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常用命令

一、命令的基本格式

1.命令的提示符
[root@localhost ~] #
[]:这是提示符的分隔符号,没有特殊含义。
root:显示的是当前的登录用户,超哥现在使用的是root用户登录。
@:分隔符号,没有特殊含义。
localhost:当前系统的简写主机名(完整主机名是localhost.localdomain)。
~:代表用户当前所在的目录,此例中用户当前所在的目录是家目录。
#:命令提示符。超级用户是#,普通用户是$

2.命令的基本格式

[root@localhost ~]# 命令[选项] [参数]

二、目录操作命令
 

Linux 常见目录

/ 根目录

/bin 命令保存目录(普通用户就可以读取的命令)

/boot 启动目录,启动相关文件

/dev 设备文件保存目录

/etc 配置文件保存目录

/home 普通用户的家目录

/lib 系统库保存目录

/mnt 系统挂载目录

/media 挂载目录

/root 超级用户的家目录

/tmp 临时目录

/sbin 命令保存目录(超级用户才能使用的目录)

/proc 直接写入内存的

/sys 将内核的一些信息映射,可供应用程序所用

/usr 系统软件资源目录

/usr/bin/ 系统命令(普通用户)

/usr/sbin/ 系统命令(超级用户)

/var 系统相关文档内容

/var/log/ 系统日志位置

/var/spool/mail/ 系统默认邮箱位置

/var/lib/ 默认安装的库文件目录

1.ls命令

ls是最常见的目录操作命令,主要作用是显示目录下的内容。
命令名称:ls。
英文原意:list。
所在路径:/bin/ls。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显示目录下的内容。

[root@localhost ~]#ls [选项] [文件名或目录名]
选项:
-a:
显示所有文件
--color=when:
支持颜色输出,when的值默认是always(总显示颜色),也可以是
never
(从不显示颜色)和auto(自动)
-d:
显示目录信息,而不是目录下的文件
-h:
人性化显示,按照我们习惯的单位显示文件大小
-i:
显示文件的i节点号
-l:
长格式显示
[root@localhost ~]# ls -l
总用量
44
-rw-------. 1 root root  1207 1月14 18:18 anaconda-ks.cfg
#权限 引用计数 所有者 所属组 大小 文件修改时间 文件名

我们已经知道“-l”选项用于显示文件的详细信息,那么“-l”选项显示的这7列分别是什么含义?
第一列:权限。具体权限的含义将在4.5节中讲解。
第二列:引用计数。文件的引用计数代表该文件的硬链接个数,而目录的引用计数代表该目录
有多少个一级子目录。
第三列:所有者,也就是这个文件属于哪个用户。默认所有者是文件的建立用户
第四列:所属组。默认所属组是文件建立用户的有效组,一般情况下就是建立用户的所在组。
第五列:大小。默认单位是字节。
第六列:文件修改时间。文件状态修改时间或文件数据修改时间都会更改这个时间,注意这个
时间不是文件的创建时间。
第七列:文件名。

2. cd命令

cd是切换所在目录的命令,这个命令的基本信息如下。
命令名称:cd。
英文原意:change directory。
所在路径:Shell内置命令。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切换所在目录。

cd /usr/local/src 切换到指定路径(使用绝对路径方式)

cd ~ 进入当前用户的家目录

cd - 进入上次目录

cd .. 进入上一级目录

cd . 进入当前目录

相对路径:参照当前所在目录,进行查找。一定要先确定当前所在目录。

绝对路径:从根目录开始指定,一级一级递归查找。在任何目录下,都能进入指定位置。

3.pwd命令

pwd命令是查询所在目录的命令,基本信息如下:
命令名称:pwd
英文原意:print name of current/working directory
所在路径:/bin/pwd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查询所在的工作目录。

4.mkdir命令


mkdir是创建目录的命令,其基本信息如下。
命令名称:mkdir。
英文原意:make directories。
所在路径:/bin/mkdir。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创建空目录。

[root@localhost ~]# mkdir [选项] 目录名
选项:
-p:
递归建立所需目录

5.rmdir命令


既然有建立目录的命令,就一定会有删除目录的命令rmdir,其基本信息如下。
命令名称:rmdir。
英文原意:remove empty directories。
所在路径:/bin/rmdir。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删除空目录。

[root@localhost ~]# rmdir [选项] 目录名
选项:
-p:
递归删除目录

rmdir命令的作用十分有限,因为只能删除空目录,所以一旦目录中有内容,就会报错。
后续我们不论删除的是文件还是目录,都会使用rm命令。

三、文件操作命令

1.touch命令


创建空文件或修改文件时间,这个命令的基本信息如下。
命令名称:touch。
英文原意:change file timestamps。
所在路径:/bin/touch。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修改文件的时间戳。

2.stat命令


stat是查看文件详细信息的命令,而且可以看到文件的这三个时间,其基本信息如下。
命令名称:stat。
英文原意:display file or file system status。
所在路径:/usr/bin/stat。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显示文件或文件系统的详细信息。

[root@localhost ~]# stat  anaconda-ks.cfg
文件:"anaconda-ks.cfg"
大小:1453      
块:8          IO 块:4096   普通文件
设备:803h/2051d
Inode:33574991    硬链接:1
权限:(0600/-rw-------)  Uid:(    0/    root)   Gid:(    0/    root)
环境:system_u:object_r:admin_home_t:s0
最近访问:2018-11-06 23:22:23.409038121 +0800
最近更改:2018-10-24 00:53:08.760018638 +0800
#数据修改时间
最近改动:2018-10-24 00:53:08.760018638 +0800
#状态修改时间
创建时间:-

3.cat命令


cat命令用来查看文件内容。这个命令的基本信息如下。
命令名称:cat。
英文原意:concatenate files and print on the standard output。
所在路径:/bin/cat。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合并文件并打印输出到标准输出

[root@localhost ~]# cat [选项] 文件名
选项:
-A:
相当于-vET选项的整合,用于列出所有隐藏符号
-E:
列出每行结尾的回车符$
-n:
显示行号
-T:
把Tab键用^I显示出来
-v:
列出特殊字符

4.more命令

more是分屏显示文件的命令,其基本信息如下。
命令名称:more。
英文原意:file perusal filter for crt viewin。
所在路径:/bin/more。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分屏显示文件内容。
more命令比较简单,一般不用什么选项,命令会打开一个交互界面,可以识别一些交互命令。常
用的交互命令如下。
空格键:向下翻页。
b:向上翻页。
回车键:向下滚动一行。
/字符串:搜索指定的字符串。
q:退出。

