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vivaldi天线的建模仿真

传统vivald天线建模仿真

一.vivaldi天线简介

传统 Vivaldi 的结构由馈电结构、介质板、辐射臂三部分组成。其中介质板位于中间,辐射臂和馈电分别位于介质板的两侧,建模如图所示。馈电采用微带线转槽线结构,由扇形短截线,圆形谐振腔及转换部分组成。天线工作时,微带线通过将能量耦合到槽线的形式馈电。辐射臂分为两部分,矩形槽线部分和指数曲线渐变部分, 矩形槽线部分将能量束缚在槽线内部, 主要用于传输能量, 随着渐变部分开口宽度越来越大,当槽线宽度大于对应频段波长的二分之一时,能量将会挣脱束缚向外辐射, 渐变部分的作用主要是辐射能量。 Vivaldi 的槽线最宽处的开口要求大于低频截止波长的二分之一。因为 Vivaldi 是行波天线,要满足行波机制的要求,长度必须满足: 𝜆𝐿/2 ≤𝐿 ≤ 𝜆𝐿。

Vivaldi 各部分结构的原理如下所示:
(1)槽线部分:
Vivaldi 的渐变槽线公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𝑥1,𝑦1), (𝑥2,𝑦2)分别是渐变槽线始端和末端的坐标, R 是渐变槽线的曲率,决定槽线的弯曲程度,当 R=0 时渐变槽线变成直线。槽线的起始端和末端的宽度与Vivaldi 工作频段有关,理论上 Vivaldi 天线产生辐射的条件是槽线开口宽度大于对应频率的二分之一波长小于二倍波长,渐变槽线末端最大宽度取决于低频截止频率,始端最小宽度取决于高频截止频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ivaldi 天线的渐变槽线的区域可以分为两部分, 低频辐射区域和高频辐射区域。低频辐射区位于靠近槽线末端开口较宽的区域, 高频辐射区位于靠近馈电端开口较窄的区域。 Vivaldi 天线工作在低频时, 因为槽线始端高频区间距过小,低频电磁波在高频区时不会产生辐射,此时高频区这部分的槽线可以看作是传输线,这部分槽线宽度越窄电流反射越小,能够保证更多的低频电流传输到低频辐射区。 Vivaldi 天线工作在高频时, 电磁波从微带线耦合到槽线后开始产生有效的辐射,没有能够及时从槽线中辐射到空间的电磁波继续沿着渐变槽线边辐射边传播。随着渐变槽线开口越来越大,槽线间距大于二倍波长时不满足辐射条件,同时由于介质表面波影响,高频电磁波不再辐射。

二.vivaldi天线建模

下图是vivaldi天线的一些参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辐射贴片

(1)创建介质基板

在这里选择厚度Subh=0.508mm的Rogers_5880材料作为介质基板,基板的宽设为Subw,长为了后期参数优化方便设为Lall=TL+2*RC+EL(详细参考建模示意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绘制指数曲线

在Draw栏找到 Equation Based Curv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弹出的命令框输入指数函数曲线的三维参数方程,注意:HFSS里的参数是 “_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就画出了一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再选中曲线,选择工具栏“thru miror”以坐标原点为中心进行镜像复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再在工具栏选择画线工具将两条曲线的两端连接起来,为了更准确将两端的坐标修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绘制矩形槽

利用画线工具在指数曲线的起始点向y轴负方向绘制长度为SL的直线,修正两端坐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再重复镜像操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绘制圆形开路腔

注意这里的圆形谐振腔是以矩形槽线的一端为断点,利用函数曲线建模构成的,函数曲线的参数如下图所示(x0为圆心坐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绘制出天线辐射贴片部分

先将绘制出的几条曲线使用布尔操作“unite”合并起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再选中合并之后的结构,在工具栏选择“modeler—surface—cover lines”完成由线到曲面的建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再在介质基板表面创建一个和基板一样的平面,使用布尔操作减去绘制的曲面结构,就得到了一个基本的vivaldi天线辐射贴片。

2.馈电结构

vivaldi天线的馈电结构由三部分组成,1/4波长阻抗变换器,微带传输线和扇形短截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为了建模的方便采用相对坐标系的方法对这三部分进行建模,依旧用到由线成面的方法。

首先介绍怎么建立相对坐标系

工具栏“modeler—coordinate System—relative CS—offset”(建立偏移坐标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一个相对坐标系的参数设置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一个相对坐标系位置如上图

相对坐标系建立好之后就可以进行第一段50欧姆阻抗变换段和第二段传输线的建模,具体参数如下,这里依然利用由线成面的方法(即先绘制一段居中的直线,由这段直线延展成一个平面),具体操作如下

1.先画一段直线,修正坐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再选中这条直线,双击creat polyine,将type设置为retangle,width设置为mw1,mw2(线宽),第一和第二段馈线设置完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第三段馈线依旧采用相对坐标系建立,相对坐标系参数及位置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三段馈线的坐标参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三段馈线设置完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扇形短截线的设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以第三个相对坐标系建立扇形短截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以下给出构成扇形短截线构成的几段线段的具体参数(以上一段传输线的两端为起点开始绘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这里的曲线是用曲线工具画的,接下来修正参数

第一段半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弧线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二段半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底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设置完成后,将曲线闭合,参照指数曲线成面的方法绘制成扇形面。再依次将这些平面使用布尔操作合并,这样馈电结构就完成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设置边界条件和集总端口激励以及空气盒子

边界条件:选中辐射贴片和馈电结构设置为理想边界条件Finite conductivity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端口激励:不再赘述,正常设置宽为mw1,高为h的50om端口阻抗。

空气盒子:自动生成,数值为300/9/4

4.求解设置

求解频率设置为9GHz,扫频范围为2-16GHz,扫频间隔为0.125GHz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设置完成后检查一下,没问题之后开始仿真。

4.仿真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有些参数还可以优化,总结就是理想馈电的时候 优化L ,Wmax ,Wmin 和渐变率P,顺便看下阻抗是否匹配
加馈电结构后,仿三段微带线的、扇形的半径、圆型短路槽的半径SL(过渡区的长) 这些参数一般和阻抗匹配有关系。

转载自b站up主的设计视频笔记,可以通过【传统Vivaldi天线完整建模版】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oL411D7mF/?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6c0c1e5e8b34d1608088a45e68f7d81a跳转查看学习原视频。

评论 5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