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T实验
- CPT软件使用
通过ping对方的ip查看网络配置是否配置好了
1.PC0 能否 ping 通 PC1、PC2、PC3 ?
pc0可以ping成功pc1,但是不能和pc2和pc3ping成功。
2.PC3 能否 ping 通 PC0、PC1、PC2 ?为什么?
pc3能ping成功pc2,但是不能ping成功pc0和pc1,因为pc3和pc2的ip为192.168.2.2/24和192.168.2.1/24,他们和pc1192.168.1.1/24不位于同一子网,然后我们并没有配置网关信息,所以不同子网下的计算机没有网关是不能通信的,所以ping失败。
3.将 4 台 PC 的掩码都改为 255.255.0.0 ,它们相互能 ping 通吗?为什么?
可以,因为位于同一子网的网络是互通的。
4.使用二层交换机连接的网络需要配置网关吗?为什么?
需要配置网关。二层交换机的网关主要用于远程登录(SSH/telnet)管理,以及发生故障的时候,可以通过SNMP trap消息向网管系统发送报警消息。
-
交换机接口地址列表
将pc0 ping pc1以后交换机里面就会有mac信息
-
生成树协议
初期为
随后
交换机的 STP 协议即生成树协议始终自动保证交换机之间不会出现回路,从而形成广播风暴。 -
路由器配置初步
现实中,交通大学和重庆大学的连接是远程的。该连接要么通过路由器的光纤接口,要么通过广域网接口即所谓的 serial 口(如拓扑图所示)进行,一般不会通过双绞线连接(为什么?)。
因为双绞线它最大的距离就100m,现实中重庆大学和重庆交通大学的距离不可能就这么近。
现在交通大学内的各 PC 及网关相互能 ping 通,重庆大学也类似。但不能从交大的 PC ping 通重大的 PC,反之亦然,也即不能跨子网。为什么?
因为重庆交通大学和重庆大学位于不同的子网之中,广播消息只能在同一子网传播。
-
静态路由
静态路由是非自适应性路由协议,是由网络管理人员手动配置的,不能够根据网络拓扑的变化而改变。 因此,静态路由简单高效,适用于结构非常简单的网络。 -
动态路由RIP
先把路由器断电,然后再开启,这时候路由信息就没有了,再使用no命令清空静态路由。最后再配置动态路由。
一般不使用该规则。 -
动态路由OSPF
依旧是关闭电源,重启,使用no命令清除RIP路由。
可以在特权模式下使用 debug ip ospf events 开启 OSPF 诊断(no debug ip ospf events 关闭诊断), 可看到路由器之间发送的 Hello 信息用以诊断当前的链路是否发生改变以便进行路由调整(事件触发而非定时更新!)。 -
基于端口的网络地址翻译PAT
NAT 的实现方式一般有三种:
1.静态转换: Static NAT
2.动态转换: Dynamic NAT
3.端口多路复用: OverLoad
我们仍然在该拓扑图进行实验,在该结构中,将路径进行配置
-
虚拟局域网VLAN
-
按照上图进行配置
配置好信息以后的图如上
分析一下当前为何不同 VLAN 中的 PC 不能通信?网关在此起什么作用?我们的网关又在何处?如何发起广播测试?
VLAN具有分割网络的作用,因此不能通信,VLAN只是数据链路层协议,划分为广播域,而不需要考虑IP,网关是用来进行协议转换的。不同的网段之间需要通信一定需要网关,遥想发起广播域,那么需要引入三层设备。
- 虚拟局域网管理VTP
我们首先构建如图
接下来进行配置
再将ip信息填入,最后得到一个完整的网络
使用 PC0(192.168.1.2) ping PC1(192.168.2.2) 的结果如何?使用 PC0 ping PC2 的结果如何?想想为什么?
它会ping失败
它会成功
原因是他们位于不同的VLAN。
- VLAN间的通信
配置完成就可以通信了。
现在再使用 PC0(192.168.1.2) ping PC1(192.168.2.2) 的结果如何?使用 PC0 ping PC2 的结果如何?
都可以成功。
- DHCP、DNS及Web服务器简单配置
查看配置发现获得网络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