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电成像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试述光电成像对视见光谱域的延伸以及所受到的限制(长波限制和短波限制)。(P2-4)
-
辐射源,传输介质,光学成像系统,光电转换器件,信息处理装置。
-
电磁波的波动方程该方程电磁波传递图像信息物空间和像空间的定量关系,通过经典电磁场理论可以处理电磁波全部的成像问题
-
收到的限制:当电磁波的波长增大时,所能获得的图像分辨力将显著降低。对波长超过毫米量级的电磁波而言,用有限孔径和焦距的成像系统所获得的图像分辨力将会很低。因此实际上己排除了波长较长的电磁波的成像作用。目前光电成像对光谱长波阔的延伸仅扩展到亚毫米波成像。除了衍射造成分辨力下降限制了将长波电磁波用于成像外,用于成像的电磁波也存在一个短波限。通常把这个短波限确定在x射线(Roentgen 射线)与y 射线(Gamma射线)波段。这是因为波长更短的辐射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所以,宇宙射线难以在普通条件下聚焦成像。
2.光电成像技术在哪些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光电成像技术突破了人眼的哪些限制(P5)
- 应用:
- (1)人眼的视觉特性
- (2)各种辐射源及目标、背景特性
- (3)大气光学特性对辐射传输的影响
- (4)成像光学系统
- (5)光辐射探测器及致冷器
- (6)信号的电子学处理
- (7)图像的显示
- 突破了人眼的限制:
- (1)可以拓展人眼对不可见辐射的接受能力
- (2)可以拓展人眼对微弱光图像的探测能力
- (3)可以捕捉人眼无法分辨的细节
- (4)可以将超快速现象存储下来
3.光电成像器件可分为哪两大类各有什么特点(P8)固体成像器件主要有哪两类(P9,CCD CMOS)
-
直视型:用于直接观察的仪器中,器件本身具有图像的转换、增强及显示等部分,可直接显示输出图像,通常使用光电发射效应,也成像管.
-
电视型:于电视摄像和热成像系统中。器件本身的功能是完成将二维空间的可见光图像或辐射图像转换成一维时间的视频电信号使用光电发射效应或光电导效应,不直接显示图像.
电荷耦合器件,简称CCD;自扫描光电二极管阵列,简称SSPD,又称MOS图像传感器
4.什么是像管由哪几部分组成(P8第一段后部)
-
器件本身具有图像的转换、增强及显示等部分,它的工作方式是:通过外光电效应将入射的辐射图像转换为电子图像,而后由电场或电磁场的聚焦加速作用进行能量增强以及通过二次发射作用进行电子倍增,经过增强的电子图像轰击荧光屏,激发荧光屏产生可见光图像。这样的器件通常称为像管。
-
基本结构包括有:光电发射体、电子光学系统、微通道板(电子倍增器件)、荧光屏以及保持高真空工作环境的管壳等
5.像管的成像包括哪些物理过程其相应的物理依据是什么(P8第一段工作方式)
-
(1)像管的成像过程包括3个过程
- A、将接收的微弱的可见光图像或不可见的辐射图像转换成电子图像
- B、使电子图像聚焦成像并获得能量增强或数量倍增
- C、将获得增强后的电子图像转换成可见的光学图像
-
(2)A过程:外广电效应、斯托列夫定律和爱因斯坦定律
-
B过程:利用的是电子在静电场或电磁复合场中运动规律来获得能量增强;或者利用微通道板中二次电子发射来增加电子流密度来进行图像增强
-
C过程:利用的是荧光屏上的发光材料可以将光电子动能转换成光能来显示光学图像
6.什么是变像管什么是像增强器试比较二者的异同(P8第三四段)
- [1]变像管:接收非可见辐射图像,如红外变像管等,特点是入射图像和出射图像的光谱不同。
- [2]像增强器:接收微弱可见光辐射图像,如带有微通道板的像增强器等,特点是入射图像极其微弱,经过器件内部电子图像能量增强后通过荧光屏输出人眼能够正常观看的光学图像。
- [3]异同、相同点:二者均属于直视型光电成像器件。不同点:主要是二者工作波段不同,变像管主要完成图像的电磁波谱转换,像增强器主要完成图像的亮度增强。
7.表征光电成像器件性能的参数有哪几类分别是什么反映光电成像系统光电转换能力的参数有哪些(P9第一段)
