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用例笔记分享

如何测试1个网站?(从系统测试的角度考虑)

1.文档测试
首先,查找测试计划、网站设计等相关文档,分析测试需求
制定测试计划,确定测试范围和测试策略
2.功能性测试:
2.1. 测试链接是否能够正确跳转,是否能够能够正确提示异常
2.2. 请求的多媒体元素是否能够正确加载和显示
2.3. 按钮显示的功能是否符合
3. 界面测试:
3.1. 页面是否风格统一,美观
3.2. 页面布局是否合理,重点内容是否突出
3.3. 控件是否正常使用
3.4. 页面元素相互之间是否冲突
4. 性能测试:
4.1. 负载测试:当负载逐渐增加时,系统各项性能指标的变化情况
4.2. 压力测试:确定1个系统的瓶颈或者不能接收的性能点
5.安全性测试:
检查网页的数据传输是否安全
6. 兼容性测试:
浏览器的兼容性
操作系统的兼容性
软件平台的兼容性
数据库的兼容性
7. 易用性测试:
看网站的菜单交互是否设计合理,易于理解和操作
8. 权限测试
网站对于不同等级的用户的权限是否存在越权或者权限受限等情况

描述软件测试流程及需要完成那些工作?

  1. 需求评审
  2. 制定测试方案/计划
  3. 设计测试用例
  4. 用例评审
  5. 测试执行
  6. 提交bug
  7. 编写测试报告
  8. 回归测试

如何测试1个纸杯(从系统测试角度)?

  1. 需求测试:查看杯子使用说明书
  2. 界面测试:查看杯子外观
  3. 功能性测试:用水杯装水并且观察杯子漏不漏,谁能不能被喝到
  4. 安全性测试:杯子是否卫生,检测杯子的微生物指标
  5. 兼容性测试:杯子是否能容纳其他的液体
  6. 易用性测试:杯子是否合手,是否方便饮用
  7. 性能测试:负载测试:看盛放不同容量水下杯子的变化
  8. 压力测试:测试杯子最多能盛放的液体容量以及能够承受的最大外界压力

测试用例由那些元素组成?

  1. 编号
  2. 模块
  3. 标题
  4. 优先级
  5. 预置条件
  6. 输入
  7. 测试步骤
  8. 预期结果

BS模式和CS模式

BS模式

browser-server

CS模式

client-server

按照测试阶段划分软件测试

1.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是对代码中的类、函数、模块进行测试,它是测试执行的最小单元,它是一种对局部数据的一种测试。一般由开发人员进行测试。(属于白盒测试)

2.集成测试

又叫联调测试,主要测试类和类之间、函数和函数之间、模块和模块之间的问题。可以由开发人员进行,也可以由测试人员进行。(属于灰盒测试)

3.系统测试

从软件、硬件、界面布局、产品功能、性能、兼容性、安全性等各个方面对产品做系统的,全面的测试。完全由测试人员进行。(属于黑盒测试)

4.验收测试

以用户验收为目的,用户会参与测试用例设计,通过执行系统主流主业务,来判断系统是否满足合同要,是否满足用户要求的测试,一般会在系统测试之后进行。不是所有的项目都进行验收测试。(属于黑盒测试)

5.回归测试

回归测试是指对已经测试过的功能模块进行再次测试,回归测试不能单独作为一个测试阶段,它融入在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当中。(属于黑盒测试)

