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空间笔记

文章讲述了从牛顿的光谱分析到杨氏双缝实验,再到亥姆霍兹和格拉斯曼的颜色混合定律,以及麦克斯韦的颜色方程和色度学的发展,阐述了光的色彩原理和颜色混合的科学知识,包括三基色理论和颜色的三属性(色相、饱和度、明度)。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666年,牛顿利用一块三棱镜把白光分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他发现白光不是纯洁的光,而是由7仲不同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1704年牛顿又在《光学》一书中系统阐述了他在光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在其中描述了一种介于红色和紫色之间,并不存在于光谱之内的谱外色——品色。

        1801年,托马斯.杨(Thomas Young)进行了著名的杨氏双缝实验证明了光具有波的性质,不同波长都的光呈现出不同的颜色。380nm-780nm是人眼可以感知的可见光范围。1802年,他还提出了三基色(Three Primary Color)的概念:色觉取决于眼睛里的三种不同的视锥细胞——感受长波(L)的视锥细胞、感受中波(M)的视锥细胞、感受短波(S)的视锥细胞,着三种视锥细胞通常与它们最敏感的颜色联系在一起,L可代表红色波段(560nm-580nm)M可代表绿色波段(530nm-540nm),S可代表蓝色波段(420nm-440nm)。根据这三种细胞的刺激比例可以描述出(感应出)任何一种颜色的感觉。

        1852年亥姆霍兹对托马斯.杨的理论进行了改进,他认为一切色彩都可以由红、绿、蓝三种原色色光的不同比例混合而成。

        1854年格拉斯曼归纳总结出了格拉斯曼颜色混合定律(Grassmann'S law)主要描述了不同颜色混合(色光相加)的经验规律。如下:

1、人的视觉只能识别色彩的三种变化:色相、饱和度、明度

      这3中特性可以统称为颜色的三属性

2、亮度相加律

      混合色的总亮度等于组成混合色的各颜色光亮度的总和。

      如果第一个颜色的亮度为L1,第二个颜色的亮度为L2,则混合色的亮度为L1+L2

3、补色律和中间色律

      在由两个成分组成的混合色中,如果一个成分连续变化,混合色的外贸也会连续地变            化,由此导出补色律和中间色律。

      补色律:任何一个颜色都有另一种同它混合能产生中性色(黑白灰机器过渡)的补色。

                     如果某一颜色与其补色以适当比例混合,便会产生中性色;

                     如果二者以其他比例混合,便产生近似比重大的颜色成分的中间色。

      中间色律:任何两个非补色混合会产生一

种新的混合色或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色;

                        其色决定于两颜色的相对数量,其饱和度决定于二色在色相顺序上的远近。

4、代替律

      相似色(即外貌相同的颜色)混合后仍相似。

      只要在视觉上颜色A=颜色B,颜色C=颜色D,则A+C=B+D

      而不管A和B,C和D的光谱成分是否一样。(通过色锥细胞欺骗大脑)

其中代替律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定律,就是利用颜色混合的方式来产生或替代各种所需要的颜色。使颜色的复制成为了可能,是建立现代色度学的基础。格拉斯曼定律之适用于光色(加色法),而不适用于颜料(减色法)。

        1855年,麦克斯韦(Maxwell)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建立了颜色方程。此方程主要解释了三原色应以什么样的比例混合出指定的颜色,而且还根据方程绘制出了颜色三角形,三角形的三个角就是三原色,由这三原色混合出的所有颜色都包含在三角形内的区域里。这也是三角形色域形成的原理。

         麦克斯韦麦克斯韦通过在色视觉上的一系列研究建立了色度学的定量理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