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七层模型 和 TCP/IP协议的体系结构

目录

七层模型和四层模型

OSI模型各个层的内容

TCP/IP协议的体系结构

1.应用层:

2.运输层:

3.网络层:

4.数据链路层


七层模型和四层模型

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TCP/IP协议: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OSI模型各个层的内容

1.物理层:实现实际终端信号的传输,码流通过物理介质传输。常用的设备有:集线器、中继器、网线、双绞线。

2.数据链路层:提供介质访问和链路管理。把位元合并为字节,然后将字节合并到帧中,以使媒体能够通过数据链路层访问。

3.网络层:IP选址及路由选择。 

4.传输层:建立、维护、管理端到端的区别。

5.会话层:建立、管理和维护表示层实体的会话。

6.表示层:数据格式转化,对数据进行加密。

7.应用层: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 

七层协议结构虽然概念和理论都比较完整,但是相比于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复杂又不实用。

TCP/IP协议的体系结构

1.应用层

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的互联网应用。应用层的协议有:DNS(域名系统),HTTP(支持万维网的协议),支持电子邮件的SMTP协议等等。

2.运输层

负责向两台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方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

这里考你一个点:什么是进程,什么是线程,进程和线程的区别。如果不知道可以看我的博客,搜索进程和线程的区别。ヾ(◍°∇°◍)ノ゙

运输层最主要的协议就是:

传输控制协议TCP: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数据的传输单位是:报文段

用户数据包协议UDP:提供面向无连接的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数据的传输单位是:用户数据报

这里有一个面试常用考点:请描述一下,TCP中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不知道的也可以直接在我的博客搜索哦!

3.网络层:

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在发送数据的时候,网络层把传输层产生的报文段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或者进行出传送,注意网络层使用的是IP协议,所以封装出的分组也叫做IP数据报,简称数据报

4.数据链路层

我们知道,两台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总是在一段段的链路上传送的,这需要哦们使用专门的链路层协议。在两个相邻的节点之间传输数据时,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交付下来的IP数据报组装成帧,在两个相邻节点的链路传送帧。每一个帧包括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

控制信息:控制信息可以让接收端能够知道一个帧从哪个比特开始到哪个比特结束,这样接收信息的数据链路层就能将封装好的数据传输给他的网路层了。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