5.less命令


less命令和more命令类似,只是more是分屏显示命令,而less是分行显示命令,其基本信息如
下。
命令名称:less。
英文原意:opposite of more。
所在路径:/usr/bin/less。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分行显示文件内容

6.head命令


head是用来显示文件开头的命令,其基本信息如下。
命令名称:head。
英文原意:output the first part of files。
所在路径:/usr/bin/head。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显示文件开头的内容。

[root@localhost ~]# head [选项] 文件名
选项:
-n 
行数:
从文件头开始,显示指定行数
-v:
显示文件名

7.tail命令


既然有显示文件开头的命令,就会有显示文件结尾的命令。tail命令的基本信息如下。
命令名称:tail。
英文原意:output the last part of files。
所在路径:/usr/bin/tail。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显示文件结尾的内容。

-f :循环读取
-q :不显示处理信息
-v :显示详细的处理信息
-c [数目]: 显示的字节数
-n [行数]: 显示文件的尾部 n 行内容
–pid=PID :与-f合用,表示在进程ID,PID死掉之后结束
-q, --quiet, --silent :从不输出给出文件名的首部
-s, --sleep-interval=S :与-f合用,表示在每次反复的间隔休眠S秒

[root@localhost ~]# tail [选项] 文件名
选项:
-n 
行数:
从文件结尾开始,显示指定行数
-f:
监听文件的新增内容

8.ln命令


我们来看看ln命令的基本信息。
命令名称:ln。
英文原意:make links between file。
所在路径:/bin/ln。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在文件之间建立链接。

8.1ln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ln [选项] 源文件
目标文件
选项:
-s:
建立软链接文件。如果不加“-s”选项,则建立硬链接文件
-f:
强制。如果目标文件已经存在,则删除目标文件后再建立链接文件

如果创建硬链接:

[root@localhost ~]# touch cangls
[root@localhost ~]# ln /root/cangls /tmp/
#建立硬链接文件,目标文件没有写文件名,会和原名一致
#也就是/root/cangls和/tmp/cangls是硬链接文件

如果创建软链接:

[root@localhost ~]# touch bols
[root@localhost ~]# ln -s /root/bols  /tmp/
#建立软链接文件

8.2
硬链接与软连接的特征
硬链接特征:
源文件和硬链接文件拥有相同的Inode和Block
修改任意一个文件,另一个都改变
删除任意一个文件,另一个都能使用
硬链接标记不清,很难确认硬链接文件位置,不建议使用
硬链接不能链接目录
硬链接不能跨分区


软链接特征:
软链接和源文件拥有不同的Inode和Block
两个文件修改任意一个,另一个都改变
删除软链接,源文件不受影响;删除源文件,软链接不能使用
软链接没有实际数据,只保存源文件的Inode,不论源文件多大,软链接大小不变
软链接的权限是最大权限lrwxrwxrwx.,但是由于没有实际数据,最终访问时需要参考源文
件权限
软链接可以链接目录
软链接可以跨分区
软链接特征明显,建议使用软连接

四、目录和文件都能操作的命令

1.rm命令


rm
是强大的删除命令,不仅可以删除文件,也可以删除目录。这个命令的基本信息如下。
命令名称:rm。
英文原意:remove files or directories。
所在路径:/bin/rm。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删除文件或目录。

[root@localhost ~]# rm [选项] 文件或目录
选项:
-f:
强制删除(force)
-i:
交互删除,在删除之前会询问用户

-r:递归删除,可以删除目录(recursive)

2.cp命令


cp是用于复制的命令,其基本信息如下:
命令名称:cp。
英文原意:copy files and directories。
所在路径:/bin/cp。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复制文件和目录。

[root@localhost ~]# cp [选项] 源文件
目标文件
选项:
-a:
相当于-dpr选项的集合,这几个选项我们一一介绍
-d:
如果源文件为软链接(对硬链接无效),则复制出的目标文件也为软链接
-i:
询问,如果目标文件已经存在,则会询问是否覆盖
-p:
复制后目标文件保留源文件的属性(包括所有者、所属组、权限和时间)
-r:
递归复制,用于复制目录

3.mv命令


mv是用来剪切的命令,其基本信息如下。
命令名称:mv。
英文原意:move (rename) files。
所在路径:/bin/mv。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移动文件或改名。

[root@localhost ~]# mv [选项] 源文件
目标文件
选项:
-f:
强制覆盖,如果目标文件已经存在,则不询问,直接强制覆盖
-i:
交互移动,如果目标文件已经存在,则询问用户是否覆盖(默认选项)
-v:
显示详细信息

五、基本权限管理

1.权限的介绍


权限位的含义
前面讲解ls命令时,我们已经知道长格式显示的第一列就是文件的权限,例如:

[root@localhost ~]# ls -l
install.log
-rw-r--r--. 1 root root 24772 1月14 18:17 install.log


第一列的权限位如果不计算最后的“.”(这个点的含义我们在后面解释),则共有10位

第1位代表文件类型。Linux不像Windows使用扩展名表示文件类型,而是使用权限位的第1
位表示文件类型。虽然Linux文件的种类不像Windows中那么多,但是分类也不少,详细情况
可以使用“info ls”命令查看。超哥在这里只讲一些常见的文件类型。
-“-”:普通文件。
-“b”:块设备文件。这是一种特殊设备文件,存储设备都是这种文件,如分区文件/dev/sda1
就是这种文件。
-“c”:字符设备文件。这也是特殊设备文件,输入设备一般都是这种文件,如鼠标、键盘
等。
-“d”:目录文件。Linux中一切皆文件,所以目录也是文件的一种。
-“l”:软链接文件。
-“p”:管道符文件。这是一种非常少见的特殊设备文件。
-“s”:套接字文件。这也是一种特殊设备文件,一些服务支持Socket访问,就会产生这样
的文件。
第2~4位代表文件所有者的权限。
-r:代表
read,是读取权限。
-w:代表
write,是写权限。
-x:代表
execute,是执行权限。
如果有字母,则代表拥有对应的权限;如果是“-”,则代表没有对应的权限。
第5~7位代表文件所属组的权限,同样拥有“rwx”权限。
第8~10位代表其他人的权限,同样拥有“rwx”权限。

2.基本权限命令


首先来看修改权限的命令chmod,其基本信息如下。
命令名称:chmod。
英文原意:change file mode bits。
所在路径:/bin/chmod。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修改文件的权限模式。