6.验收测试

验收测试又分为正式验收测试、非正式验收测试。非正式验收测试又分为Alpha 测试、Beta 测试。

6.1正式验收测试
6.2非正式验收测试

非正式验收测试又分为Alpha 测试、Beta 测试。

6.2.1 Alpha测试
6.2.2 Beta测试

按照是否关心内部结构是否要查看内部代码划分软件测试

1.黑盒测试

将应用程序比作是一个黑色不透明的盒子,我们测试的不关注盒子内部代码逻辑,只关注盒子外在表现,外在功能的测试就叫黑盒测试。

1.1 等价类
1.2 边界值
1.3 因果图
1.4 判定表
1.5 流程图
1.6 状态迁移图
1.7 正交实验法

2.白盒测试

将应用程序比作是一个白色的透明的盒子,我们测试时主要关注的是盒子内部的结构,内部的代码逻辑,这种测试叫白盒测试

2.1 语句覆盖
2.2 判定覆盖
2.3 条件覆盖
2.4 路径覆盖

3.灰盒测试

将应用程序比作是一个灰色的盒子,其内部代码只能看到部分,测试介于黑盒和白盒之间的一种测试。

按照是否要手工执行测试划分

1.手工测试

就是需要手工执行的(需要手工点击鼠标、点击键盘等操作的)测试

2.自动化测试

不需要手工执行,需要借助工具进行测试的。自动化测试分为狭义自动化、广义自动化。

2.1 狭义自动化测试

主要指UI自动化测试、接口自动化测试,一般我们所说的自动化测试多指的是狭义的自动测试。

2.2 广义自动化测试

只要使用工具进行的测试都指自动化测试。

按照测试对象划分软件测试

1.UI测试

又叫界面测试、或者功能测试,测试应用程序界面布局是否合理、界面是否美观、界面设计风格是否一致,业务功能是否正常。

2.兼容性测试

测试应用程序能否适配、能否兼容不同的软硬件环境。

3.易用性测试

测试应用程序是否易理解、易学习、易使用、易吸引。

4.性能测试

测试应用程序反应快慢、测试应用程序是否能长时间稳定运行、测试应用程序对系统资源的利用率高还是低。

5.安全测试

测试应用程序有无安全漏洞,是否会收集用户敏感信息,黑客容不容易对其进行攻击等等。

6.文档测试

主要指检查用户使用说明书或者叫用户指南、操作说明书等相关文档有没有描述不清楚、有没有描述错误的过程。

7.权限测试

主要测试应用程序中对应角色其功能和权限是否符合该角色要求,是否有越权、或者权限受限等情况出现

8.安装、卸载、升级测试

按照是否需要执行代码划分软件测试

1.静态测试

就是在测试过程中不需要执行软件,不需要执行代码的测试,比如:文档测试、代码走查等。

2.动态测试

就是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执行软件,需要执行代码的测试,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做的都是属于动态测试。

按照测试地域划分软件测试

1.本地化测试

测试的应用程序主要针对国内用户而设计。

2.国际化测试

被测试产品既有针对本地用户的版本,又有针对国际用户的版,我们除了测试功能、性能、兼容性、易用性等方面特性外还需要测试应用程序是否满足相应国家法律法规。

常见的软件测试模型

1.瀑布模型

特点是测试活动介入的比较晚,而且前一项工作做完了才能进入到下一个阶段。

2.V模型

V是在瀑布模型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对瀑布模型就行了改建,将测试活动划分的更加详细,但是同样测试活动介入的较晚。

3.W模型

是两个V模型构成的,体现出开发活动和测试活动是并行的,且测试活动是融合在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

4.H模型

将测试活动单独独立了出来,只要满足测试准备工作,就可以进行测试执行。

软件测试的流程

开发的流程

需求评审→根据需求进行概要设计→进行详细设计→编码→自测→转测试→修改调试bug

测试流程

需求评审→设计测试计划→设计测试方案→设计测试用例→用例评审→测试执行→验收测试→编写测试报告→上线→运维跟踪

需求评审

主要是帮助研发人员了解需求,了解应用程序功能点,其次是看需求设计的有没有问题没有缺陷,需求设计是否合理,需求设计是否可行,还需对测试工作量、开发工作量做大致评估。

设计测试计划

主要包含:测试人员的分工安排,测试各个阶段的时间安排,风险与规避措施

设计测试方案

主要包含:测试范围、测试要点、测试用到工具、测试的组网环境、测试的标准。

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包含:用例编号、用例所属模块、用例标题、用例优先级、用例输入的数据、用例操作的步骤、用例前置条件、用例的预期结果。

用例评审

用例评审的目的是检验对应的测试人员对需求理解对了没,同时检验用例设计的全面不全面,用例设计的合理不合理、用例设计的有没有错误、用例设计的规范不规范。

测试执行

测试执行:测试执行是整个测试活动最为关键的一步,通过测试执行来发现软件中存在缺陷,将缺陷降到最低程度,同时通过测试执行,来校验应用程序是否满足需求,是否满足合同要求,是否满足用户要求等。

验收测试

根据用户要求来验证应用程序是否满足用户要求,是否达到用户预期结果。

编写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主要包括了:测试人员的分工安排,测试时间的安排,测试范围,测试通过的标准,测试进度,缺陷统计分析,风险与规避措施,测试结论。

上线

新版本正式发布

运维跟踪

上线后如果用户发现新问题,测试人员需要复现问题,跟踪问题。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