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安全问题有哪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链接: link

跨站脚本攻击(XSS

概念:是一种代码注入攻击,攻击者通过在目标网站注入恶意脚本,使之在浏览器上运行。利用这些脚本,攻击者就可以获取用户的敏感信息如Cookie,SessionId,
然后危害数据安全。
注入恶意脚本的方式有三种:

反射型XSS攻击

顾名思义,恶意 JavaScript脚本属于用户发送给网站请求中的一部分,随后网站又将这部分返回给用户,恶意脚本在页面中被执行。一般发生在前后端一体的应用中,服务端逻辑会改变最终的网页代码。

反射型 XSS 的攻击步骤

1.攻击者构造出特殊的 URL,其中包含恶意代码。
2.用户打开带有恶意代码的 URL 时,网站服务端将恶意代码从 URL 中取出,拼接在 HTML 中返回给浏览器。
3.用户浏览器接收到响应后解析执行,混在其中的恶意代码也被执行。
3.恶意代码窃取用户数据并发送到攻击者的网站,或者冒充用户的行为,调用目标网站接口执行攻击者指定的操作。

基于DOM的XSS攻击

目前更流行前后端分离的项目,反射型 XSS 无用武之地。 但这种攻击不需要经过服务器,我们知道,网页本身的 JavaScript 也是可以改变 HTML 的,黑客正是利用这一点来实现插入恶意脚本。

基于DOM 的 XSS 攻击步骤:

攻击者构造出特殊的 URL,其中包含恶意代码。
用户打开带有恶意代码的 URL。
用户浏览器接收到响应后解析执行,前端 JavaScript 取出 URL 中的恶意代码并执行。
恶意代码窃取用户数据并发送到攻击者的网站,或者冒充用户的行为,调用目标网站接口执行攻击者指定的操作。

存储型XSS攻击

又叫持久型 XSS,顾名思义,黑客将恶意 JavaScript 脚本长期保存在服务端数据库中,用户一旦访问相关页面数据,恶意脚本就会被执行。常见于搜索、微博、社区贴吧评论等。

存储型 XSS 的攻击步骤

1.攻击者将恶意代码提交到目标网站的数据库中。
2.用户打开目标网站时,网站服务端将恶意代码从数据库取出,拼接在 HTML 中返回给浏览器。
3.用户浏览器接收到响应后解析执行,混在其中的恶意代码也被执行。
4.恶意代码窃取用户数据并发送到攻击者的网站,或者冒充用户的行为,调用目标网站接口执行攻击者指定的操作。

这几种XSS攻击类型的区别

  • 反射型的 XSS 的恶意脚本存在 URL 里,存储型 XSS 的恶意代码存在数据库里。
  • 反射型 XSS 攻击常见于通过 URL 传递参数的功能,如网站搜索、跳转等。
  • 存储型XSS攻击常见于带有用户保存数据的网站功能,如论坛发帖、商品评论、用户私信等。
  • 而基于DOM的XSS 攻击中,取出和执行恶意代码由浏览器端完成,属于前端 JavaScript 自身的安全漏洞,其他两种 XSS 都属于服务端的安全漏洞。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