[root@localhost ~]# chmod [选项] 权限模式
文件名
选项:
-R:递归设置权限,也就是给子目录中的所有文件设定权限

2.2.权限模式


chmod命令的权限模式的格式是“[ugoa][[+-=][perms]]”,也就是“[用户身份][[赋予方式][权限]]”
的格式,我们来解释一下。
用户身份。
-u:代表所有者(user)。
-g:代表所属组(group)。
-o:代表其他人(other)。
-a:代表全部身份(all)。
赋予方式。
-+:加入权限。
--:减去权限。
-=:设置权限。
权限。
-r:读取权限(read)。
-w:写权限(write)。
-x:执行权限(execute)。


2.3.数字权限


数字权限的赋予方式是最简单的,但是不如之前的字母权限好记、直观。我们来看看这些数字权
限的含义。
4:代表“r”权限。
2:代表“w”权限。
1:代表“x”权限。
2.4.常用权限
数字权限的赋予方式更加简单,但是需要用户对这几个数字更加熟悉。其实常用权限也并不多,
只有如下几个。
644:这是文件的基本权限,代表所有者拥有读、写权限,而所属组和其他人拥有只读权限。
755:这是文件的执行权限和目录的基本权限,代表所有者拥有读、写和执行权限,而所属组
和其他人拥有读和执行权限。
777:这是最大权限。在实际的生产服务器中,要尽力避免给文件或目录赋予这样的权限,这
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3.基本权限的作用


3.1.权限含义的解释
首先,读、写、执行权限对文件和目录的作用是不同的。
权限对文件的作用。
读(r):对文件有读(r)权限,代表可以读取文件中的数据。如果把权限对应到命令上,
那么一旦对文件有读(r)权限,就可以对文件执行cat、more、less、head、tail等文件查
看命令。
写(w):对文件有写(w)权限,代表可以修改文件中的数据。如果把权限对应到命令上,
那么一旦对文件有写(w)权限,就可以对文件执行vim、echo等修改文件数据的命令。注
意:对文件有写权限,是不能删除文件本身的,只能修改文件中的数据。如果要想删除文件,
则需要对文件的上级目录拥有写权限。
执行(x):对文件有执行(x)权限,代表文件拥有了执行权限,可以运行。在Linux中,
只要文件有执行(x)权限,这个文件就是执行文件了。只是这个文件到底能不能正确执行,
不仅需要执行(x)权限,还要看文件中的代码是不是正确的语言代码。对文件来说,执行(x)权限是最高权限。


权限对目录的作用。
读(r):对目录有读(r)权限,代表可以查看目录下的内容,也就是可以查看目录下有哪
些子文件和子目录。如果把权限对应到命令上,那么一旦对目录拥有了读(r)权限,就可
以在目录下执行ls命令,查看目录下的内容了。
写(w):对目录有写(r)权限,代表可以修改目录下的数据,也就是可以在目录中新建、
删除、复制、剪切子文件或子目录。如果把权限对应到命令上,那么一旦对目录拥有了写(w)
权限,就可以在目录下执行touch、rm、cp、mv命令。对目录来说,写(w)权限是最高
权限。
执行(x):目录是不能运行的,那么对目录拥有执行(x)权限,代表可以进入目录。如果
把权限对应到命令上,那么一旦对目录拥有了执行(x)权限,就可以对目录执行cd命令,进入
目录。


3.1.目录的可用权限


目录的可用权限其实只有以下几个。
0:任何权限都不赋予。
5:基本的目录浏览和进入权限。
7:完全权限。

4.所有者和所属组命令


4.1.chown命令
chown是修改文件和目录的所有者和所属组的命令,其基本信息如下。
命令名称:chown。
英文原意:change file owner and group。
所在路径:/bin/chown。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修改文件和目录的所有者和所属组。

[root@localhost ~]# chown [选项] 所有者:所属组
文件或目录
选项:
-R:递归设置权限,也就是给子目录中的所有文件设置权限

普通用户不能修改文件的所有者,哪怕自己是这个文件的所有者也不行。
普通用户可以修改所有者是自己的文件的权限。

4.2.chgrp命令
chgrp是修改文件和目录的所属组的命令,其基本信息如下。
命令名称:chgrp。
英文原意:change group ownership。
所在路径:/bin/chgrp。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修改文件和目录的所属组。

5.umask默认权限


5.1 查看系统的umask权限

[root@localhost ~]# umask
0022
#用八进制数值显示umask权限
[root@localhost ~]# umask -S
u=rwx,g=rx,o=rx
#用字母表示文件和目录的初始权限

.2
umask权限的计算方法
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新建文件和目录的默认最大权限。
对文件来讲,新建文件的默认最大权限是666,没有执行(x)权限。这是因为执行权限对文件
来讲比较危险,不能在新建文件的时候默认赋予,而必须通过用户手工赋予。
对目录来讲,新建目录的默认最大权限是777。这是因为对目录而言,执行(x)权限仅仅代表
进入目录,所以即使建立新文件时直接默认赋予,也没有什么危险。

按照官方的标准算法,umask默认权限需要使用二进制进行逻辑与和逻辑非联合运算才可以得到
正确的新建文件和目录的默认权限。这种方法既不好计算,也不好理解,超哥并不推荐。
我们在这里还是按照权限字母来讲解umask权限的计算方法。我们就按照默认的umask值是022
来分别计算一下新建文件和目录的默认权限吧。

文件的默认权限最大只能是666,而umask的值是022
“-rw-rw-rw-”减去“-----w--w-”等于“-rw-r--r—”
目录的默认权限最大可以是777,而umask的值是022
“drwxrwxrwx”减去“d----w--w-”等于“drwx-r-xr-x”
注意:umask默认权限的计算绝不是数字直接相减。
例如umask是033呢?
文件的默认权限最大只能是666,而umask的值是033
“-rw-rw-rw-”减去“-----wx-wx”等于“-rw-r--r—”

六、帮助命令

1.man命令


man
是最常见的帮助命令,也是Linux最主要的帮助命令,其基本信息如下。
命令名称:man。
英文原意:format and
display the on-line manual pages。
所在路径:/usr/bin/man。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显示联机帮助手册。

man  -f  命令或whatis  命令
#查看命令拥有哪个级别的帮助
man  -k  命令或apropos命令
#查看和命令相关的所有帮助

2.info命令


info命令的帮助信息是一套完整的资料,每个单独命令的帮助信息只是这套完整资料中的某一
个小章节。

3.help命令


help只能获取Shell内置命令的帮助
help命令的基本信息如下。
命令名称:help。
英文原意:help。
所在路径:Shell内置命令。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显示Shell内置命令的帮助。可以使用type命令来区分内置命令与外部命令
shell是Linux的命令解释器。

