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协议定位与应用场景对比
- 802.16(WiMAX)
- 定位:城域网宽带无线接入(覆盖范围可达50公里)。
- 应用场景:最后一公里接入、移动监控、矿区通信等广域场景,支持高速移动性。
- 频段:支持2-66GHz频段,包括许可与非许可频段。
- 802.11(Wi-Fi)
- 定位:无线局域网(WLAN),覆盖范围室内100米、室外300米。
- 应用场景:家庭、办公室、公共场所的短距离无线接入。
- 频段:2.4GHz和5GHz(部分版本支持双频)
二、各型号协议对比
(一)802.16系列
协议型号 | 特点 | 适用场景 |
---|---|---|
802.16d | 固定宽带接入,支持OFDM技术,理论速率75Mbps | 固定设备接入(如基站) |
802.16e | 移动宽带(WiMAX),引入MIMO和OFDMA,支持用户移动性,理论速率30-40Mbps | 移动设备(如车辆、移动终端) |
802.16m | 增强版WiMAX,支持1Gbps速率,兼容4G LTE | 高密度广域覆盖 |
(二)802.11系列
协议型号 | 频段 | 速率 | 关键技术 | 兼容性 |
---|---|---|---|---|
802.11a | 5GHz | 54Mbps | OFDM调制 | 仅兼容5GHz设备 |
802.11b | 2.4GHz | 11Mbps | DSSS/CCK调制 | 兼容早期设备 |
802.11g | 2.4GHz | 54Mbps | OFDM+CCK(兼容802.11b) | 向后兼容802.11b |
802.11n | 双频 | 600Mbps | MIMO-OFDM、40MHz信道绑定 | 兼容a/b/g |
802.11ac | 5GHz | 1Gbps以上 | 256QAM、160MHz信道 | 仅兼容5GHz设备 |
三、技术特点对比
对比维度 | 802.16(WiMAX) | 802.11(Wi-Fi) |
---|---|---|
覆盖范围 | 广域(最大50公里) | 局域(室内100米,室外300米) |
抗干扰能力 | 动态频率选择(DFS) | 依赖信道划分(如5GHz干扰少但穿透性差) |
移动性支持 | 支持高速移动(如车载场景) | 仅802.11r支持快速漫游 |
多用户效率 | OFDMA技术支持多用户并行传输 | 依赖CSMA/CA协议,高密度下效率低 |
QoS保障 | 强(支持语音、视频优先级调度) | 弱(802.11e提供基础QoS) |
四、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点
- IP地址规划
- 802.16常用于广域网,需结合CIDR技术优化地址分配。
- 802.11局域网中需掌握子网划分(VLSM)和私有地址(如192.168.0.0)的配置。
- 无线网络标准选择
- 根据场景选择协议:高密度场所用802.11ac(5GHz抗干扰),广域覆盖用802.16e。
- 设备配置
- 路由器需支持双频(2.4GHz和5GHz)以兼容不同802.11设备。
- 无线网桥的带宽计算(如802.11n的600Mbps理论速率)。
- 安全协议
- 802.11i(WPA2)和WAPI(中国自主标准)的区别。
五、总结
- 802.16:适用于广域、移动场景,技术复杂但覆盖广,考点集中在CIDR和广域网设计。
- 802.11:局域短距高速传输,考点包括子网划分、设备选型及安全配置。
- 考试重点:IP地址规划(VLSM/CIDR)、无线协议特性对比、设备配置参数计算(如带宽、子网掩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