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网络安全中英文术语,太详细了!(上)

1. Access Control(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是一种安全技术,用于确定用户和系统能够访问哪些资源。它涉及验证用户身份并授予或拒绝对特定数据或系统的访问权限。访问控制通常分为几种类型,包括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和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ABAC)。

2. Authentication(认证)

认证是验证用户或系统身份的过程。常见的认证方法包括密码、指纹识别、面部识别以及多因素认证(MFA),以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能访问系统或数据。

3. Authorization(授权)

授权是在认证之后的步骤,它决定了用户在系统中可以执行哪些操作。授权机制通常基于用户角色或权限级别,以确保用户只能访问他们被允许的资源和操作。

4. Encryption(加密)

加密是将数据从可读形式转换为不可读形式的过程,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是两种主要的加密方法,用于保护数据的机密性。

5. Decryption(解密)

解密是加密的逆过程,将加密的数据转换回可读形式。只有具有正确密钥的用户才能解密数据,确保信息在传输或存储过程中保持私密性。

6. Firewall(防火墙)

防火墙是一种网络安全设备或软件,用于监控和控制网络流量。它根据预定义的安全规则过滤进出网络的数据包,从而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网络攻击。

7.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IDS)(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系统是一种用于监控网络或系统活动的安全工具,旨在检测和响应可能的安全威胁。IDS可以识别异常流量、恶意活动或已知攻击模式,并发出警报以便采取措施。

8. 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 (IPS)(入侵防御系统)

入侵防御系统是对入侵检测系统的增强,它不仅能够检测潜在的威胁,还能够自动采取措施阻止这些威胁。例如,IPS可以阻止恶意流量,封锁攻击者的IP地址。

9. Malware(恶意软件)

恶意软件是一种旨在破坏、损害或未经授权访问计算机系统的软件类别。它包括病毒、蠕虫、木马、间谍软件和勒索软件等。

10. Ransomware(勒索软件)

勒索软件是一种恶意软件,它加密受害者的文件并要求支付赎金才能恢复访问。近年来,勒索软件攻击频繁发生,成为重大网络安全威胁。

11. Phishing(网络钓鱼)

网络钓鱼是一种社交工程攻击,攻击者伪装成可信实体,通过电子邮件、短信或虚假网站骗取用户的敏感信息,如用户名、密码或财务信息。

12. Spear Phishing(鱼叉式网络钓鱼)

鱼叉式网络钓鱼是针对特定个人或组织的网络钓鱼攻击。攻击者通常会进行详细的研究,以制作更具欺骗性的钓鱼消息,从而提高成功率。

13. Spoofing(伪装)

伪装攻击是一种网络攻击形式,攻击者通过伪造数据包、电子邮件地址或IP地址,使其看起来像来自可信来源,以骗取信息或获得访问权限。

14. Denial of Service (DoS) Attack(拒绝服务攻击)

拒绝服务攻击是一种旨在使目标网络或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的攻击。攻击者通过向目标发送大量请求,耗尽其资源,使合法用户无法访问服务。

15. 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DDoS) Attack(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是DoS攻击的进化版本,攻击者使用多个计算机或僵尸网络同时向目标发起攻击,从而更快地耗尽目标的资源,增加攻击的破坏性。

16. Zero-Day Vulnerability(零日漏洞)

零日漏洞是指在未被发现或修复前就已被攻击者利用的软件漏洞。因为没有补丁,零日攻击通常非常危险,防御难度大。

17. Patch Management(补丁管理)

补丁管理是指组织在发现漏洞后,及时更新和修复其系统和应用程序的过程。有效的补丁管理可以减少网络攻击的风险,保持系统安全性。

18. Penetration Testing(渗透测试)

渗透测试是一种模拟攻击,用于评估系统、网络或应用程序的安全性。通过发现和利用潜在的漏洞,渗透测试可以帮助组织改进其安全防护措施。

19. Security Information and Event Management (SIEM)(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

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是一种集成的安全管理方法,通过实时分析安全警报、日志和事件,帮助组织检测和响应潜在的安全威胁。

20. Cyber Threat Intelligence(网络威胁情报)

网络威胁情报是关于潜在或正在发生的网络威胁的信息收集和分析过程。通过了解攻击者的策略、技术和程序,组织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应对网络攻击。

21. Data Loss Prevention (DLP)(数据丢失防护)

数据丢失防护是一种技术,用于防止敏感数据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离开企业网络。DLP策略可以识别、监控和保护关键数据免受外部和内部威胁。

22.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PKI)(公钥基础设施)

公钥基础设施是一种管理公钥加密的系统,用于颁发、分发和验证数字证书。PKI在保护电子交易和敏感数据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23.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VPN)(虚拟专用网络)

虚拟专用网络是一种安全的网络连接技术,它通过加密在公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确保远程用户可以安全地访问公司资源。VPN广泛用于保护敏感数据免受窃听和中间人攻击。

24.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MFA)(多因素认证)

多因素认证是一种增加安全性的身份验证方法,通过要求用户提供多种验证因素(如密码、指纹和短信验证码),确保只有合法用户能够访问系统。

25. Endpoint Security(终端安全)

终端安全是一种保护网络中终端设备(如计算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免受网络攻击的方法。终端安全措施包括防病毒软件、防火墙和设备管理工具。

26. 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 (APT)(高级持续性威胁)

