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无线传感网
一、硬件平台
1.传感器
能够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无线传感节点组成:电池、传感器、微处理器(分析处理)、无线通信芯片(网络传输)
”三化“发展方向:微型化、智能化、网络化
处理器和传感器交互方式:选择是否需要外部模数转换器和额外的校准技术
2.微处理器
负责计算
集成了内存、闪存、模数转换器。数字I/O
关键性能:
功耗特性、唤醒时间、供电电压、运算速度、内存大小
3.通信芯片
耗能最大
发射功率大->接受灵敏度高->信号传输距离远
dBm:功率大小单位,衡量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
dBm=
dB:功率比值单位
dB=
4.供能装置
电池供电:易部署,但容量不能被完全利用
可再生能量:充电电池/超电容
二、操作系统
桌面级:逐级升高:硬件(Hard)>驱动(driver)>操作系统(os)>软件(soft)>
节点操作系统:微型化(硬件平台资源极其有限)
最为广泛:TinyOS
1.开发语言:nesC
nesC特性:①专门为资源受限、硬件平台多样化的传感节点设计
②编写的应用程序是基于组件的
③组件之间的交互必须通过使用接口
④应用程序一般有一个最顶层的配置文件
2.任务调度
①单线程
②任意时刻只能处理一个任务,所以单个任务时间不能太长
③单个TInyOS任务中不能有I/O等阻塞的调用
3.关键服务
数据收集协议 CTP(Collection Tree Protocol)
数据分发协议 Drip、Dip
时间同步协议 FTSP(Flooding Time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
网络重编程协议 Deluge
三、组网技术
1.选路指标ETX(Expected Transmission Count)
Link throughput 1/ETX = P(TX success)
ACK ( Acknowledge character )
PRR ( Packet Reception Ratio )
正向收包率
反向收包率(现阶段设为1)
2.收集协议(CTP)
实现原理:
①每个节点广播自己到汇聚节点的路径的ETX
②每个节点根据邻居节点广播的ETC,动态选择父节点,使自己到汇聚节点的ETX尽可能小
③不断更新,都可找到ETX和最小的路径
特点/实现考虑:
①链路质量:综合多方面信息。主动交换控制包估计+被动侦听数据包更新
②不仅考虑链路层信息,而且考虑网络层队列是否溢出,避免拥塞
③使用Trickle算法自适应控制发包频率(网络稳定时:二进制增长发包时长;环路或异常:间隔缩短至最小)
3.分发协议Drip
原理:
①每个数据项对应一个版本号,版本号越高的数据越新。每个节点周期广播数据项的版本信息
②一个节点发现自己数据需要更新时,向邻居节点发送请求包
③收到请求包后即广播关于被请求数据项的包
与泛洪(Flooding)的区别:维护数据项的版本信息,保证最新版本可靠地扩散整个网络
四、发展前景
无线传感节点未按摩尔定律发展,技术发展不均衡
功耗:节能
价格:廉价
体积:微型化
灵活性、扩展性、鲁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