[root@localhost ~]# ls --help

七、搜索命令

1.whereis命令


whereis是搜索系统命令的命令(像绕口令一样),也就是说,whereis命令不能搜索普通文件,
而只能搜索系统命令。whereis命令的基本信息如下。
命令名称:whereis。
英文原意:locate the binary, source, and manual page files for a command。
所在路径:/usr/bin/whereis。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查找二进制命令、源文件和帮助文档的命令。


2.which命令


which也是搜索系统命令的命令。和whereis命令的区别在于:
whereis命令可以在查找到二进制命令的同时,查找到帮助文档的位置;
而which命令在查找到二进制命令的同时,如果这个命令有别名,则还可以找到别名命令。
which命令的基本信息如下。

命令名称:which。
英文原意:shows the full path of (shell) commands。
所在路径:/usr/bin/which。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列出命令的所在路径。

3.locate命令


3.1
基本用法
locate命令才是可以按照文件名搜索普通文件的命令。
优点:按照数据库搜索,搜索速度快,消耗资源小。数据库位置/var/lib/mlocate/mlocate.db,
可以使用updatedb命令强制更新数据库。
缺点:只能按照文件名来搜索文件,而不能执行更复杂的搜索,比如按照权限、大小、修改
时间等搜索文件。
locate命令的基本信息如下。
命令名称:locate。
英文原意:find files by name。
所在路径:/usr/bin/locate。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按照文件名搜索文件。

[root@localhost ~]# vi /etc/updatedb.conf
PRUNE_BIND_MOUNTS = "yes"
#开启搜索限制,也就是让这个配置文件生效
PRUNEFS = "……"
#在locate执行搜索时,禁止搜索这些文件系统类型
PRUNENAMES = "……"
#在locate执行搜索时,禁止搜索带有这些扩展名的文件
PRUNEPATHS = "……"
#在locate执行搜索时,禁止搜索这些系统目录

4.find命令


find命令的基本信息如下。
命令名称:find。
英文原意:search for files in a directory hierarchy。
所在路径:/bin/find。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在目录中搜索文件。

4.1按照文件名搜索

[root@localhost ~]# find 搜索路径
[选项] 搜索内容
选项:
-name:
按照文件名搜索
-iname:
按照文件名搜索,不区分文件名大小写
-inum:
按照inode号搜索

4.2.按照文件大小搜索

[root@localhost ~]# find 搜索路径 [选项] 搜索内容
选项:size [+|-]大小:
按照指定大小搜索文件

这里的“+”的意思是搜索比指定大小还要大的文件,“-”的意思是搜索比指定大小还要小的文件。

更多选项:

-name 文件名 按照文件名查找

-user 用户名 按照属主用户名查找文件

-group 组名 按照属组组名查找文件

-nouser 找没有属主的文件 (除了这三个文件:/proc、/sys、/mnt/cdrom)

-size 按照文件大小k M 如:find / -size +50k

-type 按照文件类型查找(f=普通 d=目录 l=链接)

-perm 按照权限查找 如:find /root -perm 644

-iname 按照文件名查找,不区分大小写

-atime [+|-]时间:按照文件访问时间搜索

-mtime [+|-]时间:按照文件数据修改时间搜索
-ctime [+|-]时间:按照文件状态修改时间搜索

-uid 用户ID:按照用户ID查找所有者是指定ID的文件
-gid 组ID:按照用户组ID查找所属组是指定ID的文件
-user 用户名:按照用户名查找所有者是指定用户的文件
-group 组名:按照组名查找所属组是指定用户组的文件
-nouser:查找没有所有者的文件

-type d:查找目录
-type f:查找普通文件
-type l:查找软链接文件

-a:and逻辑与
-o:or逻辑或
-not:not逻辑非

5.grep命令:补充命令

命令名称:grep

命令所在路径:/bin/grep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查找符合条件的字串

grep 选项 '字串' 查找路径

grep -i "root" /etc/passwd

-v 反向选择

-i 忽略大小写

find也是搜索命令,那么find命令和grep命令有什么区别呢?
1)find命令
find命令用于在系统中搜索符合条件的文件名,如果需要模糊查询,则使用通配符进行匹配,通配符是完全匹配(find命令可以通过-regex选项,把匹配规则转为正则表达式规则,但是不建议如此)。
2)grep命令
grep命令用于在文件中搜索符合条件的字符串,如果需要模糊查询,则使用正则表达式进行匹配,
正则表达式是包含匹配。

6.管道符:补充命令

命令格式:
命令1 | 命令2
命令1的正确输出作为命令2的操作对象

1)例子1:
举个例子,我们经常需要使用“ll”命令查看文件的长格式,不过在有些目录中文件众多,比如/etc/目录,使用“ll”命令显示的内容就会非常多,只能看到最后的内容,而不能看到前面输出的内容。
这时我们马上想到more命令可以分屏显示文件内容,可是怎么让more命令分屏显示命令的输出呢?

[root@localhost ~]# ll -a /etc/ > /root/testfile
#用输出重定向,把ll命令的输出保存到/root/testfile文件中
[root@localhost ~]# more /root/testfile
#既然testfile是文件,当然可以用more命令分屏显示了
总用量
1784
drwxr-xr-x. 105 root root  12288 10月21 12:49 .dr-xr-xr-x.  26 root root   4096 6月5 19:06 ..
…省略部分输出…
-rwxr-xr-x.   1 root root687 6月22 2012 auto.smb--More--(7%)

可是这样操作实在不方便,这时就可以利用管道符了。命令如下:

[root@localhost ~]# ll -a /etc/  | more

八、压缩和解压缩命令

在Linux中可以识别的常见压缩格式有十几种,比如“.zip”“.gz”“.bz2”“.tar”“.tar.gz”“.tar.bz2”等

1.“.zip”格式

“.zip”是Windows中最常用的压缩格式,Linux也可以正确识别“.zip”格式,这可以方便地和
Windows系统通用压缩文件。
1.1.“.zip”格式的压缩命令
压缩命令就是zip,其基本信息如下。
命令名称:zip。
英文原意:package and compress (archive) files。
所在路径:/usr/bin/zip。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压缩文件或目录。

