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htroom学习之路

本文详细介绍了Lightroom中关于照片编辑的基础知识,包括快捷键应用、色彩调整、构图要素、影调和色调控制、特效技巧等,帮助摄影爱好者提升后期处理能力。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基础知识

常用快捷键

双击修改图片下右边布局的属性,快速回到初始值

B站学习笔记

1、导入到图库为图片标星级,后期优先处理星级高的图片
2、修改照片-基础-白平衡有吸管吸颜色会自动平衡照片颜色
3、直方图左右上角三角形,选中后照片会显示过曝与过暗的地图,调试色调的曝光度与对比度(基础曝光调试)
4、镜头校正-给照片消除的紫边
5、色调曲线-调试照片对比度(色条曲线名称左侧有个开关,查看曲线调整前后对比,也可以按Y)
6、校准(风格化调试,个人非常喜欢的功能);蒂芙尼色调:红色50,蓝色-50
7、分离色调,可以单独调整高光部分和阴影部分的色调
8、裁剪(按R)-水平竖直调整(按x),有自动裁剪功能
9、蒙版里的画笔工具,局部曝光(按住Alt键为擦除,O键显示曝光的位置)
10、暗角设置,蒙版-线性渐变,实现四角暗,中间亮的方式:从右下角到右上角拉一下即可,其他角原理一致
11、细节,按alt选中蒙版键,选中要调整的细节,然后数量键’±’调整选中的细节,让边缘出现更多的细节
12、效果,可做暗角处理,暗角数量左右调整看效果,调整羽化进一步突出中间人物
13、照片对比,\ 键,Y键,Shift+R,Shift+Y,对比方式有所不同
14、照片导出,品质选择100
预设设置建议:
1、不勾选白平衡、曝光度、对比度、高光、阴影、白色/黑色色阶剪切、变换、径向/渐变滤镜
2、镜头校准不勾选(拍摄镜头多的就不勾选)

系统知识篇

我们知道一张照片任何一张照片,大概都包含构图、色调、亮度、清晰度这几个元素。实际上Lightroom也基本上是调整修改的这些东西,按照这个逻辑,我把Lightroom的功能按照这几个照片的元素列表对应了一下。
思维导图可能更一目了然一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照片的明暗度(影调)调整

教学地址

基本面板上的明暗度调整工具

教学地址

快速上手(5)-曲线

教学地址

(6)-调色(解释色相、饱和度、明暗度)

教学地址

(6)-调色-HSL面板

地址

(6)-调色-分离色调

地址

对比度、清晰度、锐化区别

地址

互补色

光学互补色:两种色光以适当的比例混合,能产生白光时,则这两种颜色就称为“互为补色”。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简单记忆法:把一个圆分为360度,红、橙、黄 三个180度,绿、蓝、紫180度

三原色

优秀的教学地址
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等量的红绿蓝融合之后会变成白色
红绿蓝进行搭配后会形成下面的颜色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所以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互补色的概念
红对青,绿对杨红,蓝对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这6种颜色继续叠加,我们继而会得到rgb 12色相环,也就是色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黑白灰不属于色彩颜色,属于明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系统学习影调

【【摄影进阶教程】摄影最难懂的影调,一套教程给你拆解的清清楚楚】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h411E7dj/?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6df945ec269a08c55f74724f41c075c8

Lightroom官方教学

自然风光总结篇

调暗高光为云朵增加细节
增加暗色部的明度,以查看水中更多的细节、在较暗的山区展示细节
在具有很多细节(例如,树叶、树叶)的图像上,“清晰度”可以让它们更加突出,增加视觉冲击力
使用色温可以简单使颜色更暖
调高橙色的饱和度有利于营造夕阳的浓烈感
去朦胧感可以提高整张图像中的锐化度,并让较暗的值进一步变暗
降低曝光度的时候会让图像过于"昏暗不清",我们可以稍微增加该区域的对比度来解决这个问题
调暗某些风景后,可能会使景色不精彩,我们在色温中增加一些暖色调来解决这个问题
蓝色曲线的高光调整天空

人像总结篇

去朦胧感可以提高整张图像中的锐化度,并让较暗的值进一步变暗(可以用来先径向蒙版选取人物,然后反选人物以外的其它景色,然后降低非主体画面的曝光度,然后再用去朦胧进一步变暗)
在使用蒙版时,降低清晰度柔化细节,以便更好的融入主体
有时候可以降低衣服的暗度让观众的视线更多的集中在脸部上
通过添加径向蒙版,点击效果1,通过减少纹理、清晰度、饱和度
达到简单磨皮的效果
先调色温,然后降低红色和橙色的饱和度,此时皮肤看着有点太白、太虚,可以考虑增加自然饱和度,或者增加红色、橙色的明亮度。

日系清新风格总结篇

影调:
增加曝光值提高照片总体明亮度,然后降低高光,增加阴影,减少对比度,再然后根据照片适度拉曲线(通常使用低光压缩降低画面对比度,调亮曲线的中间调和高光),提高黑色色阶可以增加照片的通透感

色调:
1.先调色温
2.然后降低红色和橙色的饱和度来让人物的肤色偏冷,此时皮肤看着有点太白、太虚,可以考虑增加自然饱和度,或者增加红色、橙色的明亮度。
3.因为蓝色是日系的整体色调,增加蓝色的明亮度
4.调整红色通道曲线,增加阴影的青色