- 表征光电转换特性灵敏度响应率、转换系数增益等。
- 表征时间响应特性惰性余辉、脉冲响应函数、瞬时调制传递函数等。
- 表征噪声特性噪声、噪声等效输入如输入功率等、信噪比等。表征光学成像特性分辨力、光学传递函数等。不同的光电成像器件需针对其工作原理确定具体的评价参数。
- 光电转换能力的参数:[1]转换系数(增益)[2]光电灵敏度(响应度)–峰值波长,截止波长
8.光电成像系统通常包括哪几种噪声(P14)
- 主要包括:
- (1散粒噪声
- (2产生一复合噪声
- (3温度噪声
- (4热噪声
- (5低频噪声
- (1/f噪声)
- (6介质损耗噪声
- (7电荷藕合器件(CCD)的转移噪声
##9.人眼的视觉分为哪三种响应明暗适应各指什么(P31-32)
- [1]三种响应:明视觉、暗视觉、中介视觉。人眼的明暗视觉适应分为明适应和暗适应
- [2]明适应:对视场亮度由暗突然到亮的适应,大约需要2~3 min
- [3]暗适应。对视场亮度由亮突然到暗的适应,暗适应通常需要45 min,充分暗适应则需要一个多小时。
10.何为人眼的绝对视觉阈、阈值对比度和光谱灵敏度(P32-34)
- [1]人眼的绝对视觉阈:在充分暗适应的状态下,全黑视场中,人眼感觉到的最小光刺激值。
- [2]阈值对比度:时间不限,使用双眼探测一个亮度大于背景亮度的圆盘,察觉概率为50%时,不同背景亮度下的对比度。
- [3]光谱灵敏度(光谱光视效率)。人眼对各种不同波长的辐射光有不同的灵敏度(响应)。
##11.试述人眼的分辨力的定义及其特点各是什么(P34-35)
- [1]定义:人眼能区分两发光点的最小角距离称为极限分辨角θ,其倒数为人眼分辨力。
- [2]特点:眼睛的分辨力与很多因素有关,从内因分析,与眼睛的构造有关。从外因分析,主要是决定于目标的亮度与对比度,但眼睛会随外界条件的不同,自动进行适应,因而可得到不同的极限分辨角。当背景亮度降低或对比度减小时,人眼的分辨力显著地降低。于中央凹处人眼的分辨力最高,故人眼在观察物体时,总是在不断地运动以促使各个被观察的物体依次地落在中央凹处,使被观察物体看得最清楚。
12.简述下列定义:(1)图像信噪比(P40-42,2-27相关);(2)图像对比度(指的是一幅图像中明暗区域最亮的白和最暗的黑之间不同亮度层级的测量,即指一幅图像灰度反差的大小);(3)图像探测方程(P43下部)
- [1]图像信噪比:图像信号与噪声之比
- [2]图像对比度:指的是一幅图像中明暗区域最亮的白和最暗的黑之间不同亮度层级的测量,即指一幅图像灰度反差的大小。
- [3]当关系式成立时,表明图像可探测到,反之将不能探测。
13.何为明视觉函数、暗视觉函数(人眼在明亮/黑暗环境中,对不同波长可见光的视觉)人眼在不同环境下的敏感波长分别是多少(明亮:555nm,黑暗:507nm)(P58)
14.目标搜索的约翰逊准则把探测水平分为几个等级(四个等级)各是怎么定义的(P47表2-6)人眼的凝视时间和瞥见时间(P48下部倒数第二段)
- 搜索时,人眼注视一点后迅速地移到另一点进行注视,这一过程称为扫视,固定的注视称为凝视,被凝视的点称为凝视中心,凝视时间称瞥见时间。根据实验,通常人眼大约以每秒三点间断地移动,瞥见时间约为13s
15.通常光辐射的波长范围可分为哪几个波段红外区?波长范围是多少可见光区波长范围是什么(P54)
- (近红外区、短波红外区、中波红外区、长波红外和远红外区)
16.什么是辐射度量与光度量试述辐射度量与光度量的联系和区别(P54-59)
- 光辐射度量在历史上形成了辐射度学和光度学两套度量系统。
- 辐射度学:是建立在物理测量的基础上的辐射能量客观度量,不受人眼主观视觉的限制,其概念和方法适用于整个光辐射范围(红外、紫外辐射等必须采用辐射度学)。
- 光度学:是建立在人眼对光辐射的主观感觉基础上,是一种心理物理法的测量,故只适用于电磁波谱中很窄的可见光区域。
- 关系:P59-P60
17.根据物体的辐射发射率可将物体分为哪几种类型哪种辐射体的辐射发射率与波长有关系,且随温度变化(P66中间)
- 通常,依发射率与波长的关系,将地物分为三种类型。
- [1]黑体或绝对黑体,其发射率ε=1,即黑体发射率对所有波长都是一个常数,并且等于1.