[root@localhost ~]# zip [选项] 压缩包名
源文件或源目录
选项:
-r:压缩目录
例如:
[root@localhost ~]# zip ana.zip anaconda-ks.cfg 

1.2.“.zip”格式的解压缩命令
“.zip”格式的解压缩命令是unzip,其基本信息如下。
命令名称:unzip。
英文原意:list, test and extract compressed files in a ZIP archive。
所在路径:/usr/bin/unzip。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列表、测试和提取压缩文件中的文件。

[root@localhost ~]# unzip [选项] 压缩包名
选项:
-d:指定解压缩位置
例如:
[root@localhost ~]# unzip -d /tmp/ ana.zip 
#把压缩包解压到指定位置

2.“.gz”格式   

不会打包
2.1.“.gz”格式的压缩命令
“.gz”格式是Linux中最常用的压缩格式,使用gzip命令进行压缩,其基本信息如下。
命令名称:gzip。
英文原意:compress or expand files。
所在路径:/bin/gzip。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压缩文件或目录。

[root@localhost ~]# gzip [选项] 源文件
选项:
-c:将压缩数据输出到标准输出中,可以用于保留源文件
-d:解压缩
-r:压缩目录
[root@localhost ~]# gzip -c anaconda-ks.cfg > anaconda-ks.cfg.gz
#使用-c选项,但是不让压缩数据输出到屏幕上,而是重定向到压缩文件中
#这样可以在压缩文件的同时不删除源文件

2.2“.gz”格式的解压缩命令
如果要解压缩“.gz”格式,那么使用“gzip -d 压缩包”和“gunzip 压缩包”命令都可以。我们
先看看gunzip命令的基本信息。
命令名称:gunzip。
英文原意:compress or expand files。
所在路径:/bin/gunzip。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解压缩文件或目录。

[root@localhost ~]# gunzip install.log.gz
[root@localhost ~]# gzip -d anaconda-ks.cfg.gz

两个命令都可以解压缩“.gz”格式

3.“.bz2”格式   

不能压缩目录
3.1.“.bz2”格式的压缩命令
“.bz2”格式是Linux的另一种压缩格式,从理论上来讲,“.bz2”格式的算法更先进、压缩比更好;而“.gz”格式相对来讲压缩的时间更快。
“.bz2”格式的压缩命令是bzip2,我们来看看这个命令的基本信息。
命令名称:bzip2。
英文原意:a block-sorting file compressor。
所在路径:/usr/bin/bzip2。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bz2格式的压缩命令。

[root@localhost ~]# bzip2 [选项] 源文件
选项:
-d:解压缩
-k:压缩时,保留源文件
-v:显示压缩的详细信息
例如:
[root@localhost ~]# bzip2 anaconda-ks.cfg
#压缩成.bz2格式
[root@localhost ~]# bzip2 -k install.log.syslog 
#保留源文件压缩

3.2.“.bz2”格式的解压缩命令

“.bz2”格式可以使用“bzip2 -d 压缩包”命令来进行解压缩,也可以使用“bunzip2 压缩包”命
令来进行解压缩。先看看bunzip2命令的基本信息。
命令名称:bunzip2。
英文原意:a block-sorting file compressor。
所在路径:/usr/bin/bunzip2。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bz2格式的解压缩命令。

[root@localhost ~]# bunzip2 anaconda-ks.cfg.bz2
[root@localhost ~]# bzip2 -d install.log.syslog.bz2
#两个命令都可以解压缩

4.“.tar”格式         

打包不会压缩
4.1.“.tar”格式的打包命令
“.tar”格式的打包和解打包都使用tar命令,区别只是选项不同。我们先看看tar命令的基本信息。
命令名称:tar。
英文原意:tar。
所在路径:/bin/tar。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打包与解打包命令。

[root@localhost ~]# tar [选项] [-f 压缩包名] 源文件或目录
选项:
-c:打包
-f:指定压缩包的文件名。压缩包的扩展名是用来给管理员识别格式的,所以一定
要正确指定扩展名
-v:显示打包文件过程
[root@localhost ~]# tar -cvf anaconda-ks.cfg.tar anaconda-ks.cfg
#打包,不会压缩

4.2.“.tar”格式的解打包命令
“.tar”格式的解打包也需要使用tar命令,但是选项不太一样。命令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tar [选项] 压缩包
选项:
-x:解打包
-f:指定压缩包的文件名
-v:显示解打包文件过程
-t:测试,就是不解打包,只是查看包中有哪些文件
-C(大)目录:指定解打包位置
[root@localhost ~]# tar -xvf anaconda-ks.cfg.tar
#解打包到当前目录下

5.“.tar.gz”和“.tar.bz2”格式

使用tar命令直接打包压缩。命令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tar [选项] 压缩包
源文件或目录
选项:
-z:压缩和解压缩“.tar.gz”格式
-j:压缩和解压缩“.tar.bz2”格式
例如:.tar.gz格式
[root@localhost ~]# tar -zcvf tmp.tar.gz /tmp/
#把/tmp/目录直接打包压缩为“.tar.gz”格式
[root@localhost ~]# tar -zxvf tmp.tar.gz
#解压缩与解打包“.tar.gz”格式
例如:.tar.gz格式
[root@localhost ~]# tar -zcvf tmp.tar.gz /tmp/
#把/tmp/目录直接打包压缩为“.tar.gz”格式
[root@localhost ~]# tar -zxvf tmp.tar.gz
#解压缩与解打包“.tar.gz”格式
例如:.tar.bz2格式
[root@localhost ~]# tar -jcvf tmp.tar.bz2 /tmp/
#打包压缩为“.tar.bz2”格式,注意压缩包文件名
[root@localhost ~]# tar -jxvf tmp.tar.bz2
#解压缩与解打包“.tar.bz2”格式
[root@localhost ~]# mkdir test
[root@localhost ~]# touch  test/abc
[root@localhost ~]# touch  test/bcd
[root@localhost ~]# touch  test/cde
#建立测试目录和测试文件
[root@localhost ~]# tar -zcvf  test.tar.gz  test/
#压缩
[root@localhost ~]# tar  -ztvf  test.tar.gz
#只查看,不解压
[root@localhost ~]# tar  -zxvf  test.tar.gz -C /tmp
#解压缩到指定位置
[root@localhost ~]# tar  -zxvf  test.tar.gz -C /tmp  test/cde
#只解压压缩包中的特定文件,到指定位置

