76.128",6379);
jedis.zadd("k2",100,"java");
jedis.zadd("k2",200,"mysql");
jedis.zadd("k2",300,"redis");
Set<String> k1 = jedis.zrange("k2", 0, -1);
k1.stream().forEach(System.out::println);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