- [2]灰体,其发射率ε=常数≤1(因吸收率α<1)。即灰体的发射率始终小于1,ε不随波长变化
- [3]选择性辐射体,其发射率随波长而变化,而且ε<1(因吸收率α也随波长而变化并且α<1)。
18.试简述黑体辐射的几个定律,其物理意义是什么(P67-68)公认的两物体间热力传导的基本法则是什么(普朗克辐射定律)
- [1]普朗克辐射定律:普朗克定律描述了黑体辐射的光谱分布规律,是黑体辐射理论的基础
- [2]斯蒂芬一玻尔兹曼定律:表明黑体在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辐射的总能量与黑体温度T的四次方成正比
- [3]维恩位移定律:单色辐射出射度最大值对应的波长ml
- [4]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表明黑体的辐射出射度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而与黑体的其他性质无关
19.简述下述名词:(1)气溶胶粒子:(2绝对湿度(3)相对湿度(4)波盖尔定律:(5)大气窗口:(6)大气能见度:(7)大气透明度:(8)大气传递图数:(9)云、雾、轻雾、霭、霾和雾霾。(1-3:P90-91,4:P95,5:P96,6-7:P101,8:P104中间,9请百度或见附)
- [1]气溶胶粒子:大气中悬浮着的半径小于几十微米的固体和及液体粒子。
- [2]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叫做空气的“绝对湿度”。
- [3]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所含水蒸汽密度和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汽密度的百分比值,叫做空气的“相对湿度”。
- [4]波盖尔定律:辐射通过介质的消光作用与入射辐射能量、衰减介质密度和所经过的路径成正比
- [5]大气窗口:大气窗口是指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未被反射、吸收和散射的那些透射率高的光辐射波段范围。
- [6]大气传递函数:反映大气消光使目标与背景的对比度下降的程度。右式中,K为地平天空亮度与背景亮度之比。所以Tc是K和透过率ζ的函数,与目标亮度无关。
- 云的解释,云是指停留大气层上的水滴或瓦斯或冰晶胶体的集合体。源自百科词条
- 雾的解释: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气温接近零点,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源自百科词条
- 轻雾:微小水滴或已湿的吸湿性质粒所构成的灰白色的稀薄雾幕,使水平能见度大于等于至小于。源自中国气象局2009年某篇报道
- 蔼的解释:霭,气象学名词,一种自然气象,为细小的吸湿性小水滴,集体表现轻雾状。源自百科词条
- 霾的解释: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形象。源自百科词条
- 雾霾的解释: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源自百科词条
20.辐射在大气中传输主要有哪些光学现象简述其产生的物理原因(P96-101)
- 主要有吸收和散射。产生原因:大气中吸收太阳辐射的主要成分是氧气、臭氧、水汽、二氧化碳、甲烷等,对长波辐射的主要吸收成分是水汽、二氧化碳和臭氧。不同气体对不同波段辐射的吸收作用也不同。这种性质称为大气对辐射能的选择吸收。散射作用的强弱取决于入射电磁波的波长及散射质点的性质和大小。当散射粒子的尺度远小于波长时,称为分子散射或瑞利散射,散射系数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主要是空气分子的散射。当粒子尺度可与波长相比拟时,称为米氏散射,散射系数是波长和粒子半径的一个复杂函数。
21.什么是负电子亲和势光电阴极?与正电子亲和势材料的光阴极比较,它有哪些特点?常用的正电子亲和势材料的光电阴极有那些序号?光电阴极的光电发射材料是什么?