九、关机和重启命令

1.sync数据同步


sync命令的基本信息如下。
命令名称:sync。
英文原意:flush file system buffers。
所在路径:/bin/sync。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刷新文件系统缓冲区。


2.shutdown命令


shutdown命令的基本信息如下。
命令名称:shutdown。
英文原意:bring the system down。
所在路径:/sbin/shutdown。
执行权限:超级用户。
功能描述:关机和重启
命令的基本格式如下:

[root@localhost ~]# shutdown [选项] 时间
选项:
-c:取消已经执行的shutdown命令
-h:关机
-r:重启

3.reboot命令

在现在的系统中,reboot命令也是安全的,而且不需要加入过多的选项。

[root@localhost ~]# reboot
#重启

4.halt和poweroff命令


这两个都是关机命令,直接执行即可。这两个命令不会完整关闭和保存系统的服务,不建议使用。

[root@localhost ~]# halt
#关机
[root@localhost ~]# poweroff
#关机

5.init命令


init是修改Linux运行级别的命令,也可以用于关机和重启。这个命令并不安全,不建议使用。

[root@localhost ~]# init 0
#关机,也就是调用系统的0级别
[root@localhost ~]# init 6
#重启,也就是调用系统的6级别

十、常用网络命令

 1.配置IP地址


1.1
配置IP地址
IP地址是计算机在互联网中唯一的地址编码。每台计算机如果需要接入网络和其他计算机进行数
据通信,就必须配置唯一的公网IP地址。
配置IP地址有两种方法:
1)setup工具
2)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手工修改配置文件

[root@localhost ~]#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重启网络服务
[root@localhost ~]#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删除MAC地址行
[root@localhost ~]# rm 
-rf  /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
#删除MaC地址和UUID绑定文件
[root@localhost ~]# reboot
#重启Linux

2.ifconfig命令


命令名称:ifconfig。
英文原意:configure a network interface。
所在路径:/sbin/ifconfig。
执行权限:超级用户。
功能描述:配置网络接口。
ifconfig命令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查看IP地址的信息,直接输入ifconfig命令即可。

[root@localhost ~]# ifconfig
eth0: flags=4163<UP,BROADCAST,RUNNING,MULTICAST>  mtu 1500
#标志
最大传输单元
inet 192.168.252.20  netmask 255.255.255.0  broadcast 192.168.252.255
#IP地址
子网掩码
广播地址
inet6 fe80::546e:994b:30c:e2f7  prefixlen 64  scopeid 0x20<link>
#IPv6地址(目前没有生效)
ether 00:0c:29:aa:d2:96  txqueuelen 1000  (Ethernet)
#MAC地址
RX packets 3728  bytes 310958 (303.6 KiB)
R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frame 0
#接收的数据包情况
TX packets 3051  bytes 1495119 (1.4 MiB)
T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carrier 0  collisions 0
#发送的数据包情况
lo: flags=73<UP,LOOPBACK,RUNNING>  mtu 65536
#本地回环网卡
inet 127.0.0.1  netmask 255.0.0.0
inet6 ::1  prefixlen 128  scopeid 0x10<host>
loop  txqueuelen 1000  (Local Loopback)
RX packets 8  bytes 696 (696.0 B)
R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frame 0
TX packets 8  bytes 696 (696.0 B)
T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carrier 0  collisions 0

3.ping命令


ping是常用的网络命令,主要通过ICMP协议进行网络探测,测试网络中主机的通信情况。ping
命令的基本信息如下。
命令名称:ping。
英文原意:send ICMP ECHO_REQUEST to network hosts。
所在路径:/bin/ping。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向网络主机发送ICMP请求。

[root@localhost ~]# ping [选项] IP
选项:
-b:后面加入广播地址,用于对整个网段进行探测
-c 次数:用于指定ping的次数
-s 字节:指定探测包的大小

例子:探测网段中的可用主机
在ping命令中,可以使用“-b”选项,后面加入广播地址,探测整个网段。我们可以使用这个选项知道整个网络中有多少主机是可以和我们通信的,而不用一个一个IP地址地进行探测。例如:

[root@localhost ~]# ping -b -c 3 192.168.103.255
WARNING: pinging broadcast address
PING 192.168.103.255 (192.168.103.255) 56(84) bytes of data.
64 bytes from 192.168.103.199: icmp_seq=1 ttl=64 time=1.95 ms
64 bytes from 192.168.103.168: icmp_seq=1 ttl=64 time=1.97 ms (DUP!)
64 bytes from 192.168.103.252: icmp_seq=1 ttl=64 time=2.29 ms (DUP!)
…省略部分内容…

#探测192.168.103.0/24网段中有多少可以通信的主机

4.netstat命令


netstat是网络状态查看命令,既可以查看到本机开启的端口,也可以查看有哪些客户端连接。
在CentOS 7.x中netstat命令默认没有安装,如果需要使用,需要安装net-snmp和net-tools软件包。
netstat命令的基本信息如下。
命令名称:netstat。
英文原意:Print network connections, routing tables, interface statistics, masquerade connections, 
and multicast memberships。
所在路径:/bin/netstat。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输出网络连接、路由表、接口统计、伪装连接和组播成员。

[root@localhost ~]# netstat [选项]
选项:
-a:列出所有网络状态,包括Socket程序
-c 秒数:指定每隔几秒刷新一次网络状态
-n:使用IP地址和端口号显示,不使用域名与服务名
-p:显示PID和程序名
-t:显示使用TCP协议端口的连接状况
-u:显示使用UDP协议端口的连接状况
-l:仅显示监听状态的连接
-r:显示路由表

例子1:查看本机开启的端口
这是本机最常用的方式,使用选项“-tuln”。因为使用了“-l”选项,所以只能看到监听状态的
连接,而不能看到已经建立连接状态的连接。例如:

[root@localhost ~]# netstat -tuln
Active Internet connections (only servers)
Proto Recv-Q Send-Q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
tcp       0     0 0.0.0.0:3306            0.0.0.0:*                   LISTEN
tcp      0     0 0.0.0.0:11211           0.0.0.0:*                   LISTEN
tcp      0     0 0.0.0.0:22             0.0.0.0:* LISTEN
tcp      0     0 :::11211               :::*                        LISTEN
tcp      0    0 :::80                  :::*                        LISTEN

