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入
今天碰到了一个if(a<b<c)
逻辑一直成立,无论a,b,c三者的值如何,输出结果一直一样。😅😅😅大家可以看看下图:

不过讲实话,在实际写代码过成中,小编一般习惯性地使用if(a<b && b<c)
,而不是使用判断if(a<b<c)
,因而看到这个条件,下意识地认为其与if(a<b && b<c)
是一样的。🤣🤣🤣
C语言的运算符
运算符是一种告诉编译器执行特定的数学或逻辑操作的符号。C 语言内置了丰富的运算符,并提供了以下类型的运算符:
- 算术运算符
运算符 | 描述 | 实例 |
---|---|---|
+ | 把两个操作数相加 | A + B 将得到 30 |
- | 从第一个操作数中减去第二个操作数 | A - B 将得到 -10 |
* | 把两个操作数相乘 | A * B 将得到 200 |
/ | 分子除以分母 | B / A 将得到 2 |
% | 取模运算符,整除后的余数 | B % A 将得到 0 |
++ | 自增运算符,整数值增加 1 | A++ 将得到 11 |
-- | 自减运算符,整数值减少 1 | A-- 将得到 9 |
- 关系运算符
运算符 | 描述 | 实例 |
---|---|---|
== | 检查两个操作数的值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条件为真。 | (A == B) 为假。 |
!= | 检查两个操作数的值是否相等,如果不相等则条件为真。 | (A != B) 为真。 |
> |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大于右操作数的值,如果是则条件为真。 | (A > B) 为假。 |
< |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小于右操作数的值,如果是则条件为真。 | (A < B) 为真。 |
>= |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大于或等于右操作数的值,如果是则条件为真。 | (A >= B) 为假。 |
<= |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小于或等于右操作数的值,如果是则条件为真。 | (A <= B) 为真。 |
- 逻辑运算符
运算符 | 描述 | 实例 |
---|---|---|
&& | 称为逻辑与运算符。如果两个操作数都非零,则条件为真。 | (A && B) 为假。 |
|| | 称为逻辑或运算符。如果两个操作数中有任意一个非零,则条件为真。 | (A || B) 为真。 |
! | 称为逻辑非运算符。用来逆转操作数的逻辑状态。如果条件为真则逻辑非运算符将使其为假。 | !(A && B) 为真。 |
- 位运算符
p | q | p & q | p | q | p ^ q |
---|---|---|---|---|
0 | 0 | 0 | 0 | 0 |
0 | 1 | 0 | 1 | 1 |
1 | 1 | 1 | 1 | 0 |
1 | 0 | 0 | 1 | 1 |
- 赋值运算符
运算符 | 描述 | 实例 |
---|---|---|
= | 简单的赋值运算符,把右边操作数的值赋给左边操作数 | C = A + B 将把 A + B 的值赋给 C |
+= | 加且赋值运算符,把右边操作数加上左边操作数的结果赋值给左边操作数 | C += A 相当于 C = C + A |
-= | 减且赋值运算符,把左边操作数减去右边操作数的结果赋值给左边操作数 | C -= A 相当于 C = C - A |
*= | 乘且赋值运算符,把右边操作数乘以左边操作数的结果赋值给左边操作数 | C *= A 相当于 C = C * A |
/= | 除且赋值运算符,把左边操作数除以右边操作数的结果赋值给左边操作数 | C /= A 相当于 C = C / A |
%= | 求模且赋值运算符,求两个操作数的模赋值给左边操作数 | C %= A 相当于 C = C % A |
<<= | 左移且赋值运算符 | C <<= 2 等同于 C = C << 2 |
>>= | 右移且赋值运算符 | C >>= 2 等同于 C = C >> 2 |
&= | 按位与且赋值运算符 | C &= 2 等同于 C = C & 2 |
^= | 按位异或且赋值运算符 | C ^= 2 等同于 C = C ^ 2 |
|= | 按位或且赋值运算符 | C |= 2 等同于 C = C | 2 |
- 杂项运算符
下表列出了 C 语言常见的杂项运算符,包括 sizeof 和 ? :。
运算符 | 描述 | 实例 |
---|---|---|
sizeof() | 返回变量的大小。 | sizeof(a) 将返回 4,其中 a 是整数。 |
& | 返回变量的地址。 | &a; 将给出变量的实际地址。 |
* | 指向一个变量。 | *a; 将指向一个变量。 |
? : | 条件表达式 | 如果条件为真 ? 则值为 X : 否则值为 Y |
a<b<c 与 a<b && b<c 运算的说明
首先,来看看逻辑运算小于<
,其意义为: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小于右操作数的值,如果是则条件为真;否则,为假。 那么等式3<4结果应该是真;等式6<3结果就为假。
然后再来看看双逻辑小于a<b<c
,到这,咱先代入真值,即4<5<2
,按照数学上的逻辑来讲,该等式结果当然是假,但前提仅仅是在数学上。由于C语言中同优先级(若不理解同优先级也没关系,这里可以看成同运算符号),遵循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那么,等式4<5<2
也就相当于(4<5)<2
,计算4<5
结果为真(1),那么下一次运算也就相当于1<2
,其结果当然也为真(1)啦,最后其(2<5<2
)结果也应该是真(1)。
最后,再来讲讲a<b && b<c
是如何运算的。逻辑运算符&&
,为逻辑与运算,只有符号两边的最终结果都为真(1)时,其运算结果才为真(1);否则,就为假(0)。(这里需要注意:运算符&
是取地址运算符,返回值为变量地址;也有可能是按位与操作,返回值为按位与后的结果。)在考虑两者的运算优先级时有:关系运算优先于逻辑运算。
将上式代入具体数值计算有:4<5 && 5<2
,那么其应该先计算4<5
与5<2
,很显然左真(1)右假(0)。最终计算时,就会变成1<0
,结果肯定为假(0)。等式最终结果也为假(0)。

a<b<c 与 a<b && b<c 的区别
那么造成相同数值但最后运算结果的“幕后真凶”是谁呢?
显然是因为这句话关系运算优先于逻辑运算导致的。由于等式a<b<c
是同优先级运算,只能老老实实地遵循从左到右的运算原则;而a<b && b<c
等式中,由于既存在关系运算,也存在逻辑运算,因此不必遵循从左往右的运算原则,可以先计算关系运算再计算逻辑运算,最终就导致两个逻辑等式结果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