-
(能产生光电发射效应的物体被称为光电发射体,其在光电器件中常用作阴极故称光电阴极)
-
(P152-153量子效率高,溢出深度大﹔光谱响应率均匀,且光谱响应延伸到红外﹔热电子发射小,表面附近无自由电子,P-Si 禁带度大,热激发很小;光电子的能量集中)
-
为S-1、S-20
-
(P149 中部,P147表)
##22.什么是第一第二和第三代像增强器,各有什么特点第四代像增强器在三代像增强器基础上突破的两个技术是什么(P125-129)
- 级联式像增强器由几个分立的单极变像管组合成属于第一代像增强器﹔
- 微通道板像增强器属于第三代像增强器;
- 第二代像增强其的微通道板结构配以负电子亲和势光电阴极构成第三代像增强器。
- 2)突破技术:
- 一是管子采用新材料制成的寿命高、高增益、低噪声的无膜MCD﹔
- 二是NEA光电阴极采用的自动控制门电流,有利于减小强光下达到 MCD的电子流,以降低强光下图像模糊效应。
##23.荧光屏的发光材料有哪些荧光屏表面蒸镀铝膜的作用是什么荧光屏的转换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P191表,P185“荧光屏构成”的第一段后部,P192图左侧)
-
p191表,
-
其作用为:引走积累的负电荷;防止光反馈给光阴极;使荧光屏形成等电位;将光反射到输出方向。通常的铝膜是在真壁状态下蒸镀的亮铝膜,也可是在充氧气状态下蒸镀的黑铝膜,后者有利于改善输出图像的对比度。
-
(p192)荧光屏的转换效率与制作荧光屏本身的材料一晶态磷光体的转换效率有关,还与屏的粉层厚度、粒度、入射电子的能量及铝膜的影响等因素有关。
一般,粒度越大转换效率越高。但是,过厚的荧光屏将降低输出图像的分辨力。厚度的增加会导致光扩散的增大,分辨力将随之下降。因此,粒度应该适当。通常选取颗粒直径与荧光屏厚度相近,这样可获得发光效率与图像分辨力的最佳组合。
24.什么是MCP,简述微通道板的工作原理微通道板端面与光电倍增管的光电阴级和阳极面不平行,夹角大约为多少(微通道板,P196-198,7°-15°)
- 微通道板是由成千上万根直径为15~40 u m、长度为~的微通道排成的二维列阵,简称MCP。
- 微通道板(MCP)的工作原理:微通道是一根根的玻璃管,内壁镀有高阻值二次发射材料,具有电阻梯度,施加高电压后,内壁出现电位梯度,光电阴极发出的一次电子轰击微通道的一端,发射出的二次电子因电场加速轰击另一端,再发射二次电子,连续发射二次可得约10的四次方的增益。
##25.什么是微通道板(MCP)的自饱和效应二代像增强器利用该效应解决了什么间题(P202底部)
##26.什么是光纤面板?简述光纤面板由哪几种玻璃组成?每种玻璃的作用?光纤面板分为哪几种?光纤面板的传像原理是什么?光纤面板应用于像管有哪些优点?
-
(光纤面板OFP(Optic Fiber Plates)是用多根单光纤经热压工艺而制成真空气密性良好的光纤棒,然后进行切片、抛光而成的一种可传递光学图像的光纤器件;是一种板状传像元件,其形状各式各样)
-
(芯玻璃、包皮玻璃、光吸收玻璃)
-
(芯玻璃是一种高折射率玻璃,是光的通路。光吸收玻璃是一种不透明的黑色玻璃,其作用是将穿透包皮玻璃的杂散光吸收掉,以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及分辨率。包皮玻璃为低折射率玻璃,起界面全反射作用)
-
(P194中间)
-
(P193下面{原理:光学纤维面板是基于光线的全反射原理进行传像的,由于光导纤维的芯料折射率高于皮料的折射率,因此入射角小于全反射临界角的全部光线都只能在内芯中反射。所以每一根光导纤维能独立地传递光线,且相互之间不串光。由大量光导纤维所组成的面板则可以传递一幅光学图像。})
-
(增加了传递图像的传光效率;提供了采用准球对称电子光学系统的可能性,从而改善了像质;可制成锥形OFP或光纤扭像器)
27.什么是光纤面板的三环效应?该效应对传像有什么影响(P195-196)光纤面板的输出光分别是什么
- 三环效应出射角最小的第一环带光;出射角相等的第二环带光;出射角最大的第三环带光
28.什么是摄像管它是怎样完成摄像过程的(P252)
- [1]电视摄像管是将2维空间分布的光学图像转换为1维时间变化的视频电信号的过程。完成这一过程的器件称为电视摄像管。
- [2]摄像过程主要分3个步骤:接收输入图像的辐照度进行光电转换,将2维光强转化为2维空间分布的电荷量电荷存储元件在一帧周期内连续积累光敏元件产生的电荷,并保持电荷的空间分布,这一存储电荷的元件称之为靶电子枪产生2维扫描的电子束,在一帧周期内完成全靶面的扫描,在输出电路上产生与被扫描点光照度强度成比例的电信号,即视频信号.