这个命令的输出较多。
Proto:网络连接的协议,一般就是TCP协议或者UDP协议。
Recv-Q:表示接收到的数据,已经在本地的缓冲中,但是还没有被进程取走。
Send-Q:表示从本机发送,对方还没有收到的数据,依然在本地的缓冲中,一般是不具备ACK
标志的数据包。
Local Address:本机的IP地址和端口号。
Foeign Address:远程主机的IP地址和端口号。
State:状态。常见的状态主要有以下几种。
-LISTEN:监听状态,只有TCP协议需要监听,而UDP协议不需要监听。
-ESTABLISHED:已经建立连接的状态。如果使用“-l”选项,则看不到已经建立连接的状态。
-SYN_SENT:SYN发起包,就是主动发起连接的数据包。
-SYN_RECV:接收到主动连接的数据包。
-FIN_WAIT1:正在中断的连接。
-FIN_WAIT2:已经中断的连接,但是正在等待对方主机进行确认。
-TIME_WAIT:连接已经中断,但是套接字依然在网络中等待结束。
-CLOSED:套接字没有被使用。
在这些状态中,我们最常用的就是LISTEN和ESTABLISHED状态,一种代表正在监听,另一种
代表已经建立连接。

5、uptime命令使用

uptime命令能够打印系统总共运行了多长时间和系统的平均负载。uptime命令可以显示的信息显示依次为:现在时间、系统已经运行了多长时间、目前有多少登陆用户、系统在过去的1分钟、5分钟和15分钟内的平均负载。

[shared@localhost~]$ uptime --help

Usage:
 uptime [options]

Options:
 -p, --pretty   show uptime in pretty format 
 -h, --help     display this help and exit 
 -s, --since    system up since 
 -V, --version  output version information and exit

For more details see uptime(1).
[shared@localhost~]$ uptime -V
uptime from procps-ng 3.3.10

6、防火墙设置

查询linux系统防火墙开启状态

firewall-cmd --state

临时关闭防火墙(学习用的linux才可以禁用,生产的不建议禁用SELINUX)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永久关闭防火墙(学习用的linux才可以禁用,生产的不建议禁用SELINUX)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service

十一、系统监控

1、free命令使用

  • free命令简介
    free 命令能够显示系统中物理上的空闲和已用内存,还有交换内存,同时,也能显示被内核使用的缓冲和缓存

  • free命令语法

  • param可以为:

    -b:以Byte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k:以KB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m:以MB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o:不显示缓冲区调节列;

    -s<间隔秒数>:持续观察内存使用状况;

    -t:显示内存总和列;

    -V:显示版本信息。

    [yingqi@192 ~]$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
    Mem:            782         438         101           3         242         223
    Swap:          2047         114        1933
    

    Mem:表示物理内存统计

    total:表示物理内存总数(total=used+free)

    used:表示系统分配给缓存使用的数量(这里的缓存包括buffer和cache)

    free:表示未分配的物理内存总数

    shared:表示共享内存

    buffers:系统分配但未被使用的buffers 数量。

    cached:系统分配但未被使用的cache 数量。

    -/+ buffers/cache:表示物理内存的缓存统计

    (-buffers/cache) 内存数: (指的第一部分Mem行中的used – buffers – cached)
    (+buffers/cache) 内存数: (指的第一部分Mem行中的free + buffers + cached)
    (-buffers/cache)表示真正使用的内存数, (+buffers/cache) 表示真正未使用的内存数

    Swap:表示硬盘上交换分区的使用情况

2、ps命令使用


ps命令用于查看进程统计信息

常用参数:

a:显示当前终端下的所有进程信息,包括其他用户的进程。
u:使用以用户为主的格式输出进程信息。
x:显示当前用户在所有终端下的进程。
-e:显示系统内的所有进程信息。
-l:使用长(long)格式显示进程信息。
-f:使用完整的(full)格式显示进程信息。


在使用中可以加上grep命令一起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 ps命令单独使用的情况
ps -elf tomcat
#结合管道操作和grep命令进行过滤,用于查询某一个进程的信息
ps -elf | grep tomcat
  • 3、ulimit命令使用

  • ulimit用于显示系统资源限制的信息
    语法:ulimit [param]
    param参数可以为:

    -a  显示目前资源限制的设定。
    -c <core文件上限>  设定core文件的最大值,单位为区块。
    -d <数据节区大小>  程序数据节区的最大值,单位为KB。
    -f <文件大小>  shell所能建立的最大文件,单位为区块。
    -H  设定资源的硬性限制,也就是管理员所设下的限制。
    -m <内存大小>  指定可使用内存的上限,单位为KB。
    -n <文件数目>  指定同一时间最多可开启的文件数。
    -p <缓冲区大小>  指定管道缓冲区的大小,单位512字节。
    -s <堆叠大小>  指定堆叠的上限,单位为KB。
    -S  设定资源的弹性限制。
    -t <CPU时间>  指定CPU使用时间的上限,单位为秒。
    -u <程序数目>  用户最多可开启的程序数目。
    -v <虚拟内存大小>  指定可使用的虚拟内存上限,单位为KB
     

    [yingqi@192 ~]$ ulimit -a
    core file size          (blocks, -c) unlimited
    data seg size           (kbytes, -d) unlimited
    scheduling priority             (-e) 0
    file size               (blocks, -f) unlimited
    pending signals                 (-i) 2892
    max locked memory       (kbytes, -l) 64
    max memory size         (kbytes, -m) unlimited
    open files                      (-n) 1024
    pipe size            (512 bytes, -p) 8
    POSIX message queues     (bytes, -q) 819200
    real-time priority              (-r) 0
    stack size              (kbytes, -s) 8192
    cpu time               (seconds, -t) unlimited
    max user processes              (-u) 2892
    virtual memory          (kbytes, -v) unlimited
    file locks                      (-x) unlimited
    

    4、top命令使用

    top命令可以实时动态地查看系统的整体运行情况,是一个综合了多方信息监测系统性能和运行信息的实用工具,TOP命令是Linux下常用的性能分析工具,能够实时显示系统中各个进程的资源占用状况,有点像window系统的任务管理器

  • -b:以批处理模式操作;
  • -c:显示完整的治命令;
  • 系统统计信息
  • 系统进程信息
    • -d:屏幕刷新间隔时间;
    • -I:忽略失效过程;
    • -s:保密模式;
    • -S:累积模式;
    • -u [用户名]:指定用户名;
    • -p [进程号]:指定进程;
    • -n [次数]:循环显示的次数。
    • [yingqi@192 ~]$ top
      top - 05:57:30 up 11:25,  1 user,  load average: 0.08, 0.06, 0.01
      Tasks: 201 total,   1 running, 200 sleeping,   0 stopped,   0 zombie
      %Cpu(s):  0.0 us,  0.3 sy,  0.0 ni, 99.0 id,  0.0 wa,  0.3 hi,  0.3 si,  0.0 st
      MiB Mem :    782.4 total,    100.7 free,    439.1 used,    242.6 buff/cache
      MiB Swap:   2048.0 total,   1933.0 free,    115.0 used.    223.8 avail Mem 
      