清晰度:通过清晰度、去朦胧来进一步增加通透感(降低清晰度可以让画面更加柔和)

最后通过暗角、裁剪比例优化整个画面

修复阴暗天气里拍摄的沉闷照片

亮度:把亮色和暗色调向中间色调,同时保持图像的冲击力

1.调整曝光度让照片整体变亮
2.调暗高光为云朵增加细节和戏剧效果的亮色调
3.大幅增亮暗色调
4.增强图像对比度以微调前两步中降低大的中间色调对比度

颜色:沉闷的颜色总能从自然饱和度中获益
1.增加自然饱和度

效果:
1.增加清晰度,突出细节,增加视角吸引力

创造暖色调、生动的形象

颜色:
提高红色的饱和度,让颜色更加鲜艳

降低橙色的饱和度,让颜色看起来更加自然

通用功能

给照片打分、分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按下超过5的数字就是为照片进行分类,这个其实用的比较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照片效果的自我总结

胶片效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际操作中经常使用低光压缩曲线来模拟胶片效果,因为胶片效果的特点之一就是“空气感”,当黑色变成灰色以后,就有了这种“空气感”,见上面“低光压缩”的示例图。

日系风格的低对比度

也可以使用胶片的低光压缩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忧郁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观察和对比一下:使用曲线压缩高光以后,直方图右侧白色色阶区域已经没有了像素,图像中没有了纯白色,变得忧郁起来。

干净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电影蓝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滨田元英仿色

我们先来整体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打开照片,先开启镜头矫正,移除镜头带来的一些畸变和色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先降低色温、色调,让照片偏冷色一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由于曲线在工具中优先级是最高的,所以先调曲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根据对滨田元英照片的分析,照片大多数像素分布在直方图右侧,说明它整体的影调是偏明亮的,然后我们开始调整明亮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我们开始调整颜色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析滨田元英,我们发现她的照片高光是有点泛蓝的,然后暗部是有点泛青色的,青色的补色是红色,我们给它的阴影加一点青色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人物的肤色是有点偏黄色的,人的肤色主要是由红色和橙控制,我们可以一个个调,当然也可以使用快捷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在给肤色稍微加点饱和度,最后我们再加一点颗粒,15~20左右就可以了
成片对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人像电影感

电影感画面整体偏暗,对比度较强
第一步依旧是开启镜头矫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开始调节明亮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但是这样的限位会导致照片特别的灰,就对比度特别的低
所以我们按住alt在阴影、曝光、高光打三个点,拉个S形曲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然后在红色曲线给阴影加一点青色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我们开始调整颜色
我们看到树的颜色在阳光的照射下有点稍微泛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我们增加黄色、橙色的饱和度,去进一步增加光感

然后就是给画面增加暗角和颗粒,突出主体,最后裁剪成2.35: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风景电影感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调色的整体思路,这种调色我们应该刻意去寻找那些明暗对比明显的场景的,因为我希望在前期就能产生这种高对比的画面,除了高对比,还让画面具有电影感的是影调,几乎所有电影的影调都是偏暗的,所以我们需要去适量压暗我们画面的暗度,另外从色彩上,电影的影调会偏黄绿一些,我们也需要适当染上一些黄绿色,另外再添加一些胶片颗粒和暗角,来提升一些质感

第一步依旧是开启镜头矫正

接下来我们先开始调整照片的影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接下来我们对照片的色调进行修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接下来我们调整红色通道和绿色通道的高光,红色+绿色=黄色,这样我们的高光(阳光)就会产生黄色效果,接下来我们在蓝色通道曲线的白色色阶往右下角的黄色拉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具体效果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然后我们在红色通道的阴影加一点青色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后加上暗角和颗粒,2.35:1的宽幅效果

明亮、通透、小清新、干净

原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去朦胧、清晰度,增加通透感

菜九记日系胶片(有明暗反差的日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蔡九记的日系色调有以下特点
1.有一定的明暗反差
2.高光不过曝,暗位不死黑
3.暗位偏黄绿色,高光偏蓝色
4.肤色主要偏橙黄色

接下来我们开始调色

首先第一步还是镜头矫正

然后是影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是色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我们再来到HSL那里,红橙黄控制着我们画面大面积的暖色,这里我们首先橙色就好了,因为我们画面中除了肤色以外,就没有其它颜色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是清晰度:
降低清晰度,让画面更加柔和

盐系胶片色调(利用互补色知识)

原图是偏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青黄日系胶片

前后对比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红橙黄控制着大部分的肤色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青春回忆暖黄

影调:降低对比,红+绿 = 黄,蓝色的互补色也是黄,但我觉得只要改变蓝色的互补色就够了,这样差不多只改变肤色,画面会更加干净一些
色调:色调偏黄色那边移动

关键点:蓝色的互补色为黄色,可以调整蓝色曲线的中间色调+高光色调来达到暖黄的效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酒井贵弘日系色调(甜美阳光色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但此时感觉人物有点过曝,要想皮肤通透自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同时减低青色和蓝色的饱和度、同时减低蓝色的明亮度,让蓝色部分更加沉稳

接着来到色彩分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后调整下曲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码防胶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影调曲线
首先是典型的高光不死白,暗位不黑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先在红色曲线拉一个典型的s形胶片形状,然后拷贝到绿色和蓝色曲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这样拉出来的照片有点怪,记得去降低清晰度来缓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后加一点颗粒

富士相机感调色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