29.摄像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简述视频信号的形成过程(P253-257)
- 其主要由光电变换与存储部分和信号阅读部分两大部分组成。分为四步:
- (1)光电变换部分:将光学图像变成电荷图像的任务由光电变换部分完成,该部分由光敏元件构成,常用的材料有光电发射体和光电导体
- (2)电荷存储与积累部分:由于光电变换所得的瞬时信号很弱,所以现在摄像管均采用电荷积累元件。它在整个帧周期内连续地对图像上的任一像元积累电荷信号。因为要积累和存储信号,所以在帧周期内要求信号不能泄漏。因此,要求电位起伏存储元件应具有足够的绝缘能力。常见的存储方式:二次电子发射积累,二次电子导电积累,电子轰击感应电导积累,光电导积累;
- (3)信号阅读部分:从靶面上取出信号的任务由阅读部分来完成。阅读部分通常是扫描电子枪系统,它由细电子束的发射源、电子束g聚焦系统和电子束偏转系统三部分组成;
- (4)视频信号的形成。
30.摄像管的结构由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P253-257)
- (1)光电变换部分:将光学图像变成电荷图像的任务由光电变换部分完成,该部分由光敏元件构成,常用的材料有光电发射体和光电导体
- (2)电荷存储与积累部分:由于光电变换所得的瞬时信号很弱,所以现在摄像管均采用电荷积累元件。它在整个帧周期内连续地对图像上的任—像元积累电荷信号。因为要积累和存储信号,所以在帧周期内要求信号不能泄漏。因此,要求电位起伏存储元件应具有足够的绝缘能力。常见的存储方式:二次电子发射积累,二次电子导电积累,电子轰击感应电导积累,光电导积累;
- (3)信号阅读部分:从靶面上取出信号的任务由阅读部分来完成。阅读部分通常是扫描电子枪系统,它由细电子束的发射源、电子束g聚焦系统和电子束偏转系统三部分组成;
- (4)视频信号的形成。
31.摄像管产生情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怎样减小这些情性摄像管的分辨力?是怎样定义的?采用什么单位(P259顶端,P262底部,P263中间,lp/mm)
- [1]摄像管的惰性:在摄取动态图像时,摄像管的输出信号滞后于输入照度的变化,这一现象称为惰性。入照度增加时,输出信号的滞后称为上升惰性;当输入照度减小时,输出信号的滞后称为衰减惰性。对于电视摄像管的惰性指标,通常采用输入照度截止后第三场和第十二场(以帧周期0.04s计,为60ms和240ms)剩余信号所占的百分数来表示。摄像管产生惰性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图像写入时的光电导惰性;二是图像读出时扫描电子束的等效电阻与靶的等效电容所构成的充放电惰性。
- [2]减小摄像管的电容性惰性,采取的措施有:
- 减小靶的等效电容
- 降低电子束的等效电阻
- 在低照度摄像时增加背景光
- [3]摄像管的分辨力。电视摄像管摄像时的对图像细节的分辨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由于电视系统采用扫描方式,故分辨力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一般是不同的。因而,通常分成垂直分辨力和水平分辨力﹐即以画面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尺寸内所能分辨的黑白条纹数来表示。这一极限分辨的线条数简称为电视线(TVL)
- (1)垂直分辨力:在整个画面上,沿垂直方向所能分辨的像元数或黑白相间的水平等宽矩形条纹数,称为垂直分辨力。例如若能够分辨600 行,即称垂直分辨力为600 TVL。
- 2)水平分辨力:整个画面上,沿水平方向所能分辨的像元数,称为水平分辨力,习惯上用电视线(TVL)表示。
- [4]采用单位:lp/mm
32.简述光电导摄像管的工作原理光电导靶的特点是什么(P267-P271)Sn02在异质结靶中作信号电极,其原因是什么
-
[1]工作原理:光电导摄像管是利用内光电效应将输入的光学辐射图像变换为电信号的视像管。在视像管中,光电导靶面既作为光电变换器,又作为电信号存储与积累器。因此,这种摄像管结构简单。组成视像管的主要部件是光电导靶、扫描电子枪、输出信号电极和保持真空的管壳。光电导靶被设置在摄像管中透明输入窗的内表面上。在面对输入窗的靶面上蒸镀二氧化锡(Sn0 )透明导电膜,由这一导电膜作为输出信号电极。视像管靶在输入光学图像的作用下产生与像元照度相对应的电荷(电位)图像,通过扫描电子枪电子束对图像顺序扫描