高级持续性威胁是一种复杂且长期的网络攻击,通常由有组织的攻击者发起,旨在窃取敏感数据或破坏关键系统。APT攻击者通常具有高度的技术能力和资源。

27. Security Operations Center (SOC)(安全运营中心)

安全运营中心是一个集中的团队和设施,用于监控、检测和响应网络安全事件。SOC团队负责管理安全事件响应、威胁情报和日常安全运营。

28. Red Team(红队)

红队是一群专业的安全专家,他们通过模拟真实攻击来测试组织的安全防御能力。红队的目标是发现并利用系统的弱点,以帮助组织改进其安全措施。

29. Blue Team(蓝队)

蓝队负责防御和保护组织免受网络攻击。他们与红队相对立,通常通过监控系统、分析威胁和修复漏洞来保护网络环境。

30. Social Engineering(社会工程)

社会工程是利用心理操控手段获取敏感信息或执行特定操作的攻击方法。常见的社会工程攻击包括网络钓鱼、伪装和诱骗。

31. Insider Threat(内部威胁)

内部威胁是指来自组织内部的人员(如员工、供应商或合作伙伴)对组织安全构成的威胁。这些威胁可能是有意的(如数据泄露)或无意的(如操作失误)。

32. Security Awareness Training(安全意识培训)

安全意识培训是教育员工如何识别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的过程。有效的安全意识培训可以降低组织遭受攻击的风险,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33. Vulnerability Management(漏洞管理)

漏洞管理是一种持续的过程,用于识别、评估、修复和报告系统或应用程序中的安全漏洞。通过及时修复漏洞,可以降低网络攻击的风险。

34. Data Breach(数据泄露)

数据泄露是指敏感信息未经授权被访问、获取或泄露的事件。数据泄露可能由内部人员或外部攻击者造成,通常会导致企业声誉受损和法律后果。

35. Denial of Service (DoS)(拒绝服务攻击)

拒绝服务攻击通过使系统资源耗尽来使合法用户无法访问服务。攻击者通过发送大量虚假请求,使服务器无法响应正常请求,从而导致服务中断。

36. 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是拒绝服务攻击的一种高级形式,攻击者通过使用多个受控计算机同时向目标发起攻击,增加攻击的强度和破坏性。

37. Botnet(僵尸网络)

僵尸网络是由被恶意软件感染的计算机组成的网络,这些计算机被远程控制用于执行恶意活动,如DDoS攻击、垃圾邮件传播和数据盗窃。

38. Brute Force Attack(暴力破解攻击)

暴力破解攻击是一种通过尝试所有可能的组合来破解密码的攻击方式。攻击者利用计算能力尝试不同的密码组合,直到找到正确的密码。

39. Man-in-the-Middle Attack (MitM)(中间人攻击)

中间人攻击是指攻击者在两方之间窃听或篡改通信的攻击方式。攻击者可以通过伪装成合法的一方,截取或修改通信内容,以窃取敏感信息。

40. SQL Injection(SQL注入)

SQL注入是一种攻击技术,攻击者通过在输入字段中插入恶意的SQL代码,以访问、修改或删除数据库中的数据。SQL注入通常发生在未对输入数据进行充分验证的应用程序中。

41. Cross-Site Scripting (XSS)(跨站脚本攻击)

跨站脚本攻击是一种网络攻击,攻击者在网页中插入恶意脚本代码,导致用户在访问受感染的网页时执行恶意代码。XSS攻击通常用于窃取用户会话信息、重定向用户或传播恶意软件。

42. Cross-Site Request Forgery (CSRF)(跨站请求伪造)

跨站请求伪造是一种网络攻击,攻击者诱导用户在已认证的会话中执行未授权的操作。通过伪造用户的请求,攻击者可以利用用户的身份执行恶意操作。

43. Security Token(安全令牌)

安全令牌是一种用于认证用户身份的物理或数字设备。安全令牌通常用于生成一次性密码(OTP)或作为多因素认证的一部分,以增强账户的安全性。

44. Digital Certificate(数字证书)

数字证书是用于验证实体身份的电子文件,通常由受信任的证书颁发机构(CA)签发。数字证书在公钥基础设施(PKI)中用于加密通信和认证用户身份。

45. Cryptography(密码学)

密码学是研究和实践信息加密和解密的学科,旨在保护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现代密码学包括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和哈希函数等技术。

46. Public Key Encryption(公钥加密)

公钥加密是一种非对称加密方法,使用两个不同但相关的密钥——公钥和私钥。公钥用于加密信息,私钥用于解密,确保只有持有私钥的实体才能读取加密内容。

47. Private Key Encryption(私钥加密)

私钥加密,也称对称加密,使用同一个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该方法速度较快,适合处理大数据量,但需要安全地共享和管理密钥。

48. Hash Function(哈希函数)

哈希函数是一种将输入数据映射为固定长度字符串的算法,常用于数据完整性验证和密码存储。哈希值是不可逆的,一般用于密码的加密存储和数据完整性检查。

49. Checksum(校验和)

校验和是一种用于验证数据完整性的值,通过对数据块执行特定算法生成。如果校验和与接收到的数据不匹配,则表明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可能被篡改或损坏。

50. Security Policy(安全策略)

安全策略是组织定义的规则和流程,旨在保护信息和系统免受威胁。这些策略包括访问控制、数据保护、应急响应和合规性要求,确保组织的整体安全态势。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