          PID USER      PR  NI    VIRT    RES    SHR S  %CPU  %MEM     TIME+ COMMAND                                                                                                                
         8645 yingqi    20   0   65652   5268   4384 R   1.0   0.7   0:00.26 top                                                                                                                    
            1 root      20   0  268776  10540   6852 S   0.0   1.3   0:14.13 systemd                                                                                                                
            2 root      20   0       0      0      0 S   0.0   0.0   0:00.04 kthreadd                                                                                                               
            3 root       0 -20       0      0      0 I   0.0   0.0   0:00.00 rcu_gp                                                                                                                 
            4 root       0 -20       0      0      0 I   0.0   0.0   0:00.00 rcu_par_gp                                                                                                             
            6 root       0 -20       0      0      0 I   0.0   0.0   0:00.00 kworker/0:0H-events_highpri                                                                                            
            8 root       0 -20       0      0      0 I   0.0   0.0   0:00.00 mm_percpu_wq                                                                                                           
            9 root      20   0       0      0      0 S   0.0   0.0   0:02.12 ksoftirqd/0                                                                                                            
           10 root      20   0       0      0      0 I   0.0   0.0   0:00.89 rcu_sched                                                                                                              
           11 root      rt   0       0      0      0 S   0.0   0.0   0:00.00 migration/0                                                                                                            
           12 root      rt   0       0      0      0 S   0.0   0.0   0:00.06 watchdog/0                                                                                                             
           13 root      20   0       0      0      0 S   0.0   0.0   0:00.00 cpuhp/0                                                                                                                
           15 root      20   0       0      0      0 S   0.0   0.0   0:00.00 kdevtmpfs                                                                                                              
           16 root       0 -20       0      0      0 I   0.0   0.0   0:00.00 netns                                                                                                                  
           17 root      20   0       0      0      0 S   0.0   0.0   0:00.00 kauditd                                                                                                                
           18 root      20   0       0      0      0 S   0.0   0.0   0:00.03 khungtaskd                                                                                                             
           19 root      20   0       0      0      0 S   0.0   0.0   0:00.00 oom_reaper                                                                                                             
           20 root       0 -20       0      0      0 I   0.0   0.0   0:00.00 writeback                                                                                                              
           21 root      20   0       0      0      0 S   0.0   0.0   0:00.00 kcompactd0                                                                                                             
           22 root      25   5       0      0      0 S   0.0   0.0   0:00.00 ksmd                                                                                                                   
           23 root      39  19       0      0      0 S   0.0   0.0   0:01.52 khugepaged                                                                                                             
           24 root       0 -20       0      0      0 I   0.0   0.0   0:00.00 crypto                                                                                                                 
           25 root       0 -20       0      0      0 I   0.0   0.0   0:00.00 kintegrityd                                                                                                            
           26 root       0 -20       0      0      0 I   0.0   0.0   0:00.00 kblockd                                                                                                                
           27 root       0 -20       0      0      0 I   0.0   0.0   0:00.00 blkcg_punt_bio                                                                                                         
           29 root       0 -20       0      0      0 I   0.0   0.0   0:00.00 tpm_dev_wq                                                                                                             
           30 root       0 -20       0      0      0 I   0.0   0.0   0:00.00 md                                                                                                                     
           31 root       0 -20       0      0      0 I   0.0   0.0   0:00.00 edac-poller    

      系统进程信息

      PID :进程id
      USER :进程所有者的用户名
      PR :进程优先级
      NI :nice值。负值表示高优先级,正值表示低优先级
      VIRT :进程使用的虚拟内存总量,单位kb。VIRT=SWAP+RES
      RES :进程使用的、未被换出的物理内存大小,单位kb。RES=CODE+DATA
      SHR :共享内存大小,单位kb
      S :进程状态。D=不可中断的睡眠状态 R=运行 S=睡眠 T=跟踪/停止 Z=僵尸进程
      %CPU :上次更新到现在的CPU时间占用百分比
      %MEM :进程使用的物理内存百分比
      TIME+ :进程使用的CPU时间总计,单位1/100秒
      COMMAND :进程名称[命令名/命令行]
       

    • 5、df命令使用

      df命令用于显示磁盘分区上的可使用的磁盘空间。默认显示单位为KB。可以利用该命令来获取硬盘被占用了多少空间,目前还剩下多少空间等信息。

      语法:df(选项)(参数)

      选项:-a或–all:包含全部的文件系统;
      –block-size=<区块大小>:以指定的区块大小来显示区块数目;
      -h或–human-readable:以可读性较高的方式来显示信息;
      -H或–si:与-h参数相同,但在计算时是以1000 Bytes为换算单位而非1024 Bytes;
      -i或–inodes:显示inode的信息;
      -k或–kilobytes:指定区块大小为1024字节;
      -l或–local:仅显示本地端的文件系统;
      -m或–megabytes:指定区块大小为1048576字节;
      –no-sync:在取得磁盘使用信息前,不要执行sync指令,此为预设值;
      -P或–portability:使用POSIX的输出格式;
      –sync:在取得磁盘使用信息前,先执行sync指令;
      -t<文件系统类型>或–type=<文件系统类型>:仅显示指定文件系统类型的磁盘信息;
      -T或–print-type:显示文件系统的类型;
      -x<文件系统类型>或–exclude-type=<文件系统类型>:不要显示指定文件系统类型的磁盘信息;
      –help:显示帮助;
      –version:显示版本信息。


    • 参数:文件:指定文件系统上的文件。

    • 比较常用的有:

    • df -a 查看全部的文件系统
    • df -h查看磁盘使用情况
    • df -i 查看inode使用情况
  • 6、crontab 命令


  • crontab 命令,用于定时程序的命令
    -e : 执行文字编辑器来设定时程表,内定的文字编辑器是 VI,如果你想用别的文字编辑器,则请先设定 VISUAL 环境变数来指定使用那个文字编辑器(比如说 setenv VISUAL joe)
    -r : 删除目前的时程表
    -l : 列出目前的时程表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