产生视频信号输出。 -
[2]特点:
- 1)硫化锑管:工艺简单,价格低,成品率高;
- 2)氧化铅管:暗电流很小,惰性低,灵敏度高,分辨力高,是理想的广播电视级摄像管;
- 3)硅靶管:寿命长,光谱灵敏度高且范围宽,分辨力低,暗电流大;
- 4)硒化镉管:极高的光电灵敏度,较低的暗电流,宽光谱响应,分辨力较高,惰性大。被认为有前途;
- 5)硒砷啼管:光谱响应宽,暗电流低,分辨力高,价格低于氧化铅。被认为有竞争力;
- 6)硫化锌镉管:光电灵敏度非常高,适于在低照度下工作。
-
Sn02是重掺杂N型半导体,透明导电,为了减少多晶硅对短波方向的吸收,可用Sn02薄膜代替,多晶硅薄膜作电极,可以减少起伏幅度
33.简述CCD 的组成及每部分作用是什么?简述电势平衡法输入法?浮置扩散放大器(FDA)?输出由哪几部分组成有什么特点?
-
(P311,的结构
- 1)电耦合器件组成:信号输入部分、电荷转移部分、信号输出部分。
- 信号输入部分作用:将信号电荷引入到 CCD 的第一个转移栅下的势阱中﹔
- 电荷转移部分作用:将重复频率相同、波形相同并且彼此间有固定相位关系的多相时钟脉冲分组依次加到CCD转移部分的电极上,是电极按一定规律变化,从而在半导体表面形成一系列分布不对承德陷阱﹔
- 信号输出部分作用:讲CCD最后一个转移栅下势阱中的信号电荷引出)
-
(P317底部开始)
-
(P319-320 特点:它包括两个MOSFET,并兼有输出检测和前置放大的作用,它可实现信号电荷与电压之间的转换,具有大的信号输出幅度(数百毫伏),以及良好的线性和较低的输出阻抗。)
34.什么是"胖0"电荷“胖0"电荷数量是多少什么是"胖0"工作模式引入“胖0"电荷的优缺点(P331-332)
35.CCD能否正常工作,其栅极金属电极之间距离应为多少 CCD的信号是什么(小于3um,电荷)
36.什么叫 CCD 的转移效率,怎样计算?提高转移效率有哪几种方法?什么是CCD 的转移噪声,有哪些特点(P323-324,P333 )顶部)
- [1]CCD转移效率,一次转移后,到达下一个势阱中的电荷与原来势阱中的电荷之比。造成电荷转移损失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即转移速度快慢、界面态俘获和极间势垒。
- [2]计算方法:P324上方
- [3]提高转移效率方法:
- 1)电荷转移速度:在时钟脉冲较低时,损失效率为常数,频率高时,损失率增大。
- 2)界面态俘获:解决方法–“胖零”工作模式,通过用一定数量的基地电荷先将界面态填满,当信号电荷注入时,信号电荷被俘获的几率变小,而界面态释放出来的电荷又可以跟上原来的电荷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界面态带来的损失。-“0”信号时,也有基地电荷注入。
- 3)极间势垒:解决方法:尽量减小极间距,采用高阻衬底。
- [4] P333顶部
37.CMOS成像原理是什么,简述CMOS和CCD工作原理的不同点是什么(P358图左侧)
- [1]CMOS成像原理:典型的CMOS成像器件由光敏元阵列和辅助电路构成。
- 1)光敏元阵列:完成光电转换的功能。辅助电路:完成驱动信号的产生,光电信号的处理输出等任务。
- 2)每个光敏元都有其x 、y方向上的地址,可分别由两个方向的地址译码器进行选择;
- 3)每列光敏元都对应一个列放大器,列放大器的输出信号与×方向地址译码控制的模拟多路开关相连
- 4)实际工作时, CMOS传感器在Y方向地址译码器控制下,依次接通每行光敏元的模拟开关,信号通过行开关送到列线上,通过×方向地址译码器的控制,传送到放大器。
- 5)输出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由A/D转换器进行转换,经预处理电路处理后通过接口电路输出。
- [2]CMOS与CCD 的比较:
- 1)光电转换原理相同,读出过程不同:CMOS工作时,仅需工作电压信号,CCD 读取信号需多路外部驱动;
- 2)集成性:CMOS强,CCD弱;
- 3)噪声:CMOS大,CCD小;
- 4)功耗:CMOs是CCD 的1/10。
38.什么是光污染,光污染的主要分类及特点是是什么?
