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业批改和打分系统的“痛点”“痒点”‘“爽点”
要分析作业打分系统的“痛点”、“痒点”、“爽点”我们需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主要的受众群体来具体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看作业批改和打分系统的“痛点”,所谓“痛点”就是要让受众群体对某件事情感到害怕而使用自己的产品。
就老师来说:
- 学生不能及时地按量、按时完成自己布置的作业。
- 学生对自己的作业并不是用心完成的,可能借助其他方式完成。
- 教师自己忘记布置作业,或忘记、来不及批改作业。
学生与老师的角色不一样,因此“痛点”不同。
就学生来说:
- 在某个作业中其他同学对自己的打分和老师对自己的打分直接影响该学生使用打分系统的频率,打分高或低时学生都更迫切的希望直到下一个人对自己的打分。
- 在一次作业打分完成后,学生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分数所在班级的位置,在下一次的作业中学生会更加频繁,更加用心的完成作业,如此循环,产品的用户使用次数会多很多。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作业批改和打分系统的“痒点”。所谓“痒点”就是要让受众群体使用产品能让自己满足想象中自己的感受 。这种感受或来自其他用户或来自自己。
就老师而言,老师想象中的自己自然是一个好老师的角色,因此“痒点”如下:
- 某个作业的学生成绩整体比上次作业更好
- 同一门课的不同老师所布置的作业某一个老师的课作业成绩更高时
就学生而言,想象中的自己当然就是当一个好学生,因此“痒点”如下:
1.自己的作业分数一次比一次高或者排名一次比一次高
2. 自己的作业分数比自己目标中那个人更高或达到相同的分数或差距越来越小时
最后,我们来看看作业批改和打分系统的‘爽点’。所谓“爽点”是让用户能够即使满足。
就老师而言,“爽点”是有人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劳动的价值,因此老师“爽点”如下:
- 一键批阅,最后分数按同学平均分算。
- 批阅后播放该同学感谢语音
就学生而言,“爽点”是有人认可自己或得到某种趣味玩法,因此“爽点”如下:
- 提交作业时,播放语音,可以是老师表扬性语句,也可以是同学们表扬性语句,但是最好每次提交都不一样且要有新意。
- 得到高分时,系统给出表扬性语句,并得到积分,积分可以兑换皮肤,头像权限等
- 给同学打分时,获得该同学语音包表扬语音。
- 当积分累计达到一定数额,给出创建项目和招募组员功能。
2.用户故事:
用户故事的结构和要素
用户故事的结构和要素是编写高质量用户故事的基础。以下是用户故事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1.角色(Role):
在用户故事中,角色代表使用产品或服务的人或实体。角色可以是实际的用户、系统、第三方等。明确角色是为了确定谁是故事的主要受益人和使用者。
2.目标(Goal):
目标描述了角色使用产品或服务时想要实现的目标或期望的结果。目标应该明确、具体且可衡量,以帮助团队理解用户故事的目的。
3.收益(Benefit):
收益描述了角色从实现目标中获得的好处或价值。它可以是直接的、量化的收益,也可以是间接的、非量化的收益。清楚地了解收益有助于理解用户故事的重要性和优先级。
失败的用户故事:
作为一个学生用户,可以修改老师给自己打的分数,以便让自己的成绩更高
成功的用户故事:
作为一个学生用户,希望我们的打分能对其他学生不可见,以便我们打分公正和不影响同学感情。
3.结构化面谈
结构化面谈指在面谈的过程中,会见者会完全按照事先的问题和结构来控制面谈。结构化面谈通常被用来获取一些比较确定或者选择空间比较有限的信息,一些统计性倾向信息的获取也可以使用结构化面谈。
非结构化面谈:在非结构化面谈的过程中,没有事先预定的议程安排。在比较极端的情况下,会见者甚至会在没有太多事前准备的情况下就直接到访被会见者的工作地,就某个主题开展会谈。
Java开发面试
结构化:
面试官:java的三大特性
正确:封装、继承、多态
非结构化:
面试官:如果让你负责我们运营平台的开发,作为产品负责人,应该怎么做
错误:先建立数据库,然后完成后台连接,最后做一个用户界面。
正确:首先,我们应该先了解产品的需求和可行性评估,然后,分析需求功能,对其进行评估和改进,第三点,实现营利,无论是面向运营平台客户,还是将该系统进行对外租聘和售卖,确定盈利方案。
4. 开源相关程序
链接:https://gitee.com/Akamu/back-end-of-scoring-platform.g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