- [1]光污染,是指燥光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广义的光污染包括一些可能对人的视觉环境和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事物,包括生活中常见的书本纸张、墙面涂料的反光甚至是路边彩色广告的”光芒”亦可算在此列,光污染所涉及的范围之广由此可见一斑。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见的光污染的状况多为由镜面建筑反光所导致的行人和司机的眩晕感,以及夜晚不合理灯光给人体造成的不适感。
- [2]光污染的主要分类及特点
- 1.白亮污染当太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反射光线,明晃白亮、眩眼夺目。
夏天,玻璃幕墙强烈的反射光也属于光污染。 - 2.人工白昼夜幕降临后,商场、酒店上的广告灯、霓虹灯闪烁夺目,令人眼花缭乱。有些强光束甚至直冲云霄,使得夜晚如同白天一样,即所谓人工白昼。
- 3.彩光污染舞厅、夜总会安装的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构成了彩光污染。
- 1.白亮污染当太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反射光线,明晃白亮、眩眼夺目。
39.在半导体制造业,开展清洁生产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 在半导体制造业开展清洁生产应根据以下原则:
- (1确保资源使用的可持续性;
- (2确保能源使用的可持续性;
- (3消除毒害,确保人身安全;
- (4减小生态危害。
-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在半导体制造业中开展清洁生产:
- (1)管理方案,包括完善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的控制能力,优化操作减少废物产生,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及奖惩原则,提高职工环境保护意识等;
- (2)技术改造和开发方案,包括现有设备工艺改良、新型无废少废技术和环境友好设备与材料的应用;
- (3)产业方案,包括突破工艺界限的全流程综合环境设计,突破企业界限的全行业技术合作等。以下介绍一些成功的清洁生产方案。
40.芯片厂生产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
- 芯片厂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有生产废水(含氟废水、含氨废水,酸碱废水)、生产废气(酸性废气、碱性废气、有机废气、工艺尾气)及废液(有机废液、废酸)等,此外还产生废水处理污泥﹑辅助动力设备噪声等。
1 生产废水 1.1 工艺酸碱废水 1.2 含氟废水 1.3 含氨废水 1.4 研磨废水 1.5 含铜废水 1.6 一般酸碱废水 1.7 清下水
2 废气 2.1 酸性废气 2.2 碱性废气 2.3 有机溶济废气 2.4 半导体工艺废气
3.噪声 辅助动力设备噪声
4 固体废物及废液 4.1 固体废物 废水处理污泥 废过滤芯 废试剂容器瓶 含砷废物 含汞废物
4.2 有机废液 有机废液 废酸
41.什么是锥度光纤?试证明对于锥度光纤有D₁ sin a₁ = D₂ sin a₂,其中 D₁ D₂ 分别为锥度光纤的细端和粗端的直径,a₁ a₂分别为锥度光纤细端和粗端的孔径角。锥度光纤准直光的原理是什么?
-
长度超过一定直径的光纤
-
锥形光纤的横向放大率:
- M i = D ₁ D ₂ Mi=\frac{D₁}{D₂} Mi=D₂D₁
-
角放大率
-
M α = α ₂ α ₁ M\alpha=\frac{\alpha₂}{\alpha₁} Mα=α₁α₂
由P145(5-263)
-
因 为 M i M α = 1 = > D ₁ D ₂ ⋅ α ₂ α ₁ = 1 = > D ₁ α ₁ = D ₂ α ₂ 因为MiM\alpha=1=>\frac{D₁}{D₂} \cdot\frac{\alpha₂}{\alpha₁}=1=>D₁\alpha₁=D₂\alpha₂ 因为Mi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